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555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霞客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2 鲜花 x102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武术] 太极拳的形态 论十三总势
"阴阳相济 方为懂劲" - 王宗岳

学习太极拳多从学习长拳开始。拳谱说:「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是指长拳拳式阴阳虚实相接,连续不断。明朝武术鼎盛,据戚继光着《纪效新书》所载,当时流行的拳式,着名的有"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等。书中又载有《拳法图》三十二势图诀。拳术一般假设对手由上、中、下四面八方打来时,我如何应付。或我如何向对手上、中、下四方八面攻击。把应付不同方向的种种拳式连接起来练习,久之能习惯对付各种不同的技击环境,提高技击能力。一般拳术,不外以壮欺弱,慢让快,与太极拳「无力打有力」有本质上的分别,但在要熟习应付四方八面各种不同技击环境方面,太极拳与一般拳术分别不大。发展太极拳的先辇,大概因利乘便,吸取了其他拳术的招式,再加入太极拳「八门五步」之「意」的内涵,编成一套拳架,一套拳架一式接连一式,成为长拳套路,方便练习。

拳架只是一种练习手段,通过拳架的练习,慢慢领悟太极拳的原理,再把这原理熟习,纯熟到接近自然反射的程度,才算是学会太极拳。拳谱上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着熟」是熟习拳架,「渐悟懂劲」是续步领悟太极拳「八门五步」、「阴阳相济」的原理。领悟是理论上明白,还须将理论在实践上有效才成。「易传」称:「阴阳不测谓之神」,「人不知我」是「神」,「我独知人」是「明」,合为「神明」。这「神明」阶段要经过不断反覆练习,一步一步将太极拳的「阴阳相济」原理,应用到近似本能一般纯熟自然的程度才能达到。理论是「阳」,实践是「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才能有效。通过有效的实践。反过来更深刻的领悟理论,更上一层楼。高层次的理论,又指导更有效的实践。太极拳便是通过这缓慢的反馈过程锻练出来的。理论与实践要「阴阳相济」,「相济」是互相渗透,相互糅合。只勤加练习而没有理论指导,是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谓 「功」,是理论在实践的「功效」,就如有原子分裂理论,加上实践才有原子弹的威力。光有理论,不通过勤练将理论实践出来,是理论来理论去,仍然不是太极拳。太极拳是「理论」与「实践」「阴阳相济」的「中」。


立如平准 活似车轮
太极拳的基本形态是「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平准即秤准,「秤」是天秤,「准」是经常不变的意思,指天秤不动的中柱。天秤的结构是中柱直立不动,而秤的两臂可以自由浮动,稍加重量于一方,受重一方会下沉,而另一方以相反方向同步上浮。秤臂浮动的自由,在于中柱是否能保持直立,中柱塌而不立,两臂不能中正悬起,便滞而不活。要竖立稳定,一定要上轻下重。上愈轻而同时下愈重,竖得就愈稳。

把这「立如平准」的要求放在身体上,便是「立身中正」,要「立身中正」,意识要不断告诉自己:身体上要轻浮;下要沉重,太极拳术语称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所谓「虚领」,所谓「气沉」,是指不要用筋肉的力量上撑,不要紧张筋骨去下蹲。要自然站立,用意识去想像上浮下沉。愈不用力、愈自然放松,地心吸力加在我身上的作用力愈大,我站立愈稳愈中正。

「立身中正」本身不是目的,「准」是为「秤」之用建立条件,有了秤柱,秤的两臂就能自由摆动。能「立身中正」,两肩两胯才能上下左右自由浮动,这活动的自由是由「立身中正」的前提所创造。但如果为保持「立身中正」而不敢自由活动两肩两胯,是舍本逐未。另一方面,如果为要自由活动两肩两胯而不能保持「立身中正」,是坏了结构而失去功用,劳而无功。必须头顶、脊椎常与地面保持垂直,而两肩两胯能自由浮沉,再由肩带动肘,肘带动腕,腕带动指;与及胯带动膝,膝带动足,足带动趾,节节贯串,才能合乎「立如平准」的要求。

