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养生] 『阴阳 、 寒热 、虚实 、气血』了解体质 对症养生!!
徐慧茵(中华民国中医妇科医学会荣誉理事长)
体质 决定什么人得什么病
「体质」往往决定这个人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也就是说这个人容易得什么病,和容易有什么结果,和体质有绝对的关系,例如:气虚者容易感受风寒、肠胃不好者易伤食、体热者容易发烧,这些理论在中国古老的医书中就老早有写明。
遗传、环境因素、年龄、饮食、疾病及性生活,是形成体质的六大因素。现代免疫学证明,遗传是天然非特异免疫因素中最明显,且作用较强的一个因素;至于大环境的影响,像台湾属于海岛型气候多潮湿气候变化大─关节疼痛及过敏性鼻炎特别多;人体气血及内脏盛衰与年龄有关,体质也会跟着从壮年以至衰老而变化;另外,饮食对体质的影响是明显而肯定的,例如病人常抱怨,吃了橘子后手脚冰冷,冬天吃白菜白带会增加……,这都是饮食造成;疾病与体质则是互为因果关系,例如女子生产时大出血,未能及时补充,往往导致日后气血二虚,长久抽烟者气管较弱,容易在老年变成肺脾肾三虚;现代医学认为性生活可令人情绪放松,精神愉悦,但过与不及皆可影响体质。
根据中医理论以及临床观察结果,将体质分为七大类型。
◎体质分型:阴阳 寒热 虚实 气血
体质分型是以中医辨证观点,依阴阳、寒热、虚实、气血而分;不足者偏衰、有余者偏盛;这样的分型与发病以后正邪相争的类型及论治原则是相应的,偏盛体质易实常宜泻、偏衰者易虚常宜补法。
痰温体质与瘀血体质所表现的痰湿与瘀血现象是脏腑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脏腑的病理变化产物,是比较特殊而令一般人疏忽的特异体质;发病后常是虚实夹杂,但以实为主要见证,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古人说「久病必瘀,怪病多痰」,提醒大家多注意。
◎如何调整体质?
《黄帝内经》中谈到「上工治未病」,以现代医学可以解释为预防医学的一个手段,调整体质正是将人体健康状态,经由辨证,并藉由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让身体达到更健康的状态,中医也称为「致中和」的「养生」方法。
很多人以为小孩才要调体质,那是错误的观念,每个年龄层都会因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不当,而使体质有所偏颇,因此才需要藉由药物及生活、饮食习惯,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态,才会使自己的有生之年活得健康快乐!
体质的分型及其临床特征可略分成七型
一、体质类型:正常体质临床特征:体壮力强、面色润泽、胃纳佳、耐寒暑、口微干、二便调、脉有力、舌象正常
二、体质类型:瘀血体质
临床特征:肤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甲错、丝缕瘢痕、痞闷作胀、脉沉涩缓、舌质青紫
三、体质类型:痰湿体质
临床特征:体形肥胖、中脘痞满、口甜而黏、身重如里、大便不实、口干不饮、胸满昏眩、脉濡或滑、舌苔多腻
四、体质类型:虚热体质
临床特征:形弱消瘦、口燥咽干、内热便秘、尿黄短少、饮不解渴、少眠心烦、五心烦热、喜凉饮、耳鸣耳聋、脉细弦数、舌红少苔或无苔
五、体质类型:实热体质
临床特征:体壮毛孔粗、面色红赤、内热便秘、尿黄赤、喜冷饮、怕热恶被、舌红苔厚、口干口臭、脉实有力、易长癣疖、情绪亢盛
六、体质类型:虚冷体质
临床特征:形体白胖、面色不华、形寒怕冷、唇淡口和、四肢冷、肌冷自汗、大便稀溏、夜尿清长、毛发易落、耳鸣耳聋、喜热饮、舌淡齿胖印嫩
七、体质类型:气虚体质
临床特征:面色苍白、气短懒言、乏力晕眩、心悸健忘、脱肛感、动辄汗出、子宫下坠感、手易麻、月经淡少、脉细弱无力、舌淡有齿印
体质与饮食生活宜忌
一、体质:正常体质(小儿为多)
宜:早睡早起、中量运动、寒、热之食皆可食用,但不可过量与长期服用
二、体质:瘀血体质
宜:中度的运动、茄子、红苋菜、猪血、猪肝、海带、虾子
忌:1.果仁的衣如花生膜
2.太冷、太热的环境
3.生冷的食物
三、体质:痰湿体质
宜:多食芦笋、荸荠、慈菇、香菜、多走路,且作有效运动(汗出、心跳加速)
忌:伤肠胃的食物:牛乳、番薯、马铃薯、芋头、汽水、橘子、海鲜
四、体质:虚热体质
宜:早睡晚起,中量的运动、可参考实热体质饮食用西洋参、麦门冬、六味地黄丸
忌:同上,不宜凉茶,过于寒凉之品
五、体质:实热体质
宜:晚睡早起、清凉的食物、生菜沙拉、果菜汁、凉茶等蒸、煮之物
忌:冰淇淋、辛辣食物、麻辣锅、炸、烤的食物、羊肉炉、姜母鸭、火锅
六、体质:虚冷体质
宜:早睡晚起,微量运动、多食有辛味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十全大补汤、八珍汤、高热量的巧克力、姜母鸭、羊肉炉,素食者可食用红毛苔、小麦草
忌:忌食生冷食物:冰品、白菜、瓜类食物、橘子、西瓜、水果少吃,忌食麦门冬、生地等、忌牛蒡根
七、体质:气虚体质
宜:早睡早起,多晒太阳(晨曦与傍晚)、微量运动、少言多坐、饮食多用生鲜如活鱼、当日采下的蔬果、黄耆、人参等补气之药,熟食作药膳
忌:吃加工食品、过量运动、多言感冒药不宜多服,此等人最易外感及过敏现象,忌用泻下剂针灸则不宜多,灸则可多用
2005.05.14 中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