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85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ili168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3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腎臟切片檢查~診斷蛋白尿病因的最佳利器
一名30歲的蔡姓女子,三年前婚前健康檢查,發現有蛋白尿、血尿的症狀,她不以為意,直至近來出現嚴重的水腫現象,趕緊送醫,經醫師安排腎臟切片檢查後,研判患者罹患「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腎功能僅剩下四成,經治療後患者腎功能穩定。醫師表示,腎臟切片檢查不用開刀,時間僅為半小時,在患者的左側腰部打個針,再由各微鏡染色檢查,確定造成蛋白尿的原因,是診斷蛋白尿病因的最佳利器。

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簡孝文表示,這名患者三年前做婚前健康檢查時,報告顯示已有異常,但當事者未將此事放於心上,未進一步的診察與治療。事隔三年,直至近來身體嚴重的出現水腫現象,才至醫院就醫,在安排患者做抽血、驗尿檢查後發現有蛋白尿外,腎臟功能僅剩下四成,進一步的做腎臟切片檢查,證實患者罹患「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經藥物治療後,目前患者腎功能穩定、蛋白尿指數已明顯下降,病情獲得控制。

簡孝文醫師表示,正常人每天會排出40~90毫克的尿蛋白,最多可達150毫克,一超過150毫克即算不正常。有些蛋白尿並不是持續存在的,持續性的蛋白尿表示腎臟的結構本身(包括腎絲球及腎小管)有問題,與一些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紅斑性狼瘡等,或是腎絲球腎炎有關。每天尿蛋白流失超過3.5克以上,稱為「腎病症候群」,它會導致諸多併發症包括營養流失、高血脂症、抵抗力減低、水份蓄積引起水腫、腹水和肋膜積水等。當患者無法確定病因時,需使用腎臟切片檢查,醫師方能根據確定的病因,對症下藥,改善蛋白尿的情形,以免引發上述之併發症。

簡孝文醫師說明,之前無腎臟切片檢查,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已可用腎臟切片來確定造成蛋白尿的原因,它的優點為不用開刀,只要半小時的時間在患者的左側腰部打個針,既方便且有效率,可改善以往醫師僅能針對蛋白尿造成的外圍問題,如人體的血栓、水腫、營養不良、高血脂做症狀處理,腎臟切片檢查在治療蛋白尿上是很重要的利器。

醫師提醒民眾,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家族史者,較容易有蛋白尿,須持續追蹤蛋白尿,建議每年必須檢測蛋白尿一次。蛋白尿是腎臟疾病表現的最早徵兆之一,有不明原因尿蛋白者,應及早接受腎臟切片檢查。



【心得感想】:
很多人都會忽視健康檢查的結果,殊不知健康檢查的報告常常都會讓我們提早發現身體問題,我們要聽取醫師的指示與接受治療才好!


[ 此文章被lili168在2005-12-22 21:59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16 08: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88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