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7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yper5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硬碟] 比上一代更快的来了 美光Crucial T705 1TB Gen5 无散热器版本 开箱
前情提要

继之前的Gen4的T500高达7000MB/s 以及去年推出的Gen5 T700那个12000MB/s的读写性能之后
对于美光来说还是不太满足、所以今年PRO系列又推出了更快的新产品- T705来抢攻玩家的荷包了

T500为全球最快的Gen4 SSD之一,带散热器版本可以完美相容PS5游乐器以及各大平台Gen4主机板
而T700/T705具备的散热器高度比较高、适用于未提供散热片的主机板


这次新推出的T705 Gen5 SSD,为全球首发T1品牌产品
采用美光(Micron)232层 TLC NAND


T705规格与特色一览


这代T705循序读取来到14500MB/s 跟上一代的12400MB/s (2TB以上版本)
相比提高了18%,其他部分也提高不少、适合具工作负载的游戏玩家与专业人士


T700 / T705其使用的散热器剖面,在大型散热片之下搭配适当导热介质达到最佳导热效果
不过讲师其实有提到,这次开箱的版本是没有这个散热片的版本(就SSD上面一片导热铝片)



本体介绍

盒子本体,这次拿到的是没有散热片的版本、容量为1TB
循序读取可来到13000MB/s,写入为10200MB/s
产品由捷元代理、五年原厂保固+到府收送
随商品附赠Adobe CC一个月会籍(中国区市场不适用此优惠内容)


背面有安装说明QRCode(必须先将包装盒上吊牌透明片拆下)
以及整面的各国语言的特色,右下方有NVMe的标示
下方是整面的基于自家系列产品的效能比较声明、以及容量标示方式说明
不过字都蛮小的就是了


左下方仍然有开窗的设计,也会露出序号的QRcode


侧面蓝色这块也有T705的型号表示,以及PRO与crucial by micron的标示


这一面是产品序号 与型号CT1000T705SSD3


取出内盒与本体 还有说明书


有薄型散热片的T705 M.2 SSD正面
就以前写信问过捷元的结果,正面如果是纯贴纸那个撕下来是不影响保固
但是这次这个T705可不一样,这个薄型基本上原厂不建议你撕下来
除了可能造成SSD损坏外,也会间接影响原厂保固


侧面可以看到T705字样 以及此条为PCIe Gen5 NVMe M.2 SSD

背面是型号与包含序号的条码贴纸、左右这两张攸关保固可千万不能撕...


T705采用双面layout,从侧面来看
1TB这一支的组成架构是一个PHISON PS5026-E26主控方案晶片
以及缓冲记忆体D8CSC LPDDR4 单颗为1GB容量


然后是Micron 232-layer 3D TLC NAND从两张贴纸的缝隙当中可以看出来
NY253的单颗容量为256G、共计4颗为1024GB再扣除保留空间与OP后总共为1000GB



上机实测

这次所使用的板子Z790 PG Sonic 音速小子联名板,他本身跟另一张Z790 PG Riptide是孪生兄弟
过季出清品、所以便宜入手,而这张CPU直连M.2 Gen4与PCIe Gen5 x16插槽分切的M.2本身是对冲的
一次只能使用一个,所以要使用Gen5这个(右边的M.2_5)就要把铜柱从右边改到左边


安装示意,但是千万别这样就上机了、这是错误示范...
甚至测试过程中一度触发T705的温度保护,就是型号还在装置管理员内...但是突然就消失了
那么要解除保护也很简单,就是重新用冷开机(关闭电脑电源重新启动一次)
T705就会再度出现


这时候就要取出主机板内附的M.2散热片,先撕膜再放上去


其实这散热片本身也有一点高度
不过华擎原厂也有推出带有风扇的M.2改装散热片可以替换
但我不会考虑去搞这个就是了


装上散热片后的模样,但是如果你Gen5 M.2下方就是显示卡
同时运作时温度这部分是有可能互相影响的,尤其是显示卡背板与热导管温度会同时提高...
机壳散热可能要更加注意



