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726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關於緣起論

圖 1.



關於緣起論,
為闡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所生起之相狀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論說。
與'實相論'相對稱。為佛教教理兩大系統之一,
據說此劃分始於隋代之慧遠。與之相對之實相論又稱實體論,
乃審察諸法之實相本體,並以之為教理之論說。 ⋯⋯
緣起論係以'法印'為基礎,
以十二緣起、四聖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
法印之內容,一般最常見者為“三法印”。

諸行無常
(一)諸行無常,謂自時間上觀之,
一切現象(有為法)皆屬遷流變化而剎那生滅者,
故無固定不變壞之物存在。
諸法無我
(二)諸法無我,謂自空間上觀之,
諸法(包括有為、無為法)
依緣起之法則,互相依存,而無'我'之實體可言。
涅槃寂靜
(三)涅槃寂靜,
謂有情眾生顛倒諸法實相 ,妄執有'我'、'我所',
因而起惑造業,流轉不息;如能悟解'無我',則惑亂不起,
當下即能正覺諸法實相,深徹法性寂滅,獲得無礙自在,
而證一切皆即寂靜涅槃。 除三法印之外,
又有加上'一切皆苦'而成'四法印'者;
或僅以'一切皆苦'與'涅槃寂靜'二者並稱為'二法印'者。
一切皆苦係自理想之觀點考察現實世界所獲之結論;
蓋現實世界乃凡夫之輪迴界,充滿苦惱與不滿,
而無任何絕對之幸福、快樂、完美、圓滿、純淨等可言,
故謂一切皆苦。
十二因緣
又稱十二緣起,共由十二支前後剎那無間相續之法所成,
即:(一)老死,包括老、死、憂、悲、苦、
惱等人生所不能免除之痛苦事實,
以此為觀察之起點。
(二)生,為老死之源。
(三)有,即所謂之'存在',為'生'之源,
具體言之,即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有;
經由此三有之依報、正報,始有吾人之'生'。
(四)取,即執著之意;
由於執著妄心之故,吾人方墮於三有之境界。
(五)愛,為執著之本源,亦為現實界之根源。
(六)受,即是感情,然感情不起於自身,
而係由刺激之反應而生者。
(七)觸,即感情(受)之所依。
(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
又稱六根,為觸所依賴之感覺器官,
亦為一切愛欲緣起之條件。
(九)名色,即心、身,為生命組織之全體,
亦為五蘊之有機複合體,乃六入所賴以成立者。
(十)識,為統一心、身之認識作用。
(十一)行,即業,乃造作、行為之義。
(十二)無明,即無知之意;
行為之根源乃無始以來之一種盲目意志。
上記十二支所成之十二緣起有順觀(稱為流轉緣起)、
逆觀(稱為還滅緣起)兩種。 順觀係自'苦'開始,
探索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項具體條件;逆觀則就逐一之條件,
倒逆次第而審諦、徹悟,以滅除老、死、憂、悲、苦、惱等眾苦。
佛法四諦
指苦、集、滅、道等四種真實不虛之諦理,
系根據上述之三法印與十二因緣之思想,而組成之教綱。
(一)苦諦,審實世間四苦、八苦等之相,乃實苦而不虛之真諦。
(二)集諦,審實關於苦之生起或根源之真諦。
(三)滅諦,審實吾人可從相續不斷之苦獲得解脫自在之真諦。
(四)道諦,即依照正見等八種正確之方法
(八正道)以滅除眾苦,證得涅槃之真諦。
八正道為四諦法之第四道諦之解脫方法,即:
(一)正見,
即確認苦、集、滅、道四諦及三世因果為唯一真確之知識。
(二)正思惟,即過出世生活,不嗔恨,不中傷。
(三)正語,即說話莊重、真實、親切、仁慈。
(四)正業,如戒殺、戒偷、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等五戒。
(五)正命,即以正當之方法維持生活,維繫生命。
(六)正精進,消除舊有惡習,防止新業產生。
(七)正念,思量身體、感官、心靈等均非我、我所,故無我可得。
(八)正定,分四次第,由沉靜、輕安、無分別心至解脫境界。
上述之緣起說,乃佛陀所證悟之獨特思想,
為其他各種宗教、哲學、思想所未曾有者,
其完整之理論體係於原始佛教時代即已具備,
後世之論師乃以之為根本教理,
而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 法界緣起 、
六大緣起等一系列之緣起論系統教說。
(一)業感緣起,如俱舍論所說。
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
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
此果報亦為業,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
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
(二)賴耶緣起,為法相宗基於解深密經、
瑜伽師地論、唯識論等所說。
謂業力係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
此種子遇緣則生起'現行',復由現行熏染種子(稱新熏種子),
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自現行又熏種子,如是輾轉依存、
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
(三)真如緣起,主要係依據大乘起信論而說者。
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
然溯其根源,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
諸法系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猶如海水本自湛然,
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翻騰不已。
(四)法界緣起,此系華嚴宗基於華嚴經所說。
謂萬法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
主伴具足,相入相即,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
(五)六大緣起,此系密宗所說。
謂一切諸法皆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
於諸經論中,屬於緣起論系統者有華嚴、
解深密、楞伽、勝鬘等經,及起信、寶性、瑜伽師地、唯識、
俱舍等論;屬於實相論系統者有法華、般若、維摩等經,
及中、百、十二門、成實等論。
於各宗派中,俱舍、法相、地論、攝論、華嚴、
密宗等皆屬緣起論系;三論、天台則屬實相論系。
蓋緣起論以諸法由因緣生起為其主旨,
從而探索諸法開展之本源,故其研究方向為時間性(縱),
而傾向於論理性之闡釋態度;
實相論以諸法之本體實相為其論旨,
故研究方向為空間性(橫),
而傾向於直覺性之實踐主義態度。
此二大教系之相對並存,若以'空'、'有'相對之觀點而言,
緣起論即'有'論,主張'真有俗空',是為表德門之說;
實相論為'空'論,主張'真空俗有',是為遮情門之說。
緣起論系次第發展出上記之
業感、賴耶、真如、法界、六大等緣起論旨。
於實相論,則有:
(一)成實論判立萬法為假有、實有、真空三方面,
而以真空為究竟第一義。
(二)三論宗基於中、百、十二門等論,及般若經之說,
主張諸法皆空、不可得,乃屬絕對之空論。
(三)以法華經為主之天台宗,
揭出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諦圓融'之說,
謂諸法存在之原本即是真如實相,而名之為'空'者,
並非如吾人所存於情想概念中者,而係諸法之宛然存在者,
故謂柳綠花紅,一一悉皆實相真如之妙相,
此即中道之'現象即實在論' 。
此二大教系之教理構成要點雖各自不同,
然其根源思想本非迥然相違者,而宜以'一掌之兩面'融通之,
使其相資相成,故若以重新整合之立場觀之,
則法界緣起、六大緣起、三諦圓融等教說亦可視為緣起、
實相二大教系之全面調和,此亦為教理思想發展上之特殊旨趣。
[雜阿含經卷十二、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四、
俱舍論卷九、大乘義章卷十九]
(參閱'原始佛教'4061、'緣起'6126)
百度百科*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8-09 12:56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演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
Evolution字義有演變和進化兩種概念,
查爾斯·達爾文演化論使用演化概念,
是用來解釋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發展變異現象的一套理論,
從原始簡單生物進化成爲複雜有智慧的物種。
從古希臘時期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思想,
認為一個物種可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
而不是從地球誕生以來就是今日的樣貌。
當今演化學絕大部分以查爾斯·達爾文的演化論思想為主軸,
是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前,西方社會普遍都接受創造論,
相信上帝創造世界、並一次就創造出所有的生物,
同時上帝也賦予每種生物各自的角色,
而每個物種的設計都非常完美,所以物種是永恆固定不變的。

