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
登入
注册
忘记密码
搜寻
赞助
赞助本站
数位公仔
纪念T恤
纪念马克杯
广告
刊登广告
广告价格
线上申请刊登
用雅币刊登
免费刊登
目前客户
简讯
简讯说明
购买金币
发送简讯
预约简讯
发送记录
好友通讯
罐头简讯
论命
数位论命馆
免费排盘工具
葫芦墩 优生造命
葫芦墩 八字命书
影音论命(葫芦墩)
影音占卜(葫芦墩)
购买金币
星座分析
孔明神数
周公解梦
星侨线上论命
娱乐
影 像 行 脚
数 位 造 型
数 位 画 廊
心 情 日 记
公 益 彩 券
送生日蛋糕
俄罗斯方块
四 川 省
猜 数 字
比 大 小
泡 泡 龙
许 愿 池
万 年 历
经 期 计 算
体 重 测 量
音 乐 点 播
卫 星 地 图
时间戳字幕
男女聊天室
求助
论坛守则
会员等级
会员权限
语法教学
常见问题
最新活动
打工赚雅币
首页
新版首页(全页)
传统首页(全页)
新版首页(选单)
传统首页(选单)
MyChat 数位男女
命理风水
15
星侨五术软体
4
葫芦墩命理网
5
命理问答
9
四柱八字
1
紫微斗数
1
姓名学
手面相
易经占卜
1
风水研讨
1
择日&三式
1
西洋占星
无视论塔罗牌
10
修行&武术
1
中医研讨
五术哈啦
1
电脑资讯
13
硬体讨论
5
超频 & 开箱
3
数位生活
2
PDA 讨论
手机讨论区
软体推荐
2
软体讨论
6
Apple 讨论
1
Unix-like
网路&防毒
2
程式设计
网站架设
4
电脑教学资源
生活休闲
14
休闲哈啦
7
感情世界
2
上班一族
5
国考&法律
7
生活医学
4
运动体育
1
单车讨论
1
钓鱼讨论
6
旅游讨论
4
天文观星
3
摄影分享
8
图片分享
4
数位影视
2
笑话集锦
3
兴趣嗜好
13
文学散文
7
绘图艺术
1
布袋戏
3
动漫画讨论
3
美食天地
6
理财专区
心理测验
1
汽、机车
3
宠物园地
模型&手工艺
4
花卉园艺
魔术方块
独轮车专区
电玩游戏
13
游戏欢乐包
4
CS讨论
8
Steam
3
MineCraft
2
东方Project
英雄联盟LOL
1
单机游戏
2
WebGame
3
线上游戏1
6
线上游戏2
5
电视游乐器
1
掌上型游戏
2
模拟器游戏
1
工商服务
6
虚拟城市
7
好康分享
新品贩售
二手拍卖
1
租屋&找屋
工商建议区
1
站务专区
10
最新活动
活动成果
数位造型
心情日记
个人图库
新人报到练习
论坛问题建议
1
荣会及电子报讨论
-最近版区-
-最近浏览-
»
电脑资讯
硬体讨论
超频 & 开箱
数位生活
PDA 讨论
手机讨论区
软体推荐
软体讨论
Apple 讨论
Unix-like
网路&防毒
程式设计
网站架设
电脑教学资源
»
硬体讨论
硬体哈拉区
硬体求助区
WCG 团队
驱动及韧体
旧文章保存区
»
硬体哈拉区
»
「海景之王,还得是你!」联力 Lian-Li O11 Vision Compact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1
个阅读者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级别:
小人物
x0
x2
分享:
x
0
[哈啦][机壳&电源] 「海景之王,还得是你!」联力 Lian-Li O11 Vision Compact
【前言
】
为了不让已经正在使用 O11 Vision 的人觉得被背刺了,所以在去年十月底所推出的 O11 Vision Compact,直到现在我才拿出来开箱( ͡° ͜ʖ ͡°),绝对不是我在偷懒!看在我如此真挚的眼神就原谅我吧~
从 O11 Dynamic EVO 推出之后我就一直关注着联力的海景机壳,我想他们的 DLC 配件是让大家又爱又恨的特色之一了吧!像这咖你想要散热好就得多加钱买前置网板套件,基本不存在有所谓的出厂就是最佳配置
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似乎不卷还真就竞争不了!本次开箱的 Vision Compact,虽然是「缩小版」,但开箱完后的感受反而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完整版」,随着功耗越来越膨胀,散热器与显卡尺寸越来越大,所以机壳的容纳空间就要再大再大!
