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99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ery520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 如何消除煩惱
佛教主張修行上最迫切的目標,就是「斷煩惱」,所謂 「煩惱無盡誓願斷」。

因為煩惱是令人痛苦的,人遇到痛苦沒有不抗拒的,所以一般人一碰上煩惱,就會把煩惱當做是一個對立的「敵人 」,不是急於「消滅」它,就是急於「逃避」它。

表面上看,只要你逃避它或消滅它,好像你就沒事了。事實上「逃避」或「消滅」的念 頭本身就是一種恐懼心理。絕大部分的時候,絕大部分的人甚至於根 本不知道他自己到底在逃避什麼,到底是要消滅什麼。因為絕大部分的人往往還沒有看清楚煩惱到底是什麼,他的心已經先被恐懼煩惱的念頭佔據了。

這種恐懼的念頭往往把煩惱的攻擊力無限地予以膨脹。 對治煩惱如果用這樣的方式,時間久了,不但容易疲勞,而且不會成功。

好比一個世俗的寓言,提到一個老和尚教一個小沙彌,說「女人是老虎」,這個小沙彌一直相信老和尚的話。直到有一天他跟老和尚下山去化緣,看見一個女人,就告訴他的師父說:「老虎真美麗! 」
這雖是一則寓言,卻也說明了,逃避煩惱,或是把煩惱「醜化」、 「敵對化」,是禁不起現實的考驗。

治煩惱的根本之道就是:「遮而不斷」、「忍而不隨」 。

任何的煩惱事實上都是緣起法,只要是緣起法,就有它本身一定的生態,因此,對治煩惱的根本之道,不是逃避它,也不是馬上消滅它 ,而是耐煩地觀察它的生態,從觀察中生起對治的智慧,弄清楚你到 底要斷什麼煩惱。

煩惱終究是必須斷的,但從菩薩道的修持上說,卻不能急於去斷它。

急於斷煩惱的損失,可比喻為:「墮阿羅漢道中 ,與根敗無異」

這個說法與《大般若經》完全一致。阿羅漢的智慧 只能「自度」而已,這從大乘佛教觀點來看,走入阿羅漢道根本就是 一種「墮落」!為什麼急於斷煩惱會墮入阿羅漢道呢?

因為如果你急於斷煩惱,那麼你也許躲過了煩惱,但是你對煩惱缺乏認識,你根本 幫助不了其他有同樣煩惱的眾生,所以龍樹主張,行菩薩道者不可急 於斷煩惱。

但也有人質問,如果菩薩不斷煩惱,又如何能夠駕馭自己的貪瞋癡呢 ?
如果駕馭不了自己的貪瞋癡,菩薩道這一條路又如何走下去呢?

《 大智度論》有以下的回答:

「問曰:云何結使未斷而能不隨?
答曰:正思惟故,雖有煩惱而能不隨。

復次,思惟觀空,無常相故,雖有妙好五欲,不生諸結。

譬如國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人所不知。王言:取無脂肥羊來,汝若不得者, 當與汝罪。大臣有智,繫一大羊,以草穀好養;日以三狼而畏怖之, 羊雖得養,肥而無脂。牽羊與王,王遣人殺之,肥而無脂。王問:云 何得爾?
答以上事。菩薩亦如是,見無常、苦、空狼,令諸結使脂消 ,諸功德肉肥。」

菩薩面對煩惱而不受控制的第一種力量,來自「正思惟」,也就是「正確的決心」。

「正思惟」是魏晉時代的翻譯,唐代的玄奘大師把它譯為「正志」, 這是比較接近印度的原意。
一個人做事只要有「決心」,「決心」的力 量是非常大的。

在佛陀開示的「八正道」中,「正見」之後,緊接著就 是「正思惟」,「正思惟」排在「八正道」的第二位,這是很有深意的 。

正思惟」的背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支撐就是「正念」。
「正念」就是專注於當下,因為你專注於當下,所以在這個當下,你的念頭是分明的,當你不斷地增強你的正念時,你那念念分明的功夫也跟著愈來愈強。

因此,正念本身就會形成一股很強的照明力量。所 以,要修持「不斷煩惱而證菩提」的功夫,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 提醒自己「堅住正念」,這樣,當我們面對煩惱時,「正思惟」與「  正念」可以同時起來,然後「正思惟」才有力量去反制煩惱。

強調「思惟觀空無常」,這也是傳統佛教常用的方法,因為「觀空無常」,也能形成一道「忍而不隨」的力量。

這好比你要馴服一頭老虎,你既不想殺掉它,又怕它吃掉你,因此,比較安全的做法就是把老虎關在籠子裡,然後觀察它,熟悉它,甚至因為你熟悉了老虎的脾氣,你還可能跟老虎做朋友。
觀照的力量就是這個 籠子。當然,如果籠子的柵欄太單薄,也就是觀照的功力不紮實,那 麼,老虎還是關不住的。

還有一種力量可以支持菩薩面對煩惱「忍而不隨」,就是菩薩的柔軟心。

柔軟心不但是來自一個人的福報,也來自禪定。如果你的心是柔軟的,那麼,即使是走在尖硬的石頭路上,石頭也是柔軟的。

老子所 謂「柔能克剛」,決非虛言。與柔軟心相反的,就是倔強的心、仇恨的心、計較的心、算計的心、不包容的心、不寬恕的心。從佛教「等流因果」的觀點來看,有倔強的心就會常常讓自己踢到石頭,有仇恨 的心就必須在心頭上永遠擁抱你的敵人,有計較的心就會永遠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有算計的心就會把生命的能量耗在起起伏伏的天平上, 有不包容的心就會覺得老是有人跟我過不去,有不寬恕的心就會讓自 己永遠睡在火坑上。

柔軟心可以遠離這一切的過失,也因此,無形中遠離了很多煩惱。

在佛教的輪迴思想中,輪迴是痛苦的,包括佛陀在內,每一個人都想脫離輪迴,那有 人還要故意去「造業」或「潤業」而走入輪迴呢?

答案是,菩薩有其無可救藥的「悲心」,他永遠不忍眾生苦,因此,即使他本身具備了出離輪迴的本事,他仍捨不得輪迴中的芸芸眾生。

因此,他必須以善巧方便力,來造作或滋潤某些足以走入輪迴的「業」,這樣,他才能接近有緣眾生。菩薩之所以要保留煩惱,之所以不急著斷煩惱,這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斷除煩惱,根本之道在:「菩薩斷除諸不善, 乃至極微滅無餘」

因為煩惱終究是要斷的,但必須從「 遮而不斷,忍而不隨」這個路徑來進行,煩惱才能徹底被根除。

當我們無力承擔煩惱時,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生死世間」。

當我們照見煩惱實相本無自性的時候,煩惱已經煩不到我們了,惱不到我們 了,這個時候不管我們在那裡,那裡都是清淨無礙的涅槃,這叫做「 是故能知諸法相,生死涅槃一無二。」

大乘佛教主張「不斷煩惱而證菩提」的奧義,正在於此。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18 17:51 |
qqccdiry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8 鮮花 x6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呵~~~~這篇文章好像在哪看過~~
不知道是誰寫的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6-14 11:32 |
雲飛陽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煩惱有兩種
1阻礙自己.毒化細胞
2如(觀世音)成長.具有正面意義.是大我
假斷煩惱---是自私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06-14 21:35 |
yann00628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34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人之所以會有煩惱.就在於我執.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所以最大的障礙.還是來自於自我.....


~是不是來朵 支持鼓勵~謝謝^^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6-23 08: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390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