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05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要假借名言去思惟诸法实相的道理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三论宗嘉祥大师的《金刚般若疏》上引僧肇大师的一句话:
「玄道在乎绝域,不得以得之」,就是指这个不可思议、一切离名言相的境界是不可得,
若能到达无所得的境界,就是得到了。这样说,是不虚!还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从凡夫开始来说这件事,凡夫遇见一切事情都是有所得、都是有执着;若把这有所得的执着取消,
就是无所得,无所得就是得到那不可思议境界了。

在僧肇大师的时代,真谛三藏、菩提流支这些唯识学者还没来中国,昙无谶也还没来,
只有罗什法师在,而他能说出这句话来;会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符合唯识宗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的道理。
唯识上说:「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一定要有能诠,显示所诠,有能、有所,
智慧才能活动;若离开能诠的名言,要诠显所诠的事,我们的智慧不能动了;
就是指没有名言相的时候,心就不能活动。

那么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要假藉名言去思惟诸法实相的道理──这是观,
还须要有奢摩他的止;奢摩他的止是无分别,毗钵舍那的观是有分别,就是用这两个方法调心。
继续地这样止而又观、观而又止,就能把有所得的执着破尽了,这无所得的智慧一出来,
能、所都不可得,就入于无分别境界;这时候,圆成实性就显现出来──不得以得之;
于是中无实无虚,也就是这样意思。僧肇大师没看见唯识的经论,能觉悟到这里,是大智慧人。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佛就说世间上一切法──有漏法、无漏法,
有为法、无为法──皆是佛法。这是结束这段文。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8-23 17:46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肇论》由后秦僧人释僧肇所着。凡一卷六部分。
僧肇好清谈,早年师从鸠摩罗什,着作甚多,以《肇论》最为出名。
肇论一词最早见于惠达­《肇论疏》,事实上是由《宗本义》、
《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所组成。
「宗本义」为全书之首,是僧肇的思想总纲,
隐士刘遗民对僧肇的­《­般若无知论》极为推崇,弘始十二年(410年)
刘遗民致函僧肇称「才运清俊,旨中­沈允。推步圣文,婉然有归,披味殷勤,
不能释手­,真可谓浴心方渊,悟怀绝冥之肆,穷­尽精巧,无所间然」。
此时僧肇只有二十三岁。
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说,很明显是受到老庄玄学等传统思想影响的结果,
人们对般若­性空学说的理解,多流于片面,不够精确。

《­肇论》是佛学中国化的代表作,结合了中国­的老子与庄子思想,
又以《维摩》、《般若》、《三论》为宗。
僧肇的佛学思想都是围绕着­解­般若学的「空」展开的。
《肇论》以般若中道之观点来阐述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思­想,
批六家七宗中的本无、即色和心无三家。 黄忏华在《僧肇》一文称:
「《宗本义》从缘生无性谈实相,《不真空论》从立处皆真谈本­体,
《物不迁论》依即动即静谈体用一如,《­般若无知论》谈体用的关系,
都是有所发挥­而互相联系之作」。一般而言,《般若无知论》讲「智空」,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讲­「法空」,
《涅槃无名论》讲「智法俱同一空」的「果空」,僧肇被喻为「解空」第一­。
僧肇的《肇论》是在佛教的基础上对玄佛合流进行批判,
一方面将玄学的成就推展至高峰,­一另方面又标志着玄佛合流的终结,
从此老庄­思想在佛学中彻底消失,中原高僧多不愿再­附会于老庄。
历代有许多高僧注疏《肇论》。南宋明帝时期,陆澄编有《法论目录》,
着录《肇论》四篇­,《不真空论》归于「法性集」、
《涅槃无名­论》归于「觉性集」、《般若无知论》归于­「般若集」、
《物不迁论》归于「物理集」。慧皎撰《高僧传》,介绍僧肇的生平,
大量引­用­《涅槃无名论》。现存有晋惠达《肇论疏》2卷,唐元康《肇论疏》3卷,
惠澄《肇论­疏》3卷。宋代净源有《肇论中吴集解》三卷及《­肇论集解令模钞》二卷。
元代文才有《­肇论新疏》三卷和《肇论新疏游刃》三卷。
明代憨山德清的《肇论略注》6卷,袾宏有《竹­窗随笔­·物不迁论驳》。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8-23 18:4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857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