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53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 上页  1   2   3  >>(共 3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唐怀感大师释净土群疑论节引



至心念佛,即意业善行,称佛名号,即口业善行,合掌礼佛,即身业善行,由此三业善行,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行愿相扶持,即得往生。



闇室念佛,虽无圣教,初学之人,将斯闇室,绝诸视听,心舍诸缘,专一念佛,易得三昧。如处室内,正念佛时,有少隙光,照斯闇室,心便缘此,浪起思惟。如绝斯明,一心不乱,此乃学者所知,非是浪为斯法。因初学之辈,驰心五欲,攀缘六尘,若不约斯闇室,无由得成三昧。后学成就,随处游行,不简明闇,常能见佛,讵劳闇室而行念佛也。



观经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教令,可称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岂非苦恼所逼,念想难成,念声不绝,至心便得。今出声学念佛定,亦复如是,令声不绝,遂得三昧,见佛圣众,常在目前。故大集经言:「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现今学者,唯须厉声念佛,三昧易成。小声称佛,遂多驰散,此乃学者自知,非外人能晓。



【按】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大师精进三年,便证念佛三昧,此暗室厉声念佛,三昧易成,系经验所得,诚堪引证,愿试行之。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0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3-24 10:30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唐迦才大师净土论节引



修何行业,凡圣皆得往生,经论浩博,难以究寻,今撮其要二种:一、通因,如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须发菩提心,及观经具修三福净业,始得往生。二、别因有六:一须别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心念,二、口念。心念有二:一、念佛色身。二、念佛智身。口念者,若心无力,须口来扶,将口引心,令不散乱,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遍,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若能七日专心念佛,即得百万遍心。由此义故,经中多道七日念佛。二须礼拜。正面西方,想阿弥陀佛,如对目前,严持香花,口称佛名,五体投地,再三叩头,愿生彼土。三须赞叹阿弥陀佛,或色或心,或依报或正报,或立或坐,直视西方,如对目前,一心赞叹,愿生净土。四须发愿,求生极乐。或愿众生往生,或愿释迦遣送,或愿弥陀来迎,或愿常游净土,或愿永离胎形,或愿临终安稳,或愿正念现前,如是种种随心发愿。五须观察西方依正两报。如观经十六观中,一一观察,随得一观成就,定得往生。六须回向。一、将己德回向,与众生同生净土。二、将己无始已来所有功德,及一生已来所有功德,若多若少,若福若智,总愿回向,求生极乐。



通别二因,备上根者。若就中下之人,要唯有五:一须忏悔无始已来障道恶业,恐与净土留难也。二须发菩提心,若不发菩提心,直自避苦逐乐,恐不得往生也。三须专念阿弥陀佛名号,须别庄严一道场,烧香散花,幡灯具足,请一阿弥陀佛,安道场内,像面向东,人面向西,或七日,或十日,减省睡眠,除去散乱,唯除大小便利及食时,一心专念,闷即立念,不须礼拜旋绕。但念佛七日满,出道后,行住坐卧,闲时即念。常念佛名有三种益:一、由常念故,诸恶觉,毕竟不生,亦得消业障。二、由常念故,善根增长,亦得种见佛因缘。三、由常念故,薰习熟利,临命终时,正念现前也。四、须总相观察极乐世界,如是地、池、楼阁、林树,阿弥陀佛如是花坐、相好徒众,如是说法也。如是总观,定得往生,由三界唯心故也。五,须所作功德,若过去,若今生,并愿回向生极乐国。若能具前五种行者,必往生,幸勿疑也。



【按】既如经说:若人念佛百万遍,决家得生,不论上中下根,只要一心专念多念,不必兼修观察也。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1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3-24 10:30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唐紫阁山飞钖大师念佛三昧宝王论节引



夫含齿戴发,死生交际,未有无出入息焉。世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患、等为数珠,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一息不还,即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昧,含佛耽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睹玉毫,亲蒙授记,则万无一失也。



【按】印光大师明示:「宝王随息法门,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有肯心者,不依此法,难成三昧。但随息不如静听,随得不好会受病,静听决不会受病。」愿力行之。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2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3-24 10:31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明四明妙 大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节引



念佛当乘功名富贵得志之时,一刀割断,猛发大心,力行斯道,于世所有,妻子宝货,头目髓脑,乃至身命,不自吝惜,决志求生。岂可直待悔吝失节不得已之际,以苟且之心而欲之,可伤甚矣!若能因是悔吝,一时放下,生大乘宝所之见,办决定不退转心,如随风顺流之舟,更加橹桌,岂不疾至,何幸如之!放下者、但放下世间业缘耳,岂放下精进体道之心哉。