从原本的只能全 12 公分风扇的兼容性,到后来 XL 版的全 14 公分风扇,体积从原本 Dynamic 的约 54 升膨胀到 EVO XL 的约 85 升,就连 O11 Vision 都有 67.8 升,现在回归初心,Compact 版缩小了 10.4 升来到了 57.4 升,当初放大灯照射得多用力,现在缩小灯就得开的更持久!
会说它才是真正的完全体,最主要就在于出厂时给了两套不同的顶盖配置,要透视有玻璃,要散热有网板!你说这联力是不是吃错药了吧?居然不用加价自己买 DLC 出厂就送!甚至它的售价比起原本的 Vision 还更便宜一些,其中的差异,带你一起了解一下~
▲熟悉的外箱设计,与 PCMR 共同联手推出,在品质与组装体验上无庸置疑~
▲由于内容较多,先简单带过内附配件,有详细的说明书、螺丝分类盒以及对应的白色款式给的银色螺丝、出厂预装是顶部网板的型式,玻璃额外用珍珠棉加强防护包装,大大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不知道为什么,联力家的海景机壳就是很有辨识度,一眼就能知道!乍看之下跟过往的 EVO 几乎相同,出厂时在玻璃转角处仍然保留着 A 柱来加固~
▲开机键设置在机壳的前面靠上的位置,与其他 IO 是分开的,没有给重新开机键,这很联力!
▲其余 I/O 放在了前面底部的位置,不过并不像是 EVO 那样提供模组化可变位置的设计,与原 Vision 一样是固定在此!因此建议还是摆放在桌上来使用与欣赏~
▲提供了两个 USB 3.0(5Gbps)、Type-C(10Gbps)、音源复合插孔,主线材采用扁线设计更方便理线~
▲顶部预装的 Mesh 网板可以与附件中的玻璃顶板做更换,考量到运输过程的风险所以预设是网板,提供给了玩家多一种选择,诗人认为这一点非常好!
▲比较多人在意的还是防尘网的问题,不过由于顶部主要是用来排风,其实基本不太会有落尘,反而是加装了滤网后会影响较多的散热效率,所以顶盖只用较密的网孔面板~
▲既然顶盖可以与玻璃面板做替换,那肯定这个天灵盖是可以自由拆下的!方便冷排或风扇的安装,只不过要拆的螺丝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多~
▲保留的 A 柱主要是为了运输上的安全考量,实际在使用时或装机时可以拆除不用特别装回,放在桌边可以顺便当个不求人来抓背,非常实用~
▲把 A 柱取下、顶盖的玻璃面板替换上去后,这才是 O11 Vision Compact 正港的样貌!比较容易受到瞩目的地方在于三面玻璃的交接处有个小三角,用来定位三片玻璃都能够在正确的位置上~
▲相比起原 Vision 来说 Compact 在后方的配置上有比较不同的改变,硬碟架跟电源的位置不同,算是低模式,后方虽然同样能够支援两个 12 公分风扇的安装,但由于 Compact 更为紧凑,所以在后方并不支援 240 冷排的安装!
