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15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dragonfly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 了凡四訓序文講記
《了凡四訓》這部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為教訓他的子女而作,並不準備對外流傳。近代虛雲老和尚在《參禪法要》裡面,提到修學佛法必須具備四個條件:第一、深信因果。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要深深的相信,不能有絲毫的懷疑。第二、嚴持戒律。戒律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們初學的人,不必在律學上斤斤計較,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就是出家同修,能將五戒十善持好就很好。明朝的蕅益大師,通宗通教,著作很多。在律宗裡,他也算是一位律宗的大德。但他在戒學裡卻自稱是出家沙彌。他的學生成時法師,不敢跟老師比,就自稱出家優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們能嚴守五戒就很好。近代的弘一大師,也是嚴持五戒,自稱出家優婆塞。



第三、堅具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見所動搖。第四、決定行門。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選擇修那一門,決定行門以後,絕不輕易改變。具備這四個條件,才算是真正學佛。所以,老和尚這四個條件,可以說對我們今後弘法利生,不但是弘教,就是在宗門裡面,也是不能缺少的;總而言之,確確實實指出了,今後弘宗演教的方向,這是我們必須要遵守的。



在《四十華嚴》裡面,甘露火王這一章裡,也提到了修學有六大綱領。這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那是佛陀在華嚴會上所說的,世出世間的學問,也超越不了這六樁事。經文裡述說得非常詳細。甘露火王是一國之主,每天還會犯錯。他除了處理政事以外,還要抽一點時間來聽講經。在宮庭裡有講堂,要請誰來講呢?總是一些有大智慧的大沙門、婆羅門,或者證了道果的聖人,請他們來演講。國王率領大臣們,天天也都上課,習以為常。所講的內容,可歸納為六大類:告訴我們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那些法與我們有利益、那些法與我們有害,就是這六樁事情。世出世間學問,歸納起來亦不外這六樁事。也就是叫我們能辨別善惡、辨別正邪、辨別是非、認識利害;學問之道無他,如此而已。



《了凡四訓》既然是袁了凡先生教訓他兒子的四篇文章,我們讀起來,當然與經典不相同。這四篇文章從頭到尾細看一遍,幾乎都是說我們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就不能入道。所以這四篇當中的兩篇,是《四訓》的重點—改過、修善。我們印的這個本子,有印光法師的序文,我們可以把它當作四訓的玄義來讀,是介紹這部書的。



序文的小註,是尤惜陰居士作的。相當扼要,可以幫助我們理解。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



祖師的這篇序,這兩句是總綱。「聖」可以稱為佛,「賢」可以稱為菩薩。我們通常講「三賢十聖」。十住、十行、十迥向的菩薩,是賢位的菩薩;初地以上至十地菩薩,則稱為聖。我們要想成佛、成菩薩,這一條道路,從綱領上講,就是這兩個字—「誠」與「明」。八萬四千法門,無論修什麼法門也離不開這兩個字。離開這兩個字,方向就錯了,就是常言說的盲修瞎練。我們如果能守住這兩個字,這就是菩薩道,也就是聖道。



怎樣叫做「誠」?「誠」很不容易做到。在佛法裡講「誠」,就是「定」。「明」就是「慧」。誠是體,明是用。懂得這個意思,《金剛經》、《楞嚴經》裡面說得很多。「誠」就是如來藏的性體,就是常住真心;在菩提心裡面講,就是直心。佛在《無量壽經》裡,給我們說的「至誠心」,就是「誠」的意思。



「明」是智慧,對於一切事相、一切事理,都能夠通達明瞭,而沒有錯誤,叫做「明」。所以「明」在我們初學佛的人來說,就是省察的功夫。我們要常常反省、檢點、觀察,而後才能做到改過,才能做到積善。所以改過與積善,在世尊教法中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要建立在「誠」和「明」的基礎上。



