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7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ef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3 鮮花 x49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媽媽,我們班上來了一個過動兒…
【來源出處】 天下雜誌群 vol.20061215, Wed, 13 Dec, 2006



  「媽,我們班上那個過動兒好討厭!」陳太太小學三年級的兒子不只一次這樣抱怨。

  上課時動來動去、打斷老師說話、一直跟同學講話、下課三不五時和同學發生衝突,吵架,甚至打架都發生過,而且力氣好大,兩、三個老師和愛心媽媽都抓不動他。

  陳太太聽兒子這樣描述,不禁擔心孩子很難好好上課,她也很火大,過動兒這樣的「麻煩製造者」為什麼要跟一般學生一起上課?這不是影響其他學生受教的權益?她決定聯合其他家長,一起向級任老師反映。

  *     *    *

  這樣的故事在台灣很多學校每天上演著,可能你孩子的同學當中就有過動兒。你們該如何面對?

  過動兒不是故意搗蛋、惹人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簡稱過動症或ADHD)是一種先天因素造成的腦神經生理疾病,典型症狀是過動、衝動及不專心。一般人可以坐下來好好地做一件事,過動兒不是不想,是實在沒辦法。

  「就像相機不能聚焦,他們很容易被別的事吸引,這是一種隱性障礙,」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說,孩子的外表看起來很正常,智力也沒有問題,別人通常只覺得「這個小孩太調皮、沒規矩」、「父母管教不夠」,看不出真正的問題,讓過動兒和父母都承受許多誤解與責難。

  一般家長篇

  幫助過動兒 就是幫助自己

  「我常常會上課不專心而且走來走去,我有時候不想跟人講話或看人不順眼,有時候莫名其妙就去罵人或打人,我常常後悔自己的不乖,有時候會覺得死了算了……」去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為過動兒辦的「元氣小子模範生大賞」,一位參賽的小朋友寫下心聲。

  這些症狀常常影響過動兒的學業表現和人際關係,讓他們看起來像個小霸王,其實人緣並不好,常常落單,台北市三玉國小老師陳培芝說。

  「過動兒和他們的父母都很辛苦,也很努力,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接納,」臧汝芬說,孩子班上有過動兒,對孩子和家長都是培養同理心、同情心的機會,不妨想想:「如果我家孩子是過動兒,我怎麼應付這麼多的狀況?我希望孩子被同學排斥嗎?希望別的家長叫孩子轉學嗎?」

  她提醒家長,孩子有一天會離開學校,社會上本來就有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鼓勵孩子接納、幫助不同的人,父母何樂不為?」

  陳培芝老師說,如果有家長反映過動兒影響上課秩序,甚至希望他轉學,她會儘量和家長溝通,告訴他們過動兒並非一無是處,減少他們的排斥感,讓家長理解,鼓勵孩子幫助過動兒適應學校生活,就等於幫助全班和自家小孩。

  過動兒也容易因為與同學吵架、打架,而被同學和家長告狀。一位台北市的特教老師說,孩子間發生衝突,通常不會只是一個人的錯,「可能另一個人也做了什麼動作,才會引起衝突,」老師會站在比較中立的立場,找到衝突的原因,希望雙方都檢討改進。

  老師篇

  用技巧 全班不再雞飛狗跳

  班上有過動兒,級任老師需要更多特殊教育知識與技巧,幫助他適應校園生活,讓全班相處融洽。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的經驗發現,老師對過動症的認知有些兩極化:有些老師認為它是生理疾病,不是教育問題,再怎麼教、怎麼管也不會好;也有老師認為它是父母過於溺愛造成的,主張嚴格管教。

  「要幫助過動兒,學校、家庭、醫療三者缺一不可,」吳佑佑指出,國外的研究發現,老師是最早發現學生的過動症狀並建議就醫的人(46.4%),比家長還高(30.2%),因此老師需要接受這方面的教育與訓練,尤其要把握國小一到三年級的黃金治療期。

  台北市博嘉國小老師潘淑姿說,過動兒能不能融入班級,跟老師經營班級的方式和風格關係很大。如果老師自己就排斥特殊孩童,小朋友很容易模仿老師的行為;如果老師了解過動兒的行為、接納他、用各種方法幫助他,那麼要同學接受過動兒就容易得多。

