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0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ighb0925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散文][分享] [转贴] 好吃不过饺子
北方有句俗话“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在北方,可是十分普及的面食,人人都爱吃饺子.

对于饺子的传说有许多,由于饺子的外形很像耳朵,所以有人说,饺子源自于女娲捏泥人,当时叫“馄饨”和混沌初开同音.女娲因为用黄土造人,每到寒冬,有些泥人的耳朵就容易掉下来,于是她在每个泥人的耳朵上穿线,一端还让小泥人咬着.所以每到年末天寒地冻时,人们就赶紧咬着有线“馅”的饺子,以免耳朵给冻掉了.

我们家也是爱饺一族,自小父母就常包饺子来吃,无论是面皮,馅完全自己打理,由于经常吃面食,所以家中的厨房有个特制的皯面板,比餐桌要大.记得小时候,许多小朋友玩耍时,总会边唱边做作动作, “炒萝卜,炒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没错,包饺子也可以称作捏饺子.

饺子原来叫“交子”也叫“角子”,据说源起于隋.明清时,北方人盛行在除夕时吃饺子,当子时一到,即步入新的一年,这一刻有“更岁交子”象征意义,所以当刻所吃的有馅面食,就被称为“交子”,渐渐又被叫做“饺子”.而有些人会在饺子里塞铜钱,或者花生、红豆等东西,各有不同的含义,母亲在过年的时候,也是包饺子的,她也塞铜钱,吃到的人就代表好运,我最喜欢在这种摸彩的心情下吃饺子,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饺子的名称各地略有不同,满州人叫“煮饽饽”,黄河一带叫“扁食”,有人叫“馄饨”,由于饺子形似元宝,许多人也把它称为“元宝”.然而在台湾,馄饨和扁食是有别于饺子,形状和配料都相差很大.由于饺子有蒸有煮,乃有“水饺”和“蒸饺”之分.

饺子要好吃,除了皮不宜太厚以外,馅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拌饺子馅可是门大学问,如何把肉、配料调配得匀,不松不腻,不硬不油,味道还得咸淡适中,端赖经验及体会.母亲善包牛肉饺子,她皯皮的动作,真是娴熟得犹如机器,左手持杆,右手转皮,如此边皯边转,不到几秒,一张圆圆扁扁的饺子皮就皯好了.

而包饺子也衹要四个步骤搞定,先摊皮在手上,填上内馅,合紧,二手同捏二端.一个宛如元宝的饺子就完成.这是母亲教我的方法,捏出来的饺子,个个都可以站立,上缘的面皮就和护士帽差不多,当然,捏饺子的花样可随个人喜好,有人捏成波浪状,也有人捏成拉键状.有种荠菜饺子,听说美味无比,是饺子中的上品,但荠菜并不多见,其形十分类似一种野草,有次父亲在野地采了一大包,说是荠菜,准备带回来包饺子,母亲一看,便说那是草,二人为此还争执一会儿,最后的结果,还是顺了父亲的意,包成了饺子,我没尝过荠菜饺子,所以也不知到底是不是草,反正,全家人吃起来时,脸色均不甚好.

再来说到蒸饺,它就像放大型的饺子,但母亲的蒸饺真是超大,都超过了包子.因为体积大,捏边皮就有特殊的捏法,一指一掐,看起来好像花边一样的美丽.她的面皮可是事先用热水烫熟,所以特别Q,包了高丽菜,猪肉,粉丝等,放进大蒸笼里,等蒸饺熟的时候,蒸笼冒出的烟都飘着香香的甜味,这可是面皮的清香.一旦掀起蒸笼,每个蒸饺都满满饱饱,白里透水,晶莹愓透,不由得令人,垂涎好几尺!

蒸饺的美味在于第一口咬下时,里面鲜美的汤汁会先缓缓滑入喉咙,润喉后,胃巳大开,再轻咬几下,立即感到皮Q馅甜,让人忍不住闭起眼,满足得想飞.高中时,母亲常会为我带蒸饺饭盒,大约可以塞上四个,蒸好时,虽然因为过挤而黏在一起,但是香味不变,美味也不变.

吃饺子似乎都习惯配汤,许多面馆通常会搭上酸辣汤,或青菜豆腐汤.我们也是,要是没时间煮汤,就直接喝“饺子汤”,就是煮水饺的清汤,好的水饺下锅煮时,皮不会破,里面的汤汁也不会溢出来,如此锅里的汤,清而不油,白而不浊,还带着面粉的甜味呢.

现在吃饺子巳经不分南北,台湾到处都有林立的饺子馆,有些小吃店也卖饺子,连一般超商或者生鲜超市也有冷冻水饺,虽然味道及口感要差得多,但当胃思饺情切时,冷冻水饺照样大把下锅,看着它们在锅里变胖、翻滚、舞动着美妙的旋律,着实感动,无法自己!

饺子不仅在中国大放异采,还名扬外邦,在日本,饺子扁扁长长,底部还有点酥黄,其实就是我们的“锅贴”,确确实实,一点不假.而在义、俄,则是高级餐馆里的佳肴,被配饰装点得宛如花盘.想想我们的饺子,要朴实得多,大舀盛进盘里,一粒粒白白亮亮的饺子,没有花俏的装饰,也没有美丽的桌布及烛光,而它的美味早巳在中国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久不衰.

值得欣慰的是,拥有古老历史的饺子能在异乡,名列上菜,坐拥尊荣;然而在游子的心里,月亮永远是故乡明,而饺子还是家乡好.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4-06 09:29 |
Ivon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个人商品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验证会员
级别: 荣誉会员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鲜花 x1423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highb0925于2005-04-6 09:29发表的 [转贴] 好吃不过饺子:
北方有句俗话“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在北方,可是十分普及的面食,人人都爱吃饺子.

对于饺子的传说有许多,由于饺子的外形很像耳朵,所以有人说,饺子源自于女娲捏泥人,当时叫“馄饨”和混沌初开同音.女娲因为用黄土造人,每到寒冬,有些泥人的耳朵就容易掉下来,于是她在每个泥人的耳朵上穿线,一端还让小泥人咬着.所以每到年末天寒地冻时,人们就赶紧咬着有线“馅”的饺子,以免耳朵给冻掉了.

我们家也是爱饺一族,自小父母就常包饺子来吃,无论是面皮,馅完全自己打理,由于经常吃面食,所以家中的厨房有个特制的皯面板,比餐桌要大.记得小时候,许多小朋友玩耍时,总会边唱边做作动作, “炒萝卜,炒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没错,包饺子也可以称作捏饺子.
.......
原来饺子的传说也有这一种耶
但是写得不错啦
也让我知道一些的故事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09-01 16:5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88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