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23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harron530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散文][分享] 第一代毛毛虫
蝉声鸣唱的清晨,我在静宜大学中文系开的「报导文学」课程即将结束。从去年九月开课以来,每个礼拜五早上八点二十分开始,在文学院的课堂上,我陪伴着五十多位修习这门课的学生,阅读、讨论、讲授、辩难,如斯一个学年即将过去。

    课室之外,一大片晴空倾斜下来,仿佛也倾着头探向这个课堂;窗户外面,除了晴空的脸容之外,还有悠游的浮云,以及压过我的声音,吵杂却也令人感到悦耳的蝉声,时歇时起,时强时弱。一个学年的报导文学课程,好快,就将这样地过去。

    面对着对我来说其实负担过重的一大票学生,想到这一个学年来,与他们一起研讨台湾报导文学的文献、佳作,以及为他们剖析报导文学写作技法、旨趣与美学的种种,内心不禁浮起这整个学年授课的种种画面。这些画面,有些清晰得连纹理都可辨析;有些模糊涣散,像水渍淌过刚刚列印出来的讲义一般;有些若即若离,仿似焦距尚未调妥的快门;有些则是色调鲜明,与雨后逗留在在花瓣上的水珠一样明亮。它们以清晨的蓝天为底板,浮现在当我把眼睛抛向窗外的时刻。

    在静宜大学开「报导文学」的课,于我是相当新鲜的经验。对中文系的学生而言,报导文学与诗、散文、小说等一样,都属于非理论的创作课程,通过采访、调查、观察以及资料的爬梳、印象或体悟的整理,把令他们感动的人事物加以写出,大概就是报导文学了。刚开课时,问学生「为什么修这门课」?「心目中的报导文学是什么?」有些学生回答为了将来自助旅行时可以做些旅游报导,有的学生则把报导文学当成新闻采访写作。我一点也不敢笑他们,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就连某些新闻学者的着作也把报导文学当成「新闻」文学看待。

    但是,于我来说,以一个曾经长年在新闻媒体工作的文学创作者来看,报导文学一点也不会是「新闻」、新闻一点也不可能「文学」,错误其实来自「报导」和「文学」思辩的不足。于是,在我的教书过程中,和我所指定的多半来自新闻学界的教材抗衡、论辩的新鲜教学经验从此展开。第一个学期,我指定了多篇有关报导文学发展过程、理论基础的文献,以及台湾报导文学家实践出来的佳作,要求学生每堂课前研读并撰写读后报告,上课进行讨论、省思。这些文献有当代报导文学界的视野、有来自新闻学界的观点,有由中国古典文学探缘报导文学的根柢、有援引西方「新新闻」写作的理论与实务。视角不同,观点互异,相互矛盾、杆格自多。学生每周研读、比较,通过讨论、辩难,厘清报导文学的定义和定位,便成了我的功课与责任。

    于是,上个学期,几乎每周批改五十余篇报告,就是我凌晨的夜课;针对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出分析、提供批判思考,就是我清晨的早课。我希望带领学生走入幽深的报导文学花圃中寻访,迷失、迷惑,最后找到各自的出口。到了下个学期,我尝试把这样的追寻连结到实际的写作中。我给学生一个学期的时间,要求他们到人群中、到部落里、到山巅海隅,选择题材、厘定计划,探出头去,把双脚和眼睛踩到大地上,探勘、采撷、访问、接触、观察乃至生活,再回到书桌写下这些闻见行思。

    匆匆地,一个学年就这样过去。蝉声初唱,检验成果的时刻已到。这一两个礼拜以来,学生们开始交出作品,并组了编委会准备把作品结集成书。在不眠的夜里,我逐一细阅他们花费无数体力、心血的作品,突然生出不忍的感觉。从对报导文学懵懂无知,到写出洋溢着青春与热血的作品,这一群学生大概也与我一样受尽苦头。当编委会的学生在我的研究室中,投票决定把这本作品集名为「第一代毛毛虫」时,我知道,他们也许在暗示修这门课的苦行样貌。

    又有什么关系呢?毛毛虫总有展翅飞翔的时刻,蝉声已在鸣叫,蓝天正倾斜着向着更敻远的远方铺展过去。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4-10 10:23 |
Ivon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个人商品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验证会员
级别: 荣誉会员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鲜花 x1423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sharron530于2005-04-10 10:23发表的 第一代毛毛虫:
蝉声鸣唱的清晨,我在静宜大学中文系开的「报导文学」课程即将结束。从去年九月开课以来,每个礼拜五早上八点二十分开始,在文学院的课堂上,我陪伴着五十多位修习这门课的学生,阅读、讨论、讲授、辩难,如斯一个学年即将过去。

    课室之外,一大片晴空倾斜下来,仿佛也倾着头探向这个课堂;窗户外面,除了晴空的脸容之外,还有悠游的浮云,以及压过我的声音,吵杂却也令人感到悦耳的蝉声,时歇时起,时强时弱。一个学年的报导文学课程,好快,就将这样地过去。

    面对着对我来说其实负担过重的一大票学生,想到这一个学年来,与他们一起研讨台湾报导文学的文献、佳作,以及为他们剖析报导文学写作技法、旨趣与美学的种种,内心不禁浮起这整个学年授课的种种画面。这些画面,有些清晰得连纹理都可辨析;有些模糊涣散,像水渍淌过刚刚列印出来的讲义一般;有些若即若离,仿似焦距尚未调妥的快门;有些则是色调鲜明,与雨后逗留在在花瓣上的水珠一样明亮。它们以清晨的蓝天为底板,浮现在当我把眼睛抛向窗外的时刻。
.......
有时候一代的毛毛虫
就是要想想怎么样子的改进啦
这样子负担不会这么大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09-17 20:1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82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