達爾文並不是最先提出演化觀念的人。
在達爾文之前,有一些學者已具有進化思想,
包括他的祖父伊拉斯謨斯·達爾文。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在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一書,
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進化理論,即通常所稱的拉馬克學說。
書中提出了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兩個法則,
並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又是適應環境的過程。
但長久以來沒有科學證據可以證明
「用進廢退」和「獲得性特徵可遺傳」的假說,
然而近來有研究表明,
過往的生存經歷會一定程度上改變修飾遺傳基因,
從而影響後代的神經系統。

1831年12月達爾文參加了海軍艦艇小獵犬號前往南美洲從事
自然調查研究工作,
「天擇」的概念逐漸在達爾文五年的考察過程中
形成。在他的航行中,達爾文觀察和收集了大量的生物,
在南美沿岸和鄰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各種形式的生命使
達爾文非常感興趣。在1836年回到英國後,
達爾文慢慢將他的看法寫成文章,然而沒有發表,
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引起教會勢力的強烈反彈。
1858年,達爾文接到在馬來群島調查的博物學者華萊士
有關物種形成的文章;
華萊士對於物種形成的看法與他有很多相似之處,
增加了達爾文對其學說的信心。
於是兩人在1858年的倫敦林奈學會中,
以兩人共同署名的方式,發表有關物種形成的看法。
接著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了《物種原始》。

在《物種起源》最後第六版本,
達爾文用了「Evolution」這個字多次,
還很直接明顯地稱他的理論為「Theory of evolution」。
當代英語字典有「發展」、「從經歷中獲取」之義。
達爾文在結語中說:從大自然的戰爭,從飢荒和死亡,
我們有能力構想的最崇高目標,即產生高等動物,是直接結果。

自然選擇
達爾文的演化論以天擇說和地擇說為進化理論基石。
達爾文晚年將演化論加入性選擇,有別於天擇,
以強調交配競爭對於進化的重要性。由於各種基因的變異,
同一個族群中,不同個體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有所不同,
當環境發生改變,便會產生天擇作用。
天擇並非如基因漂變或基因突變一樣隨機,當環境改變發生時,
將只有某些帶有特定特徵的群體能夠通過環境的考驗。
若這種特徵性狀具有優勢或劣勢,劣勢者不利於生存而被環境淘汰,
優勢者得以繁殖而將優勢性狀遺傳後代。
地擇說則說明了同一物種受到地形障礙分隔,
比如地殼大陸移動或海洋隔開的島嶼,在夠長時間之後,
物種產生了性狀特徵的差異,比如亞洲象和非洲象。