▲在右侧背板上的设计也是一脉相承,左右两面的 Mesh 网孔为风扇与电源、硬碟来散热,一样还是没有特别额外增设滤网,仅用致密的网孔作替代
▲中间的遮线档板同样作为有硬碟安装支架的多功能,可以安装两个 2.5” SSD,或是有其他风扇控制器也能够直接吸附在上面不占空间~
▲中间的遮线档板做了转轴式的设计,可以左右两侧任意翻转,并且都有磁铁来做简单的吸附,在安装体验上更加友好,如果不需要也可以往上拆除~
▲配给了两个双层理线夹扣,ㄇ字型的内部可以用来固定较为粗大的电源主线材,上面的魔鬼毡可以用来固定较细小的风扇线材,在理线体验上非常加分~
▲硬碟架无论是在外部的卡扣还是内部的锁固,均配有了减震橡胶圈,大大减缓了硬碟共振的情形,这一点非常用心!如果没有 3.5” HDD 的需求也可以拆除来增加内部更多藏线空间~
▲主板侧边的风扇支架可以透过旁边的固定螺丝来转换方向,朝外的话可以腾出最大 110mm 的空间来安装冷排与风扇,即便是朝内也有 36mm 的空间来装风扇,不用担心会跟长显卡有所冲突~
▲底部的风扇支架可拆卸,最大可以安装三个 12 公分风扇或是 360 冷排,不过要注意一下方向唷!想要加装风扇的话,在底部建议采用进风~
▲整机唯一的防尘滤网设置在底部,致密的尼龙防尘滤网由侧边抽取,采用磁吸方式固定,在日后清洁维护上相当便利~
▲对于底部有安装风扇的情况下,通常在显示卡支撑架的类型就比较难选,联力这里贴心的附上一组预装的显卡支架,能够支撑长度超过 278 mm 的显卡~
▲由于顶部的挑高空间多达 98 mm,如果采用顶盖玻璃面板的视觉模式下,会显得有点空,这时候有些人就会考虑额外加装一个小萤幕!针对这部分的需求特别在后方多开了一个走线孔,方便直接跟主机板后方的萤幕输出接口直连,非常贴心!不知道未来有没有机会联力自家推出小萤幕的 DLC 选购方案~
▲这些开孔都是为了支援背插式主机板而设,对于常规的主机板来说,在上面额外再增设了一个开孔来让 CPU EPS 走线,并且预装了一个遮线盖,这点细节非常用心~
▲在安装时主要拆掉侧板与顶盖即可,前面的玻璃不影响也不需要拆,甚至想拆还不好拆!除了要拆掉下面的固定螺丝之外,还得先把前面的护盖拆掉才能够卸下侧面的固定螺丝,为了整体安全性的考量,其实不用特别去动~
▲为了外观上的简洁,还是请来最近经常出镜的背插主机板来试一试相容性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接下来就边装边聊~
依照国际惯例,简单列出本次测试平台与设定参数:
测试环境:室温 25 度,湿度 50% 左右
开箱主角:Lian Li O11 Vision Compact 白色
散热器:Lian Li Hydroshift LCD 360R 白色
处理器:AMD Ryzen 5 7500f
主机板:B650E AORUS STEALTH ICE 伏冰(背插ATX)
散热膏:Arctic MX-6
记忆体:影驰 HOF Pro DDR5-7000 C32 16Gx2
显示卡:ROG STRIX RTX 4070 Ti 12GB
电源供应器:Lian Li EDGE 850W 白金 黑色款
▲由于是采用背插式的主机板,虽然是白色款,但是为了凸显出电源的重要性,所以我才特地选用黑色的电源来装!绝对不是因为我没有白色,看在我如此真诚的眼神,你们会相信我的「用苦良心」吧~ ( ͡o ͜ʖ ͡o)
▲首先针对背插式主机板的相容性上,基本没什么问题,CPU EPS 的开孔也不像 SUP-01 那样有所冲突了,比较不便的地方在于硬碟架需要先拆掉来插线,好在底下这一排接口线材的接头都不大,也不会去卡到硬碟架的安装,建议硬碟架等全部弄完,最后再来装会比较好一点~
▲诗人认为 O11 Vision Compact 最大的特点在于这里!是原 Vision 也做不到的功能,拥有水冷管线的隐藏布局设计,就在这个跟我砂锅般大的拳头一样大的开孔~
▲用起来就会跟 Hydroshift 系列的水冷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将水冷管现藏起来的错觉,不过既然有了这个设计,其实就不需要再特别选择 Hydroshift 了,在其他款式的水冷上也能实现,甚至更方便一些,没有特别这么做的原因是要特别把 Hydroshift 的原有卡扣设计给拆掉,并不是太好操作(对啦!我就是偷懒啦怎样!)
