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095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自然科学] 环署研发新化学防治法 驱除小黑蚊成效佳
【中央社台北三十日电】

叮咬后令人痛痒难忍的「小黑蚊」,是台湾中南部地区夏季难以摆脱的梦魇,且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治方式,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最近委托学者研发出新化学防治法,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干扰小黑蚊幼虫成长,防治率可成功达百分之九十八。

俗称小黑蚊的「台湾铗蠓」,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及南部地区,出没时节多为六、七月间,由于体长仅约一点四公厘,极易穿过居家的纱窗和纱门,遭叮咬后,会产生持续数日不消的痒痛、红肿症状。

为解决近年来日益困扰民众的小黑蚊问题,环保署三年前起,即补助危害严重地区的县市政府进行防治计画,今年年初更推出施用漂白水、土壤布菌法等「非药剂防治法」研究,但试做结果均未见显着成效。

中兴大学昆虫系最近则在环保署的委托下,研发出以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小黑蚊幼虫的方法,并分别在台中市及南投县两地,进行实验施药,执行至今,防治区防治率最高可达百分之九十八,成效十分良好。

环保署环境卫生及毒物管理处第四科科长刘瑞祥表表示,昆虫生长调节剂 (IGR)的主要成分,是昆虫贺尔蒙类似物「百利普芬」,或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芬隆」,因此可以干扰昆虫进行变态,造成昆虫无法羽化的效果,且其药性仅对昆虫具专一性,对人畜并无毒,所以十分适合于小黑蚊幼虫的防除。

刘瑞祥指出,由于初步实验的防治效果极佳,未来也将优先补助新竹县、苗栗县、台中县市、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县、高雄县及花莲县等,受小黑蚊侵扰较严重县市相关的施药经费,以降低小黑蚊族群密度,减少对民众的危害。

【2005/10/30 中央社】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0/30/N...2980506.shtml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10-31 18:1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25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