如果我們沒有誠明,就不曉得什麼是惡,什麼是善,那還談得上改過與積善。唯有誠明的人,才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要改惡,要修善。「誠」也就是講的自淨其意。這兩個要同時具足。即誠而明,即明而誠。就是佛法裡講的定慧雙修。修到定慧不二的時候,自自然然就證果了。證的什麼果呢?聖道當然就是證得聖果、無上菩提。《華嚴經》上講的無障礙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聖果。所以祖師在這裡給我們一語道破:「聖賢之道無他,誠明而已」。這兩個字,不但整個《了凡四訓》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可以說世出世間法,都是以這個為根基。《了凡四訓》教給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誠」、「明」這兩個字。祖師後面還有詳細的說明。
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



「聖」就是聖賢人,「狂」就是凡夫、愚昧狂妄之人。愚狂之人和佛菩薩,他們分別在什麼地方?祖師給我們指出來,在於一念;一念可以說就是上面的「誠」與「明」。以下祖師引用《書經多方章》的兩句話:



『聖罔念則作狂』。簡單的講:佛菩薩如果要失掉了覺察,就是凡夫。「罔念」就是失掉覺察,「念」就是覺察的意思,「罔」就是失掉,沒有了。《大乘起信論》裡面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罔念就是不覺,起了無明,聖人就變成凡夫。



『狂克念則作聖』。「念」是覺察,「克」是克服。凡夫要是念念覺悟,他就是佛菩薩。可見得凡夫與佛菩薩,不過就是迷悟一念而已。由此可知,覺察的功夫,太重要了。在佛法裡講,就是「照」的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誠,「照」就是明。誠而明,寂而照。明而誠,照而寂。聖凡分別就在此地。



其操縱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縱任也。



『操縱得失之象』。「操」是操守,「縱」是放縱。我們要是有操守,聖賢之道就可以得到了。我們要是失掉了操守,放縱、放逸,我們就得不到了。這種現象,確實是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把操守失掉了;生生世世都是放縱,而養成了放縱的習氣。現在叫我們操守,很難提得起來。因此真正有志要想修聖賢之道的人,就不可不勉力操持了。這就要帶一點勉強,誰勉強你呢?你得要自己勉強自己,要勉力自己奮發自強,不可以『稍生縱任』。



須知誠之一字。乃聖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



剛才已說過,「誠」是說體,宇宙萬法的理體。就是講的常住真心,也就是《楞嚴經》所說的「如來藏性」。四聖六凡皆是依據如來藏性。藏性雖然隨緣,現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相;但藏性確確實實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我們再作一個簡單的比喻:我們每天照鏡子,鏡子好比真心,清淨光明。鏡子裡面所照的影像,好比真心照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相;無論照好的相、醜的相、善的相、惡的相,鏡子的體從來沒有變過。性體亦然,所以凡聖同具不二,隨緣不變,這是真心。



明之一字。乃存養省察。從凡至聖之達道。



『存養』的「存」,是講我們的存心,「養」是修養,「省」是反省、省察。我們要是能不斷的在這裡存養反省,我們就可以從凡夫達到聖賢的果地。這是把超凡入聖的原理、原則,給我們指出來了。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



我們現前是博地凡夫,既然在凡夫地位中,我們很少會用誠明的功夫。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不覺察,就會做錯事。一不覺察,內心裡面生愚癡煩惱,這是講意業;身與口,免不了要造種種罪業。貪、瞋、癡、妄等等的邪念,忽然發動了。為什麼有這些呢?因為我們沒有覺察;如果能覺察,就不會有貪瞋癡妄。我們想想看,有幾個人會用?會用覺察,就是我們常講的提起觀照功夫。觀照功夫叫「覺察」,像《金剛經》裡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如果能在日用平常,依經訓的標準觀察內心外境,絕不會起貪瞋癡妄,這叫誠與明,這叫行菩薩道。《楞嚴經》裡也有兩句經文說「觀相原妄」、「觀性原真」這八個字。我們要能夠時時刻刻提得起來,境界相一現前、根塵相接觸的時候,立刻就覺悟到相是虛妄、性是真實的。這裡面就不會有妄念,不會有貪瞋癡慢了,這就是「覺察」,也就是前面講的省察功夫。這一點我們千萬要記住,不能會錯了意思。覺察我今天做了什麼事情,這樣你覺察一百年,也還是一個凡夫,那是不覺。這就是會用功和不會用功的區別。我們讀誦大乘經論,有沒有受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依經中的教訓去做。



