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306894
|
分享:
x0
|
[小孩] 鍛鍊兒童強健的體魄,需要的豈僅是鈣片?
台灣人在經濟起飛、教育普及、資訊發達的外在環境之下,其實仍然在許多方面表現出「只要文憑不問能力」、「只求答案不思原因」、「只學知識不加判斷」的老毛病;而在政府視為德政的全民健保及醫藥分業之下,國民的健康是否已得到改善了呢?!保健觀念是否更正確了呢?!人民是否已完全免除了生病破產的恐懼了呢?!醫療資源是否已作最妥善的管理了呢?!這或許仍是一個開放的問題,不容易得到一致的答案!但有許多錯誤的健康觀念,不但令人啼笑皆非;有些甚至倒因為果,適得其反。
其中,迷信食補這一項,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早有警覺,但卻又莫可奈何?以購買及服用維他命及鈣片一事上,有一個筆者親身的經驗可做佐證!有一年筆者至美國開會歸來,因會期短而行李少,海關工作人員反而很訝異地堅持打開所有行李!當他發現只有一些書本及衣物時,他一再很疑惑地看看我的出國目的地;然後用很諷刺地口吻說到:「連一瓶維他命都沒帶回,怎麼可能是從美國回來呢?」
鈣片與維他命,都是人體之所需;不過,幸運地,日常的食物便已非常充足!如果身體缺少鈣質與維他命,生理上會自動調節,對食物這些成份的吸收效率將會自動提高,正常排泄也會自動降低;而相反地如果身體的鈣質與維他命太高,則生理上也會自動調節,以降低吸收及增加排泄來因應!但什麼來決定身體有多少需要而能適切地補充或調節呢?!這在學理上是一個高深的醫學生理問題;但實際上要了解為何如此並不十分地困難,不必仔細作研究便可知道;那便是,依身體的需要而自動地調節,本來便是生物的本能!
現代的父母生小孩已走向「精兵主義」的時代,愛之唯恐不及;不過,有一些是「呷快弄破碗」,太早讓小朋友學走路導致未成熟的骨骼承受過早的壓力而變形,以致於了產生一些「內外八字」、「O、X形腿」的「非疾之病」。以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兩岸通婚之後,有一個來自黑龍江的年輕媽媽,很好奇想知道為何她在故鄉從未聽說,而她的寶寶卻也未可免俗地有了「O形腿」?當她知道原來是因為她學台灣媽媽六、七個月便給小朋友坐學步車是主因後,才了解原來這便是兩岸的差異!這是一個「好的經濟能力加上高的愛心期望卻未給下一代帶來更多幸福」的例證。
不過,有些家長帶小孩來看病,並不是要醫師為他們細心地診斷及抓出造成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更不是要改變自己的觀念讓下一胎得到更合理的成長程序! 「醫師,請問我應該為他補充哪一種維他命與鈣片?」竟然成為小兒骨科門診最常被家長詢問的問題!這現象一點都不是笑話,而是常態!這才是問題嚴重的所在。
根據成大醫院骨科及核醫科為兒童骨骼密度所做的研究顯示,正常一般兒童的骨質密度與他們的年齡與體重成最佳正相關!意思是說,長大了,自然會進步;因為它是在成長期;引用其他的研究指出,兒童運動員,因應運動的不同,會有局部骨質密度特別增加的情形!例如足球運動員,其足跟骨的密度特別高;而游泳選手便沒有這個現象等等。當然,體質本身也是很重要的;但什麼是決定體質的重要因素呢?!除了遺傳,適度的營養及良好的作息都是;還有呢?!便非正確的運動觀念及習慣不可了!
有了運動,曬曬太陽,流流汗水,新陳代謝加快,身體產生適度的疲勞及營養需求,生理產生調節的作用,這時刻所有補充的營養涓滴都被吸收了,味口也變好了;身體留得住了營養,因為為了修補疲累,休息也紮實了;這時候,骨頭密度自然增加,肌肉自動更加結實,反應速度也會敏捷;這種強健的體格,我們稱為「土雞」型的!相對之下,另一種不追求運動而只要補充營養的,可以稱之為「飼料雞」型的!聰明的父母們,您們要哪一型的小孩呢﹖!
當然,父母並不一定有時間陪小孩,而小孩恣意運動也可能會有各種運動傷害!但是,這些是可以克服的,不是嗎?而且,正確的方向是成功的第一步,您同意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