测试平台
CPU : Intel Core i5-12400
MB : ASRock Z790 PG SONIC
RAM︰Crucial CT2K8G48C40U5 DDR5-4800 16Gkit x 2 = 32GB
SSD:Crucial P5 500GB(系统碟)、Crucial T700 Gen5 1TB SSD
OS︰Windows 11 Professional 23H2

安装完上机可以发现,Z790如果同一条PCIe 5.0 x16已经插上显示卡
上方PCIe Gen5 M.2 x4安装了T705、那么PCIe显卡频宽就会降成x8
目前的AM5与下一代的Intel处理器就会有独立PCIe Gen5 x4 M.2通道
就不会受到分切影响,不过大多数显示卡也不会吃满x16也还好


使用AIDA64读取参数,支援最新的NVMe 2.0协定


由底下的实体资讯可得知,T705初始化容量为1000GB
(这部分虽然对大多数人没差,但对如果要替换RAID的SSD就必须注意容量差异)
控制器采用的是 Phison PS5026-E26的方案 采用美光232层TLC NAND颗粒
循序读取与写入分别为 13600MB/s与10200MB/s 跟官网标示相符合


刚安装后初次通电进入系统时已用次数为1次,尚未写入任何资料


还没放分割区之前,首先是AIDA64内建的Disk Benchmark的Linear Read
不过这个Benchmark测试程式对Gen5的SSD本身优化并不好,所以参考价值相当有限


Linear Write部分会将所有装置上的资料清空,会让你按好几次确定
磁碟部分千万不能选错


写入5分钟后,缓冲用完就会跌到1000MB/s以下


花了20分钟左右完成,大约在900~1000MB/s上下完成写入测试


加装散热片读写测试完后温度来到71度,这样的热量连下方显示卡都受影响


接下来建立分割区


未配置容量为931.50 GB


完成格式化后容量


以CDI 8.0.5 x64进行测试成果,跟官方标示差不多


再来是NVMe模式+0Fill填满


AS SSD 以1GB方式
循序读取与写入都能以9722MB/8654MB高速读写合起来拿下破万高分
以及那出色的4K的读写表现


以10GB方式的读写亦同

复制效能测试


ATTO读写表现


Anvil's Storage 1GB大小


Anvil's Storage 16GB大小



最后拿出上次测过的Gen4 T500 1TB跟Gen 5的T705 1TB
一起以Z790 IRST合体组RAID 0




作业系统则是Win11 PE
RAID 0读写部分容量效能是两支一起计算,虽然说读写都能破万
但毕竟是两支容量进行合并、如果少了一支这RAID就毁了
比较适合没有重要资料的场合使用


改组使用RAID1方式,其部分读写效能会受限于T500的Gen4频宽
所以实际跑起来的效能部分多半会受制于Gen4这端的装置
不过读取部分也是两支一起合并计算才会有这么高的成绩
但是我认为这两种实际上实用性基本没有.....就是试来玩的性质而已




结语

美光Crucial这回在原来T700的基础之上,一年后的今天带着T705再度地抢攻高速读写的SSD市场
对于影音大量写入剪辑的工作专业用户来说、算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利器

再来是游戏玩家部分,可以将游戏资料下载到T705再进行读取、藉由Gen5强大的读写频宽
能将游戏快速载入至记忆体或将资讯写回SSD里面,藉以达到瞬间游玩游戏的目的
不会再被传统硬碟的速度拖累,也可以拿来当系统碟、体验作业系统秒开的快感...等等的

只是目前的T705还是会有Gen5高速SSD容易发生的问题:发热量高
而这部分就牵涉到主机板所附的散热器是否能够快速排除读写产生的热量
上一代T700是提供有散热片的版本、散热片高度也够高,不过这回提供的是无散热片版本
比较考验玩家自备的散热器搭配能力、个人还是建议选择较高的散热器来做搭配较佳(甚至在旁边加风扇)
另一个关键是机壳的排热能力,跟SSD周边是否会有发热零件(像是显示卡等等)
都可能会对整体使用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使用SSD散热片、或者周边排热不良
则非常容易触发到过热保护(虽不至于让SSD毁损啦) 这方面是未来要去注意的一个点...

【完】


[ 此文章被hyper5在2024-07-22 23:33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24-07-18 21:2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379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