当正观二土苦乐净秽,于其境上生二种心:一者厌离心,二者忻乐心。于此娑婆生厌离故,则能随顺释迦所说折门。于彼极乐生忻乐故,则能随顺弥陀所示摄门。于此二门,精进修习,日夜不休。随顺佛教,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作苦海火宅想。于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铁皮想。于诸眷属,作夜叉罗刹啖人鬼想。此复生死不住,长劫奔跋,实可厌离。于知识经卷中,闻彼佛愿力,国土庄严,于念念中,称彼理趣,生安稳想,生宝所、家业、解脱处想。弥陀如来、菩萨圣众,如慈父母想,生接引津梁想。于怖畏急难之中,称名即应,速来救护想,应念出离想。如是功德无量,实可忻乐。若厌离不深,则娑婆业系不脱,忻乐不切,则极乐胜境难跻,欲生净土,成就念佛三昧,当齐修二门,为发行最初一步也。若能炽然忻厌,圆修观慧,即生而复上品者矣。



若出家子、欲修念佛三昧,正欲清净三业,解怨释结,生于净土,岂可不断杀食,于临终时而自障乎?经有具足众戒之说,先令断杀,庶可具乎众戒。修三昧者,必众戒清净,乃可得成。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亦当设诸方便而使必断。戒德虽具,若不使身心澄定,息诸世间技能杂术,乃至一切若善若恶,能分念者,设不屏去,何能一心修此三昧?三昧不一,往生何由?



精进者,不为世间八风所退,又不为身心异见,一切大小病缘而怠其行。若宿业所使,愿行有亏,常当一心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持灭身中所有一切五逆十恶等罪,持十万遍,即得不忘废菩提心,持二十万遍,即感菩提芽生,持三十遍,阿隬陀佛常住其顶,决生净土。



何谓正行?行者必使身心清净,入于道场,先观我及尽虚空界一切众生,常在生死大海,无归无救,若不令其普得解脱,何名正行。于是等观怨亲之境,起大悲心,如空普覆。然后审彼古贤念佛正行,择自然寂静之方,非先曾秽染之地,所费先当尽己所有,乃可丐人,如法建立道场,极念严净。无始所有一切善根,普为众生回向净土,庄严行愿。于是三心圆发,五体投地,观佛相好,胡跪合掌,运心普缘一切众生、及我此身,自昔至今,流浪不返,深为可痛,涕泪悲泣,求佛垂慈,剖腹洗肠,发露过罪。昼夜六时,克期练行。如障深未感,至死为期,于中不得刹那念世五欲,如是一心,必得往生。若根机不等,胜行难全,亦必处于净室,使内外肃清,随意立行,礼佛忏悔,日定几程,精进一心,誓不中悔。或专诵经,或专持咒,或但执持名号,直求往生。若得见好相,即知罪灭缘深,亦生彼国。又有未能尽断世缘,亦修世善,于极乐国,谛信不疑,念念恋慕不忘,于前行门,随意修习,四威仪内,以此为归,触境则达彼渊源,临事则力行方便,临命终时,必生彼也。诸行虽有详略,而其法力本等,但存心或有缓速,故佛应亦有迟疾,学者不可不知!



客途居处不一,不必庄严道场,但一清净身心,服随分净胜之服,香灯有无,毋固必矣。若有像处,或有像随身,当口诵身礼,对像而修。如无佛像,或对经卷,或但面西遥礼,或但除东向,随方修礼。若在道登舟,及不得已一切治身动用之事,不可拨置,则佛事事同运。所诵之音,虽随人境好恶而轻重之,当令声默相半,沈大雅重,俾两肩之人隐闻,切不可与人多语。余时惟宜独坐独行,远离喧杂,及聚首闲谈、戏笑歌咏,使人忘失正念等事,夜中人定境寂,正宜用功,既为生死大事,岂可懈怠而恣睡眠。纵历寒暑之极,慎勿脱衣,法服数珠,宜置近处,手巾净水,不离坐隅,或有所需,皆应预备。观彼信根厚薄,不恼他人,不使人厌,于此无碍,当微出声,使天神欢喜降护,鬼畜闻声解脱,其功弥深。于浅信人,不可遽然劝修,于深信人,又不可不密启之,使其自肯。不可使功化归己,如春育物,不见其功。从客中修者,名逆中易行,其功益者。



