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1
|
(转贴)我的笔记经验谈
(转贴)我的笔记经验谈
在ptt上发现一位网友实用的笔记经验分享,非常详细。我节录其中最实用中的实用精华,觉得非常受用。笔记记的好坏与否,也是占读书考试成败关键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或者该说是一种助力。好的笔记让你上国考天堂,不好的笔记让你住落榜套房。当然笔记还是要自己作,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做出属于自己的实用笔记!
*************************************************************
我的笔记经验谈 (~ 节录自ptt读书版)
自修
也就是读书笔记,严格来说,跟前面几种的笔记大不相同,读书笔记的重点有几个: a. 多使用条列、流程、树状、表格的笔记。 我们对于这样系统的理解力会比纯文字强,虽然这会花去比较多时间,但 能更确保我们将这些东西放入长期记忆区。 b. 发现与前面或经验相似的地方,试着作比较。 相类似的东西一多,我们的脑袋就会开始搞糊涂,所以一但发现有类似的 经验就一定要回头查看作比较,以免事后要用时才发现根本搞不清楚。 c. 不论有什么古怪的触发,都写下来。 新灵感通常就是这么一次,它可能是一种打破领域、现实或是逻辑的想法 ,但千万不要随意舍弃它。当我们年龄渐长,思考逐渐僵化时,这些灵感 可以刺激我们新的想法,或许,有些会成为您论文的来源。 d. 如果事后再作笔记,要用不同色的笔。记住,更正而不要涂掉错误的地方。 不要认为错误不重要而将它涂抹干净,事实上错误比正确更能让人学习, 留下错误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而且,如果将来有机会教导别 人,这可以当作别人一个宝贵的经验。
复习笔记 每天辛辛苦苦赶着不缺席抄笔记,使出各种「撇步」,总算让我抄到一份完 美的笔记,超有成就感!不过,如果只是抄个好笔记,却对吸收能力没有任何帮 助,好像也失去抄个好笔记的本意。因此,除了抄个好笔记外,如何把笔记念好 也是个很重要的功夫。基本上,跟读书笔记的重点差不多。 一、多使用流程、树状、表格作二次整理。 跟之前理由一样,这是因为我们对系统化的东西比较容易吸收的缘故,由于 通常条列式的笔记较多,所以就不特别强调条列。这些技巧面对不同的问题很有 帮助:1.条列,常是问选择题,然后穿插一个假答案。或直接考简答。 2.流程,常是问排序之类的问题。 3.树状,适合问申论题,若为选择题,通常会故意「接错枝」。 4.表格,可能直接填空,或是比较类型的问题。 关于比较,我们下面还会再说明。 二、发现与前面或经验相似的地方,试着作比较。 通常这类东西都可以绘成表格,像是优缺点、目的、思路、结论等。一般来 说,教授们非常喜欢考这种问题,因为这种东西最能测试出一个学生到底懂不懂 ,如果一知半解,这类题目包准会答的零零落落。为了避免考试时的混淆,平时 把观念厘清相当重要。
三、不放过触发的灵感。 即使这种灵感是跨科目的,甚至跟您所学的东西没什么相关也一样。灵感, 稍纵即逝,而且您不知道哪天你可能会用到。很多东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同, 却可能建构在相同的逻辑之上,把这些东西留给以后的自己,说不定将来就会发 现它们的关系,甚至因此成为您的论文。 四、大哉问提问法。 尝试将自己当作老师,从笔记里出几题是可以分别贯通一区块笔记的问题, 这种题目要够大,差不多像目录那样,只包含着最少的提示,却最多的答案,也 就是所谓的「大哉问」。这种问题可以训练你贯彻了解每个理论、主张、系统的 脉络与逻辑架构,并且记得要用自己的话去串联它,不能像背法条那样一字不漏 的背,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的东西,才会真正成为您自己的东西。 五、反覆复习笔记。 (再运用上述技巧) 比方说,反覆提问自己,加强印象。反覆观察是否有跟以前经验相似的地方 ,或是触发了新的灵感。不断的去深化它,让它属于长期记忆区,而不是考完就 忘记的暂存记忆区,「学到用时方恨少」,知道学过却想不起来,比没学过还让 人感到懊恼。 六、不要重抄笔记。 (因科别而异) 这只是一个提醒,重抄笔记是一个事倍功半的方法,没有必要就不要使用, 因为它并没有创新的东西,很难再去加强您新的记忆连结,并不有效。不过,那 是指一般社会科学的方法。 如果,这种东西是证明题或是计算题,那可能还是需要「重抄」,只是这种 重抄要试着先想过其中的逻辑方法之后再抄,对于这类职业技巧训练的东西,也 真的只能用反覆训练的方法。因为,考试就考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