能「立如平准」,就为「活似车轮」创造条件。车轮的结构是中轴固定,外围转动。我「立身中正」,两肩两胯能自由浮动,祇要两肩两胯与全身的中心保持不变,即左胯往前多少,右胯要同步往后多少,形成一对力偶,围绕中心旋转。两肩亦依同理环脊椎转动。祇要一动全动,一边往前多少,另一边同时往后多少,两边以中心为轴组成一体,这一体有如车轮,能灵活转动。


偏沉则随
能「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就为「偏沉则随」创造了条件。拳谱以天秤、车轮等机械设计来作比喻,是要利用机械结构来说明作用的原理。明白了原理,再把这原理放在身体上应用。人的身体比天秤、车轮复杂得多,也灵活得多,所以把这中轴不动,外围转动的原理放在身体上应用,也要灵活得多。我身体平衡时不动,左右稍有轻重分别时,重的一方偏沉,而轻的一方同步反向偏浮,因为我「活似车轮」,我的偏沉不是垂直下降,而是如镙丝钉上的螺纹,环绕中轴往下旋动。身体一边偏沉的同时,身体的另一边绕中轴旋动往上偏浮。这样,全身成了一个可以水平转动,也可以倾斜转动的大车轮,而且倾斜转动时,如螺纹绕镙丝钉中轴,倾斜转动而中轴保持与地面垂直。沉旋到尽头时反向浮旋,偏沉与偏浮两方虚实转换,「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生生不息,循环不断。

偏沉是以中轴保持中正为条件,立身不中正,则失中心,没有中心,左右两点无依靠,各自为政,滞不能动,所以说「双重则滞」。「左、右」必须以「中」联成一体,「左、中、右」是「涵三为一」。「左、右」灵活转动而经常与中心保持不变的关系,是「太和至中」的一个起动态平衡的整体。

人体不是机器,但比机器更灵活,车轮是车轮,祇有转动的功能。把人体当作车轮,也可以转动,但人体躯干四肢可放开可收敛,可扩张可收缩,所以人体这个车轮的转动,能自由灵活,千变万化。

全身是一个大车轮,手臂是组成车轮的一部分,但手臂自己本身也「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独立运转。手掌、手指也如是,本质一样,层次不同,层层相套。「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是全息的要求,大至全身,小至一个指头都能依循同一原理起作用。

日常我们活动四肢,一般利用筋肉伸缩,围绕关节的肌肉群紧张时收缩把关节拉合,肌肉群松弛时放开关节。这种开合由多个关节合成一组活动,使人可以走动跳跃,取物放物。太极拳的活动不大依日常习惯,甚至与日常习惯相反。太极拳任何时间都利用「八门五步」之「意」张开放松,所以松而不弛、不丢。你打我时我放松,我打你时也一样放松,身体肌肉、关节没有收缩紧张。时刻都保持「肌肤骨节,处处开张」状态。


肌肤骨节 处处开张
「心」是人的思维中心,「心」有「八门五步」向四方八面螺旋放松的「意」向,放在身体肌肤骨节上。但肌肤骨节要有空间,「意」才能放得入去,把肌肤骨节用主观意识而不用力去开、去张,「意」就在其中。「意」愈足则开张的空间愈大,空间是「虚」,「虚生气」,祇要不用力、不紧张,肌肤有空间,「气」就流通、充满。空间愈大,充「气」愈足,愈饱满。我的全身可由「心」通过「意」及「气」放松肢体,使「肌肤骨节,处处开张」,自然「气贯身躯」,饱满灵活。「心」是主观意识,「气」是客观媒介,以「心」去调动「气」要用「意」,「意」是主观与客观的互动。以「心」指挥「意」而令肢体生「气」,使躯干四肢既放松又饱满。这种以主观思维去指挥客观肢体的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必须「勿助勿忘」。忘掉了谈不上主观意识;但又要知道,任何助力都是「揠苗助长」,帮不了忙,反而坏事。所以任何用力去帮助肌肤开张不对,任何用呼吸、闭气、运气去帮忙更不对。主观的明白这道理,用意识去「观照」自己的肌肤骨节开张,不加一点点助力就是「直养无害」,久之,这主观的能动性起作用,身体四肢会依从「意」的指挥,全身肌肤骨节透开,气贯全身,饱满无滞。

