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3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tephenLai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頭銜:★☆☆★★☆☆★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0 鮮花 x1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骨髓炎
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因骨骼及骨髓受到病菌侵入感染而造成的發炎疾病,可能會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骨骼。通常較容易發生在兒童身上,最易罹患的部位是脛骨、股骨、肱骨與尺骨等手腳及脊柱的長型骨骼。

骨髓炎若發生在成人身上,可能會影響到骨盤及脊柱的骨骼。在已開發國家因為營養較為均衡,而且對細菌感染有較高的防治能力,所以不管是慢性還是急性骨髓炎,目前都已經十分少見。

急性骨髓炎
最常見的致病原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會經由皮膚的傷口,如外傷、治療性傷口或手術傷口,及身體任一部位的感染,如咽炎、鼻竇炎、中耳炎、喉嚨、牙齒化膿等,經由血液循環感染到骨骼處。如果感染者本身還患有糖尿病、免疫方面疾病、酒精中毒等,將使感染擴散的更為迅速。

受感染的骨骼及骨髓會因發炎而產生膿液,引起發燒、寒顫、脈膊速度增加、骨骼劇烈疼痛及緊繃感,感染部位的皮膚還會發生紅腫、發熱、腫脹及壓痛感的現象,使得骨骼活動受到限制。

一般可利用實驗室檢查,如血液檢查、血液細菌培養、骨髓液培養等,還有X光檢查、骨骼掃瞄等來幫助診斷。

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是相當重要的,當患者有被懷疑是急性骨髓炎的可能時,醫師就會開始給予抗生素治療,等到血液培養報告確定後,再視情形更改抗生素的種類,必須要連續幾週或幾個月使用高劑量的抗生素,以防微生物再次感染,藉由適當的抗生素治療通常可以完全治癒急性骨髓炎。

如果抗生素治療無效,可能需要以手術方式切開感染部位,將受感染及壞死的骨骼刮除,並吸除化膿部份,再使用無菌食鹽水灌洗,復元期間也應以高劑量抗生素持續治療。
慢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如果未能無法及時治癒,可能就會轉變成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也可能發生在複雜性骨折後,或因結核病感染擴散而形成。

慢性骨髓炎因為感染持續存在,會不斷有死骨與膿液從廔管流出,會在患部引發持續性疼痛、腫脹、發炎現象。此病的併發症包括永久性骨骼變形、兒童骨骼成長遲滯等。此病後期(通常慢性骨髓炎會延續好幾年),可能會引發澱粉樣變性(Amyloidosis;身體重要器官發生有害的澱粉質沈澱現象)。

慢性骨髓炎的治療需要先行移除患部所有感染、壞死的骨骼,此手術方式稱為死骨切除術( Sequestrectomy),移除的部分可使用骨骼移植物填充,在手術前、中、後各期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至少持續六個星期,以降低感染率。

手術後也需使用密閉式抽吸灌洗系統來控制血腫與移除剝離物,臨床上通常使用無菌生理食鹽水灌洗約一星期。

如果是因為結核病擴散而形成的骨髓炎,在手術後至少一年需持續服用抗結核藥物才能完全根治。

頑固性骨髓炎也可利用高壓氧來治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局域網對方和您在同一內部網 | Posted:2004-12-10 01:1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45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