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951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分别影事
梦参法师开示: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
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假使说把它都灭掉,那就成道了吧?不是的。
这一切的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各有各的作用。
如果咱们设想,咱们眼睛看见一切,
耳朵闻见一切,心里感觉,谁触到我心里有所感觉,
这些个作用把它停下来,
不去缘念色、声、香、味、触,
把色、声、香、味、触不去缘念,
就把见闻觉知的作用让它不起作用,
不起作用就入定的意思,定,见闻觉知都没有了。
内守幽闲,内守幽闲就是心寂静之境界,
这是凡夫的,不是圣人的。凡夫也有时候静下来,
外头境界相什么都不去管它了。
这个是外道的境界相,都有这种境界相,入定了,
外道也入定,一样的。他把他所证得那个性,
取那个性。那个不是性体,
佛给它定名叫法尘,把一切灭掉见闻觉知,
内守幽闲,犹为法尘,
就这么句话, 这是法尘的分别影。
什么叫法尘?就是我们眼睛看见的,
看完了落到咱们思想意识去,那个影子叫法尘。
耳朵听到的声音,到你思惟当中想,
缘念过去,现相是没有了,以前过去,
就像那个影子落到那去,这都叫法尘。
幽闲,就是寂静,这个不能叫定,
就是停下来寂静了,这个境界是凡夫的,
凡夫境界。如果你烦恼了,心里不安,
你想静下来坐一下;你坐一下,
把外头境界相都放弃了,什么也不想;
但是又没睡眠,又不是睡眠。
每个都对自己的,这个时候的境界相是什么?幽闲,
内守幽闲,就安静下来。
这就是在你修定的时候叫独头意识,
这是法尘,但是是尘,
不是觉。这个名字叫什么?法尘分别缘影,
缘念过去落到心里头的影子,缘影,
缘这个境界,这个不是真的,虚妄的。
这个所产生的,这就是入了寂静了,
这个性所产生的功能。
你要把这个能够了达清楚,你得先把你的根门分析好。
什么叫根门?比如根说,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你把这个分析清楚,这叫尘。根里头有个性,
这个性就知道这个根的,那就叫什么?
眼睛叫见,耳朵听到叫闻,心里感觉到的叫觉,
意识意识到的叫知,觉跟知是两回事,咱们没有下细分。
如果别人触摸你一下子,你感觉,你不叫知;
当你一时一分别什么触到我,
这个叫知了。咱们经常感觉疼痛,
有时痛得很不能忍受,那你用用这个功夫吧!
当人家打到你身上的时候,打得重了你感觉痛,
谁觉到痛?能觉到痛的那个,它不痛!
它不痛,它觉得痛,但是它没痛。咱们经常说,
在佛教这样讲「有觉觉痛,无痛痛觉」,
你感觉到痛,觉到痛了,它痛不到你那个感觉,
你要把这个感觉(痛的这个觉)
跟你所痛处分开来。例如咱们这个骼臂,
或者腿,或者哪个部分,让人打得很重,甚至打断了,
这痛吧?很痛,但是不是感觉,感觉觉到痛,
痛不到痛觉上去,「有觉觉痛,无痛痛觉」!
假使你把你感觉的觉跟你肉体把它分开,
不痛了,当下就止痛。这个例子咱们过去很多,
但是这都是圣人的境界了。
例如二祖慧可大师参达摩祖师的时候,
他在雪地里站了三天,外头下大雪,
他站那求法。达摩祖师问他说:你在这做什么?
他说:我在这向祖师求法?达摩祖师问说:
你这个轻心慢心求法?在我们来看这简直不近人情,
在雪地里站了两三天,你还说轻心慢心;
这是圣人的境界。二祖拿出戒刀来把骼臂就砍断,
拿一个骼臂供养达摩祖师。这一砍断了痛得不得了,
因为断一臂,这叫立雪断臂。二祖在那雪地站,
立雪断臂就在雪地站,痛得不得了,他求达摩祖师说:
我求祖师给我安心,我心痛得安不了。
达摩祖师就说:好,将心来,我与汝安。
你把你心拿来,我给你安心。
二祖慧可大师前后、左右、内外哪里是心,
他说:我觅心了不可得,我哪里找心。
就像阿难这个时候遭佛批评他 的心找不到一样的。
达摩祖师说:我与汝安心已竟。不可得处即是心,
这个咱们是悟不到的,如果你悟得到了,
这个境界就是开悟了。但是慧可大师就开悟了。
我说这个介绍这个重点,就当他一悟心离体,
心跟他身体两个分开了,这个雪断了臂不痛了。
就是什么呢?我刚才说的「有觉觉痛,无痛痛觉」,
你有个能知的感觉感觉痛,
但是这个痛痛不到你那个感觉。一切见闻觉知,
内守幽闲,分别影事,这属于尘境,不是你的心。
这是根、尘、识。根,就是咱们的身体是身根,
眼根、耳根、鼻根等六根;
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识呢?