以天擇的定義來說,一般中文大眾都將進化等同於進化,
但非達爾文演化論者認為這並不完備:
因為性狀特徵的優勢或劣勢取決於地球當時期的客觀環境,
比如冰河時期的生物的厚毛皮和脂肪可能利於生存,
但一旦到了冰期氣候轉溫的時候,這些性狀可能不利於調節體溫。
因此漫長時間演化,決定哪種性狀特徵是環境的「適者」。
他們的演化觀乃「代代相傳,略有差異」之意,
他們認為進化沒有特別的目的;沒有方向,
不一定朝著更高等的事物進化;生物只為了要更能適應生存環境,
其中並無所謂的進步或退步的觀念。

對生物的現在和過去存在狀況的研究結果表明,
生命的發展脈絡是有一定的方向性的,
正是這個脈絡的存在才使得
演化論成為一門條理清晰的科學而非無方向
無結論的散亂的統計資料陳列,
這個進化脈絡的方向就是:擴大適應範圍,增加生存餘地,
就是產生更有利於生存、發展的資源與效率的利用組合。

由於這些特殊的選擇機制,導致對於生物適應環境有益的特徵,
並非在進化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或是被保留。
例如擁有更多的手指對人類的生活可能會更加方便,
但是這種方便需要消耗更多資源,不利於增加生存餘地。

更廣泛的例子:動物體形越大占有資源越多,
但利用效率是體形越小越高。資源量更受環境制約,
所以災變期小型化物種更容易延續生存,
穩定期大型化物種更容易拓展資源。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和魏斯曼的
種質學說相結合的一種生物進化理論。
新達爾文主義產生於19世紀末﹐創立者是德國生物學家魏斯曼。
美國遺傳學家T.H.莫耳根﹑英國遺傳學家J.A.湯姆遜也是有影響的
新達爾文主義者。1896年﹐G.J.羅馬尼斯首次將這種理論稱為
「新達爾文主義」。
達爾文在生物學家中第一個科學地論證了生物的進化,
並匯集了系統分類學、生物地理學、比較解剖學、比較胚胎學、
古生物學等領域的證據,說明如果生物是由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話,
那麼這些領域的種種現象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維基百科*

進化論(英文:theory of evolution)並非什麼演化都是進化,
進化論,是以史為鑑,
要找出生命生存規律和發展方向的系統性的科學理論。
在寒武紀之前,存在著大量多細胞生物,這說明進化論是正確的,
只是需要不斷完善。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6484868.htm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8-09 13:01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特創論從內容上講,特創論(通稱神創論、創造論)
可被視為一種反對生物進化論的唯心學說;
根據國外哲學家和一些聖經學者對“特創論”一詞的定義,
特創論是指一個政治教義,
此教義是某一特定宗教為基礎的信仰起源,
並且有效和優越於其他信仰體系。 根據這種解釋,
特創論不能歸屬於一種理論,而應被視為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政治教義。

