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嬰兒] 愛心敲敲板 幼兒拍痰輔助器
「護士小姐,我的兒子像條蟲一樣,老是扭來扭去,根本抓不住,怎麼替他拍痰啊 」小寶寶呼吸道感染,首要之務,就是把喉嚨裡的痰給拍出來,但幼兒往往不受控制,讓爸爸媽媽和護士阿姨根本「難以下手」,結果,孩子痰液排不出、病程延長、住院天數也增加。
「怎麼把寶寶給安全、又舒適地『綁』起來,好好地拍痰 」是曾在兒科病房服務7、8年的淡水馬偕護士吳秀春、同時身為一個不好對付的2歲男孩之母,經常在思考的事;果然讓她想出了一個「綁」、「架」孩子的好辦法。她以「敲敲板」發想,自己先用木板釘出一個可調整角度的斜板,再鋪上棉被、黏上子母膠,就做出了一個可以讓寶寶頭上、腳下斜趴在板子上,DIY做出了「愛心敲敲板」的雛型。
吳秀春再接再厲,找來廠商打造,用不鏽鋼打造固定板、選擇軟皮革代替棉被、再以安全帶取代陽春的子母膠,為了討孩子的歡心,還特別挑了有卡通圖案的外皮,黏在板子上,如此就訂做出一個更堅固的「拍痰固定輔助板」;把孩子頭下、腳上地趴放在板子上,再把安全帶扣緊,孩子不會亂動、亂扭,家長、護士就可以安心又準確地執行拍痰工作。
這項設勇奪了今年全國護理創新競賽獎的第一名。不過,淡水馬偕已在臨床上使用了一、兩年了,造福了不少病兒,獲得許多家長的好評,甚至在帶孩子出院回家時,都忍不住詢問院方: 「可不可以賣給我一個 」
吳秀春說,兒科病房一半以上都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疾病,拍痰是很重要的工作,拍痰的時間、姿勢、方式都與病兒好轉息息相關。但傳統都是由護士指導家長,抱著孩子拍背,但5歲以下的孩子還「不明事理」,配合度低,有時扭動的厲害,家長還可能失手、把孩子滑落,有時家長也會以「人手不足」為理由,未替孩子拍痰。
有了「愛心敲敲板」後,馬偕統計發現,兒科病房拍痰不完整率居然由過去超過80%、大幅降至22.25%,還遠遠超過原訂的目標值40.27%,令護理人員喜出望外。吳秀春說,兒子8、9個月大時也曾因支氣管炎住院,親身體驗過「愛心敲敲板」的效果。
粗估,一個愛心敲敲板製作費約1千5百元,大量製造單價會更低,但卻可讓傳統手工拍痰一次需要2個人、每次和孩子角力動輒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由1個人執行、6到10分鐘就可結束,經濟效益還是很可觀。因此,吳秀春拿下護理創新獎後,立刻引起各方注意,不僅其他醫院來詢問,還有商標註冊公司主動找上門,但吳秀春已把專利事宜交由院方處理,也許不久的將來,在巿面上就可買到這個「愛心敲敲板」。
《愛心敲敲板》幼兒拍痰固定輔助板性質 原創發明人:淡水馬偕醫院護士吳秀春 效果:幼兒拍痰不完整率由8成大幅減至2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