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798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al895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7 鮮花 x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評分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經驗分享] 黃耆用量問題,新增--黃耆之妙用
黃耆臨証處方上是一味很特別的藥,個人很喜歡用,下面文章對黃耆用量上是經驗分享好文,品種上,晉耆、北耆,個人癒疾喜用北耆,料理喜用晉耆。



黃耆用量問題


大家都知道黃耆用少了升壓,用多才能降壓,但是我今天要說得不是這個。前幾年我門診來了個病號,是個三叉神經痛患者,痛了好幾天了,西藥治過無效後來的,找我這個剛出道得中醫師。

我辨證後我用得是加味血府逐瘀湯《時間久了,忘加得什麼了,但是我清楚得記得加了一味黃耆30G》患者服用了後大吵我一頓,病沒治好,反而更重了,我趕忙陪不是,說是藥物熬得不好怎麼了,現在我說起來還臉紅,騙了人家,唉。後來我爺爺《是名赤腳醫生》看了我處方後說你把黃耆劑量加到100G,後來我又免費給患者熬了藥,讓她喝了之後就走了,第二天早晨患者就來了,說她喝了一劑後大減輕,我有給她開了3劑後就不痛了,現在還沒有犯,後來我每遇見疼痛或者是血淤症我就加黃耆100G。

我母親每年都要手術一次,她的耳朵上有個洞,俗稱蒼眼,每年都化膿。母親又快去手術了,我就建議吃點中藥防治一下,還是血府逐瘀湯湯+黃耆130G,這次是自己喝了一劑後才讓母親喝得,母親喝了10劑,到今年已經是3年了,至今未犯,自己有弄了黃耆150G自己熬著喝,喝完之後也沒什麼症狀,應該是有點反胃,其他症狀沒有.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好像黃耆用少了,領導不了血一樣,非得重用黃耆,現在我一開就用到100G,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現在我看那個病號都象氣虛的樣子。

△我曾經連服黃耆140好幾天,觀察血壓沒有變化,所以感覺黃耆的劑量可能只有血壓偏高或偏低時,才會有一定的影響,另外我也提供一個應用黃耆的感受,對於慢性病人來講,黃耆的確可以起到縮短療程的功效,對於氣虛症狀,更是效果明顯,但我感覺劑量只有在80G以上,甚至100以上,才會很明顯的看到效果,對於樓主的看法,我支持。

△我在臨床是經常用黃耆的,對於正虛邪戀為主的慢性病,它可以鼓邪外出,促進痊癒,對於長期的氣滯血瘀症,它可以為行氣活血藥奠定基礎,使之得力,等等;其實臨床上有氣虛症狀的病不是很多,但需要黃耆的病倒是不少的,對於我是這樣認為的,但每個人的開藥習慣不一樣,所以看法可能就不一樣,在這裏,我們倆有著共同的用藥習慣,所以有的見解就容易達成共識。

幾年前我治療上海一病人,慢性腎炎,蛋白3個,我用黃耆100G,治療一段時間,蛋白沒有了,上海的中醫說我用這麼大的量是傻醫。我的經驗是遇到蛋白難消的,黃耆一定要重用。

△黃耆臨証上但見遲脈,濡脈,結脈、數而無力之脈、大劑量的黃耆,往往有奇效。不才常常用大劑量北耆加在方劑中,療效很好。

火神派,用附子用的好,在臨証上往往有奇效。
溫病方,用的好,在臨証上也能有好療效。
每個人皆有個人不同的「思路、用葯」,無非是為了癒病人之疾。

不才北耆用久了,最後也用出了心得,起初也是慢慢的加大劑量,現在往往是一兩、三兩的處方,遵前人「有是証、用是葯」。
又,現在黃耆是種植,非野生,量是要更加大的。
又,目前人們有疾,不才看法往往是身上有積、有鬱、「氣血痰火溼食寒」諸積諸鬱,當中尤以寒為多,處方方劑中加北耆,往往會特別有效。

王清任前賢立“周身之氣通而不滯,血活而不瘀,氣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在這一基礎上獨樹一幟,確立了通氣、活血、化瘀、通陽之治則,臨証上,不才覺得很適合現代人的文明病,不運動。