中间起作用就是识。眼睛对一切尘境没有分别,
眼识同时俱在。我们能分别了眼对色,
像这些花能分别是白的、是红的、是黄的,
这个中间叫识,不是眼。根、尘、识一定要把它分清楚,
没学佛法的人对这个根本不理解了。它们不同,
你怎么认识根、尘、识三个是不同的?教你认知。
内守幽闲,安安静静,什么意念都没有,就叫幽闲,
这个叫法尘。前尘落下的影子,这哪里有真的,
只是影子而已。就是物都没有。
楞严经是属于禅宗的,各个祖师,
过去在唐宋时代禅宗最兴,
历代祖师就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来引接众生,
来引接向他求法的。人家来向他求法,
问他:如何是祖师西来大义?或者他举个拳头,
你明白吗?或者伸一个手指头,你明白吗?
但你眼睛看到,眼见了,他说什么意思,
你问如何是祖师西来大义,你能理解吗?
当你因缘成熟了,他一竖拳头,他开了悟了,
来者(问的人)就这样开了悟了。
如何是祖师西来大义?就是拳头,拳头就是西来大义。
那你没有理解的,你不知道,你开悟耽误了就没悟道。
叫你能见处荐取,举个拳头,谁见的?能见的是什么?
能见见于所见,能见所见是空的,开悟是这样悟的。
有的祖师,你来问他:如何是祖师西来大义?
拿棒子给你一棒子,再大吼一声,请问的人开悟了。
这是什么?有的向眼根,有的向耳根,
有的向根门就六根动地。什么叫六根动地?
他从你哪一个根门启示你,这就是佛所说的见闻觉知。
见是眼,闻是耳,知是意根,觉是触,你感触,知是心,
是所显现的,这叫密。大家说的密宗,你问他:
如何是祖师西来大义?他举个拳头,这就是密。
如果你认得拳头,那就错了,拳头不是拳头,
这就是西来大义。所以在楞严经,
我们一般的说属于参禅的人,
他示的意见就是让你认识分别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境界相。
因为你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缘外头色身香味触法的境,
心对境中间是有个缘。诸法因缘生,当你最初那个是因,
对境的时候这是缘,心必缘境,
心缘境的时候才有分别。在这个根和缘境的时候,
那你就分别了什么叫根、什么叫识,根识的差别,
根跟识有分别的。就像我刚才讲的,
眼根对待一切色法的时候,它中间没分别。根对识,
它不知道这个黄的、白的、红的,没有。
能知道黄的、红的、白的、有情无情的,
这个中间是识,识见,根不能见,眼根不能见。
如果像瞎子眼根坏了,他还见不见?那是根坏了,
眼根坏了,他识没坏。你问那瞎子:你还看见、
看不见?他说:看得见。看见什么?黑暗。
色是明暗二色,境,眼睛对的是明暗,
见明见暗。他看不见明,他见着暗。如果眼识坏了,
根没坏,那根对色的时候,它还能相对,它没分别了,
没有识了。这叫什么?就是人疯了,颠倒了,疯子,
丧心病狂,咱们说精神病,这就识坏了,根还在。
所以这个识跟根在我们一般不学佛的人,他不知道。
学佛的人知道根跟识是两回事,两个东西,
根是根,识是识。身根它有身识,眼根有眼识,
耳根有耳识,六根、六识、六尘这叫十八界,
各个有各个的界限。
所以在楞严经它要表现让你明白见闻觉知所显现的,
这个题目如来密因,这就是密。这个密是显什么?
