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08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NDY1177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網球][討論] 網球基本動作教學(雙打技巧--雙重任務 )
雙打場上四位球員中的每一位都有個自的任務。你知道你的是什麼嗎?

    雙打與單打有很大的不同。雙打的球場比較寬,而戰術與策略也較為複雜。休閒球員經常認為雙打是專門為那些沒有體力打單打的人所設計的。事實並非如此。四位球員的攻擊,網前的搶奪,而球在場上有如BB彈般地飛來飛去,這是一種迅速、激烈、而且有趣的比賽。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隊伍,你和你的搭檔需要明白個自的任務。你們必須彼此依靠。經由了解搭檔希望你所做的事,你能夠更積極地做球讓他得分。但你也必須注意,一旦你從發球者的角色變成發球者的搭檔,或從接發球者 (receiver) 變成是接發球者的搭檔時,你的任務也隨之改變。在雙打的比賽中,你若沒能執行你的任務,那麼球技較差的一隊也能把你們打得潰不成軍 。


發球者
OK.現在由你發球。身為啟動這一分的人,為這一局的比賽設定氣勢是你的責任。雙打中,高成功率的第一發球是絕對很重要的。透過發進很多的第一發球,你的隊伍可以發揮侵略性,而站在網前的搭檔將有更多的機會越位去攔截 (poach) 軟弱的回發球。即使你的搭檔沒有進行攔截,你們也不會被迫打太多難打的球,因為接發球者的思考與打球方式將趨於守勢。
雙打時,發球的球速與力量並不像單打那麼重要。單打時,朝球場中央發出一個砲彈球或朝外角把對手拉出場外,都能夠打開球場並為下一球布局。但在雙打中,你有一位搭檔在網前,做球讓他有機會打截擊應該是你最主要的目標。如果你在發球中多加一些上旋,接發球者可能較難以扎實地把球打回來。而且改變第一發球的落點與球速也會讓接發球者難以建立起一個節奏。

在雙打的比賽中,很少有休閒球員─或甚至是職業球員─改變他們的發球位置,這是不好的現象。從場上的不同位置發球會帶給接發球者不同角度的視覺,而那可能會造成他的錯亂。舉例而言,如果接發球者沒有因為你移到邊線發球而跟著做適當的調整的話,一記簡單的外角球就可能為你的搭檔帶來輕易的扣殺機會。你也應該試著變換你的旋轉。

理想上,你要隨著發球而上網。發球上網是雙打中最具侵略性的打法。在你發球之後,你跨入球場的最初兩步必須要有爆發力並讓你向前衝。第三步時,你應該要開始慢下來並恢復平衡。這時候,你需要做一個分開步 (split-step),在球離開對手的球拍之際,這樣的一個動作能夠讓你站好腳步並朝任何一個方向移動 。
理論上,這些聽起來都很好。問題是很多初級與中級的球員對發球上網都感到不自在。他們對於打低截擊並沒有信心。如果你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發完球後等到打了接發球者的回發球之後才上網也行。不行的是在發完球之後就變得被動;你應該要好好把握進入你的範圍之內的第一個短球並打一個上網逼近球 (approach shot),然後隨之上網。

當你被迫從發球線 (service line) 區域打截擊時,要注意把球打深。了解這一球─也就是你們隊伍的第一個截擊─很少能直接得分是很重要的。避免打出很炫的角度之誘惑,也不要嘗試你無法穩定打好的擊球。你要嘗試的是替你的隊伍做球,為下一球直接得分製造機會。十次有九次,這球應該要打向對角,回給接發球者而且要深。為什麼?因為接發球者的搭檔就站在你的前面,他就在那裡等著攔截你的截擊或上網逼近球。然而,如果他已經越位了,而你還有時間調整揮拍,那麼就打直線或他剛剛空出來的區域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21 16:52 |
fish1007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這篇對新手超有用ㄉ喔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5-31 21:3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93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