  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建議老師學習、善用各種行為引導的技巧,「雖然不能保證完全沒有狀況,但應該不至於常常雞飛狗跳。」例如:

  ◆ 過動兒常常在老師上課時插嘴、搶話,老師可以上課前就跟他「約法三章」,並寫在卡片上提醒他:「老師說話時,請你不要講話,但是,老師每隔10分鐘一定會讓你發表意見或回答問題,所以你要仔細聽課並抄筆記。」

  ◆老師可以教他們一些社交技巧,例如:你跟同學說話時,可以問三個問題,比如「你昨晚看什麼節目」、「放假要去哪裡玩」等等,也可以告訴他一個主題(例如龜兔賽跑的故事),讓他去跟同學討論,或者請一些同學跟他玩、說話,無形中讓他學習一般人的互動模式,減少衝突。

  「過動兒需要非常明確的行為指引,來幫助他養成規律的習慣,」臧汝芬補充,如果老師只是說一句「你下課不要給我亂」,其實過動兒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老師可以清楚地告訴他:下課先去上廁所,然後幫老師擦黑板、發簿子,再回到座位折紙飛機。

  過動兒也想當好孩子

  台北市三玉國小老師陳培芝教書已23年,她也認為對過動兒不能光罵,要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並且提醒他行為的後果。

  例如孩子打人、罵人,告訴他「如果有人打你、罵你,你會喜歡這個人嗎?你現在這樣對別人,他們也很不舒服,而且可能會不太喜歡你。如果你不罵人、打人,大家都會跟你做朋友。」

  也可用規範與獎勵並進的方式與過動兒相處,而且方式因人而異,「不是每個方法都對每個孩子有用,也不一定一種方式就夠用,」陳培芝說。

  例如,要過動兒上課保持安靜,有些人用口頭提醒就夠了,有些要用手勢加強,有些人她會用「紅綠燈卡片」貼在黑板上,綠燈表示表現很好,紅色表示需要更努力。「老師要觀察哪種方式最有效,隨時調整,」她說。

  如果孩子表現得好,陳培芝也不吝於獎勵,她會看孩子的個別需要給予口頭讚美、在聯絡簿上畫幾個蘋果、準備小禮物,或減免一些作業。

  過動的孩子可能因為學業、人際關係的挫折而產生負面情緒(如發脾氣、沮喪、憂鬱),陳培芝就請這個小朋友坐在她旁邊,看著窗外,讓心情平靜下來,過一會兒再和顏悅色地跟他說話、問他發生什麼事、教他處理情緒。

  「接納他的情緒,引導他用比較適當的方式處理情緒,比一味制止、否定他有效,」陳培芝說,老師能夠了解孩子,運用適合的方法,讓孩子保有自尊,慢慢地他們就會努力改進。「過動兒也願意做好孩子。」

  接納別人的不同

  班上有不一樣的孩子,老師不需要故意隱諱不說,但也不要貼上「他有病,他不乖」的標籤。

  臧汝芬建議可以這樣說:「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有人頭髮是金色、有人是黑色,有人身體裡的細胞長得快,有人長得慢,我們一起來幫忙長得慢的小朋友。」

  現在各小學每年都有「特教宣導」,幫助小朋友認識特殊狀況的同學,例如過動症、自閉症、妥瑞氏症等等,特教老師也會視個別情況入班宣導。

  「宣導的目的是提醒孩子『每個人都不一樣』。你自己有沒有這些症狀?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同學,你可以怎麼幫助他?」陳培芝說,有些孩子會承認「我就是這個樣子耶,」這樣同學反而比較能夠了解、接納他。

  過動兒家長篇

  父母先成長 孩子才有機會成長

  家長在幫助過動兒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說,其實過動症狀在孩子幼兒時就已經展現,例如躁動、多話、丟三落四、沒耐心、情緒反應極為強烈(什麼事不合意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打人咬人等),「就看父母是不是細心觀察到這些症狀,或者願不願意承認。」

  很多父母不願帶孩子去看精神科,更不願被貼上「有病」的標籤。

  臧汝芬說,其實孩子在6歲前,醫生不會診斷他是不是過動症,也不會用藥,這個階段強調父母在家中給予行為引導,改善他們的小毛病。

  例如有過動傾向的小朋友在人多的場合更容易分心、躁動,父母可以準備一個大袋子,裡面裝食物、飲料、玩具、書,每次到人多的地方就打開袋子,讓他做自己的事,幫助他篩選外界刺激、培養專心的習慣。