全身饱满,「我」的四周扩张,扩张是全身各点围绕「我」的中心扩张,扩张的主体是中心,扩张的同时,全身各点仍然保持对中心向心凝聚,使全身虽扩张而仍保持一体。这凝聚是由外围向中心凝聚,四肢的中心是骨胳,四肢的外围向中心凝聚,称为「气敛入骨」,再由四肢的中心敛入躯干的中心,躯干的中心是脊骨,所以说「敛入脊骨」。脊骨的中点是「命门」,「命门」在背,与脐下小腹相对,「命门」与小腹联??的中间称为「丹田」,「丹田」在腹内,是全身的立体中心,但「丹田」不是一个实点,是虚的中心。意识把这里作为全身的中心, 全身重量向这里聚集,再由这里向四周扩张。有了这中心,一身便有主宰。气敛向中心,全身下沉;气敛的同时由中心向全身透开,身体扩张,饱满上砥A一浮一沉或同时发生,或一先一后相连续有序进行。「意」偏向沉则沉,沉中有浮;「意」偏向浮则浮,浮中有沉。即既要「虚领顶劲」,同时要「气沉丹田」,自然立身中正。全身向中心收敛,则全身「合」向中心而缩小。全身由中心向四周扩张,则全身由中心向四周「开」张。「开」与「合」都是螺旋转动,向心与离心同时发生,「我」是向心与离心的「中」。

向心的「合」与离心的「开」,是通过躯干四肢一节一节贯串进行,每一节各自有其中心及其外围,是各自一个「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而节节又互相串连,联成更大一层次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人体每三个关节成为一组时,可以形成此节浮彼节沉、彼节沉而下一节浮的波浪式串联,再加螺旋把「开」、「合」连贯传递。由中心达至四梢。

有了中心,能放松开张,又能收敛缩小,就能「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全身能一体螺旋转动,便能「偏沉则随」。这放松开张、收敛缩小与全身一体转动是同时的,所以说「一动无有不动」。

太极拳的身法,可具体归纳为「八要」,即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胸、沉肘。这是「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对身体要求的具体化。能做好这「八要」,对达至「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的帮助很大。但另一方面,愈具体的东西,愈容易僵化。由于「八要」没有提及「用意不用力」,于是各种用力「揠苗助长」的弊病丛生。所以必须注意「身法八要」一定要以「八门五步」、「用意不用力」为指导原则。

近代对太极拳的要求,喜用「中正安舒,松空圆活」两句。「安舒」是指自然不造作,不紧张不用力,「中正」自然「安舒」,「安舒」的「中正」才是「中正」。「松空圆活」是指由「意、气」指挥身体四肢的整体圆活动,勿助勿忘。勿助勿忘就是「直养」。是「直养而无害」。

「立如平准」也好,「八要」也好,「中正安舒」也好,不外是「八门五步」之「意」,即「八卦」、「五行」应用在人体活动的具体形态。身体中正饱满,全身有一个中心主宰,身体外围以这中心同时产生向心与离心两种作用,使全身成为一个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这就是「八卦」的内涵在人体的具体表现,即「八门」。「活似车轮」是身体动时,四周绕中心依螺旋路线扩大或缩小,这是「五行」的内涵在人体的具体表现,即「五步」。


意气均来骨肉沉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那么能量那里来呢?简单的说,是利用自身的重量及对手的体重,即地心吸力加在人体的能量。我本身有多重,就有多大能量可以利用。想像自己是一只自由在水面浮动的船,船身有多重,吃水便有多深。船虽浮而不失其沉重。相反的说,不管这船有多重,祇要不超过水的比重,总会浮在水面。沉重量与飘浮量同时作用,我这身体便既沉又浮。沉重量在气敛时表现得最澈底;飘浮量在气贯身躯意气均匀时表现得最淋漓,所以说「意气均来骨肉沉」(有作「意气君来骨肉臣」),这种飘浮的沉重量,太极拳称为「 掤」劲。

