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75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upside 手机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头衔: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版主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资讯教学] 只防病毒不安全 网路安全还要防什么
只防病毒不安全 网路安全还要防什么

上网的人中,很少有谁没被病毒侵害过。但在大多数人将注意力放在对付病毒上时,业内权威人士新近指出,现在要想保证上网安全,必须对以下这三种威胁同时设防。第一是以传统宏病毒、蠕虫等为代表的入侵性病毒;第二是以间谍软体、广告软体、网路钓鱼软体、木马程式为代表的扩展类威胁;第三是以骇客为首的有目标的专门攻击或无目标的随意攻击为代表的网路侵害。
三大新威胁

  Spyware(间谍软体):主要是用作偷取用户个人资料的恶意程式,如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应用时,如果没有相关的防御措施与意识,那么用户的网银账号和密码就很容易被窃取。

  Adware(广告软体):是一种软体,一般表现为用户点击网站后就一连出现好多叠加着的网页,非常不好关。它通常都跟某些工具软体绑在一起,当你安装这些软体后,也就跟着进入你的电脑了。它不但占用系统资源,还常常连着一些色情网站。除强行向用户做广告外,更会刺探用户的个人隐私资料,例如姓名、邮箱、银行资料、电话、地址等,因此隐藏着不小的危害性,需要尽快清除。

  Phishing(网路钓鱼软体,又称电子黑饵):是fishing和phone的缩写。是指盗取他人个人资料、银行及财务账户资料的网路相关诱骗行为,可分为诱骗式及技术式两种。诱骗式是利用特制的电邮,引导收件人连接到特制的网页,这些网页通常会伪装成真正的银行或理财网页,令登录者信以为真,输入信用卡或银行卡号码、账户名称及密码等;技术性的Phishing则是将程式安装到受害者的电脑中,直接盗取个人资料或使用木马程式、按键记录程式等。

只防病毒不安全

  5月12日,资讯产业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9880万。目前众多网民已不再是简单地上网浏览网页及收发电邮,随着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应用的出现,来自网上的威胁不仅仅是传统的病毒了。

  有报道称,中国目前已经成骇客首选的攻击目标,每天有3万台PC机处于随时可能被攻击的失控状态。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对电脑及电脑用户造成最大威胁的并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电脑病毒(Virus),而是一些Spyware(间谍软体)、Adware(广告软体)、Phishing(网路钓鱼软体)、Trojan(木马程式)、Worms(蠕虫)。原因是大部分用户及商业机构对一般的电脑病毒已有一定的防范,譬如安装防毒程式等,再新的病毒也能在短时间内被解决,可是对于Spyware、Trojan及Worms绝大多数网民防范意识较为薄弱。虽然一般的电脑上也安装了防毒程式,但实际上单一的防毒程式并不能阻挡来自网上的侵袭。数位周刊在此向大家介绍如何架构一个缜密的“三防”电脑防御系统,以保证上网安全。

害人四大新趋势

  Symantec中国区技术总监Robert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说,以前的骇客攻击和犯罪的目的性不很明确,他们大多出于好奇、出风头的目的。而现在多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经济犯罪。据我们分析,骇客的攻击大致有如下四大趋势:

  1.盗取个人资料

  近年来利用Phishing攻击的犯罪增长非常快,主要出现在电子商务应用中。骇客假借银行之名给银行用户发电子邮件,提示银行系统升级要求用户重新注册,用户一旦轻信进行注册,银行账号即落入骇客掌中,与此伴随的将是你的银行存款不翼而飞。

  2.“僵尸”入侵

  据Symantec今年3月份公布的安全报告显示,去年7月—12月,从全球来看,僵尸即机器人(BOT)程式在中国的增长最快,而整个亚太区也居于全球前十名。BOT类似于木马程式,它执行的是预先没有设置好的程式,通过所有被程式控制的“僵尸”电脑一同对某一目标发起攻击。这种攻击的危险性最大,因为它不像病毒可以提前监控。

  3.Adware、Spyware偷袭

  Symantec的技术中心曾在用户送修的笔记本电脑中发现,其已经被植入了多达近百种的Adware或Spyware软体。它们一般通过小的用户在下载Flash和小游戏时安装,由于它们不像病毒和蠕虫那么敏感,于是得以在不知不觉中入侵你的电脑。现在一些正规的软体厂商也在应用这些软体来搜集用户的资料。尽管目前这类软体不见得都有害,但它们搜集的毕竟是你的个人隐私资讯。这也将成为未来防范的重点。