  他們也常把玩具搞得滿地,父母可以把玩具鎖進三個箱子,告訴他:一次開一個箱子,玩10分鐘,然後在紀錄表上打勾,玩完收好,再開第二個箱子。三個箱子的玩具都玩過了,你就來找媽媽。

  「讓他們在有組織、規律的環境下成長,養成習慣,以後就不至於亂得離譜,」臧汝芬說。

  不過,她遇過不少家長都相信自己的小孩「大智若愚」、「長大就會好」,於是完全不管孩子的行為,直到入學後每天出狀況,甚至變成「麻煩製造者」,家長才發覺事態嚴重。

  她強調,「父母需要非常多的學習,」包括吸收幼教知識,以及用正確的方法引導、改進孩子的行為。

  孩子愈小,行為愈容易改變;如果等長大了才要改壞習慣,家長和孩子都要花更多精神,而且親子很容易發生衝突,對家庭氣氛、孩子的心理發展都不好。

  爸媽需要高能量

  「父母要先成長,孩子才有機會成長,」身為過動兒的媽媽,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理事長林玲華語重心長地說。

  她舉例,過動兒缺乏耐心、容易發脾氣,「父母要先學習控制自己的脾氣、穩定情緒,否則一定親子一起抓狂,對孩子沒有幫助。」

  過動兒的父母也需要更多「能量」,幫助孩子融入校園生活,例如參加家長會、擔任校園義工等等,找機會與老師、其他家長溝通孩子的情形。

  組織小團體也是一個方法。林玲華曾問兒子跟哪些同學比較熟,她跟他們的家長聯絡,請小朋友來家裡玩,雙方父母也藉此認識,「幫助孩子學習跟人相處,也讓別人有機會認識他。」

  臧汝芬建議過動兒家長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絡、配合,一起討論有用的行為引導技巧,改善孩子的情形。

  例如父母可以把孩子的問題行為、情緒表達、習慣等列出來,請老師觀察出現頻率,再與孩子約定做行為改變,寫在卡片上,請老師觀察孩子是否進步並記錄,如果有進步,請老師鼓勵他。

  不過,林玲華卻發現有些家長容易跟老師「槓上」,處於敵對狀態:老師認為父母管教有問題、父母認為老師不了解孩子。

  她的經驗是,家長要多體諒老師的辛勞,也要做好心理建設:不管老師怎麼說孩子,我相信我和孩子都很努力了。「家長、老師都站在為孩子好的立場,才能溝通,」她說。

  學習接納是永遠的功課

  「真正的接納不是改變對方,而是改變自己,」這是林玲華跟兒子相處學到的功課。

  她發現有些過動兒的父母因為太擔心孩子而有憂鬱傾向。她的建議是:當父母跟孩子都已經非常努力,但有時孩子的進步仍然有限,「就順其自然吧,孩子有他們的人生,父母只能包容、接納。」

  她也學著看到孩子的優點,幽默看待孩子的行為。兒子上小學時,有一天上課時聽到一位同學說口渴,他一個箭步衝出教室幫同學倒了一杯水。「這樣的確是不守秩序,不過也看得出他很熱心、直率,」她笑著說。

  還有一次,她兒子硬是把漂亮的窗簾剪了兩個洞,說是玩捉迷藏時可以看到外面的人,她看了沒發脾氣,只說:「唉呀,窗簾上怎麼有兩個洞?媽媽覺得沒有洞的窗簾比較好看。如果你一定要剪,下次請你自己存錢買窗簾好嗎?」用平和的態度糾正孩子的行為,化解親子衝突。

  林玲華說,過動兒可能常常做出不合父母、社會期待的事,所以,「學習接納、培養耐心與愛心,都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心得感想】

我們家的小朋友也是活潑好動型的,有時候不耐煩時狠狠的修理一頓之後又後悔不已的憐惜她們.
接受幼稚園老師的建議帶去給心理輔導醫師看,結果醫師說只有一點過動傾向,不是真的過動兒,聽了總算放心,如文最後所說:唯有學習接納、培養耐心與愛心,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7-05-06 17:0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993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