英文名稱: Creationism或theory of special creation
特創論(神創論、創造論)認為,自從上帝創造萬物以後,
地球上的生命 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某些信徒相信世界是上帝有目的地設計和創造的,
由上帝制定的法則所主宰,是有序協調、安排合理、
美妙完善且永恆不變的。 完全無視地球軌道的變化的現實數據。
並且,那個年代所有著名的基督教學者都毫不懷疑地相信
聖經的字面解釋,神創論的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神創論源於《古蘭經》和《聖經》等天啟宗教經典,
歐美受教育不多的部分基督徒都相信上帝。
可是,在多數國家裡,也有不少人
認為物質宇宙是由某些未知力量產生出來的。
他們相信,某個永恆的東西或個體促成了宇宙的運行。
為什麼呢? 請想想:太陽的體積十分巨大,足以容納一百萬個地球;
但與銀河系相比,它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但宇宙有億萬個星系,銀河係也只是其中一個罷了。
根據科學觀察,各星系看來正以高速向外推進。
要推動宇宙的運行,就必然牽涉巨大的能。
這股能量來自誰或什麼方面呢?
量子色動力學描述了起源於真空零點能
無數古文明的失落,留給後代的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無限敬畏。
這種敬畏使人類在自然的改造與共存中,
對自然的理解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從而演生出無數的神話故事。
神話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同時又是最早的文學形式,
神話寄託了人類的精神同時又是哲學思想的啟蒙。
進化與反進化的兩種自然觀在古代哲學思想中都能找到各自的根源。
人對自然、對自身的思考是哲學的起源,而對超自然的信仰、
神話精神產物的無限尊崇是宗教的起源。 任何人都需要一種信仰,
人在自然力面前,宗教信仰就成為了這種希望的寄託。
經過數千年的演化,宗教植根於人類社會並和社會共同演化,
成為社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0年,世界宗教信仰人數佔總人數的78.52%。
當然社會宗教與科學的矛盾,不像中世紀那樣激烈,
人對宗教更多的體現在文化和生活上的一種依賴與內心的慰藉;
並且這種依賴在很多方面並不與自然觀矛盾,
也或者說是一種妥協後的均衡( 平衡妥協 )。
當然原教旨主義除外,
宗教與無神論者關於起源的爭論一直也沒有停息過,依舊尖銳。
特創論的歷史始終和宗教的歷史聯繫在一起的,
而所發展期起來的特創論,不僅包括宗教的神創論還包括智能設計 。
在中世紀,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都相信為《古蘭經》
《聖經》所記載的歷史是準確而毋庸置疑的。
在歐洲、中東以及其他地區的穆斯林世界的多數人都認為,
最高的神已經存在,並且永遠存在,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最到的神所創造。
公元前5世紀,黎凡特地區相對嚴格、
倫理性的唯一神信仰首先在猶太人當中開出。
(猶太人那個時候是小群體,在一個叫迦南的地方建國以色列
(迦南是舊約聖經中的詞彙)。
在公元前922年分裂為南北兩個國家,
北面由10個部落所構成(直到公元前722年被亞述人所滅),
南面由12個部落所構成(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人攻占)。
通常被征服的民族會產生文化同化與通婚現象,
原本的獨特性質會逐漸消失,
這也正是北面被歷史長河所淹沒的原因。
但是南面的猶太民族從國家滅亡中掙脫出來
組成一個擁有自己文化的群體,
他們的歷史迂迴曲折,新衰變遷……理念和傳統由他們傳承下來。
這種信仰後來不僅成為猶太人和穆斯林的共同信仰,
而且是各種樣式的基督教的共同信仰。
但是在某些學者如克里斯托弗·道森看來,
原本“純粹”的唯一神信仰到了基督教這裡,
變得不那麼純粹了,因為唯一真神可以分為三個,
就是聖父、聖子、聖靈。 當然,為了保證唯一神信仰,
三個位格不可分割,這就是三位一體。
但在猶太教徒和穆斯林看來已經不原生態的一神教。
是什麼造就了這種文化,使得這批猶太人倖存下來?
簡單的說就是一神信仰。 古猶太人將各種自然力賦予神的色彩,
神與自然是一致的。 認為存在一個,且唯一至高的神,
神凌駕於自然之上,從而影響了整個猶太文明……
這是一種精神控制理念,使得猶太民族能夠更樂觀的解讀最悲劇、
最災難性的歷史事件,包括國家的滅亡、同胞被驅逐與流亡……
他們不認為是被神的遺棄,而是神更偉大的計劃,
正是這樣的精神力量使得這個民族得以倖存。
猶太人把他們在宗教和文化上的改革,
記錄下來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希伯來聖經。
猶太人、穆斯林、基督教徒身上都會有一種信仰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支撐和推動他們。 這和他們信仰唯一的神,具有很大聯繫;
信仰唯一神的人們更可能具有較強的原則性 。
《古蘭經》《聖經》的創世紀記載,一開始造物主在空虛混沌中,
用六天的時間創造物質的天地,
先後創造 水、光、大氣、旱地、植物、月亮、太陽、天體和動物。
第六天耶和華按自己的形像造亞當和他的妻子夏娃,
將他們安置在伊甸園,要使他們的子孫治理全地。
耶和華非常滿意這一切的創造,定第七日為安息日,歇了他一切的工作。
萬物都從神(上帝)而來,不管地空虛混沌是基於何種原因,
更重要的是神親自創造天地,為人類開闢了一個最理想的居住環境。
這一切都不是進化而來。
所以,宇宙暴漲和進化論的矛盾立場都不影響神的偉大全能。
創造論按照類型主要可以劃分為:
通用創造論 —相信宇宙是上帝在沒有預先存在實體的情況下
創造出來的理論學說,與所有泛神論相對立。
生物創造論 —
相信各種生物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產物的理論學說。
通常創造者被稱為上帝,宇宙的創造者,與進化論相對立。
人類創造論 —相信人類靈魂是由上帝創造的理論學說,
與遺傳論相對立。
宗教創造論 —是相信宇宙和地球上的生命是由
全能的神所創造的理論學說,這種學說有著很深的根基,
對世界的歷史也有著很深的見解。
在神創論裡可以找到提倡的新地球和舊地球神創論。
聖經創造論 —以聖經為基礎。
伊斯蘭創造論 —以古蘭經為基礎。
哲學創造論 —是以哲學理論對抗神創論的理論,
哲學創造論依靠哲學論點爭論上帝的存在
並且成為自然神學的一部分。
科學創造論 —神創論披上科學理論的外衣。