对敌之时,设想自己是一只浮在水面的船,船身有重量,别人推我时,力量没有超过我体重,我丝纹不动,力量超出我体重,我身体如船只,整体依你力量的方向浮开。你力量大我浮得高,但浮时桅杆指天,龙骨下沉,中正安舒,飘浮时上下、左右、前后与中心的关系保持不变,全身饱满沉着,松空圆活,你的力量祇使我飘浮,威胁不了我的中心,也就对我的整体没影响。这是「 掤劲」的具体应用。

「 掤劲」是太极拳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的状态。如你推我使我被动的依你来力的方向旋转,我的转动是离心与向心同时作用,在旋转的初段,这离心与向心同时作用粘着你,当我继续旋转,你抵受不了离心力的惯性时便跌出,你感觉有如被「履」带拖动,是为「手履」(原字是剔手边配履,电脑字库无此字,强以「手履」代替,下「手列」同理)劲。我自整体旋转而你自跌出,我没有用力去拖动你,我守中,就能利用你推动我旋转的惯性,再加惯性加在你身上,无须用一点力,我无为而你自食其果。

我旋转的同时向四方八面扩大,你有被「挤」的感觉,为「挤劲」。我继续旋转,「挤」过后我飘浮在你上面,你感觉我「按」你,是「按劲」。我旋转的同时由四方八面向中心收缩,你有落空而被「采」的感觉,为「采劲」。你落空时我立如平准,左右两半身一边螺旋向下转动,另一边螺旋向上转动,你被这双向力偶「手列」带倾斜跌出,是「手列」劲。

「掤」、「手履」、「挤」、「按」、「采」、「手列」六劲是全身以手脚为外围大圈旋转。同样六劲以肘或膝为外围作中圈旋转,为「肘」劲。以肩背为外围以小圈旋转,为「靠」劲。其实太极拳的外围绕中心旋转而起作用,也不止于「靠」的肩背小圈旋转,就是你一个指头与我接触,祇要你用力出方向,我就能顺势「掤」、「手履」、「挤」、「按」、「采」、「手列」,把你的来力送回给你而使你跌出。

「掤」、「手履」、「挤」、「按」、「采」、「手列」、「肘」、「靠」八劲,都是你的感觉而已。我祇守「中」,顺你来势被动的旋转。我能守「中」,是因为我转动时外围保持与中心保持整体关系,「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一动全动,如祇局部动而无上下、左右、前后相应的联动,整体就被破坏,也无「中」可守,失去了「中」,外围也失了意义。所以「中」不能失,必须「守中」,「守中」就是保持整体,「一动无有不动」。

要在动时「守中」,要靠圆转,每一动,外围必经前?右?后?左(或前® 左® 后® 右、或上® 前® 下® 后、或上® 后® 下® 前)环绕中心旋动,这前、后、左、右、中五个步骤,是圆转必经的步骤,称为「前进、后退、左顾、右盻、中定」「五步」。「五步」是圆转的五个步骤,不是五种步法。


十三总势
「掤」、「手履」、「挤」、「按」、「采」、「手列」、「肘」、「靠」八劲与「前进、后退、左顾、右盻、中定」「五步」在拳谱上合称「八门五步」。「八门」是春秋战国时用一种用八卦方位排列的战阵,「五步」是根据五行原则的五个步骤,「八门五步」其实就是依循「八卦」、「五行」运动原则的活动,是「阴阳」两端组成的外围,与「阴阳」之「中」相对应的「阴、阳、中」「涵三为一」,「阴、阳」相对活动而不离其「中」,就是「阴阳相济」,是「阴阳」相「和」而「中」,也就是「太和至中」,是活动的总规律。凡是依循规律的活动自然会发展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八门五步」依循「八卦」、「五行」「太和至中」的规律整体圆转流动走势以对敌,势不可挡,自然而然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八门五步」合称为「十三势」,因为是活动的总规律,所以又称「十三总势」。