  4.垃圾邮件改头换面

  从当前来看,垃圾邮件的总量虽然呈下降态势,但其逃避技术却越来越强。这类邮件中携带着大量的病毒、Phishing、蠕虫、木马及额外的风险。

三防靠六招

  人们常常认为,只要安装一些单纯的网路防御产品就等于构建了一个完备的电脑防御系统。殊不知,这些还不足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网路整体防御体系,还需要在网路安全管理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网路安全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结合各种不同的网路防御技术和产品,在整体上维护网路和资讯系统的安全。

  1.基本防(杀)毒软体不可少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为电脑安装一套杀毒软体。只要是正规厂商的正版杀毒软体,任选一套即可。安装的步骤很简单,只要将安装盘放入光碟机,按照系统的自动安装介面的提示选择安装**杀毒软体→选择安装的语言版本→再一路NEXT即可。

  推荐软体:《NortonAntiVirus2005》、支援Windows(All);《瑞星杀毒软体2005版》、支援Windows95/98/Me或WindowsNT4.0/2000/XP/2003;《金山毒霸2005》、支援Windows9X/2000/XP;《江明杀毒软体kv2005》、支援WinXPSP2、WinXP,Win2000,Win9X。

  2.个人防火墙设定是关键

  在上述防病毒软体中都含有个人防火墙,所以可用同一张光碟运行个人防火墙安装,重点提示防火墙在安装后一定要根据需求进行详细配置(见图示)。

  各种防火墙的设置技巧有一定的共通之处,那就是在选择将目前上网中的“区域连线 ”→“设定值”的“服务”中的大部分连接协议剔除,只保留基本的HTTP、HTTPS、SMTP、POP3项目能够通过防火墙,按下确定后你的电脑就能防范大部分的蠕虫入侵了。

3.斩断Phishing鱼钩

  反网路钓鱼组织APWG(Anti-PhishingWorkingGroup)最新统计指出,约有70.8%的网路欺诈是针对金融机构而来。从国内前几年的情况看大多Phishing只是被用来骗取QQ密码与游戏点卡与装备,但今年国内的众多银行已经多次被Phishing过了。可以下载一些工具来防范Phishing活动。

  推荐软体:《NetcraftToolbar》。该软体是IE上的Toolbar,当用户开启IE里的网址时,就会检查是否属于被拦截的危险或嫌疑网站,若属此范围就会停止连接到该网站并显示提示。除了拦截Phishing外,它还可以拦截Pop—up视窗广告。

  4.反间谍、广告软体必杀

  要防范Spyware的话,除了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有如防毒程式的反间程式,时常监察及清除电脑的Spyware外。还要对将要在电脑上安装的共用软体进行甄别选择,尤其是那些你并不熟悉的,可以登录其官方网站了解详情。此外,在安装共用软体时,不要总是心不在焉地一路单击“OK”按钮,而应仔细阅读各个步骤出现的协议条款,特别留意那些有关Spyware行为的语句。

  推荐软体:MircrosoftAntiSpyware是一款专门针对Spyware的程式,支援Windows2000/XP/2003。它是用于监测和移除系统中存在的Spyware和其他潜在的不受信任程式的软体。可以减少因为这些软体带来的非法弹出广告窗口、电脑运行速度减慢、对Internet选项设置的随意改动,以及窃取私人资讯的情况。但该软体还在测试阶段,所以应谨慎使用。

  Adware和其他恶意程式相近,它们中简单的会出现在控制面板的添加或删除程式里,用户可直接把它们移除。不过大部分Adware为了掩人耳目都不会直接显示程式本体,要删除它们就需要利用一些针对性的软体。

  推荐软体:《SpybotSearch&Destory》。只要安装时采用默认的“Fullinstallation”,安装完毕后,S-S&D1.3就直接包含中文介面在“Language”下拉功能表中选择“Chinese(simplified)”即可。初次使用时,S—S&D会提示用户备份注册表(提示:为保险起见,强烈建议在做任何修改之前首先备份注册表,这类软体多数都内置备份注册表的功能),之后照例点击“搜寻更新”按钮升级主程式和参考文件。再点击“检查问题”按钮,S-S&D就会自动开始对系统进行扫描,并将发现的可疑项目列出在“Problem”框中,待检查完毕后,用户可以选择想要清除的项目,然后点击“修复选定的问题”即可。最后查杀完已有的间谍软体,用户只要点击“免疫”按钮,然后稍待几秒钟,S-S&D就会自动为系统打上“预防针”,避免这些间谍软体的再次入侵,并且这种“免疫”也是可以随时撤销的。此外,还有针对Adware的《Ad—aware6.0档案》和全能的《Spyware/AdwareRemover》档案。