在進化論產生之前,以聖經地質學家為例,
是反對進化論和生物創造論的理論。
這些包括了新地球創造論,舊地球創造論和智慧設計論。
現代的創造論主要建立在《舊約聖經》第一章創世紀的解釋,
從而發展出無數的變種。 在創世紀中,上帝六天創造了人類,
對於這個過程有諸多不同的解釋,
主要有年輕地球創造論和古老地球創造論。
年輕地球創造論 相信創世紀記載,
神在大約6,000年前一周的時間內創造了每“種”植物和動物,
他們爭論所有物種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而無需神的干涉,
不同的年輕地球創造論學者為化石記錄提供了不同的解釋,
認為動物“各從其類”地繁殖,不存在進化,
認為創世紀的“六天”就是等於平常的六天。
他們對地質化石的解釋是源於一場世界範圍的洪水,
但美國基督新教和極端正統猶太教(Haredi Jews)
還持這樣的看法,他們反對任何形式的自由神學和世俗主義,
因此又被稱為“基要主義者”(fundamentalist)。
古老地球創造論
主張上帝創造了物質宇宙,
創世紀的“六天”不是平常的二十四小時的天,
而是更加長的周期或是數百萬年,創造事件是六個階段的隱喻。
某些信徒將之假設為七個時代,
聲稱我們仍然活在第七時代(第七天)。
這些團體通常認為宇宙和地球符合天文學家
和地質學者描述的那樣長久,但是對進化的細節的理論是質疑的,
拒絕自然選擇進化證據。
古老地球創造論,具體包括差距創造論、日齡創造論、逐步創造論。
其中差距創造論這在《司可福聖經》裡被普及了,
但是希伯來學者中沒有多少人支持這個看法。
司可福認為神在不同的時代改變了對人類的拯救方法,
這樣的改變是基於罪和人的責任。
每個時代都可視為神向人施行一新的實驗,
又都是以審判結束──表明了人在每個時代都全然失敗。
司可福將身從創世到末世分為:無罪時代(從創世至逐出伊甸園);
良知時代(從伊甸園至洪水);人治時代(從挪亞至亞伯拉罕);
應許時代(從亞伯拉罕至摩西);律法時代(從摩西至基督);
恩典時代(從基督死至信徒被提);
基督掌權時代(千禧年國度基督掌權)。
古代猶太民間已有關於神多次創世的傳說,
而近代最有影響的多次創世觀念是出自法國動物學、
地質學及古生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Cuvier)
在十九世紀初提出的“ 災變論 (catastrophism)”。
居維葉根據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研究發現的事實,
提出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數次急劇的全球性大災難,
每次大災難都使地球上的生物滅絕殆盡,隨後上帝又再恢復地球的環境,
並創造出新的生物來。 顯然他的基本觀點與聖經的記述是吻合的。
同時古老地球創造論對文化的影響也特別深遠……
有神論的進化
許多堅持宗教信仰又從事科學的人,認為宗教可以和科學一致,
他們會說聖經所記載的是一種隱喻,科學機制是超自然的干預,
這就是所謂進化的特創論。有神論的進化(theistic evolution),
普遍認為是古典宗教教義對上帝創造和科學理論兼容的演變。
並且這與接受進化生物學與接受其他科學並沒有什麼不同。
在這方面認為,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重新詮釋古老的宗教文本,
並符合現代科學關於進化的發現。
這種合成了宗教教義與科學的神創論認為,
神的干預帶來了生命的起源或神聖的規則來執行物種的形成。
這也是現代天主教與自由神學學派的主要立場。
其他 猶太人創造論包括創造論的一些連續的觀點。
通常,主流猶太人教派接受進化創造或有神論演化,
除某些正統猶大人團體之外。 同時代人大體接近猶太教,
他們不接受律法像字面上文本那樣,而是認為是像徵或開放的結束運轉。
智慧設計論又稱外星創造論,
是一種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外星種族創造的古代宗教觀點,
而這些外星種族被人類供奉為上帝。
推斷僅憑不足已解釋所有的自然現象。
智慧設計不是被宗教理論所控制,他也沒說明誰是造物主,
智慧設計論在編寫世界歷史的時候並沒有運用宗教理論,
它只是假設宇宙擁有證據證明它是由高智能設計的。
一般智慧設計論認為所有的自然過程都是智慧設計的,
並運用智慧設計以和人類設計的比較來尋找智慧設計的證據。
(更多智慧設計論內容參見百度詞條)
神創論是主流一神論信仰的基礎理論,
人類創世論同樣是其所暗指蘊含的。
有些將上帝看作創造者的生物神創論普遍地被主流一神論的信徒們所相信。
由於進化論被大多數知識份子所接受,生物神創論失去了影響。
但是近十年出現了在神學,哲學和科學領域上抵制神創論的趨勢,
包括智慧設計論在內,這些通常被叫做“神創論”或“特創論”。
不同類型的創造論也因為不同的理論依據的爭論而著名。
因此出現了宗教創造論,哲學創造論,和科學創造論。
實際上,這些不同類型的神創論經常相重複。
不管怎樣,科學神創論,
特別是智慧設計論是利用科學論據而避免宗教或神學的涉及;
但不管如何演變始終脫離不了自然神學的中心教義“ 設計實例 ”。
進化是古代哲學思想中關於自然界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自然觀。
是對自然界的樸素的認識,認為自然界是變化的、可相互轉化和演變的。
而這和柏拉圖所認為的“我們生活的世界
只是永恆本質的投影”的本體論觀點相反;
柏拉圖的觀點對西方產生深遠影響。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師從柏拉圖,提出自然現象過程的目的性,
將生物按簡單到復雜分成一個系列
(即“存在體巨鏈”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他同柏拉圖一樣認為物種具備固定本質,世界永恆不變,
從而排除了進化論思想。 而這個觀點對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影響深遠。
自然神學的最早提倡者托馬斯·阿奎納(Thomas Aquinas)
用此觀點闡述神創論,認為生物界秩序是神創的證據。
“存在體巨鏈”是前達爾文生物學影響力最大的隱喻,
自然神學使得人們開始在神創論的框架下研究生物學。
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哲學家,
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
觀察水存在普遍性的自然現象啟發,
並依據希臘神話中水神俄刻阿諾斯(Oceanus)
創生世界思想的激發;提出處處有生命和運動,水是萬物的本源。
泰勒斯的學生阿納克西曼德(Anaximander)認為水的存在需要被解釋,
