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机车市场因前几年将四期化油转为五期喷射,普遍让100~150cc机车都涨价不少
五期车主打五期环保更严格的规范与更省油喷射引擎,这两点是与四期车的最大不同
然而因为机车纷纷在价位上调涨,对于要选购机车前,建议做好功课将是更重要的环节
市场上尚有CPI 125五期化油版,价格也只有四万初,比各大品牌低上许多算是唯一的例外
在台湾几个常见的机车品牌所推出的入门125机车价位约落在5~6万元区间
主要会依碟煞(前轮)与鼓煞版本来做不同的区别,一般来说这两个版本价差约3000元
KYMCO V2、SYM GT、SUZUKI ADDRESS、YAMAHA 劲风光为四厂的入门125
以上每台机车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优点,也不可能全部都是比较差的规格
先研究哪些规格是自己所需要,或那些缺点是自己无法接受的,再来挑选会比较合适
本回的主角为三阳SYM GT 125,以上四款车种个人已经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比较
个人觉得GT 125会是这几款中优点较多,而且综合总分也比较高的一款机车
GT 125灰黑碟煞版,GT每年贴纸好像都不太一样,以往有白、黑、银、蓝、红、铁灰可以选择
125碟煞版好像从去年开始只剩白跟灰黑两色可以选,贴纸的大小也小上许多
车重约105kg,不会太重也算是可以接受的重量
车体1810 x 680 x 1070mm,比一般125CC小一点,但还是比100CC大一号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02.jpg)
前轮使用黑色10吋轮框,不同的地方在于碟煞版为铝圈材质,鼓煞版为钢圈材质
前碟盘为浪花设计,尺寸为180mm有点小,实际骑乘起来不要太热血应该都够用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03.jpg)
以前GT碟煞会强调使用MAXXIS轮胎,不过2011年领牌车看起来已经换胎
图中为华丰DM1080F,晴天时的舒适度还不错,雨天有时间再比较看看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04.jpg)
脚踏板与前内箱下段,空间位置还不错
个人放置双脚时算是适中,对于身材高大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挤
左右宽度较窄一点但是前后长度还算不错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05.jpg)
四合一中控锁
钥匙孔往右转为启动,往左为开启油箱或龙头锁功能,下方为磁石锁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06.jpg)
油箱盖打开貌,汽车箱容量为5.5L,如果能有6L的空间将会更好
右方是可折式收纳挂钩,个人比较喜欢这种设计,不使用时可以收起避免卡脚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07.jpg)
龙头右侧开关
上方灰白色为SEAT ONE触控式座垫开关,需要在启动时才可以使用
底下为车灯与启动的两种常见开关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08.jpg)
龙头左侧开关
上方为远近灯与超车闪烁灯功能
底下为方向灯左右边切换与喇叭开关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09.jpg)
后照镜造型跟可视角都还算不错
印象中在路上看到SYM其他几款车种也使用此后照镜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0.jpg)
液晶式仪表板可说是GT125碟煞版最大优势,连自家的GT125 EVO或GT150还是使用传统式
再比较市场上其他125CC的车种,在六万五以下似乎也没看到有液晶式仪表板
右下TRIP功能,主要为计算每次归0后再继续行驶的里程数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1.jpg)
TOTAL就是此车总里程数,启动时背光为橘色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2.jpg)
显示目前电瓶的电压,会显示这方面状态倒是相当少见
对于喷射车种几乎都没有踩发的设计来看,此功能相当实用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3.jpg)
时间功能,相信有不少人会因为液晶式仪表板可以显示时间而舍弃传统式
不过液晶式虽然功能较多,但后续故障的维修费用较高,这方面倒是有利有弊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4.jpg)
车体左后方,中间白色避震器比较细,加上位置在内部对于改装比较不容易
上方黑色部份为空滤系统,下方黑色部分为传动箱,大部份的机车都是使用这样的配置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5.jpg)
后方尾灯使用LED设计,左右方向灯为传统灯泡设计
尾灯LED设计几乎都是在高阶125车种才会看到,GT算是入门款中的异数...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6.jpg)
