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2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散热] 「它的无线或许跟你想的不一样!?」Lian Li UNI FAN TL/SL Wireless LED/LCD 120



【前言】

延续着上一篇的联力 O11 Vision Compact 开箱,这篇要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搭配最新的无线积木风扇系列,主要来帮大家测试看看他们的噪音表现如何!里面的细节实在有点多,如果全部都列出来怕大家难吸收,我尽量以简洁好懂得言词来让大家理解~

自从首次接触到联力积木风扇之后,发表了「问世间,情为何物,我只爱三代积木」,在经过后续许许多多的迭代更新之后,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到底算是第几代了!如果硬要说的话,这款算是联力的积木风扇无线版的第一代~

当然这次也有所谓的无限镜的版本,所以名称上面可以说是无线的无限积木,听起来或许有点抽象,不过在无线版本里面有无限镜的 TL 以及经典的 SL,过往的 AL 型号似乎并没有出现,透过这一点也可以知道目前联力的风扇,在扇叶的选择上开始想往更好的散热表现、更静音的方向来走,让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能有更好的回报!

只能说积木是条不归路,各家争相模仿抓不住,无可奈何不愿任人摆布,推出小萤幕来杀出血路!再加上无线控制新技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品魅力实在抵挡不住,幸亏杜某亲身接触,对新技术不可太过盲目,抱持着爆肝的觉悟,走错一步死不瞑目,如今总算大澈大悟,倾囊相授我的全部,对它只有一字:酷!


▲无线版本的 Wireless 风扇有分两种系列,一种是 TL,另一种则是 SL,主要外观差别在于侧边的灯光效果!先来看看 TL 系列,在尺寸部分并非常规,是采用较厚的 28mm,在侧面无限镜面的厚度也略厚一些些,转速部分能够支援完全停转,最高达 2600 RPM


▲先来看看单包装的内容物,说明书、螺丝与传输线,沿袭着以前无限镜的惯例,在侧面给了两条防刮伤的保护贴~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白色的风扇却依旧给的是黑色的螺丝!反倒是机壳配件盒给的还是搭配好的银色螺丝呢,不过其实这也无伤大雅~


▲因为其实从上一代开始,联力就在风扇四角上加入了橡胶饰盖,在装好风扇之后从正眼就看不见螺丝了,管它五彩缤纷的螺丝都一个样~


▲大家熟悉的滑扣式安装设计,不过跟以往稍微有点不同,这次改成了两排弹簧接针与触点!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能够让 LCD 与 LED 混接了~


▲在传输线材上也很不一样,接口是最常见的 PWM,不过其中却只有两条线材,按照针脚定义来看只有供电的 +12V 与接地,第三脚的测速与第四脚的 PWM 调速是空的!也就是说其实他就只是单纯的供电,并不是像常规风扇一样的插上接口就行了~


▲传输线材上面的盖子可以拆开来,将线材调转到另一个方向,安装在机壳后可以少绕一个方向来减少线材的露出~


▲这次顶盖还留有一丝小缝,对于像是底部直接插风扇接口这种距离很短的情况来说,可以直接缠绕在上面,对于整线时有些帮助~


▲这里我就拿了曾经的挚爱,三代积木 UNI FAN SL-INF 进行对比,除了刚刚提到的螺丝橡胶饰盖之外,扇叶的型式对于外观呈现上也有所不同,新版的扇叶采用了更坚固不易变形的 LCP 材质,也因为如此扇叶就不发光了~


▲我还记得之前的三代积木没有反向扇叶的这个选项,是拖到比较后面才出的,那时候其实觉得没有反向也没关系,他的背框面也不难看,不过新版就特别了一点,采用了像是 P28 的半透明裸露呈现方式,我果然还是对旧爱比较有感觉一些~


▲在侧面无限镜的呈现上,新版也比起三代有了更全面更覆盖的面积,在多个风扇连接之后,连贯的感觉也更加丝滑~


▲或许是我贴膜的技术不是很好,也可能是环境太多灰尘了,尝试很多次都容易有气泡,不知道这部分未来能不能在贩售前,直接贴好就出厂了!虽然点亮后基本看不到,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有点别扭~


▲作为 O11 Vision Compact 后方的排风扇,选择了两个单入的正向刚好~


▲接着来看看三连包,作为 O11 Vision Compact 底部的进风扇,正好需要三个串在一起,在这里选择了不会看到扇框的「反向」款式,在包装右上会有红色的「REVERSE BLADE」字样提示!