水從何而來,它如何轉化為萬物?
阿納克西曼德提出世界的本源是“無限”
(apeiron,也有翻譯為“無定者”),
它包圍著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的一切,
它可以轉化成我們熟悉可感知的各種實質,
並且促使它們之間相互轉化。
他的一句名言:“ 事物生於何處,則必按照必然性毀於何處;
因為它們必遵循時間的秩序支付罰金,為其非公義性而受審判
”(這也是中國“葉落歸根”的哲學)。
“無限”是永恆的規律不斷擴張中產生不公正而維持的平衡 ,
正如有光明就會有黑暗、有寒冷就會有溫暖。
任何元素都不能逾越永恆的界限無限擴張。
希臘神話中,無論多麼強大的神也無法逃脫命運的兆示,
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俄狄浦斯的悲劇……。
正是這一觀念,結合關於海妖的神話傳說,
為後人創立“美人魚”這一形象提供了藝術靈感。
而美人魚的形象又極大的豐富了文化和藝術。
正式場合的無吊帶晚禮服,其設計靈感就是來源於美人魚傳說。
這種永恆的正義力量,在世界的鬥爭中始終處於一種中立的地位。
在不平衡的永恆運動中,世界被演化出來,而不是被神創造出來。
阿納克西曼德認為人像其他物種一樣是從魚演化出來的,
這是最早的進化論觀點 。
在生物學領域,卻依舊是自然神學所統治。
自然神學認為上帝建立自然法則,自然法則以機械的方式構造了宇宙,
上帝從此再沒有乾預。其方法是,
通過研究機體對環境的適應來理解神創的意圖。
十七世紀,牛頓周圍的偉大科學家羅伯特.波意耳(Robert Boyle)
和約翰.雷(John Ray)都宣揚這種自然神學,
1802年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出版《自然神學》一書,
使得這種認識達到鼎盛。 十五世紀末,文藝復興開啟了現代科學的先河。
哥白尼、伽利略的發現從根本否定了,
一神信仰導致的人們對自然認識的自我中心主義信條;
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前所未聞、無比遼闊的宇宙。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解釋行星運動的萬有引力;
笛卡爾(Rene Descartes)的機械哲學學說,
將復雜簡化為簡單機制的思想影響深遠……。
自然神學家將“適應性”視為生物的基本現象,
並認為它充分體現了上帝的存在與屬性,
我們將其稱為“非進化論的適應主義”。
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Cuvier)就是持這種觀點,
他比較了不同生物種的解剖差異,重建化石形態,
認為功能是劃分物種的基礎;
並將林奈的分類體系擴展為化石種和現生種一起歸類。
通過研究不同時間的地層序列,
居維葉認為地層劇烈變化表明地質災難的存在,提出“ 災變論 ”。
這觀點成為了古老地球神創論的解釋基礎,即多次創世。
這並對文化影響深遠,絕大部分神學家承認地質年齡超過數百萬年,
聖經記載的一天是更長時間的隱喻。
1830年查理斯‧萊爾(Charles Lyell)出版《地質學原理》
提出截然不同的觀點,即均變說 ;
復興了詹姆斯·赫頓(Hutton)的觀點。 對於地質科學而言,
陸地上出現沉積岩的兩種爭論一種是“ 水成論 ”,
另一種就是赫頓的“火山論”。 均變說,對後來的達爾文有很大影響,
並用其過程的累積效應來解釋生命的進化。
現代觀點 由於年輕地球創造論的和鈾鉛測年法的衝突荒誕,
事實上從十九世紀開始,絕大部分神學都承認地質考古年齡的漫長性,
從司可福聖經解讀就可見一般,取而代之直到現在的是:
“有神論的進化”。 認為上帝制定了進化的法則,從此沒有乾預。
進化的基本事實與完整的證據鏈早就為,以自然神學為中心有神論、
以及無神論者所普遍接受(極端原教旨主義除外)。
科學與宗教的不同
不能說宗教就是反科學,
要知道最早的自然科學都是在自然神學的社會狀態下起步的,
不難理解早期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
自然科學與神學的分離是源於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
重要的是哲學對自我中心主義的批判,
這也是培根所說的人類的第一幻象。
科學與宗教信仰的範疇非常廣泛,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
科學研究不會削弱或危及信仰,人們可以在生活中對生命充滿敬畏。
科學不是為了反對宗教,科學是對某些宗教信條發出質疑,
是認識客觀自然的必須過程。
科學家並不是像信仰上帝一樣信仰進化論,這也說明了科學的特質。
是因為進化論是建立在由自然界各方面蒐集得來的大量證據基礎之上。
科學知識要想為人們所接受,則必須抵擋住檢驗、
再檢驗和實驗。
進化論為人們所接受,是因為它經受住了一個多世紀
成千上万科學家的廣泛的檢驗。與之相反,
宗教信仰的重要元素是信仰,也就是說無條件地接受事實,
不管有沒有經驗證據支持或反對該事實。
科學家不能夠單獨依靠信仰來接受科學結論,
因為所有的結論都必須經受觀察結果的檢驗。
除了實證精神,科學精神的另一部分是:“批判與懷疑精神”。
檢驗與考證 創造論者既信有上帝,
就將自然界一切奧妙莫測的現像都歸因於上帝,
故此,自然規律和超自然規律,都是上帝制定的,故此也是一致的,
沒有根本性的矛盾。 進化論者沒有上帝作“靠山”,
故不得不把一切神秘的現像看作是物質內在的本性。
他們所知道並承認存在的最高級的思維,就是人腦的活動。
故在人腦出現之前,不知道宇宙間有比它更高的思維活動。
物既不受外在思維的支配,它的存在與運動必是偶然的和巧合的。
可是,盲目性與規律性是矛盾的。
就是說,規律難道是盲目產生的嗎?
不信上帝的人不能圓滿解決這個問題。
不難看出,進化論雖已被多數學者所接受,其中的矛盾與難題,
比創造論者的問題還多。
百度百科*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8-09 13:02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關於緣起論,
為闡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所生起之相狀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論說。
與'實相論'相對稱。為佛教教理兩大系統之一,
據說此劃分始於隋代之慧遠。 與之相對之實相論又稱實體論,
乃審察諸法之實相本體,並以之為教理之論說。
緣起論係以'法印'為基礎,以十二緣起、四聖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
法印之內容,一般最常見者為“三法印”。