「十三总势」是立体的,是可扩大可缩小的螺旋活动。这活动依赖外围与中心,二者「太和至中」合成一个整体。中心愈小、外围愈薄,则由外围到中心的空间愈大,空间愈大,调整中心的能力也愈高,整体就愈灵活。太极拳要有中心主宰,围绕中心的外围,是头顶、腹、背及尾胝四部分,这四部分愈薄愈好,所以用「四张皮」来形容。外围薄,中心小,全身都是调节空间,调动起来便得心应手,愈活动,中心愈稳定,「太和」而「至中」,因为「太和」所以「至中」,因为「至中」,所以「太和」,互为因果,动态平衡。

太极拳的动作千变万化,每个动作都有规范可循。规范是法,招式动作千变万化,规范可成千上万,但万法总能归纳为一法。再复杂的动作,都能以此法统摄。此法纯熟,连这一法也不觉其存在,自然而然,不思而有,则一法归于无法。而无法才是真正懂得太极拳。所以说:「万法归于一法,一法归于无法,无法才是真法」。初学太极拳总得有式可跟,有法可循,学拳明理,要能由博返约,用「十三总势」一法去统摄,以一法而顺势生应敌千万法,以简御繁,明其理,熟习其运作,则法式也不重要了。

清末时杨露蝉在河南陈家沟跟从陈长兴学习太极拳,学成后在河北永年及京师一带走动,人称「杨无敌」,又称「杨搬拦」,因为杨露蝉与人交手,无论人家怎样打来,他总是一招「搬拦捶」。其实太极拳纯熟了,别人挨我何处,祇要一有方向,我便依你的方向走化,人刚我柔,借你的来力把我全身一个整圆转动,令你无处着力,我自然而顺粘,你则被我所粘而背。用甚么招式也能「舍己从人」,而又自然「我顺人背」。我最纯熟是「搬拦捶」,你怎么来我也能把你接入我「搬拦捶」的走势路线。与杨露蝉一碰,便进无门退无路,不能自拔,所以又称杨露蝉为「软十三,不敢沾」。「软十三」就是「八门五步」「十三总势」。太极拳无论通过甚么方式去锻练,总要以「八门五步」「十三总势」为基础。以那一家那一派的太极拳作为入门工夫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看所传授的,是否有「十三总势」的内容。没有「十三总势」为基础,是练空架子,到老一场空。架子是瓶子,「十三总势」是酒,酿酒时间愈久则酒质愈醇,若光注意雕啄酒瓶,工夫再多也只是一个漂亮的酒瓶,不是一瓶好酒。

练「十三总势」可以练长拳,可以练单式,也可以练站桩,视个人与师承习惯,不一而足,没有绝对的方法。二人练习可以练「推手」,「推手」是同门对练的编排,只适合用于练习,不适合用作竞技较量,以推手作为比赛的方式,已失去推手的原意。

长拳的编排,以方便练习「十三势」为目的。没有那一种编排比另一种编排更好。每一个对「十三总势」有修养的明师(「名师」不一定是「明师」),都可以因应传授需要编一套拳架。只要能保持「十三总势」的内容,拳架虽与其原学编排有异,也无所谓。但若只求保持老师每一招一式的细节规范,却失去「十三总势」的内容,再正统也不是太极拳。