是说你真,佛对阿难是说你真心所在。
前头的征心都征不到,这就给你显现,
这是一切根本中的根本。哪个根本呢?是真的根本。
佛给阿难显示的二种根本,一个妄的根本,
一个真的根本,无始无明是妄的根本,
一真法界性是真的根本。但是有没有六根互用的时候?
这后头讲二十五圆通,一通百通。这如何理解?
如果说一个辣椒(海椒),你必须舌根尝到这辣或不辣,
你没有尝到你不知道。
但是眼睛一看见辣椒就知道这个东西很辣,
看见拿个醋瓶子,你眼根看见的说这是山西醋,
嗨!这可酸了。为什么?这是识,还没到根门。
你舌头没尝,也知道醋是酸的、
辣椒是辣的,这是识知,不是根,这叫六根互知。
如果有神通的人,开了悟的人,哪一根都通的。
这个等我们后头讲二十五圆通,一通百通,
就是这个含义。说生死,一了永了,了了生死了。
所以学佛法一通百通,你懂得一样,其他的你自然就懂。
因为见闻觉知是相通的,是心,不是外头,
见闻觉知不是根门。说成道,成个什么呢?
就成这个心。这就是说我们心生则种种法生,
心灭则种种法灭。我们经常说法尘境界相,
这就说到你那个六根的心,心对着法尘,眼观色,
耳闻声,耳朵只能听到声音,你让他拿到辣椒,
说:你给我闻闻,这是什么味道?拿耳根听听?
它不能互用。要你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能互用了就可以。
你前头所收来的影子,就叫法尘。
这个法尘也有生有灭两种不同,有生相,有灭相,
法尘的境界相。灭是什么?你五根,眼耳鼻舌身意这五根,
根与前头的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身识、意识,根和尘的差别,有根没识了,作用不起;
有识没根了,那你效果也分不清楚了,
因此这是根识互用的差别。但是讲它法尘,眼耳鼻舌身意,
意就是专对着法尘的,色、身、香、味、触、法,
法就法尘了,一个是生起,生尘,一个是灭尘。
你见闻觉知的、了达的那是意识,随你思想起的念,
它就起了一种分别;而这个尘有, 有色身,有颜色、
有花什么的,那你就随着就有了;没有了,花都没有了,
还有什么黄的、白的、黑的,
那就随着尘灭这个根也就灭,识也就灭了,
因为没有现相;没有现相,你还分别什么?外头尘有就有,
尘没有了就没有了。这就叫凡夫。因为你 的意识随念分别,
有尘了,你这念才有;没尘了,念没有,那叫凡夫境界。
外道修道成功的,或者权乘菩萨,或者二乘小乘的圣人,
这一切修行人,在这些个动作当中,
你要想把一切动境归成静境,止住,止住一切动让它不动。
就像我们修定的功夫,内守幽闲,静下来了,
让一切尘境都熄灭了,把这些散动让它不动。
不动,修定!要想修定的功夫,定是止,
止什么?止外头一切的动,让它归于静,
你才能入定。如果你动作当中,
现在也有动中取静,在动中的让它能静下来,
但是这个少。佛说这个是止,止一切动作相,
让它静下来,幽静下来。
这个时候你的意(意念、意识)都不对外境了,
不对外境,你坐着入静,就静下来了。
这是修定起码的功夫,这也是境界相。
在咱们一般说修定,修定的境界相,动静二相。
动让它静下来,静也是相,连静也没有了,
那才叫真正的功夫。止二相,动相静相。
这个静相就指法尘说的,法尘没有体的,
没有什么样子给你。前五根,
眼耳鼻舌身意是对的色生香味触法,
有根有境。五识起的时候,眼耳鼻舌身这五识起的时候,
但是有个意识的作用在里头,很明了的。
这个明了的意识,跟你这个根,跟你前头这个根,
眼一观色,这个识就跟着在里头了。
同时的,根一对色的时候,这个识(眼识)就在根里,
它同时就分别。这个好像是一点分别都没有,
实际上它两个各是各的作用。你缘外头境界相的时候,
当你眼见色的时候,一定要眼识,
眼识当时就分别,同时的。但是法尘跟意识就不同了,
这个影事怎么比喻?例如我们拿照相机照的时候,
照相的时候,照相机照相的时候是法尘,这个中间没有意识,
就是照相机一按一按就把你照下去了,这是分身,
这个尘叫分身尘,这叫独头意识所缘的境界相,
只是计度分别。另外还有一种分灭尘,
就是在那静下来,内里头守的幽闲境界,
在定中产生独头意识,它全是托分别,
但是分别不分别了;不分别了,境界相都沉寂下来了,
没有了,没有外境界相了,这叫细微的分别。
就像那个水没有波浪,细流的,很恬静,清清净净的;
但是流没流?还在流 。所以这个叫法尘分别影事,
如是解释。当我们第六识能够明了,有明了,
所以给它叫个独头。为什么叫独头?