或于念佛之际,虽运身口,而心念飞,不能自制,如何用心,得不散乱?答:能运身口之念,毋论其散,但不间不断,自能一心,亦可即名一心,惟行之不休为度,固不必忧散乱矣。如母丧爱子,龙失命珠,不期心一而心自一,岂制之令一也,此心不可制,实在行人勤怠耳。或有修而无效者,盖彼信根浅薄,因地不真,未曾立行,先欲人知,内则自矜,外欲显耀,使人恭敬供养,冀有所得。甚至妄言得见净境,或见小境及梦中善相,未识是非,先欲明说,此等卑下,必为魔侣所惑,愿行退失,还随生死苦趣,可不慎哉!虽有道场持诵忏愿仪式,不得不被人知,盖出于不得已,岂可特露其迹,使观行倾败哉。是当审谛,密实自行,内怀惭愧,勿露其德,至到家时,不被强软二魔所惑可也。中有宿障欲灭,微见好相,如不能蕴德,闻人之耳,其行必覆。所以远公三睹圣像,平日未尝言也,但除临终时耳。



念佛三昧,虽名一行,亦当以彼一切世出世间无量法门,诸功德行,以为助道,则往生行疾。是故一切诸行,悉为净土而修,回回极乐,皆得往生。又此三昧,体性虽圆,解宜广大,行宜尽诸微细条章,革诸猥弊,乃至小罪,犹怀大惧。又当解随大乘,行依小学。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以上每句是一法行。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亲近善友,请问先觉,不执己见,不引己长,志存忍辱,行当依经,听闻正法,不毁僧尼,息世杂善,一贪名利,远离邪恶,处事必忠,将过归己,深诫绮语,一心不乱,视人如佛,捐弃技能,唯求往生,身必清净,如是等无量善行,悉宜修习,能助正道。更能割世染心,于僧爱二境,无诸留难,凝心如一,必生净土。



方欲究道,魔境先彰,一事亏心,万善俱失。故依经创立十大碍行,名十不求行: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贫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故以病苦为良药。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者起,必期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故以患难为解脱。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即障自寂,故以障碍为逍遥。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愿不坚,必未证谓证;达魔妄有,魔何能娆,故以群魔为法侣。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轻慢,必称我有能;了成事随业,事不由能,故以事难为安乐。六、交情不求益我。则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故以弊交为资粮。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故以逆人为园林。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实,故以施德为弃屣。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动,必贪利毁己;了利本空,利莫妄求,故以疏利为富贵。十、被抑不求申明。则存人我,必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何伤我,故以受抑为行门。如是居碍反通,求通反碍,于此障碍,皆成妙境。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若罗刹歌利之辈,央掘提婆之徒,皆来作逆,悉与其记,化令成佛,岂不以彼逆为吾之顺,彼毁为吾之成也。况时薄世恶,人事异常,于学道人,岂无障碍,若不先居于碍,莫能排遣,使法王大宝,因兹而失,可不惜诸!



【按】此论世久失传,云栖每欲见而不可得,幸灵峰列入十要,始广流布,愿于此正助二行,受持必忽;还须于此十大碍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惟增念佛心,明若空观,不怨不尤,无挂无碍,庶得三昧宝王,决定生西。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3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3-24 10:32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明荷叶痷石头道人袁宏道居士西方合论节引



欲一生超僧祇之果,十念摄亿万之程,岂是粗见净思,结心尘口,所能趣越?不拼一,忍空累多生,如法而修,免角魔罥。



一、净悟门 欲生净土,当真实参究,如法了悟。一、了即秽恒净,不舍净故。二,闻净土不可思议,不怯弱故。三、知毕竟空中,因果不失,此一切恶法,不更作故。四、知彼土不去不来,此亦不去不来故。五、悟佛身量遍满虚空,众生身量亦遍满虚空故。六、闻阿僧祇无量诸行,不惊怖故。七、修十善三福,不住人天故。八、如觉后忆梦中事,不作有无解故。九、如眼见故乡,信不信不可得知。十、知法无我,顺性利生,直至成熟,无疲厌故,菩萨入此门已,成就白法,随意得生。



二、净信门 若修行未能顿悟,当深植信根,不惊不动。一、信金口诚言,决定当生故。二、信自心广大,具有如是清净功德故。三、信因果如形影,决定相随故。四、信此身形识,及一切世界建立,如阳焰空华,无所有故。五、信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故。六、信一切法唯心,如忆梅舌酸。七、信念力不可思议,如业力故。八、信莲胞不可思议,如胞胎故。九、信佛无量身、无量寿、无量光,不可思议,如蚁子身,蜉蝣岁,萤火光,同一不思议故。十、信此身决定当死故。若具如是信根,举足下足,无非念佛。



