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小品] 詩與哲學 --- 余光中
近接到你的來信,說你喜歡讀詩,尤其是感性十足而又洋溢著抒情 意味的作品,像詩中的絕句,詞中的小令,西方浪漫派的詩,和徐志摩的 小品,但是,你說,你不喜歡詩人說理,包括所謂哲理詩。 我對你的選擇,能夠同情,卻不贊許。我同情你,是因為你年輕,又 初入詩國,認識尚淺;但是不讚許你,因為詩的天地廣闊,有如人生,不 但能表現感性,也能提供知性,不但可以抒情,也可以說理。 詩不是哲學,但可以含蓄哲理,在表現個人的情思之外,還可以探究 普遍的道理。據我所知,有些哲學家不喜歡詩,當然,也有些詩人不喜歡 哲學。不過我深信,毫無詩意的哲人未免失之枯躁與嚴峻,反之,耽於個 人經驗而不能提升為普遍真理的詩人,也恐怕難成大家。 不過詩情要通於哲理,不能真接了當地把感性的經驗歸納成落於言詮 的知性規則,只能用暗示與象徵來誘導讀者,使他因小見大,由變識常, 舉一反三,而自悟真理。哲學大師康德在《純理性的批判》結尾中說: 「頭上是燦爛的星空,胸中是道德的規律;此二者令我滿心驚奇而敬畏, 思之愈久,念之愈深,愈覺其然。」這句話兼具知性與感性,氣像不凡, 雖非純詩,卻有詩意。朱熹《觀書有感》詩云: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表面上是說水漲船高,航行因而輕便,實際上卻暗示讀書或窮理,都 要循序漸進,等到用力夠深,思慮成熟,自然豁然貫通。一夜春雨,江水 驟至,是影射久思之餘的頓悟。蒙衝巨艦即大船 (蒙衝,即艨艟。) 二、 三、四句暗示,重大的問題以前費力思考,難以解決,現在終於領悟,舉 重若輕,順利分析而得到結論。 朱熹乃哲學家之善寫詩者,抽象的事理在他詩中得以具體的形象生動 表達,很有說服力。另一方面,詩人之中也有深諳哲理的,更善於借可見 、易見之物來喻不見、難見之理,蘇軾便是有名的例子。下面是他的名作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表面上此詩是寫廬山之景變化多端,難以詳述,也難以綜覽。實際上 廬山是表,世事是裏;廬山只是借喻,世事才是本題。蘇軾以小喻大,以 特例來喻常理,生動而巧妙地說明了當局者迷、主觀者偏的道理。我們離 廬山太近了,甚至就在此手中,反而只見細節,不見全貌,只見殊相,不 見共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