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294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imi_aw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45億年太空塵粒美星塵號攜回地球
美國科學家十九日表示,日前返回地球的星塵號蒐集了遙遠星體與彗星的塵粒樣本,此次任務堪稱為「一次重大成就」。

華盛頓大學天文學教授、兼任此次任務首席科學家的布朗里說:「這超乎所有人的期望,是一次重大成就。」

布朗里說,星塵號上的蒐集器蒐集到一百多萬個微小塵粒,有些塵粒的歷史甚至可能達四十五億年。

星塵號太空艙歷經七年航行,飛過四十六億三千萬公里航程,十五日艙內載著一茶匙太空塵粒,降落在猶他州的沙漠中。

太空塵粒是由太空船上裝設的一種超輕「太空空氣膠」(aerogel)負責蒐集,這是一種海綿狀的堅固物體。前年一月星塵號穿越彗星「魏德二號」時,曾蒐集到若干星際塵粒。

布朗里透過電視在記者會上表示:「星塵號上的太空空氣膠蒐集器,可能蒐集到一百多萬個微小塵粒。」

他說:「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塵粒撞擊的痕跡,有的大,有的小。」他指著體積最大的塵粒在空氣膠上撞擊出一個指頭大小的洞。

布朗里說,這些塵粒是「古代太空的珍貴寶物」,科學家相信,這能夠提供重要線索,說明太陽系起源與星體形成及滅亡。他說,四十五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這些塵粒也同時生成。

全球科學家將進行一百五十多項實驗,分析這些塵粒。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也要求全球志願學者,參與分析塵粒的工作。

(法新社.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在延後兩天後,十九日將第一艘冥王星探測船「新地平線號」發射升空,探索這位在太陽系最外緣行星。

由於天候惡劣及技術問題,這次發射任務已連續兩天延後。十九日下午二時(臺灣時間二十日凌晨三時),運載探測船進入太空的擎天神火箭終於由佛羅里達的卡納維爾角發射升空。

「新地平線號」探測船將以空前的最高七萬五千公里時速飛航,但仍需十年時間才能到達冥王星。這艘探測船在發射後四十二分與推進火箭分離後,就開始以高速飛行。

「新地平線號」依計畫發射後,預定在二○一五年七月至二○一七年七月間接近冥王星,屆時它要把資料用無線電傳回地球,將須耗時約四小時二十五分鐘。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1-22 12:3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43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