没有境界相叫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跟明了意识不一样了,
明了意识缘外边境界相,缘境界相明了。
明了这个花,明了这个是桌子,明了那个是板凳,
马上就分别了,它有意识在中间分别,
能够分别每个法的法体。所以当你眼观色的时候,
分别红黄赤白的时候,这个意识存在,
分别这是什么花?草本的,那是木本的,
它马上意识得到。那叫意识,
识与根同时作用,识根相同。还有梦中的独头。
我们在梦里头作梦,梦里头不是真实的,
虚妄的梦境,那个缘念是空的,
那识也起作用,也在缘念;
缘念是没有的,是作梦,你醒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就跟我们入定情况相似,这是定中独头意识所缘念的,
梦中独头意识所缘念的,那个缘念是空,没有形相。
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简简单单这样学习,
从文字上你就能理解。
你必须得靠修,要思惟,随着这个文字对境生心,
随着文字而入观,对着境界相你来心里头思惟修。
譬如说我们对一切花,我们知道它是不长的,短暂的,
一到冬天什么都死亡了,现在适应它的环境它就生,
不适应环境它就灭。这个明了的意思是从你藏下来的,
八识所传来的,不是第六意识所能分别到的。
无量的种子,咱们说历史的经验,
那又超过你第六意识了,往后以下分别讲就明白了。
现在为什么要分别这些个,因为要让阿难明白心,
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妄还有妄中之妄,
妄里头的妄。举个例子,当在作梦的时候,
你在梦中知道自己是在作梦吗?但是我有时候知道是作梦,
但是在梦里头又来一个梦,知道前头那个梦,
那这个梦不是梦了;能够到第三番、第四番,
这个梦没有醒,又作一个梦,梦中之梦,
就是研究研究这个梦。现在我们大家都在干什么?
都在作梦,现在这就在作梦,而这个梦跟那个梦又不同了。
所以佛教导我们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现在我们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六道,
但是这是迷,这是在作梦一样的,是不错有六道;
当我真正明白了,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都没有。
楞严经专分别辩论这些个,咱们现在是开始,征心所在,
还没有加详细解释,完了后边的逐渐解释这些问题。
还没有显见,这才七处征心,还有十番显见,
就是你所看见的问题,不是像你所想像的,
不是这个看法。你见不同,见不同是由于文化水平不同,
知识不同,这个还都在识里头,还不是智慧;
等你开了有智慧,智慧知见跟识知见差别太大了。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节录 楞严经(十二)(梦参老法师普寿寺农历2008/6/27)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6-10 16:12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图 2.



客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为迷理而起者,
故名之为客。为污心性者,故名之为尘。
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
注「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
于心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
坌污称尘。」日本太子之维摩经疏四曰:
「一切不善,理非恒有,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
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
楞严经一曰:「时憍陈那,起立白佛:
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圆觉经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慧律法师:如果能够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尘自生灭,自性不动。
如果我们了解,
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这些包括我们的色身,⋯⋯
即生灭彻底放下,这一念,现前当下这一念,
离一切相,究竟放下的心,
一丝不挂,一尘不染,
不起心,不动念,动念即乖嘛,
这一念就是佛。
所以,《金刚经》:
须菩提!以要言之,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令心无所增减,是名修行。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
因为色即是空;受、想、行、识都是空。
不行一行,名为佛行,
佛陀所行的一切善,
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执着,做他该做的工作。
我也是这样子,做我该做的工作,
没有什么伟大不伟大、了不了不起,
我们没有这样的心。不住一法,名为正法,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6-10 16:12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落谢影子
阿赖耶是从哪里来的? 阿赖耶是梵语,
翻成中文是「 藏识 」, 藏就是含藏。 藏的是什么?