北耆不才看法不是用在補氣,而是用在行氣、通氣,方如「王清任--活血化瘀諸劑」。若是要補氣則用「蜜炙」的,方如「小建中湯」。

不才認為「神農本草經」是葯物學的最初,少後人加加添添,裏頭細讀,可見另一番天地。

臨証上,不才喜用傷寒方,便宜、效大、病人好的快,但瞑眩反應也大,得先跟病人溝通會有好轉反應的出現,莫怕。用大劑量黃耆,也會有同樣的問題,特別是血瘀、痰瘀,服後身體會痛。要先跟病人溝通。


[ 此文章被hal8952在2009-02-08 01:10重新編輯 ]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100 (by 牛奶牛) | 理由: 感謝分享寶貴經驗 新年快樂



獻花 x2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沒有資料 | Posted:2009-01-31 21:36 |
hal895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7 鮮花 x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Re:黃耆之妙用
黃耆之妙用
清代王清任善用黃耆,用之得當,確有奇效,試作歸納,介紹如下:

(一)陷者舉之
      重用黃耆以升陷,其適應證為臟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腎下垂等等)、重症肌無力、肌肉萎軟、呼吸困難、眩暈等屬氣虛下陷者。以上諸症皆 因氣虛下陷,升舉無力致使臟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陽不升,諸陽不能匯於巔頂而眩暈;或宗氣不充而難司呼吸出現呼吸困難;或肺氣難支,吐故納新受阻,朝百 脈之職難司,四末失養而肌肉萎軟無力。胃粘膜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湯加黃耆30克,再配枳殼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殼反佐,因胃屬腑主受 納,胃氣以降為順,雖然粘膜下垂需升,但胃氣需降,故重用黃耆補氣升提以治粘膜下垂,而反佐枳殼以順應胃氣以下降,以促進胃粘膜之復原。
    治脫肛,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載方:用黃耆120克、防風9克。此方實出王清任治脫肛之黃耆防風湯。王氏方:黃耆四兩,防風一錢。李東垣認為:防風能制黃耆,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可見王清任之黃耆防風湯實源出於東垣,防風之份量不宜多用。此法治脫肛的確有效。
    子宮脫垂,治以補中益氣湯加首烏。加首烏之意,一者在於引經,二者因胞宮沖任所系,全賴陰血所養,氣得血養,血得氣行,氣血充和,沖任得調,所系之胞宮則能複其原位。若能配合針灸,加強沖任之調理,則取效更捷。
    重症肌無力,治以強肌健力飲,此方為自擬經驗方,亦重用黃耆為主藥。重症肌無力症候較複雜,除眼臉下垂外,可有複視,吞咽困難,構音不清,四肢無力,重者呼吸困難,大氣下陷,危及生命。我認為該病的最大特點是肌肉無力,因脾主肌肉,故此是脾胃氣虛之證,並由虛至損,且與五臟相關。治療上緊抓脾胃虛損這一病理中心環節,重用黃耆以補氣升陷,同時針對兼夾之證調理五臟,重補脾胃,以運四旁,促病痊癒。

