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6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ach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肺癌治療 密切追蹤才能奏效
【大紀元3月14日訊】自由時報 文╱賴信良

 肺癌病患經診斷確定後,便需立即規劃治療方式,因此需要經過仔細分期步驟,以篩選出能以手術切除的病患,其他的病患需規劃化學或放射治療。

  分期步驟目前已有共識,包括胸腔電腦斷層掃描、全身骨頭掃描、腦部斷層掃描,及肺、肝、腎功能與體能評估,若病患接受手術切除,術後依病理變化再決定是否需補強化學治療或追蹤,追蹤則需要每三個月檢查胸腔X光片、胸腔電腦斷層掃描、全身骨頭掃描及肝、腎功能,有時更加上腫瘤指標,例如CEA(癌胚抗原 ),以及詳細的身體檢查,例如頸部淋巴結、神經肌肉活力、行動能力等。

 需化學治療的病患依規劃進行三個週期化學治療後,再總評估其療效,評估方式如同前述,若腫瘤局部改善或完全消失,則再追加三個療程,最後再總評估一次。若穩定,則依術後追蹤方式般,每三個月進行評估,也就是追蹤腫瘤復發跡象,若任何時段有任何不適,主治醫師將再依當時狀況進行必要檢查,因此追蹤當中與主治醫師保持連絡甚為重要。

 病情穩定時,病患常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總會擔心腫瘤不定時會復發,因為以目前醫學知識仍無法推測或預測何時、何處復發或轉移,只能以持續的追蹤及定期檢查來彌補現代醫療之不全。例如肺癌細胞較容易轉移到肺部、腦部、骨頭、肝臟、腎上腺、心包膜、肋膜,或淋巴結,但甚少侵犯到小腸、胃、腎臟。因此追蹤檢查項目應涵蓋可能受癌細胞侵犯部位。腦部轉移也是常見的情形,因此需要時常與醫師連絡,若有頭痛、惡心嘔吐或手腳逐漸失去力量,或說話及吞嚥不靈光,便需立即進一步檢查腦部或脊髓神經。

 儘管如此,要治療並全程追蹤一位肺癌病患,除了家人需付出許多心力照顧以外,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應付出高比例額度的醫療資源,同時醫護人員也需全程相陪,因此病患應深自慶幸能生活在台灣,不因重大傷病而需孤軍奮鬥,也無需懷憂喪志,因為總有許多人給予協助。
(本文作者為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14 14:0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874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