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4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黑暗正義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頭銜:討海人討海人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有口難言 幼兒語言發展 注意環境刺激
幼兒語言發展 注意環境刺激
除了三大指標外,父母及師長也要注意環境因素是否足夠,
不要因為自己忙碌,犧牲了和孩子互動的機會,
連帶的影響到幼童的語言發展。
文╱趙乃倬
 父母常會問:「為什麼我的孩子不開口說話?」並且拿家中其他孩子及鄰居、朋友、親戚的小孩做比較,總認為別的小孩已經會講很多話,而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講不好?做父母的還會強調自己的孩子什麼都知道、都聽得懂,但就是不肯開口說話。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不同的氣質,有些孩子就是不肯開口說話,不主動和人打招呼,只是點頭、搖頭或哭鬧來表達。到底孩子是會說而不肯說?還是真的不會說?到底幼兒氣質與語言發展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在此要強調的是,幼兒氣質與語言發展遲緩是不同的,有些氣質內向比較畏縮的孩子,確實是會說而不肯說、也不敢說;但有些是不會說,後者的孩子就必須特別注意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了。


 根據國外學者研究,有幾個重要指標可觀察幼兒發展:
●幼兒對於感官刺激反應是否符合其年齡應有的反應?
 先注意其視力、聽力是否正常?因為只要視力、聽力正常,對於環境任何的刺激都可以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來接收,再加以反應,這些反應就是未來認知能力發展的基礎。


●觀察孩子的溝通行為和互動能力是否符合其年齡?
 即使不會說話的孩子也可以藉由某些方式來表達他的需求,如當他們想出去玩,會拉著大人的手,指著門來表達;想吃餅乾會嗯嗯啊啊的說,甚至把餅乾盒子拿到大人面前,要人幫他打開。二歲以前的孩子是用很多的動作、手勢、聲音來與人溝通;二歲多的孩子就可以用語彙來表達了。


●孩子的認知理解力是否符合其年齡?
 如果孩子的認知理解力,特別是聽覺理解力符合其年齡,雖然口語表達的能力發展稍慢了些,但仍多能迎頭趕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雞慢啼」、「大器晚成」型。反之,若孩子表現出有聽沒有懂,或聽覺理解力不符合其年齡,就需儘早求助專業人員做進一步的評估。


 上述三個指標多與發展有關,但語言發展的影響因素還包括「環境」。很多父母帶孩子來求診評估環境問題時,發現很多孩子的語言問題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為人父母、師長還應主動檢視環境刺激是否足夠?


●孩子在生活上是否有足夠的語言刺激?
 現代的夫妻為維持一個家庭的經濟,必須兩人同時要有工作的雙薪家庭,孩子大多托給長一輩的阿公或阿嬤照顧,直到二歲半至三歲階段才發現孩子的語言發展出了問題,急忙求助醫師評估後發現,照顧者缺乏幼兒語言發展認知,認為孩子只要平平安安、不吵不鬧就好了。


●孩子在生活上是否有足夠的溝通表達機會?
 在普遍孩子生得少的現代家庭中,父母對心肝寶貝呵護備至,積極主動地去滿足孩子各種需求,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沒有太多可以表示需求的機會。上學之後,在教室內也可能只是不斷地被動接受老師陳述,不太有表達的機會,故需考慮孩子溝通的情境及表達的機會是否足夠。


●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否符合年齡?
 可從孩子說話的多寡、平均語詞長度、語句是否完整、是否清晰流利等,來了解語言發展問題。


 最後要再三強調的是,父母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於現在的父母過於忙碌,孩子之間的互動機會很少,孩子的學習經驗來自電視及影音設備,與人互動貧乏,常無法了解適當的語言情境,因此,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語言互動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語言發展有問題的孩子,父母應儘早尋求專業上的協助,確定是否有問題。若真的有問題,早期療育是最好也是唯一的解決良方,不要一直自我安慰「孩子不過是大器晚成,長大了,自然就會好」。孩子的成長是不能等待的,發展也不能偏頗,要以客觀的角度觀察,並要以全面性與生活導向來促進孩子整體性的發展。
(本文作者為台中市愛鄰復健科診所語言治療師)

轉載自由日報新聞網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5-01-21 13:4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449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