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5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請認識心的本然
“Deep within everything is empty,
a deep silence, which does not get shaken in facing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 Godwin Samararatne

“(心的)深處是空無,深深的寂靜,不為世事的起落所動搖。
” -葛榮居士-
(五十四)請認識心的本然 路
何為禪?這有多種不同的演繹,其一是:
禪是指心與事物的本然,即認識心的清靜本性,
繼而認識事物的自然本性或實相。
禪修便是培育心(cultivation of the mind),
意思是培育戒、定、慧。
培育「慧」是指看清楚與明白事物真相或實況、
「戒」是指訓練心隨事物的真相或實況而行,
不是隨惟心所虛構的故事或預期而行和「定」是指培育心的質素,
例如覺知、耐性、彈性等等心的質素,
使心有「心力」去隨真相與實況而行。當戒定慧漸漸穩固,
心便不會像以前這麼容易迷失於貪、瞋、癡
和惟心所虛構的故事與預期之中,心便會較以前清晰,
繼而便會逐漸看清、認識與了解事物的自然本性或實相。
相反,若心經常迷失於貪瞋癡、故事與預期之內,
便只會看到事物的外貌或自己認為是重要的片面,
不會了解事物的內相、實相或本然。
心性本覺醒、無懼
例如,上期的一篇文章提到,當漸漸觀察與了解心的運作,
發現到心越想不犯錯誤,
心便越被不犯錯誤的概念所條件(conditioned)或操控,
心便會害怕:懼。相反,當自己完全準備(fully prepared)
若然犯錯或被無理責備時,會去回應與處理別人的質詢或責備,
學習當世事的發展在預期之外時,知道如何辦,
心便沒有被世事的發展所條件,心便會回復它自然的狀態,
心自然的本性便是無懼。換句說話,
禪修便是透過觀察與了解心,漸漸認識心的本性,
心覺醒與無懼的本性。
同樣,透過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觀察心的運作,
漸漸了解與明白到原來心本來就是清明、清晰的(clear)。
心不被惟心所虛構的故事、預期、加號減號、煩惱、
情緒反應、要、概念(好壞,順逆,對錯,難易).…..
等等所欺騙的時候,這一刻心便會回復到它的自然的狀態,
心的自然本質就是覺知覺醒、無不耐煩、
無懼與充滿慈悲喜捨。相反,心被上述這些「法塵」
(即惟心所虛構的種種虛妄)所欺騙時,
心會失去它的自然本性,心會變得半夢半醒、不耐煩、懼、
不慈悲、不詳和與情緒化。

預期之內或外,都只是處理與回應
其實,心在一天之中究竟會被多少事物所條件而失去它的自然狀態呢?
沒受訓練的心是會被非常多的種種大小事情所條件。
例如,生活層面上,要有種種舒服的衣、食、住、行、
醫療服務等等心才會有所謂的快樂,缺其一心也會變得煩躁或煩惱。
工作上,要自己不犯錯,又要別人合理和公平,事事順意順利,
不然的話心又會變躊躇或慌張。在家庭中,要家人的支持,
但又不要他們的打擾。在社會中,要自由、開放、公平......等等,
不然的話又會埋怨或投訴。
受過訓練的心,戒定慧穩固的心,卻會知道如何可以放下、
放開這些種種不同的條件。當然這不是指不要衣食住行或不要工作、
或任由周邊的事情所擺佈、或抱著無所謂的心情去辦事。
禪修便是避免走兩個極端,其一極端是要事事順意順利,
另一極端是甚麼也不要、逃避或無所謂。
學習與訓練心放下、放開種種的條件的意思是:
若然事物的發展在預期之內,非常好,
在享受與歡欣這些順意的情況的同時卻不預期這些情況必須延續;
若然事物的發展在預期以外,也沒有問題,
明白到這是訓練心學習知道如何辦、如何面對與回應的時刻。
換句說話,無論事情的發展是在預期以外或之內,
心都只是去學習如何處理與回應,
學習無論世事的發展如何都漸漸會知道怎樣辦。
亦只有這樣心才不會被世事的發展所條件,
心才會回復它自然的本性,心才會漸漸清晰地認識事物的實況、實相;
而不只是去預期事情的發展如意或只是認識事物的片面。
當然,知易行難,所以禪修並不是一朝一夕,
培育戒定慧的道路是漫長與無休止、直至老、死。但是,禪修的益處,
不是要等到完全把所有條件都放下才會呈現。
當知道如何放下眾多條件之中的一二時,益處便逐漸呈現。
因此,禪修的益處會隨著付出的時間與努力漸漸呈現,
無需等到最終解脫的一天才有益處。
心的自然本性是心本來就已有所有正面的質素,如覺知覺醒,無不耐煩,
無懼與充滿慈悲喜捨。問題是自己有否學習放開、
放下種種條件與欺騙心的法塵,
給機會予這些已存在的正面力量自然呈現。
祝願各位都會漸漸認識心的本然。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3-18 07:5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579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