諸行無常
(一)諸行無常,謂自時間上觀之,
一切現象(有為法)皆屬遷流變化而剎那生滅者,
故無固定不變壞之物存在。
諸法無我
(二)諸法無我,謂自空間上觀之,
諸法(包括有為、無為法)
依緣起之法則,互相依存,而無'我'之實體可言。

涅槃寂靜
(三)涅槃寂靜,
謂有情眾生顛倒諸法實相 ,妄執有'我'、'我所',
因而起惑造業,流轉不息;如能悟解'無我',則惑亂不起,
當下即能正覺諸法實相,深徹法性寂滅,獲得無礙自在,
而證一切皆即寂靜涅槃。 除三法印之外,
又有加上'一切皆苦'而成'四法印'者;
或僅以'一切皆苦'與'涅槃寂靜'二者並稱為'二法印'者。
一切皆苦係自理想之觀點考察現實世界所獲之結論;
蓋現實世界乃凡夫之輪迴界,充滿苦惱與不滿,
而無任何絕對之幸福、快樂、完美、圓滿、純淨等可言,
故謂一切皆苦。

十二因緣
又稱十二緣起,共由十二支前後剎那無間相續之法所成,
即:(一)老死,
包括老、死、憂、悲、苦、惱等人生所不能免除之痛苦事實,
以此為觀察之起點。
(二)生,為老死之源。
(三)有,即所謂之'存在',為'生'之源,
具體言之,即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有;
經由此三有之依報、正報,始有吾人之'生'。
(四)取,即執著之意;
由於執著妄心之故,吾人方墮於三有之境界。
(五)愛,為執著之本源,亦為現實界之根源。
(六)受,即是感情,然感情不起於自身,
而係由刺激之反應而生者。
(七)觸,即感情(受)之所依。
(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
又稱六根,為觸所依賴之感覺器官,
亦為一切愛欲緣起之條件。
(九)名色,即心、身,為生命組織之全體,
亦為五蘊之有機複合體,乃六入所賴以成立者。
(十)識,為統一心、身之認識作用。
(十一)行,即業,乃造作、行為之義。
(十二)無明,即無知之意;
行為之根源乃無始以來之一種盲目意志。
上記十二支所成之十二緣起有順觀(稱為流轉緣起)、
逆觀(稱為還滅緣起)兩種。 順觀係自'苦'開始,
探索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項具體條件;逆觀則就逐一之條件,
倒逆次第而審諦、徹悟,以滅除老、死、憂、悲、苦、惱等眾苦。