三、净观门 众生无始垢秽,遍一切法,修净业者,当加种种观行,磨炼习气,作往生津梁。一、净观,观佛相好,如观经所说故。二、不净观,观身心不净,器世界不净,生厌离故。三、无常观,观一切法无定,如一美色,淫人观之为乐,妇观之为苦,观行人观之种种恶露,异类观之如土木故。四、和合观,观是身,是世界,是见闻觉知,如积木为屋,积彩为画,无实体故。五、对治观,观自身何结最重,当用何法对治故。六、惭愧观,观一切众生,无量劫来,与我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男女,递相淫毒,曾不觉知,当生大悔恨故。七、念念观,观一切时中,几许念佛心,几许利生心,几许垢净沈掉心故。八、平等观,观一切色,无好丑故,一切声一声,无誉毁故。一切受一受,无恩仇故。一切义一义,无浅深故。九、微细观,观佛念法念,起于何来,去于何往故。十、法界观,观一毛、一尘、一草、一木,皆具有无量净佛国土故。若行诸观时,以第一净观为主,余九为伴。



四、净念门 念佛之法,名一行三昧,若念散漫,三昧不成。一、摄心念,于一切处,摄念不忘,纵令昏寐,亦系念而寝,不隔念,不异念故。二、勇猛念,如好色人,闻淫女所在,高岩深涧,磷途鬼窟,必往不怯故。三、深心念,如大海深广,必穷其底,觉路遥遥,不竟不休故。四、观想念,念念中见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五、息心念,息一切名心,宦心、欲心、世间心、贪恋心、贡高心、遮护心、人我是非心,念佛故。六、悲啼念,每一想佛,身毛皆竖,五内若裂,如忆少背之慈母故。七、发愤念,如落第孤寒,负才寂寞,每一念及,殆不欲生故。八、一切念,见闻觉知,及毛孔骨髓,无一处不念佛故。九、参究念,念佛一声,便念此声落处故。十、实相念,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有无心念,不以非有无心念故。是为上品念佛门。若如是念者,现生必得见佛。



五、净忏门 欲除重障,当勤忏悔:一、内忏,忏心意识不净因故。二、外忏,忏一切色声不净法故。三、事忏,忏十八界,二十五有,八万四千种种尘劳结使,障学阿僧祗劫见佛利生诸行业故。四、理忏、忏入道以来,所得狂解,所学经论,所闻奥义,作止任灭等病,障佛无漏智故。五、过去忏,忏无始世来,所作黑业,杀盗淫妄,一一当忏悔故。六、未来忏,一切恶法,即今便止,尽未来世,永不相续故。七、现在忏,忏现在世,所有生老病死种种苦业,烦恼业,举足下足业,起口动心业,一切微细不可称量业故。八、刹那忏,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一生灭一忏故。九、究竟忏,等觉位中,有一分无明,究竟洗涤故。十、法界忏,法性中无我无人,普为十方过现未来一切众生忏故。若能如是真实忏者,一切障碍悉得消灭,不离道场,得见诸佛。



六、净愿门 修净土者,当发大愿,一、不为福田故愿,愿为一切众生荫,生净土故。二、不为眷属故愿,愿治一切如来家,生净土故。三、不为病苦故愿,愿医一切世间无明等疮,生净土故。四、不为转轮王故愿,愿转诸佛如来法*,作大法王,生净土故。五、不为欲界故愿,愿离一切微妙五欲,生净土故。六、不为色界故愿,愿离一切禅着,生净土故。七、不为无色界故愿,愿尽种种微细流注,证无量相好身,生净土故。八、不为声闻、辟支故愿,愿以福智二严,饶益一切众生,生净土故。九、不为一世界、千世界故愿,愿代无央数世界苦,拔一切世界众生,生净土故。十、不为一至千阿僧祗劫众生故愿,愿代无量无数阿僧祗劫众生苦,拔一切众生,生净土故。若能如是发大愿者,最后刹那,决定当如普贤愿中所说,当知愿为导极乐之明师故。