  5.自建网站黑名单

  清除了广告程式后,并不代表已存在浏览器内的问题会自动被还原,还需要用户手动重新更改标题及首页。虽然《SpybotSearch&Destory》也有相近的功能,但使用起来却没有一款叫《SpywareBlaster》的软体方便。通过该软体用户可以先对有问题的网站做出预防,限制他们对电脑安装程式,并能清除目前已经安装的有害ActiveX控件。建议与上述软体同时安装。另外,用户若要防备有问题的网站对电脑安装不明软体,同样可使用《SpywareBlaster》来解决。

  6.训练软体认垃圾

  相信拥有电子邮箱的用户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垃圾邮件(SPAM)骚扰,令人不胜其烦,特别是每每长假过后邮箱被塞爆之虞。为此,用户要做的就是安装一款电邮过滤程式,把SPAM过滤掉。

  推荐软体:《Spamihilator》是作为电邮程式与电邮伺服器间的过滤网,电邮会先下载到程式并进行过滤,被判断为垃圾的电邮会储存在程式的回收站中(这样就可避免被误删的重要邮件丢失),而被判断为正常电邮的则会进入邮箱的收件夹中。该软体使用两种方式来过滤邮件,一是预设的Word—Filter,检查电邮中是否包含常见于垃圾邮件的字眼;另一种则是Learning—Filter,可应对日常接收到的电邮做过滤。然而,使用Learning—Filter前需要先训练程式。在日常过滤电邮时,在TrainingArea中点选正常邮件,按Nonspam标记为正常电邮。按Pre—mark则可让程式自动点选所有垃圾或正常邮件,不过在使用时,用户最好亲自检查一遍,确保正确。之后按Learn程式就会根据电邮的分类进行识别垃圾的学习。

培养九个好习惯

  专家指出,从技术的角度看网路是没有绝对安全的,一个防护体系光有产品是不够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养成好的使用习惯也是不可或缺的。用户应该养成如下9个好习惯。

  一、是应该定期升级所安装的杀毒软体(如果安装的是网路版,可在安装时可先将其设定为自动升级),给作业系统打补丁、升级引擎和病毒定义码。

  二、是一定不要打开不认识的邮件,不要随意下载软体,要下载就一定要到正规的网站去下载。同时,网上下载的程式或者文件在运行或打开前要对其进行病毒扫描。如果遇到病毒及时清除,遇到清除不了的病毒,及时提交给反病毒厂商。

  三、是不要随意浏览骇客网站(包括正规的骇客网站)、色情网站。

  四、是尽量去备份。其实备份是最安全的,尤其是重要的数据和文章,很多时候,其重要性比安装防御产品更甚。

  五、是用户每个星期都应该对电脑进行一次全面地杀毒、扫描工作,以便发现并清除隐藏在系统中的病毒。

  六、是应该注意尽量不要所有的地方都使用同一个密码,这样一旦被骇客猜测出来,一切个人资料都将被泄漏。

  七、是上网时不要轻易听信他人通过电子邮件或者P2P软体发来的消息。

  八、是对于经常使用P2P类下载软体(如BT)的用户,推荐每个月整理一下磁片碎片,只要不是频繁地整理碎片是不会对硬盘造成伤害的,另外,注意不要经常使用低级格式化。

  九、是当用户不慎感染上病毒时,应该立即将杀毒软体升级到最新版本,然后对整个硬盘进行扫描操作。清除一切可以查杀的病毒。如果病毒无法清除,或者杀毒软体不能做到对病毒体进行清晰的辨认,那么应该将病毒提交给杀毒软体公司,杀毒软体公司一般会在短期内给予用户满意的答覆。而面对网路攻击之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拔掉网路连接端口,或按下杀毒软体上的断开网路连接钮。



爸爸 你一路好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和信超媒体宽带网 | Posted:2006-12-01 00:4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69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