排气管小一号是GT125常被提到的不足处,GT150看起来会好上一些
此外后轮胎上方没有土除,改用几块塑胶皮来阻挡泥沙也是较为被人诟病的设计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7.jpg)
前龙头一览,GT外型比较接近新车款的设计,与许多7万以上的高阶125类似
35W HS1头灯,初看到觉得这部份车灯不大,但实际使用后的亮度让人满意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8.jpg)
小灯与方向灯
前方V型小贴纸,右方GT125用电镀凸版的贴纸质感会较佳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19.jpg)
GT座垫位置不算太高,看似平凡无奇的椅垫皮,实际坐起来够软也相当舒适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0.jpg)
车厢越大的设计反而越需要全开椅垫才会比较好放置物品
旁边有一个钥匙孔,熄火后必须由此处打开车厢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1.jpg)
27L大容量车厢,入门级125CC很难看到的规格
目前6万5以下只有SYM XPRO/GT/GT EVO/GR车有这个容量
座垫最前面各有一个安全帽挂钩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2.jpg)
区分成两个区域,后方的空间可以放不少的物件
如果不是太大型的雨衣或大锁都可以同时放进去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3.jpg)
前方主要放安全帽使用,如果不是大帽体的全罩式安全帽都应该可以轻松放入
右方黄色开关按钮就是断电防盗锁,关掉的话就无法发动机车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4.jpg)
左方为前座垫底下的挂钩,GT的设计共有四个挂钩可以使用
右下为弹旋式后脚踏,也就是一般常提到的飞旋踏板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5.jpg)
要使用时,可以用脚直接在上方黑色圆圈压按,便会直接跳出
不会像侧边的飞旋设计会因挤车或碰到旁边而跳出
不想使用时只要直接往内压便会自动扣住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6.jpg)
GT125右后方照片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7.jpg)
碟煞版在前后轮都使用100/90 10 56J,骑乘起来稳定度跟舒适度都比想像中好
车身主要是细长型,比一般100CC或SUZUKI ADDRESS还大一号,不过比V2或劲风光还小一号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8.jpg)
SYM GT-125 EFi碟煞
动力比 ★★★★★★★★☆☆ 80/100
用料比 ★★★★★★★★☆☆ 82/100
规格比 ★★★★★★★★★☆ 89/100
外观比 ★★★★★★★★★☆ 92/100
性价比 ★★★★★★★★☆☆ 83/100
优点
1.入门125的价位,却能拥有高阶125的外观设计
2.液晶式仪表板使用方便与辨识度更高的LED尾灯设计
3.车厢容量达到27L,在6万5以下的机车市场,应该只输给自家GT125 EVO一点点
4.以个人体型在骑乘时舒适度与避震度都还不错,椅垫材质相当软Q
5.SYM今年赠送失窃险加码到一年的丢车赔车险
6.前方有四个挂钩可以运用,龙头下方的挂钩使用可折式设计
缺点
1.后避震过细而且设计在内部,不方便进行改装
2.后轮胎上没有土除设计,只使用塑胶档板
3.刚发动时排气管声音较大
4.液晶式仪表板对于油量显示较不准确,有时剩3格会直接跳到0格
![](http://www.twcarpc.com/photo/wwm/2012/SGT/SGT29.jpg)
五期喷射车种让市场价位比起以往还要提高不少,相信这是大多数人普遍都有的感觉
如果身边的老机车还堪用的话,花些许费用来整理再战十年是较为省钱的选择
不过如果有入手新车需求的话,入门125相对的涨价范围比较少,选择方面也还算丰富
SYM GT125碟煞是个人觉得很平均的一款车种,价位方面在涨声不断的市场中也属较低价位
领牌车办到好大约5万5~5万7,未领牌车办到好会再多个1000~2000元
最低价同级款有KYMCO V2,优势在于车体较大与马力较高,其他配备就没有GT来得那么优
如果身材高大或体型较壮硕的使用者,入门125会建议考虑V2或是劲风光车体会比较搭配
SYM GT125与SUZUKI GSR的动力都为6.8 kw/rpm,换算成马力约9.2匹
虽然是目前125车种中最低的马力数据,不过GT明显在起中加速较为有力许多
可能是与车重较轻和传动的配置有关,在意马力的话可以挑选更高一阶的GT150或GR125
GR125虽然没有液晶式仪表板,却有更高的马力、大尺寸的避震器与更好的车箱配置等优点
以上是windwithme对于三阳GT125在以往网路上的研究与实际入手后的心得
希望对于有需求的消费者会有所帮助,日后如果有时间会再分享其他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