七、净戒门 一切净法,以戒为址,戒为诸善法之首,入净国之门。一、悭贪戒,行财命二施及法施,无爱惜故。二、毁禁戒,五戒,律仪戒、乃至无漏戒,满足持故。三、瞋恚戒,以忍调心,及于身口,若遇恶口刀杖所加,但自思惟业因缘法,作偿负想、导师想、风寒冷热故。四、放逸戒,生死险道,无放身处,如人持满油钵,行悬绳上,不得左右顾视,及生第二念故。五、散乱戒,守摄诸根,息诸缘影,如护风灯,如防生鸟故。六、愚痴戒,以智慧破诸迷闷故。七憍慢戒,不应以才辩、悟解、诤论故贡高,一切所得,如地上尘、镜面垢,不应以此垢、骄彼垢故。八、覆藏戒,一切处诸佛、菩萨、神明,无可覆故。如日中逃影,波中逃湿,无可逃故。九、无益戒,一切嬉戏事、诗文、尘缘、口解脱无益,当远离故。十、不住戒,如上持戒,但为生净土,饶益众生,不求闻誉法,及诸人天二乘果故。菩萨如是行于净戒,能摄众生,生于净土。



八、净处门 学道人既有志出尘,当舍诸恶处:一、繁华喧阗处。二、歌楼酒肆处。三、热焰熏灼处。四、论朝事处。五、恩爱缠缚、及熟游历处。六、诗坛文社、斗章摘句处。七讥剌古今,较长竞短处。八、讲无义味道学处。九、义解家、斗名相、矜小智处。十、宗乘狂解,妄谈顿悟,轻视戒律处。是等挠道,与魔不异,是故当远。若离是诸处,一切道业,即当成办。



九、净侣门 一切悟机,非友不发,一切恶法,非友不止。行道求友,当严别净秽。当近:一、山林闲适之友,能止躁心故。二、严持戒律之友,能淡诸欲故。三、智慧广大之友,能出迷津故。四、总持文字之友,能决疑难故。五、寂寞枯槁之友,能恬进取故。六、谦卑忍辱之友,能销我慢故。七、直心忠告之友,能抑诸过故。八、勇猛精进之友,能速道果故。九、轻财好施之友,能破大悭故。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友,能摧人我等执故。若无如是净侣,即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像为师,以经为侣。其他嬉戏之徒,宁绝勿通。



十、不定净门 众生根器,利钝不同,如上诸法,上根利器,方得具足。如来有异方便,开九品之门,分上中下修习三等:一、或解义谛,未全伏惑,或不深解,但能诵读诸经故。二、或但依语生信,或因他生信,或遇贫穷折辱生信故。三、或观金像,或随意观一像故。四、或晨朝十念、百念,乃至千念故。五、或但忏粗重习气,及十不善业故。六、或为怖生死,或遇苦难,发愿往生,但不得作人天及诸福德愿故。或但持八戒五戒,乃至但戒杀盗淫妄故。、八一切喧场,不能卒离,但时时生厌离心故。九、于诸世法中人,不能即断,但不随顺故。十、或但临终十念故。如上诸法,但能至心受持一法者,皆得往生,唯不得疑信相参。若有疑者,一切诸行,悉不成就。



【按】本论修持十门、摄尽一切念佛法门。宝王论云:「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不必更求开悟,或涉观想参究,亦不必勉求净处侣,但息名利等心,于一切喧场,心生厌离,于诸世法中人,行勿随顺,生信发愿,严持净戒,摄心念佛,愿拼一忍,顿超僧祇。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4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3-24 10:33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附录 莲池大师普劝戒杀放生



人人爱命,物物贪生,何得杀彼形躯,充己口食。或利刃剖腹,或尖刀刺心,或剥皮刮麟,或断喉劈壳,或滚汤活煮鳖鳝,或盐酒生腌蟹虾,可怜大痛无伸,极苦难忍,造此弥天恶业,结成万世深雠。一日无常,即角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受罪毕时,仍作畜类,怨怨对报,命命填还,还毕为人,多病寿夭,或死蛇虎,或死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药,皆杀生所感也。我今泣血稽颡,哀告世人,不敢逼你吃斋,且先劝你戒杀,戒杀之家,善神守护,灾横消除,寿算绵长,子孙贤孝,吉祥种种,难可具陈。若更随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当随愿往生,永脱轮回,入不退也。诸仁者、有缘遇此,便请回心,决志受持,莫生疑悔。如不能行,即以转施他人,亦功德无量。



【按】不结冤孽债,临终无障碍,普劝念佛同道,戒杀放生,免为往生障缘也。



念佛法要卷三终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5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3-24 10:33 |

<< 上页  1   2   3  >>(共 3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9490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