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159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oodsai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7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自然科学] 早期地球海洋~有毒!
一群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与来自澳洲、英国的同事共同分析来自澳洲北部的McArthur盆地,一颗十六亿年历史岩石里的光合作用色素的化石遗骸。他们发现了需要依靠硫化物与阳光的光合作用细菌存活的证据。这些被称为与紫硫菌、绿硫菌(以色素颜色命名)的单细胞细菌,只能存活在可以同时获取阳光与硫化物的环境下。研究团队也同时注意到,像海藻或是会生成氧气的蓝绿藻,这类的生物化石含量却很低,会如此稀少的原因应该是被大量硫化物毒害所导致。



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生物学资深科学家Carl Pilche博士说道:「这项研究暗示地球海洋要到较为近代才比较适合动植物的生存。如果是这样,将会导致近代生物演化的大改变。」

    麻省理工学院的Roger Summons也说道:「发现紫硫菌的色素化石遗骸是前所未有且意料之外的。因为紫硫菌需要相当强的阳光,这意味着这种细菌如果有足够的硫化物来源,可以生存的空间应位于距离地表仅有20~40公尺的范围内。而硫化物的来源是产生硫化物的细菌生成后,沈积于岩石上,经侵蚀后流入海洋。」

    研究团队里的Jochen Brocks说:「McArthur盆地的岩石,沈积的区域非常广阔,年代超过数百万年,很可能是在水面下形成。而形成的水域,可能间歇性与海洋相通,或根本就是海洋的一部份。反之。这暗示着这片海洋含有大量的氢硫化物,而且有持续的供给来源。这些氢硫化物对于呼吸氧气的生物来说是相当毒的物质。事实上,在地球四十五亿年的历史中,有八分之七的时间,海洋里氧气含量都非常少,少到不足以支持呼吸氧气的海洋生物生存。」


转载自中研院天文网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0-27 00:33 |
steven5380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原来古时候的地球海洋对生物的含氧量这么少,那以现代来说,深海的鱼类,他们的氧气来源是从何得来的呢?小弟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多....呵呵,麻烦各位大大提供小弟一点知识啰!! 表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0-27 00:51 |
upside 手机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头衔: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版主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古代的鱼 就可能如同 安康鱼 在海底2000公尺下 也能生存
在几近0氧气的环境一样能生存


爸爸 你一路好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5-10-27 15:09 |
神喻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的确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当时的生物生命力一定很强

几乎没有氧气 不是等于整天在憋气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0-29 20:4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41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