▲虽然电源是黑色的但没关系,只要把线材换上发光线就没事了!为此我也准备了一整套联力最近新推出的白色 UNI FAN TL WIRELESS 120 还带有小萤幕的无线的无限镜积木风扇!关于这个风扇之后我会再写一篇详细的开箱文给大家参考~
▲之所以刚刚要大家注意一下方向,就是在于底部的风扇支架安装是需要拆下来,并且翻转之后来锁固螺丝再装回去!
▲底部的风扇建议采用进风的方向,如果是常规的一般风扇,出风面通常就是扇框面,在外观上稍嫌差强人意一些,强力推荐采用反向的风扇,尤其是联力新款的这组,在螺丝锁孔上还增加了橡胶饰盖,整体看起来就是一个字:赏心悦目~
▲后方的风扇在安装时发生了一点点小小插曲,由于积木风扇的厚度比起常规风扇要再更厚一些,来到了 28 mm,所以容易与顶部的冷排有所干涉!
▲但是俗话说的好:你只需要大力,剩下交给奇迹!透过一些安装顺序上以及力道上的调整,最后还是勉为其难的将后方两个风扇给安装完成了!值得庆幸的是,不用锁螺丝~
▲弹指之间,我也把侧面的风扇给装好了!由于采用了顶部网板的散热模式,将冷排设置在顶部,所以侧面的风扇就单纯的以进风为主,为机壳内部带来更多的冷风量~
▲侧边风扇支架采用了朝内的模式,风扇距离显卡还有约 36mm 左右的空间,面对 28 mm 的 UNI FAN TL Wireless LCD 仍然还留有不少空间,不用担心会去卡到或是太过贴近~
▲由于是背插式主机板,就用不上了 Strimer Wireless MB 24-Pin 的发光线材,或许这样的安装方式看起来有点冲击!但请容许我的解释狡辩
▲由于底部的空间实在是有点小,加上线材面积其实蛮大的,其实遮盖掉了不少底部的风流,想从这边走也不是不行,但可能就要在还没安装主机板跟底下风扇的时候先固定好线材!再加上华硕显卡的 12VHPWR 接口卡扣的方向就跟其他家不一样,我还得再拆线材卡扣来重新调整方向 …
▲不过这样应该还好吧~从上而下像个瀑布也是很有效果的啦!对吧~对吧! (´・ω・`)
▲由于显卡支撑架只能够上下调整,没办法前后或是左右等更多维度的修正,所以可能支撑的接触点会去卡到风扇!好在诗人运气不错,ROG 40 系显卡刚好可以被完善的支撑住~
▲联力的 EDGE 电源真的是太好用了,面对自家的全家桶生态链的适配程度真的很舒服,只要 USB 2.0 一根线材从主机板接到电源上进行扩充就好,尽管底部还有一个接口可以用,但能够清楚的直接从电源来接线就超级方便~
▲简单的整线一下,把硬碟架装回,再把遮线档板盖上,理线的功力有多差都无所谓,只要侧板盖得上就可以了~
▲最后简单测试一下温度表现,为了更贴近实际放在桌面上的应用场景,我将内部所有风扇转速固定在 1200 rpm,水冷风扇固定在 40% 的 1260 rpm,水泵 2400 rpm,显卡风扇也固定在 50% 的 1600 rpm 以内,此时噪音表现约为 40.5 分贝,算是日常游戏下可以接受的静音体验~
▲7500F 跟 4070 Ti 的发热量都不算太高,只是简单做个参考而已,处理器平均都在 50 度以内,最高瞬间也不超过 70 度,显卡的风扇固定在 50%,平均温度都在 63 度左右,热点最高不到 75 度,散热表现非常好~
▲老规矩,依照惯例,每次机壳的开箱,诗人都会再次整理出更加详细的相关规格给大家参考,记得点赞收藏一下,回去慢慢看,希望对大家都能有所「收货」!