佛法四諦
指苦、集、滅、道等四種真實不虛之諦理,
系根據上述之三法印與十二因緣之思想,而組成之教綱。
(一)苦諦,審實世間四苦、八苦等之相,乃實苦而不虛之真諦。
(二)集諦,審實關於苦之生起或根源之真諦。
(三)滅諦,審實吾人可從相續不斷之苦獲得解脫自在之真諦。
(四)道諦,即依照正見等八種正確之方法
(八正道)以滅除眾苦,證得涅槃之真諦。
八正道為四諦法之第四道諦之解脫方法,即:
(一)正見,
即確認苦、集、滅、道四諦及三世因果為唯一真確之知識。
(二)正思惟,即過出世生活,不嗔恨,不中傷。
(三)正語,即說話莊重、真實、親切、仁慈。
(四)正業,如戒殺、戒偷、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等五戒。
(五)正命,即以正當之方法維持生活,維繫生命。
(六)正精進,消除舊有惡習,防止新業產生。
(七)正念,思量身體、感官、心靈等均非我、我所,故無我可得。
(八)正定,分四次第,由沉靜、輕安、無分別心至解脫境界。
上述之緣起說,乃佛陀所證悟之獨特思想,
為其他各種宗教、哲學、思想所未曾有者,
其完整之理論體係於原始佛教時代即已具備,
後世之論師乃以之為根本教理,
而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 法界緣起 、
六大緣起等一系列之緣起論系統教說。
(一)業感緣起,如俱舍論所說。
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
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
此果報亦為業,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
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
(二)賴耶緣起,為法相宗基於解深密經、
瑜伽師地論、唯識論等所說。
謂業力係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
此種子遇緣則生起'現行',復由現行熏染種子(稱新熏種子),
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自現行又熏種子,如是輾轉依存、
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
(三)真如緣起,主要係依據大乘起信論而說者。
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
然溯其根源,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
諸法系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猶如海水本自湛然,
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翻騰不已。
(四)法界緣起,此系華嚴宗基於華嚴經所說。
謂萬法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
主伴具足,相入相即,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
(五)六大緣起,此系密宗所說。
謂一切諸法皆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
於諸經論中,屬於緣起論系統者有華嚴、
解深密、楞伽、勝鬘等經,及起信、寶性、瑜伽師地、唯識、
俱舍等論;屬於實相論系統者有法華、般若、維摩等經,
及中、百、十二門、成實等論。
於各宗派中,俱舍、法相、地論、攝論、華嚴、
密宗等皆屬緣起論系;三論、天台則屬實相論系。
蓋緣起論以諸法由因緣生起為其主旨,
從而探索諸法開展之本源,故其研究方向為時間性(縱),
而傾向於論理性之闡釋態度;
實相論以諸法之本體實相為其論旨,
故研究方向為空間性(橫),
而傾向於直覺性之實踐主義態度。
此二大教系之相對並存,若以'空'、'有'相對之觀點而言,
緣起論即'有'論,主張'真有俗空',是為表德門之說;
實相論為'空'論,主張'真空俗有',是為遮情門之說。
緣起論系次第發展出上記之
業感、賴耶、真如、法界、六大等緣起論旨。
於實相論,則有:
(一)成實論判立萬法為假有、實有、真空三方面,
而以真空為究竟第一義。
(二)三論宗基於中、百、十二門等論,及般若經之說,
主張諸法皆空、不可得,乃屬絕對之空論。
(三)以法華經為主之天台宗,
揭出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諦圓融'之說,
謂諸法存在之原本即是真如實相,而名之為'空'者,
並非如吾人所存於情想概念中者,而係諸法之宛然存在者,
故謂柳綠花紅,一一悉皆實相真如之妙相,
此即中道之'現象即實在論' 。
此二大教系之教理構成要點雖各自不同,
然其根源思想本非迥然相違者,而宜以'一掌之兩面'融通之,
使其相資相成,故若以重新整合之立場觀之,
則法界緣起、六大緣起、三諦圓融等教說亦可視為緣起、
實相二大教系之全面調和,此亦為教理思想發展上之特殊旨趣。
[雜阿含經卷十二、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四、
俱舍論卷九、大乘義章卷十九]
(參閱'原始佛教'4061、'緣起'6126)
百度百科*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8-09 13:16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有無即是法 空有不相礙 平等不平等 直觀無自性 不盡有為 不住無為.



緣起性空 性空緣起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10-22 11:53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佛學大辭典/本覺(術語)
眾生之心體,
自性清淨,離一切之妄相,
照照靈靈,有覺知之德。
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爾之性德,
故曰本覺。
即如來之法身也。然此本心體,
無始以來,覆於無明煩惱,
隱藏至於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
始顯其性德,是曰始覺,
然覺而觀之,則始覺非別,原為本覺之體,
故始覺本覺,咸同一致。本覺之外無始覺。
始覺即與本覺同一也。
仁王經中曰:
「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起信論曰:
「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
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10-22 11:5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9795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