诸法的印象,佛经的术语称为「 诸法落谢影子 」,
现在人讲印象。 我们从早到晚,一生生活当中,
六根所接触的境界都有印象,永远不会磨灭,
这就是阿赖耶识的功能。 阿赖耶识就像档案室,
你造的一切善、恶、无记,像档案一样储存在里面,
永远不会忘记。 纵然经过百千万劫,
阿赖耶所含藏的印象、种子,因缘遇会,果报就会现前。
阿赖耶非常微细,往往极其微细的念头造的业,
第六意识还没觉察到,阿赖耶里已经有了档案。

阿赖耶识的这些种子、印象,没有形相,
如果印像是色法、是物质,佛说我们无量劫至今的造作,
就是虚空也容纳不下,这就晓得我们造的业有多少!
所以,我们在菩提道上,怎么可能没有魔难、没有障碍?
往昔今生造的恶业太多了,恶业障碍我们,
善业也障碍我们 。 善业引起我们的贪爱,
恶业引起我们的瞋恚,贪瞋痴全是障碍。
所以,佛教我们修净业,修净业就没有障碍。
(以上谨节录自《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讲述)

六尘里面是说我们六根起用的对象,
我们眼所见的都叫「 色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非常广泛,
只要你眼睛睁开,你所见到的都用这一个字做代表。
耳根起作用的对像都叫「 声 」,
所以六根对六尘就是对这六种境界。
意根对法尘,「意」是什么?
意是念头,念头所念的对像都叫法尘。
法尘与前面五尘的眼耳鼻舌身所对的有没有关联?
有, 五尘落谢影子就叫做法尘 ,所以法尘的境界太广太广了。
我们眼睛看到的,看到之后你心里还落着印象,
你还在那里想,那个尘就叫做法尘。 耳朵听到的,
譬如你去看电影,离开电影场了,
电影里面那些画面还在你心里活动;你听音乐,
你已经离开音乐厅了,回到家里走在路上,
你还想到那个韵律,那些都叫法尘。
除了 我们眼耳鼻舌身所对的这五种对象之外,
心里头所攀缘的也统统叫法尘,
像梦中的境界,定中的境界,也全是法尘。

为什么叫「 尘 」? 尘是污染。 譬如这张桌子,
三天不擦它就有灰尘,就脏了。
佛说这些东西,就跟灰尘一样染污了心性,所以称为尘 。
到什么时候我们六根对外面六种境界清清楚楚又不被污染,
这就成功了,我们修行就修这个东西。
无量无边的法门,方法不一样,门径不一样,
目标、目的完全相同,就是修清净心,不被污染。
你能够不被污染,「 定 」成就了;清清楚楚,
了了分明,「 慧 」成就了; 定慧等学 。 如果一被污染了,
定、慧都没有了,那就是烦恼习气。
大经里佛常说:「 烦恼即菩提 」,烦恼与菩提是一不是二,
心地清净,烦恼就转变成菩提;心地被污染,菩提就变成烦恼。
烦恼跟菩提是一不是二,生死跟涅槃也是一不是二。
觉悟了,生死就变成涅槃;迷惑了,涅槃就变成生死。
所以世法、佛法,众生跟佛,无非是迷悟一念之差而已 ,
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以上谨节录自《新加坡学佛答问-第75集记》净空法师讲述)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6-10 16:16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尘埃
维基百科/尘沙惑 概说
因为无始无明里面的上烦恼极广极多,
因此说它是过恒河沙数上烦恼,
也因此而又简称作尘沙惑。
因为这种上烦恼的无明极微细、极多广,极难断尽。
五十二阶位的所有菩萨,在成佛前,
对法界实相─如来藏真如心体是不能究竟具足了知。
这是由于实相心第八阿赖耶识心体虽清净恒常不变易,
但所含藏的的无明极细、极多,其数无量,
故名过恒河沙数烦恼,故名尘沙惑。
在三乘菩提中的佛菩提道修行过程当中,
菩萨需经三大阿增祇劫的次第修行,
才能究竟灭除所知障中所断的惑即是尘沙惑,
也就是修证一切种智上面所应该断除的
过恒河沙数微细无明烦恼。
无明众生、声闻学人、已解脱无学阿罗汉、
辟支佛,对法界实相─如来藏真如心体是不知不证,
所以纵能尽断见思惑的一切烦恼障,仍有尘沙惑。
起无始无名诸上烦恼是相对于一念无明烦恼来说,
在所需修断的时间长短而言、烦恼的广狭而言、
断除之难易而言,一念无明烦恼当属于「下烦恼」,
而无始无明的烦恼为「上烦恼」,
