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8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election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文字、故事、意义。
To My Friends......
  由一套书衍生的思绪与决心。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这么一本搞笑的书。我是一个铜板打二十四个结的人,纯粹搞笑的书我不会拿自己的钱去租来看。它对我的意义可能颇多;但我没有足够好的口才去清楚解释它给我带来多少想法、为什么吸引我。就我所能找出的最有力、最深刻的一个理由,我说过,大约就是〝不管怎么说,她毕竟是个女孩子〞这句话。怎么说呢?我被震撼的理由是没能期望谁理解的。毕竟正因为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造成的想法也不同;一个人的感受,再怎么解说,换一个人仍是无法百分之百了解的。
  
   这就是我最近深深感到言语有多么不足的原因吧!
  
   其实《完美小姐进化论》我觉得名字取得很好。不只是女主角存在一个蜕变的过程中,接受或者转换,其实每个男主角也是。这里面每个角色都有它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这些都会改变他们的心理,在未来的性格里投下另一种特质。我不晓得作者是不是有想那么远,有关每个经历在心理层面带给人的感受和思考;她十分巧妙地把它们用俊男、美女、搞笑、夸张、华丽的情节来包装。我仍很是遗憾。依旧只有极少数人在搞笑背后深究内涵。
  
   就像每个男主角、女主角的性格。就像他们遇到每件事各自的作法。
  
   我不清楚作者写它有没有其他用意;反正没多少人会去研究那些理念。如同我写的每一行字、每一篇文章,都有我的寓旨,也同样是少有人(愿意)去理解的。(说真的,只要有人肯去深究、肯问几句,即使还离构到主旨的边很远很远,也够我泛着泪光泣涕感谢他的大恩大德了。)朋友问我:为什么你写的故事都那么悲情?有没有想过写点有趣的啊?
  
   我想我下次会尝试写些不同的。因为写得如何悲情如何深刻,人们除了滴两滴同情之泪,还是看不出故事里别的重点(叹)。不过我也没打算写些搞笑的,因为我看了许多例子,那种形式仍是达不成效果。其实我一直不曾间断于思考:什么样的文章模式是我的文风?什么样的内容是我该写的?我要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一个故事来阐述我的哲理?
  
   我身边的人大多知道我很崇拜李家同教授。我佩服他能用很简单、很短、很引人入胜的文字、故事,让人对他想说的道理铭记在心。我想做的也就这么简单,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这是我对我在写作这条路上最主要的期许,就是要让我的东西言之有物、赋予我的文字在被阅读的时候同时能十分简单的感动人心;最重要的是让读者在别人的经历里,看到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所以我写不出(也不觉得应该去写)纯然搞笑的东西。我曾经相信简单的故事里在每一个小细节里都有它的真理,而如今我发现问题反而在于:太细微的东西很难让普通人挖掘并且珍惜。就像《PAYCHECK》里说的,他会去放弃一笔巨额报酬,就是为了让自己注意到其他微小的事物。人通常要在经历庞大的失落之下才会去注意小细节的真谛,其他时间都总是忽略许许多多很有意义的东西;于是作者写文章,为的应该就是把这些细节点出来。也就这才是作者写文章唯一的意义吧!所以…我想,我会尽力去脱离悲情,去除眼泪啦、悲伤啦、冷清啦、爆笑啦、无厘头啦……这些色彩浓厚的糖衣,或许,或许……会让人们更真实的看到他们所需要的吧!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4-12-09 21:00 |
Ivon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个人商品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验证会员
级别: 荣誉会员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鲜花 x1423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election于2004-12-9 21:00发表的 文字、故事、意义。:
To My Friends......
  由一套书衍生的思绪与决心。



.......
有时候文字组成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有特别的意义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政府网际 | Posted:2006-07-28 16:0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03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