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91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oung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6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說][分享] 高跟鞋迷思(轉貼)
轉貼/圻願


不知道何時開始流行起女生要穿高跟鞋才叫做時尚女性,現在走在外頭常常看到20歲到40歲左右的女人腳上都穿著各種不一樣型式的高跟,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裹小腳的習俗。

這個習俗好像是從五代開始的;一些學者經研究指出,中國古代女子纏足興起於北宋,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專門做《菩薩蠻》一詞,詠嘆纏足。

「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淩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也可稱之為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詞。

應該看到,纏足詩的寫作是以纏足習俗的出現為依存條件的,這說明,宋代確已出現纏足習俗。

到南宋時,婦女纏足已比較多見,甚至南宋末年時,「小腳」已成為婦女的通稱。但在南宋時代,婦女纏足還並不普及,纏足者主要限於上層社會,在社會觀念上纏足尚未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時,纏足的風俗是由北方傳到南方的,大約是在宋室南遷之時。

一直到滿清的時代,纏小腳的風俗更是風行,原本滿清是極力反對民間纏小腳的,但是民間風行之盛,於是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罷禁;在清代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甚至遠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染上了纏足習俗。與此同時,女 子小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與關注。這一時期,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與醜的重要標準,作為一個女人,是否纏足,纏得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她個人的終身大事。在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腳為恥,小腳為榮。「三寸金蓮」之說深入人心,甚至還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現女子因腳太小行動不便,進進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這樣的女子在當時還挺受歡迎的。

對照一下現在穿高跟鞋的風氣的確很像當時,在許多人的觀念上,似乎穿上高跟鞋有種尊貴的感覺,也有許多男人很喜歡自己的另一半穿著高跟鞋,似乎穿著它能夠更襯托出女性走路婀娜多姿的美麗,許多企業跟百貨公司也將這項列為上班的必要配備,一直到現在從來都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存在其實對女人是一種無形的控制。

它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有許多熟女常常穿著它到處走動,不僅工作上需要,出外為了好看也穿上它,造成拇趾內翻,不但走起路來不舒服,也很不美觀;而且穿高跟鞋會破壞身體的穩定度,不但容易絆倒扭傷,下半身的肌肉也會為了保持平衡而過度緊繃,進而引起痠痛,嚴重一點甚至會造成內外踝骨折。要是時間久了,會造成腰背部肌肉的韌帶勞損,並且會產生慢性腰痛和髖、膝、踝關節疼痛,也很容易引起腳掌畸形及發炎。

誰說女性已經從父權社會中慢慢解放的,從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就可以窺探出女性還是在這社會受了許多限制的,所以各位女人們,仔細想想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4-06 07:23 |
Ivon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個人商品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驗證會員
級別: 榮譽會員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鮮花 x1423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moung於2005-04-6 07:23發表的 高跟鞋迷思(轉貼):
轉貼/圻願


不知道何時開始流行起女生要穿高跟鞋才叫做時尚女性,現在走在外頭常常看到20歲到40歲左右的女人腳上都穿著各種不一樣型式的高跟,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裹小腳的習俗。

.......
有時候穿自己喜歡的鞋子對自已也會有一點好啦
但是有時候鞋子也別買太多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9-01 17: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11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