其中如有心上烦恼、果上烦恼、定上烦恼、得上烦恼、
止上烦恼、观上烦恼、慧上烦恼、……
无量无数上烦恼,皆因对于佛地有惑而有,
故又名为尘沙惑。
等到成佛时,一切种智的智慧,
也就是对于真心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
都具足圆满的了知,没有丝毫的无明,
就是你已经断尽了所知障的最微细无明随眠,
这时方可说「尘沙惑」已断尽。
如尚有还有一丝一毫的所知障随眠,定非成佛;
换言之,地上菩萨的阶位只得道种智,非证得一切种智。
成佛时最后一分极微细所知障的随眠断尽,
大圆镜智与成所作智现前,方称之为一切种智。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6-10 16:18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慧律法师:一切妄境都是依妄见所现,
但, 妄却不离真,
就像你看到一棵树的影子,
你说影子是不是真树? 当然不是;
妄见是不是真心, 当然不是;
那棵树所投射出来的影子,不是真树,
但不离真树; 所以妄心不是真心,
但妄心不是真心; 意识心不是真心,
可是意识心, 不能离开真心 ]
带有少分之妄叫做见精,
当我们能见到见精的时候,
此时的见, 仍然不是真见,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6-10 16:23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前尘落谢的影子
郑振煌教授*
问: 直觉和佛性的差别在哪里?
答:「法尘」是前尘落谢的影子。
过去曾经经验过的,
尤其是身、语、意所造作的一切留下了影子
在阿赖耶识中,
一留下影子在阿赖耶识就变成以后
不管是五俱意识所产生的法尘,
或是独头意识所产生的法尘都来自
阿赖耶识前尘落谢的影子,
这就是直觉的东西,但直觉并不是佛性。

当我们还没有修行成功还没有净化
我们的八识为四种智慧之前,
我们的直觉完全是前尘落谢的影子,
因此还是有限的经验,
有限的经验并不是说没有那回事,
而是说我们很可能会以
有限的经验当成全体的真理。

经典上也有这个例子,
如果说天生就是看不见的人,
有人告诉他「雪」什么东西、
雪的颜色。如果他眼睛看不见,
白雪就像棉花,想像不出来,
好像太阳光,他也想像不出来,
跟他说下雪白色好像棉花,
他用手去摸棉花,就会知道。
跟他说下雪,而白雪就像太阳光那样子的白,
他直接到太阳下感受,
太阳光会给我热,有热的感觉,
就误以为白色是热的。
又好像经中所说的瞎子摸象,摸到大腿,
大腿只是象的一部份,
却把大腿当成一头大象。大象是什么?
像柱子一样,这叫「直觉」,
直觉还是染污的,还是有限的。
我们过去经验前尘落谢的影子,
只不过直觉没有第六识在起
贪、瞋、痴的作用。
他是很快速的从阿赖耶识「啵」
浮现在第六识中。如果经过第一次思考,
那时第六识就会加进末那识
我执的作用在里头。

佛性,是智慧的心,
了知ㄧ切万法真实相的智慧。
那种智慧了知一切皆是毕竟空性:
桌子是色法,是空;
声音是声尘,因缘所生也是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皆是空,
了知ㄧ切皆空,不再以分别心来说,
桌子是实有,声音是实有,
但并不是说一个智慧者
他没有看到桌子的存在,
没有听到声音的存在,不是的,
他还是用佛性去听声音,
只是不会去执着,不会去分别。

在接触一切对境的时候,
立刻觉照它是缘起性空,
因而不会起贪嗔痴慢疑的作用,
也就是烦恼心不会生起,
当下如是!如是!看到桌子
知道它是种因缘所生,无自性空、
无常,立刻就知道。
因此,就不会产生爱恨之心,那就是佛性。
佛性是清净的,而直觉来自于
阿赖耶识中过去的经验前尘影子。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6-10 16:2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406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