▲除了有基本的说明书、传输线,一样有给的是保护贴与螺丝,跟着数量来到了三倍,除此之外多了一个无线控制器与 SATA 供电转 PWM 接口的分接线材~


▲这个无线控制器可谓是无线系列设备的精华所在!对于刚刚提到的无线版本的积木风扇,对于其灯光的操控都可以透过这一根又大又粗的装置进行调整~


▲使用方法很简单,你就只要接到主机板后方的 USB 孔就可以了!跟平常插 USB 设备一样,只不过它的块头真的不算小,可能多少会去占用到一些空间!


▲如果你的 USB 接口的设备太多、空间太拥挤,也可以试试第二种方式,透过内附的线材接在无线控制器的尾端,延伸出来的 USB 2.0 与 PWM 接口插在主机板上,其实比起之前的版本,这个控制器算是已经瘦身很多了,基本上随便找个地方塞也没关系,反正讯号都是透过无线来做控制~


▲三连包的反叶款式串在一起,打算装在底部作为进风,为显卡直接供给新鲜的冷空气!或许你会想,为什么不是用 LCD 的小萤幕款式?作为摆放在桌面上的海景房机壳,视觉上来看的话,放在下面不是刚好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你打算使用越肩较宽或是身躯较为肥厚的显卡,其实装在底下的 LCD 小萤幕风扇反而容易被遮住视线,再加上某些人可能会喜欢采用直立显卡安装的方式,那么底部用上侧面灯效好看的 TL 或 SL 足矣~


▲既然都装上了海景房,LCD 小萤幕这么酷的东西怎么能缺席!但因为三连包会多了一个无线控制器,整台主机也只需要一组控制器就可以了,所以有了一个三连包之后,其他都买单包装的即可,还能省下一点点呦~


▲带小萤幕版本的型号会在后缀上增加 LCD 字样,包装里面的内容物基本大同小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传输线材的部分,除了 PWM 的供电接口之外,还多了一个 USB 2.0 接口!


▲采用了 1.6 吋的 LCD 小萤幕,IPS 型、500 尼特亮度、60 Hz 刷新率、400x400 分辨率,虽然标示 1.6 吋(5.33公分),不过撇除掉外框,实际显示萤幕的直径大约是接近 4 公分


▲刚开机点亮的时候,灯光的预设会是白光,因为白光的耗电量是最大的,也因此在一开始就能够发现,是否在供电上会出现问题,如果出现了灯光或是小萤幕有闪烁情况,就代表供电不足,或是插头接触不良的情况!


▲关于风扇的控制就还是一样下载联力的 L-Connect 3 软体来进行操作,如果你已经下载过了也记得要更新到最新版本~


▲其实操作过很多软体,联力的 L-Connect 3 用起来算是相对直觉也很好操作的其中之一,这里就尽量不要花太多篇幅去谈该怎么进行设定,留给玩家们自己探索的空间~


▲先把重点放在我很想知道的噪音测试部分,分贝计摆放在距离玻璃边角约 10 公分收录噪音表现,将机壳内部所有风扇都拉到最低转速,水泵 2000 rpm、顶部水冷风扇 600 rpm、底部与后方的风扇为 200 rpm、侧面 LCD 为 350 rpm,此时仅有 33.2 分贝,跟关机时几乎一样,感受不到噪音!


▲在开始进行测试之前,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正向与反向以及有没有 LCD 小萤幕的款式,他们之间的差别!先来看看上半部,在转速的部分,常规的正向与反叶有些许不同,而 LCD 则无论正反叶都相同,最直接影响到的数据在于风量与风压,由于反叶的特性关系,性能会稍微受到影响,噪音也会略大一些!

除此之外,我也列出了 SL 系列的数据来进行对比,两者主要除了外观上的侧边灯效差异之外,最大的不同在于噪音表现,由于转速较低所以会比较安静一点,不过在 LCD 款式上略逊于 TL 系列,这些数据都反映在了售价部分~


▲由于风扇转速的控制并不能透过 FanControl,需要用 L-Connect 3 软体来进行调整,转速是直接透过数值来调整,没有显示百分比,加上这次要测试的风扇类型在转速上都有所不同,所以我就尽量以 300 rpm 为一个级距来测,为了感受它们的真实表现,我就直接在 O11 Vision Compact 上做测试了,首先是位于下方的三个反向 TL,在 1400 RPM 前都很美好,之后开始比较有精神了,满速的 2300 RPM 大概接近 48 分贝,还算是可以接受~


▲位于后方的两个 TL 是常规的正向风扇,同时也是无线的无限积木风扇里面,转速最高能达 2600 RPM 的微暴力扇,这两位的满速噪音比起刚刚的三个反向 2300 RPM 还要高一些,有它们在后方排风令人感到安心~


▲由于是双风扇的缘故,在同样的 2300 rpm 之前,噪音表现跟底部的三个反向风扇略好一点,在实际感受上其实差不多,满速下正向风扇比反叶多了 300 rpm,噪音表现进一步突破了 50 分贝


▲机壳距离侧边墙壁约六公分左右,不太影响风流表现,侧面的 LCD 小萤幕风的最大转速虽然只有 1900 RPM,不过噪音表现其实也不俗喔!


