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69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oca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福特野马-一元论者-生命的意义
福特野马,一元论者,生命的意义
认为身体与灵魂分离的二元论信仰,符合自然和直觉,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但它也极可能是错的。
撰文╱薛莫(Michael Shermer),《怀疑论者》杂志创办人。
翻译/姚若洁

1971那年我17岁,买了梦想中的车子。那是一辆1966年的福特野马汽车,有着蓝色车身、白色聚乙烯车顶、凹背单人座椅,以及有力的八汽缸4700c.c.引擎,可以让车速飙高到每小时225公里。不过,就像其他睾固酮过剩的年轻人一样,在接下来的15年,我逐一用坏并更换了这辆车的几乎每个部份,到1986年我将它卖掉时,差不多已经没有半片原来的零件了。尽管如此,我还是用它换得了不少钱,因为这辆1966年野马已成了收藏家的经典。即使它实际组件都不是原来的,但它之所以为野马的本质,在于该车款的完整形式。我这辆野马的本质,也就是它的灵魂,并不仅是各个零件的总和,而是某种特定方法组合成的讯息模式。

同样的比喻可套用到人与灵魂上。现在,构成我的脑与身体的原子和分子,并不是1954年9月8日我出生时的那些,但我仍然是「薛莫」,依旧是我的DNA与神经记忆所记载的讯息总和。即使原子与分子持续进出我的脑与身体,但我的朋友与家人并不会时时改变对待我的方式,因为在他们看来,我的根本形式并没有改变;我的灵魂便是讯息的构成形式。

二元论者认为,身体与灵魂是个别的实体,而且即使肉体不在,灵魂仍将继续存在。一元论者则认为,身体与灵魂是同一回事,而当身体死亡,也就是DNA以及储存个人资讯的神经元销解之时,即意味着灵魂的结束。除非科技更加发展,让我们可以不再仰赖以碳为基础的蛋白质,而使用更耐久的媒介来保存我们的形式(有人认为矽晶片是一种可能),否则当我们死亡,我们的讯息模式也就随之死亡。

一元论难以被广泛接受的主要障碍,是因为它违反直觉。在引人入胜的《笛卡儿的婴儿》一书中,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布伦认为我们是天生的二元论者。儿童与成人都说「我的身体」,仿佛「我的」与「身体」指的不是同一件事。布伦描述了许多实验,其一是幼儿听了一个老鼠被短吻鳄吃掉的故事之后,同意这只老鼠的身体已经死了,因为它不用去浴室洗澡、听不见,脑子也不再工作;但他们仍坚持这只老鼠还是会肚子饿、会害怕短吻鳄,也会想回家。布伦解释说:「以此为基础,后来便发展为常见于较大儿童与成年人的来世轮回观点。当儿童学到思考与脑有关时,并不会解读为脑是精神生活的源头,也不会因此变成唯物论者。相反的,他们会狭义地解释『思考』,而断定脑是认知的『义肢』,用来帮助灵魂增强运算能力。」

二元论符合直觉的原因,在于脑并不会感知其本身的存在,所以将精神活动归功另一个独立来源。于是,对超自然事物(鬼、天使、外星人)的幻觉被认为是实体,「灵魂出窍」或濒死经验被解释为外在事件,而我们的记忆、人格与「自我」等讯息组成模式,则被认为是灵魂。

科学的一元论与宗教的二元论是否相冲突?是的。要不就是灵魂可超越死亡,不然就是没这回事;而没有科学证据支持有这回事。一元论是否铲除了生命的意义?我不认为。如果眼前就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么每段时光、每份关系与每个人都变得十分重要;而如果没有明天,重要性则又更高。由于没有神的设计与宇宙蓝图,地球便是我们唯一所知的家,我们反而承担了看护地球上生命的职责。明白我们共同存在于极短的时间与极片段的空间,会让我们在流转的宇宙舞台上,将人道与谦逊提升至更高水平。

【本文转载自2004年10月号】

来自 http://sa.ylib.com/circus/circu...cNo=557&CL=23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8-30 06:3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18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