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6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otman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1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语录]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为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有道德的人就像水,水能够跟万物融合却不会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讨厌的低下地方,因为这些特性所以可以说水跟道很接近了。
    有道德的人像水处在低下的地方一样的谦虚,心就像水一样的渊博沈静,付出就像水滋养万物一样的不求回报,言行就像水照万物的清晰一样的有诚信,为政就像水能除垢一样的有政绩,做事就像水能方能圆一样的有最好的功用,行动就像水能随顺外物变化一样的顺应时势。有道德的人就像水的不争,因为不计较所以就没有怨尤。

你平常在生活之中,看到水的感觉与心得是什么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孔夫子老人家在河边时,看到川流不息,机会教育向弟子慈悲说明天地之化者、往者、过来者永不停息乃大道之体用。 释佛老人家在印度恒河边,也是藉机教化众生,如苦海、彼岸、法船、清凉、世界、佛法、佛国、佛性等譬喻义谛体用皆以恒河来做教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中庸第廿六章》万类万物莫不依水而生存,科学家探测外太空生物体,即首先寻找星球上是否有水的成份。 老子老人家慈悲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好慈大帝亦慈悲说明这水德七善之妙:
 居善地-水之德去高就下,险峻不居,柔顺自安,行止如然,人岂可贪高望贵。
 心善渊-水德无心,光明涵之于内,沉静表之于外,圣人无心,不仁而利民,韬光养晦,其德善渊也。
 与善仁-水之德施万物而不伐其功,利万物而不求其报,圣人博施于人而不求报,合水「与善仁」之德也。
 言善信-水本无言,然而江海溪涧声响各异而不私听,晦前朔后,潮进潮退,而不失时,言善信也。圣人言出不虚,言而世为天下法,言善信也。
 政善治-水以生万物为政,升之则化为雨露,降之则流为江河,滋润万物,物理不紊,圣人参天地,赞化育,安百姓,和万物,使天下各尽其道,各遂其生,圣人政善治也。
 事善能-水之善能不一,滋润干坤,化育万物,去垢洗涤,无一不是水之功能,随宜妙用,人能德性完全,心神活泼,随方就圆,成己待人,不混不执,事善能也。
 动善时-水之万物,因圆器成圆,因方器成方,不逆人事,不违天时,善时之妙动也,人若不违天时,不逆人事,该行则行,该止该止,事不妄为,圣人善时之妙动也。
 修道之人能彻悟如水善之妙,运用自如,则一动一静,上上下下,事事物物,始始末末,该取则取,该舍则舍,该起则起,该落则落,出乎自然。」《性理心法‧亨八册》
 由以上说明水之德行,吾人即可明暸 好慈大帝老人家慈悲问的答案:「我们这一次得真道、修真道、办真道,我们怎么修?」依水之行(即同理:天之行、地之行、佛之行、圣之行、菩萨之行。)来修真道,一定成功。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08 08:1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684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