▲由于 LCD 的风扇,转速区间比较窄,所以我依照先前的经验,在低转速的区间跨距较大,高转速的跨距减小,看看能不能增加一些参考价值,甜蜜点大概在 1200 RPM,从 1500 RPM 之后会有比较明显噪声


▲以组建好的实机来说,从视角来看的话,顶部的位置通常只能看到风扇侧面,底部也容易被显卡挡住,侧边的风扇是个不错的位置,不过侧面的下方那颗风扇也容易被大显卡遮住,想要欣赏 LCD 小萤幕的最佳位置是侧面的中上两个以及后方的两个!


▲所以这次的积木风扇在无线版本上是新增了两排的触点,想要只有灯光效果的 LED 与带有小萤幕的 LCD 可以进行「混合拼接」来使用!在下面的小萤幕由于连接的传输线是只有 PWM 供电接口而已,没有 USB 2.0 的讯号所以导致 LCD 萤幕是黑的没启动,不过灯光效果的部分依然能够完美同步~


▲既然 LCD 小萤幕能跟着混合拼接,那么正向反向也可以吗!?虽然这样的应用场合有点搞笑,不过既然手上有这些风扇,不如就图一乐,顺便测试一下看看,你猜猜会顺利运转吗~


▲答案揭晓,完全可以没问题!虽然一正一反这样接有点抽象,不过如果你就是喜欢这样玩的话,确实在新版的无线积木风扇上能够实现~


▲看完了 TL 款式,接着顺便来看看 SL 的款式如何吧!撇除掉那些包装上的细微末节,直接来看看本体,在风扇的正反面的灯光线条很相似,主要差别在侧面的效果~


▲其实很少能有机壳能够装到 12x4 也就是 480 的长度,最多就是四个 LED 或是三个 LCD,混合拼接的话也是四个,其中最多两个 LCD,串接的最大数量就是四个为上限,因为 LCD 小萤幕需要更大的电量所以最多三个一组,同时也要记得要混合的话,必须用上 USB 2.0 + PWM 供电的双线组合传输线!


▲其中扇框与侧边的灯光效果可以分开独立各自设定,TL 款式其实也可以,只是这里用 SL 款来展示比较明显~


▲SL 款式给我的感觉比较偏向于低调,在边框上的灯光效果刚好与正反面重叠了一部份,给人看起来有一些厚重感,其实挺适合放在后方作为排风使用,毕竟 TL 在这个地方会被机壳的边框挡到一部份的灯效~


▲这里我冒出了一个疑问,既然 LCD 与 LED 可以混合拼接,那么 TL 与 SL 是不是也可以混血一下呢?答案是…不行!虽然两款都是双排触点连接,不过在拼接卡扣以及触点的位置上都错开了,算是一种防呆设置!


▲不过…要是将拼接卡扣给拆下来,对准触点位置,强行拼接的话,行不行呢?还真的可以!只不过在灯珠的排列顺序上并不相同,所以在灯光效果上无法同步,不过说不定下一代有机会呦!?


▲SL 款式从外观、售价、纸面规格等都比起 TL 款式再略低一阶的感觉,不过转速低的好处就是能有更好的静音体验,如果只是想要单纯作为机壳的进排风扇来说,其实转速也不需要太高,能有 2000 RPM 算是很不错了~


▲性能的部分我就不额外进行测试对比了,毕竟目前市售的水冷都是包含风扇的,愿意自行额外换扇的用户很少,会买的几乎都是用来补满机壳内部作为进排气扇来用,最在意的还是噪音体验的部分,那么就针对这部分进行测试!