此想既生。則真心遂受錮蔽。



我們不能覺察善惡、是非、利害,『則真心遂受錮蔽』。佛經常講:真心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



「如金生銹。如鏡蒙塵。一片天真。遂為人欲所蔽。」金、鏡子,比作真心。生銹蒙塵比作貪、瞋、癡、無明。有了這些東西,一片天真,遂被人欲所蔽。這個意思是五欲六塵,把我們的真性蓋覆住了。



而凡所作為。咸失其中正矣。



我們的所作所為失掉了中與正,都是偏都是邪。既偏且邪,就落於小人無忌憚之一路。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所作所為,是不是偏與邪呢?要說我們偏見,我們就不高興;說邪行,我們也不高興。自己要檢點自己,如果自己時時刻刻,還被外面境界牽著鼻子走,如何能得到中與正呢?自己要明瞭、要曉得、要承認,這才叫勇。勇於認錯、勇於改過,這是超凡入聖的根本。

若不加一番切實功夫克除淨盡。則愈趨愈下。莫知底極。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可不哀哉。



祖師這幾句話,都是為發心,想學聖學賢的人所講的。既然發心想學聖學賢,就一定要做切實功夫,這裡著重在「切實」兩個字。



『克除淨盡』,克除五欲六塵、偏邪之見;不但要除,還要除得乾乾淨淨。如果不能把這些偏邪的知見去乾淨,就愈趨愈下,沒有底極。



我們一定要曉得自己有過失,要發心改過自新,能改過才叫「大勇」。我們中國聖人所講的三達德:智、仁、勇。與佛講的三菩提心意思是一樣的。誰是真發菩提心?誰具足三達德?能夠承認自己過失,能夠改過自新的人,這才是真正的菩薩,真正聖賢人。否則我們依舊是悠悠泛泛,如這裡所講的『徒具作聖之心』。「徒」是徒然,我們有這個心,但沒有去做。我們想成佛、想成菩薩。但日用心行並不像佛菩薩,這個想法,永遠是個妄想。前面所說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能改過修善,必然是造惡積惡,積惡就愈積愈深,那有不沉淪的道理?



『永淪下愚之隊』,入了下愚那一隊去了。這對於一個發菩提心,已經聞到佛法、知道發心、知道佛法功德利益,而不能夠確實去修證的人,實在太可惜了。成佛作祖難不難呢?



然作聖不難。在自明其明德。



成佛作祖這樁事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問題是我們肯不肯做。諸位同學,這次啟講,感觸很深。我讀此書是在二十六年前,我講經已經講了十八年了,講《了凡四訓》是頭一次。應當在二十年前就要講了,以往都是在大乘經典裡面兜圈子,好高騖遠,建的是空中樓閣,沒有好好的在基礎上下功夫。二十年前我就看過印光大師這篇文章,雖然是看了,沒有看清楚,沒有把它當一回事,也不覺得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訓》是世間法,是父親教訓兒子的,講的話還不錯,還有點道理,就不再去理會它了。現在二十幾年下來,都搞的空中樓閣、一事無成。回頭再看這本小冊,大徹大悟,才曉得這是無價之寶。



這本書是大小乘的基礎,沒有它,大小乘都落空。我們現在要作聖,確實不難,從這裡打基礎。我們把這個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照著去做的話,命運立刻就會改過來。大家要能好好的做,三個月就能見效了。



祖師告訴我們,為什麼作聖不難呢?因為在『自明其明德』,這是「大學」上的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也就是前面講的誠與明。「明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人人本具照耀天地之真心。明德上面再加一個「明」字,可見這個明德,現在是不明。為什麼不明呢?被五欲六塵的煩惱所覆蓋住了。我們想作聖,只要把我們的明德恢復就行了;換句話說,把本來的明德,上面那些障礙、那些蒙蔽去掉,我們的明德就恢復光明了。



下面是教給我們明明德的方法:



