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0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ao456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35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棒球] 速球 快不如活
轉貼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slist-content/0,3546,11051202+112006092700275,00.html?source=rss

  棒球中的「直球」其實並不「直」,有位移(Movement)的「直球」更是名不副實,「快速球」才是合適的稱謂,優質的快速球,重點不是速度的快慢,而在是否靈活(Live),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進壘時的位置。

  自測速槍發明後,快速球的品評標準變成死板的數字,美國許多球探過度依賴數據,卻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打擊者的感受。國內媒體與專家也是一樣,在探討王建民與郭泓志的表現,往往將快速球的速度擺在首位,經常聽到此類說詞:(直球)速度明顯較慢,可見狀況(體能)不佳。

  除非是速度驟減,否則一位投手的球速與天侯、場地、比賽用球…有關,甚至測速槍也都會產生誤差。評比快速球的好壞和其他球種一樣,還是脫離不了三要素:落點(Location)、位移及速度。同樣投手的速球有時慢一點,若是控球更精準、位移角度更犀利,效果反而較好。呆滯的快速球,縱使飆到近百哩,大聯盟的每一名打者還是有辦法給予反擊。

  知名的投手教練巴共齊博士(Dr. John Bagonzi)在他的著作《投球的行為》(The Actof Pitching)中曾提出的「活球係數」(TheLive Ball Factor)的概念。計算方式如下:作用(Action)×速度(Speed)=活球係數(LBF)。所謂「作用」近似於前面提過的「位移」,只是更強調「移動的總量」,他將各種球路的運動予以量化,位移從小到大劃作0.8至1.5的不同刻度,比如說:一般的快速「直」球,速度是90哩,0.9×90=81,葛拉文的變速球1.3×78=101,藍迪強森冒煙的速球1.1×97=107,王建民的滑球1.2×86=103,郭泓志的曲球1.4×77=107。係數的值越高,代表素質越好。

  建仔的速球有兩種,二縫線與四縫線,前者慢後者快,位移幅度前者大後者小,以「活球係數」來計算,分別是:二縫線1.3×92=120,四縫線1.1×94=104。王建民的二縫線速球即是下沉快速球(沉球),他的沉球被譽為獨步大聯盟,關鍵就在於速度飛快而移幅不減,尋常美職沉球速度約在87哩上下,假設位移與阿民相當,但「活球係數」卻僅在113左右。

  同樣是王建民的沉球,飆不出球速但游移的程度足夠,速度飛快卻太過扁平(flat)來相比,前者還是較具殺傷力。郭泓志的四縫線上昇快速球,也是一樣,單從雷達槍的數字瞧不出真正的實力,日後觀賞他們的球賽,不要老盯著右上角的測速表,仔細察看球路的行進軌跡與投打間的互動,才算真正「上道」。測速槍的數據僅是一項參考指標,輕率地把速度的高低當成重點來評述,如果不是偷懶,就根本是個門外漢。

  許多美國老球探經常感嘆:「一把測速槍不知扼殺多少好投手。」有球速的新人,球探敢簽下;沒球速的菜鳥,無人肯推薦。道理何在?客觀的數據至少可以成為日後失敗的藉口。話說回來,以上的討論僅囿於生理(Physical)的層面,一名選手,沒有健全的心理(Mental)質素,絕對無法立足於大聯盟。棒球是項複雜的運動,頭腦太簡單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搞不懂!
黃國洲(作者為棒球文字工作者)

【心得感想】

的確棒球是很複雜很精緻的運動,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歡看,影響的因素真的是太多了,也許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但是不管如何,大家的共同點就是「愛看棒球」、「愛看王建民」、「愛看郭泓志」囉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台灣索尼 | Posted:2006-09-27 10:0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90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