▲有了上次以组为单位的噪音测试经验之后,发现其实在低转速下的差别并不大,那不如这次测试单风扇的时候,就把重点摆在千转之后,由于测试的五款风扇转速上限都不一样,所以将级距设置在每 100 RPM,先来最密密麻麻的 TL 120 正向风扇,甜蜜点约落在 1800~2000 RPM


▲再来是反向的 TL 120,测完才知道为什么要降转到 2300 RPM,原来是这样才能跟正向有差不多的表现呀!甜蜜点也差不多落在 1800 RPM 左右~


▲再来是带有 LCD 小萤幕的反向 TL 风扇,最高转速仅有 1900 RPM,基本上也吵不到哪里去,它的外观呈现才是重点!甜蜜点约落在 1500 RPM


▲再来看看同样带着小萤幕,但是正向风扇的 SL 款式,两款的表现很接近,不过似乎控噪能力略好一点点,甜蜜点也是落在 1500 RPM


▲最后一款是 SL 正向风扇的噪音实测,跟 TL 正向风扇比起来是真的有点落差!在同转速下的控噪表现几乎都是 TL 更优秀一些,甜蜜点落在 1600 RPM



「总结」



虽名约「无线」但其实并不是隔空取电,更不是用爱发电!或许会很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它会像是无线滑鼠或键盘那样,不过风扇还是得连接一根 PWM 作为供电,主要的无线化是在于控制器的部分,想要真正的无线可能得仰赖未来的黑科技了!

关于积木风扇在概念上的借鉴,现在市场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联力是滑扣,别家就选择磁吸或是卡扣桥接器在或者简单粗暴的 Type-C 直插,但联力并未驻足于此,他们不断的创新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在价格上,只能说创新还是需要一些代价的!单买无线控制器 $480 / 单个 SL $840 / 三连包 $2699;SL LCD $1249 / 三连包 $3999;单个 TL $990 / 三连包 $3299;TL LCD $1399 / 三连包 $4499,还是老样子,推荐先买一组三连包,其他的再看看想要怎么搭配,不然买单个的都必须要额外单买无线控制器,这样不划算~

从噪音测试上来看,控噪比 TL 会更优秀一些,有更高的转速对于冷排散热会更有帮助!虽然 TL 与 SL 有一点价差,不过如果只是单纯作为机壳上的进排风使用的话,在散热上不会有太明显的差异,其实单纯以自己对于外观的喜好度来选即可~

风扇的尺寸依旧是 12028 的厚扇,比起常规的 25mm 略厚一些,性能与噪音表现自然是更优秀一些,不过也得注意一下相容性,为了能够用上普通的冷排螺丝,它的螺丝孔位有下沉设计,并且还有小小的矽胶盖可遮丑,为了在颜值上做得更好,侧边的灯条与主灯条还可以分开控制,实现更丰富的特效搭配~

这次 Wireless 无线化的改动的最大受益我想应该就是 Strimer 发光线材了吧!以前的版本在线材上还得要再接一条线来让它发光,就总感觉有点多此一举,这次直接透过线材本身的连接来做供电,灯光调整的讯号就交由无线传输来做控制,并且在线材的诸多细节上又优化的更加完善许多,反而风扇像是顺便更新的产物 XD

其实无论是灯光效果控制还是小萤幕的自定义调整内容,最最核心的地方还是在软体驱动的部分!相似的产品有很多,但有好的软体操作体验,或许比起外观与价格来得更加重要,联力的 L-Connect 3 的操作体验一直都很好,在更新速度上甚至不亚于 Intel Arc 显卡的勤劳程度!如果在操作上有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先到官网上去看 FAQ

相较于以前的版本,不仅仅每隔一代就得换另一种控制器,它们都各不通用,供电部分从一个 SATA 变到两个 SATA,甚至还得动用到傻大粗的 6-Pin 供电,这让原本为了简化整线而推出的原意背道而驰!无线化的讯号传输这次通通交由一个「随身碟」来进行,虽然体积稍微偏大了些,但体积还是比起历代控制器要来得小很多,加上无线传输的便利性,随便塞在背舱的某个角落都可以用~

虽然风扇本体还是得接线才能运作,但至少线材比起过往来说也是更细小了一些,传输线的接头改成了两排触点,能够混合拼接 LCD 或 LED,这让自由度是大大的提升了许多,不过 TL 与 SL 还是不能够混接的嘿!由于风扇上的小萤幕在传输的数据目前还没办法透过无线模组来满足,所以还是得需要接 USB 2.0 的数据线,在这个部分不得不提到联力自家的 EDGE电源,最近甚至推出了比白金牌更加实用的版本,如果担心主机板 USB 2.0 接口不够用的话,非常推荐~

以上就是我对 【「它的无线或许跟你想的不一样!?」】
Lian Li UNI FAN TL/SL Wireless LED/LCD 120 积木风扇 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2-07 16:0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106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