「总结」
首先来谈谈价格 $3600 有找的纯机壳售价对于当今越来越竞争的海景房来说实在称不上便宜,但在联力自家海景房系列中确实是目前最亲民的一款!比起原 Vision 来说不只便宜了 $400,还多送了一块可以替换的顶盖,给玩家们多了一种选择~
降价当然也多少会有一些功能上的取舍,他并不像是 EVO 那样可以倒置成左侧透来用,也没有原 Vision 那样的主机板托架可以自由切换高低位模式,更没有支援任何 14 公分的风扇位,就看你的需求想要什么~
但也有他自己无可替代的功能性,那就是支援了背插式主机板以及拥有水冷管线的隐藏布局设计,对于「Vision」自身的定位来说,外观上的优化设计肯定是最先考量的方向!搭配上背插式主机板以及冷头不要大的太夸张,在视觉上的呈现是妥妥的「无线化」
不知道以前有多少人会将手摇杯放置在机壳上面的习惯!但至少诗人以前对于那种文书机壳都会很自然地把饮料放在满是封闭钢板的主机上,自从机壳改成顶部开孔散热之后就不敢这么做了,深怕小水珠滴落造成损坏,不过或许 Vision 的出现,能多了这个小小功能!不过还是要告诉大家,顶部的玻璃厚度是较薄的 3mm,在承重上也不能超过 35 公斤,大家要小心嘿!不过真的爆了也不担心,还有 Mesh 网板可以用嘛~
虽然多了 Compact 后缀,体积更加小巧紧凑,但也只是从过往一路膨胀的体积回归到最初罢了,在各个零件的相容性上仍然与目前主流的选择不会有干涉,可以放心的装旗舰大显卡、高瓦长电源、双 360 水冷都不是问题!
关于温度表现的部分,或许大家会很自然地因为是三面玻璃,就觉得他肯定是个大闷罐!但从之前的 Vision 散热当中,他并不一定就比 EVO 的散热表现来得更差,尤其是现在新的 CPU 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积热或是加压冲功耗了,用个 360 水冷真的是绰绰有余~
至于风道设置的部分,底部设置进风为显卡直接灌送冷空气,这点我想不会有人有异议,后方设置排风直接将显卡热风给排出,大家应该习以为常了吧!我想多数人最有疑惑的是在侧边的地方,应该要进风还是出风?我觉得这点可以根据你的用途来思考!先说结论,我会推荐采用侧边「进风」
顶部装 Mesh 这种方式暂且不讨论,以视觉优先的三面玻璃 Vision 来做说明,在 CPU+GPU 双烤的全负载下,侧面装的自然就是冷排,采用排风的方式,最直觉的就是外观,即使不特别用反向扇叶,仍然看不到扇框面,而排风直接将显卡尾部排出的废热直接往冷排上吹,CPU 的温度自然就会略高一些,不过在游戏使用场景下,尤其是 2K 甚至是 4K 画质,其实 CPU 的负载并不高,此时即便温度高一点也无妨~
相对的,如果将侧面改成进风,则会变成了冷排直接吸取外部冷空气,温度表现虽然好一点,但会将废热吹入机壳内部,变成显卡遭殃了,但是相同道理,在高画质的游戏使用场景下,CPU 负载不高,排出的废热也比较有限,对于显卡温度的影响也不大,就端看你们想对谁的温度影响好一点!
那么为何还是会推荐进风呢?我们假设机壳内安装的风扇都完全相同,侧近加下进是六个风扇,后方排气是两个风扇,那么机壳内的压力是正压,灰尘堆积会留在进风处,对于底部与侧边的滤网都能起到效果,如果改成侧出,那么就会变成三进五出形成负压,灰尘会容易堆积在机壳其他各种缝隙当中,造成日后清洁上的困难!
在 O11 Vision Compact 的侧边风扇支架,最大能达 110mm 的空间!无论是单排风扇还是双排夹汉堡都不用烦恼,如果对于风扇转速调整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自由的控制机壳内部压差,相信无论侧边是进风还是排风都不是问题了~
以上就是我对
【「海景之王,还得是你!」
联力 Lian-Li O11 Vision Compact】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 此文章被杜甫1在2025-02-09 10:46重新编辑 ]
x
0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
2025-02-07 15:01 |
MyChat 数位男女
»
硬体哈拉区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831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