「十三总势」以「阴阳相济」、「太和至中」为基础。「太和至中」是一个概念,很难具体说明,一位明师,讲授「太和至中」的道理,如要避免刻舟求剑,祇能如佛祖说法般,说这不是,那也不对,学生要从「不对」中去领悟,因为一落实到如何去摆架出招,便容易僵化而失去「太和至中」的内涵。学习太极拳,拳架祇是入门功夫,拳架招式是万法,总要归于「阴阳相济」一法,而「阴阳相济」、「太和至中」其实是无法之法,无法才是真法。而所谓「无法」,是没有具体的规范,祇有概括的规律。理解规律,使全身整体,要就寂然不动,要就舍己从人,感人之动,并依其动的方向,整体以通于规律的方式转动。能通规律,就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怎么动都与规律合拍。这样的无法才是真法。所以必须在概念上明暸「太极思维」的本质,在实践上依从循「太极思维」所蕴涵的运动规律,由浅入深,由着熟渐而懂得依规律而动,能依规律而动,就是「懂劲」,「懂劲」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不知我」为「神」,「我独知人」为「明」,进入「神明」阶段,才算学懂太极拳。

自清初到现代,太极拳经近四百年的承传,架式肯定代有不同。民国以后,把太极拳简化已成为潮流,简化了的太极拳比较易上手,但也愈来愈疏远「十三总势」的内容。变成了愈普及愈不是太极拳。其实这也无可厚非。细看佛学流传的历史,唐朝玄奘经历千辛万苦翻译大批印度佛学经典,创立了唯识宗,是佛教之中,佛学内容最完整的一个宗派,但玄奘圆寂之后不到百年,唯识宗便已后继无人,接近失传,有赖禅宗与净土宗将佛学简化再简化,把佛学薪传下去。净土宗的未流,把念佛作为往生西方极乐的手段,虽然偏离了佛学的宗旨,但能吸引一般信众,信众保持对佛学的诚心与敬意,大量的佛学经典,依赖禅宗与净土宗佛教的持续而保存,留待有心人的发掘与中兴,到清末杨仁山由日本将唯识经典由日本回流中国,唯识思想又再复兴。太极拳普的及,内容或有缺失之处。但王宗岳的太极拳着作,以及其他先辇的拳论口诀得以流行保存,普及太极拳功不可没。

学习太极拳要有诚意。「诚」是个人的主观意志力。人的主观意志其实有很雄厚的力量,能调动人体许多隐藏的能量。人体自身的重量,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能量来源,但这能量来源被日常习惯阻碍,空有能量不能利用。学习太极拳,一定要有相信太极拳无力能打有力的诚意,这个诚意不足,与人相较,人家筋骨用力,自己也用力,一用力,就不能人刚我柔,就不能我顺人背,不能节节分开,自然不能节节贯串,也就不能中正松空。人家的重量借不到,自己的重量又节节克扣,处处受阻,能量来源不足,什么功效也没有。

诚意相信「无力打有力」,我做不到只是我学不好「八门五步」,必须要虚心学习,努力精进,思维上不能只听老师解说而不细加思考,要将老师所授,与拳谱相对照,理论上明白了抽象拳理的意义,再把拳理之「意」放在拳架上去锻练,「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不息在自修」(或作「功夫无息法自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诚」的具体表现,如此落实诚意,则自然会成功。

太极拳是武艺,「武」是武技,习武可以自卫,可以强健体魄;「艺」是艺术,艺术是「生」这本质的「美」的表现,是一种境界。太极拳是将中华整体思维精华,结合到武技上的艺术。学习太极拳,先要明白「阴阳」的哲学思维,再要能以「中和」实践「阴阳相济」,通过学习与锻练太极拳,会深刻的明白「阴阳」,以及其哲学思维的本质与应用。这应用不限于太极拳。事业、人生、社会,均可以「中和」去理解、去行动。能「和」能「中」,则能应付客观环境的起伏,也能保持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所谓「明哲」可以 「保身」。明白太极拳的哲理,就更能安稳的立身于社会,健康愉快的生活,不知老之将至。所以《十三势歌 》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转帖于太极之神...五金先生 (个人觉得他非常..非常神...) 小弟也有打太极 造诣差他很多 ~"~ 他对太极拳论述非常之专精 不论在历史考证或实务上都很厉害 看得懂的大大能吸收是福气喔



尘与土. 云和月.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国小 | Posted:2005-12-14 08:0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377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