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



「物」是物欲,是對於物質上生起種種貪求的欲望,我們把它歸納為五欲六塵。「格」是格正,司馬光解釋「格」為格殺,格殺什麼呢?格殺五欲貪瞋癡妄念。



尤註:「繩愆糾繆。格其非心之謂。」明明德要從這裡開始,這就是佛法常講的放下萬緣,「格物」就是放下萬緣,萬緣是什麼呢?「萬緣」就是物欲。物欲障礙我們真心,障礙我們清淨心,如果我們不能將它放下,不能將它格正,清淨光明的覺性就不能透出來。



『致知』就是看破,我們得要有智慧,「努力覺照,勿任昏散之謂」。這裡的「知」,不當一般的知識講,這個「知」是覺的意思,小註註得很好,覺照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講「明」的意思。致知覺照,念念覺照,這是真實學問,「格物」是真實功夫。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要從這裡下手。

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云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



這裡再細說功夫與學問的方法。「倘」之一字是假設,假設人欲之物,如果不能極力的格除。拿佛法來講,就是放下再放下,徹底的放下。這確實是很難,有人對錢財放得下,對名利放不下。有些人名放得下,利又放不下。換句話說,五欲六塵總有一兩樣放不下的。世間法放下了,出世法也要放下,『極力格除』,除到乾乾淨淨。



《楞嚴經》說「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說得相當精闢。空、不空如來藏,都是給我們講這個道理。為什麼要我們徹底放下,因清淨性中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就是此處講的極力格除,格除得乾乾淨淨,心裡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這時真如本性裡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現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來了。真正的智慧是我們本有的,不是外面求來的。像明鏡一樣,明鏡的光明不是外面來的,是它自己本來有的。而鏡子上面的灰塵蓋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只要把灰塵去掉,能照是鏡子本來的,並不是我們給它的。聰明智慧是本來具有的,心地愈清淨,智慧就愈高;心愈淨、愈定,智慧就愈大。這是一定的道理。



我們看一個人的心定不下來、淨不下來,心裡一團糟,這個人絕對沒有智慧。世出世間法是一樣的,辦大事的人,心常常是靜止不動的。什麼境界現前,他都能如如不動,這樣的人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處理得恰到好處。如果事情一臨頭,心裡就慌亂了,這種人絕對成不了器。我們要開智慧,就要從定境中下手。所以我們要是不能夠極力格除物欲,本有的真知,沒辦法現前,亦難徹底顯現。換句話說,我們本具的般若智慧,我們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有十分的功夫,就透十分的智慧。智慧的顯現,就以我們格致功夫的深淺而定。



『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云為,常起覺照』。這句話也就是教我們,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為』就是日常生活,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長期不斷覺照,就是使覺照的功夫不要間斷。為什麼呢?覺照的功夫一間斷,無明就起來,煩惱就現前。我們覺照的功夫提起來的時候,無明沒有了,煩惱也沒有了。煩惱好像霜露一樣,覺照就像太陽一樣;太陽一出來,霜露就溶化了,煙消雲散了。可見得這覺照的功夫,對我們是非常的重要。



『常起覺照』,重要是在「常」字;偶爾的覺照我們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這個字。其實覺照的功夫,在我們現在的人來講,有五分鐘、十分鐘,就很不容易了。我們自己想想,在一天當中,有沒有五分鐘、十分鐘的覺照?恐怕從早到晚,一剎那也沒有。但我們聽經的時候,也許會有一點,在認真聽講的時候,會有一點覺照的功夫。但是離開講堂以後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來。如果不常常聽經、看經的人,單單燒香拜佛,恐怕一生當中,難得有幾次覺照現前。失去覺照的現象,就是『違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誠」與「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嚴》所講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經》裡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違背這個理,一定是落到情識一端去了。情想起來了(「情」就是分別執著),這時候就是「識」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識」。換句話說,轉本性成阿賴耶識,成為情想。轉真如本性成阿賴耶識,就是「轉聖作狂」了。這是大大的顛倒。祖師在這裡教導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覺照功夫,『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不要常有違理情想,連暫時有這個現象,也不可以。可體會得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的深意。「念」就是違理情想,我們不要怕,怕的是沒有覺照。只要有覺照,違理情想,立刻就煙消雲散了;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復光明。



「如此則庶乎。處暗室無虧。履平地若恐。對青天而懼。聞雷霆不驚。」這是尤註舉幾個例子,說我們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雖處暗室不做虧心事;因為我們的心地永遠是清淨光明的。
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臺。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豫計。去不留戀。



這幾句話,對我們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們為什麼被境界轉呢?所謂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是我們不會修。印光祖師在這裡,才傳授我們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們『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心要虛、要明,「洞徹」兩個字是形容虛明的。心裡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牽掛,不可以有執著。為什麼不可以有呢?因為真心裡本來沒有。凡是心裡有牽掛、有分別、有執著,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裡面沒有這些。我們要覺悟,心裡有牽掛,就要想到這錯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認識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如鏡當臺』,心好像明鏡一樣。



『隨境映現』,隨著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講:「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古時候的外國人,我們稱作胡人,外國人走到鏡子的前面,鏡子就現一個外國人的影相。「漢」是我們中國人,中國人在鏡子面前,現的是中國人的影相。事實上鏡子裡,並沒有漢跟胡,鏡子裡面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它可以隨著境界而現象。雖隨著境界現象。



『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並不能轉變它。因為它永遠如如不動、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心地裡頭,一物也沒有,無牽無掛。如果說看到鏡子的相,覺得這相不錯,把它畫上去,那就染上了,就為境界所轉了。



我們現在很可憐,隨著外面境界轉;眼見色,為色所轉;耳聞聲,為音聲所轉。一點都作不了主。古人把這樣的人比喻作老牛,牛被人用一根繩子穿在鼻子上,牽著走;叫牠到東就到東,到西就到西。我們現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塵牽著走,我們想想看可不可憐!為什麼呢?就是我們自己的心作不了主宰,我們不知道,真心是不動的,是空寂的、湛然的、靈虛的。換句話說,我們自己不認識自己。襌家話頭裡面,有參「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自己本人。我們不知道,沒找到本人。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裡,迷失了。外面境界相與我們有沒有干涉呢?沒有干涉,正如同明鏡現相一樣。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醜陋。鏡子照的相,美也好、醜也好,與鏡子何干呢?並不相干。所以我們自己的心就是一面鏡子。神秀大師所講的:「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五祖也很讚歎。因為初學的人能夠這樣用功,也就不錯了。我們自己要常常想,我們這個心像明鏡一樣,照雖然照,一塵不染。好、醜、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之心如鏡子實在不染,如如不動,我們初學能夠這樣用功就不錯了。雖然這不是第一義,也算是第二義,與第一義就相差不遠了。《楞嚴經》所謂的第二月,捏目所見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鏡台,是第二月,也就相當難得了。所以要知道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塵的境界確確實實與自己心性沒有關係。這個道理要是明白了,『來不豫計,去不留戀』,這有多自在,多自由。來的時候沒有歡喜心,也沒有期望我要等待著他;去了心裡也沒有煩惱,不留戀。就像明鏡照物一樣,來的時候,明鏡沒有歡喜;去的時候,也沒有煩惱。幾時我們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能做到這樣,我們在佛法裡面,基礎算是打好了,好像蓋大樓,地基已經打好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如如不動,這是何等的重要。當然我們都想得到這樣的功夫,可是話說回來,這個功夫真正的修學起來,又談何容易。難與易,在於我們自己的誠心,如果我們誠心的去做,就不難;假如我們放縱的去做,那就難了。我們不認真,馬馬虎虎的做,很難有績效。下文是祖師教給我們對治的方法:



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心裡面稍稍動了妄想分別、貪瞋癡慢的念頭;只要一動這個念,馬上就要對治。這種念頭一動,就是病,在這一動念時,立刻就下針砭,要治療它是很容易辦得到。必須要想法子對付它,剿除令盡。比喻說: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局域網對方和您在同一內部網 | Posted:2005-10-15 11:52 |
MarkTzen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抱歉…請問一下…有貼完整嗎?
好像最後就突然斷了…
=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1-07 00:29 |
baochee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http://www.fa-in....lm/jk/
這邊有很詳細的資料,阿彌佗佛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APNIC | Posted:2006-01-14 21: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407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