(二)“升”者平之
      此處言“升”,血壓升高也。高血壓一病,肝陽上亢者為多,臨床上多使用平肝潛陽、降逆熄風之品,但亦有不然者。我治療氣虛痰濁型之高血壓者,則重用黃耆合溫膽湯以治之。據《中藥研 究文獻摘要》所載日本寺田文次郎等報告:“與其他6種可以注射的降血壓製劑比較,證明黃耆的作用強大。雖然有的藥劑可使血壓有持續性下降的作用,但此種藥 劑大量使用後,可使動物衰弱。”這一結論,從藥理研究角度支援了重用黃耆可以降壓。此外,我贊同以下的論點:血壓之所以升高,是身體自我調節的一個資訊, 是內臟陰陽失調的結果而不是原因。當然,高血壓經久不愈,進一步可引起心腦腎之病變,西醫正因為注意高血壓對心腦腎病變的影響,故以動脈血壓指標作為辨病診斷的根據,作為治療的物件,而千方百計地尋找降低血壓之藥品。 近年有些學者,從辨證論治的角度,重新評價這個觀點。認為血壓升高的原始動因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其中尤以心腦腎為重要。這3個器官血流需求量很大,當心 腦腎血流供求不平衡,發生血壓升高,升高血壓對維持上述器官的血液供求量方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而血壓長期升高的嚴重後果,也主要表現在這3個重要器官 血流供求矛盾的嚴重脫節。既然血壓升高的深一層本質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而血壓升高本身,又是體內為著克服此種不平衡的代償反應的努力還不盡善和不成功, 於是才有導致血壓升高的血管反映持續存在。血壓升高並不純粹是消極的病因病理破壞,不應當是治療壓制的對象,它被看成是治療的服務物件和依靠物件。治療若 從幫助改善血流供求關係,幫助血壓升高所要去實現的調節反應,因勢利導,促其成功,則不需要再有高血壓反映的持續激起。這一論點正道出了治氣虛型高血壓重 用黃耆,就在於調節臟腑陰陽之平衡,改變“重要器官血流供求矛盾的嚴重脫節”的局面,促使“血壓升高的血管反應”緩解而達到降壓之效果。這就是重用黃耆以 降壓之機理所在。
      對於高血壓危象,我常用針刺太沖穴(雙),重用瀉法,留針三、四十分鐘,根據情況1天1~3次治療,並加服中藥,多數取得較滿意之療效。中醫治療中風之針刺療法,往往就因能疏通經脈,平調氣血陰陽而調整血壓,收到迅速治療效果。這亦是上述機理的有力佐證。
      怎樣解釋黃耆降壓與升陷之理?有人會想到中藥往往有“雙向作用”,故黃耆又能升提又能降壓。如何掌握升降之機?我的體會是:黃耆輕用則升壓,重用則 降壓。為什麼藥理研究只得一個降壓的結果?因為動物實驗都是大劑量用藥進行研究的,所以得出降壓的結果。我治療低血壓症,喜用補中益氣湯,方中黃耆的份量 不超過15克。治療氣虛痰濁型高血壓,我喜用黃耆合溫膽湯,黃耆份量必用 30 克以上。誠然,論方劑補中益氣湯除了黃耆之外還有柴胡與升麻,可使升提之力倍增;在重用黃耆降血壓時亦可加潛陽鎮墜之品,效果當然更好,但不加鎮墜藥亦有 降壓作用,這是可以肯定的。曾會診一中風患者,偏癱失語而血壓偏高,辨證為氣虛血瘀之證,處方以補陽還五湯,黃耆照方用四兩,該院西醫生對黃耆四兩有顧慮,擬加西藥降壓,曉之以理,照方服藥後血壓不升反降,乃信服。
      雖說黃耆重用可以降壓,有證有據,但黃耆仍然是益氣升陽之藥,這一點不可不加以注意。如果辨證為肝陽上亢或有內熱之高血壓亦想用幾兩黃耆以降壓,則犯“實實之誡”了!慎之,慎之。由此可見,藥理學之研究目前尚未能為我們解答全部之問題,仍須辨證論治。

(三)攻可補之
      張錫純認為,黃耆之升補,尤善治流產崩帶。但重用黃耆可下死胎,這是我的經驗。死胎之於母體,已轉變為致病之物———“邪”,病屬實證。自宋代以 來,婦科方書,下死胎慣用平胃散加樸硝。平胃散是健運胃腸濕滯的主方,蒼術猛悍為健運主藥;厚朴、陳皮加強行氣燥濕之力;加樸硝以潤下。前人認為,“胃氣 行則死胎自行,更投樸硝則無不下矣。”明代以後,《景嶽全書》提倡用脫花煎催生與下死胎,此方以行血為主,兼用車前、牛膝以利下。平胃散著眼於氣滯,脫花 煎著眼於血瘀。
      我曾治一氣陰兩虛之胎死腹中之患者,初用平胃散加芒硝,並配合針灸,後用脫花煎,皆因藥證不符而未效,再經仔細辨證,借用王清任治產難之加味開骨 散,重用黃耆120克,外加針灸,1劑而死胎產下。開骨散是以宋代龜甲湯加川芎而成,明代又名加味芎歸湯,此方重用當歸、川芎以行血,龜板潛降,血餘炭引 經而止血,本方不用攻下藥和破血藥,故明代以後多用以治產難。清代王清任認為,本方治產難有效有不效,緣于只著重於養血活血忽視補氣行氣,故主張在開骨散 的基礎上, 重用黃耆以補氣行氣,使本方更臻完善。此例何以用加味開骨散取效?緣患者妊娠8月,胎動消失7天,診其舌淡嫩,剝苔,脈大而數,重按無力更兼問診知其妊娠 反應較甚,嘔吐劇烈,食納艱難,致使傷津耗氣,病雖實而母體虛,本不任攻下,故用平胃散加味和脫花煎無效。傅青主指出:“既知兒死腹中,不能用藥以降之, 危道也;若用霸道以瀉之,亦危道也。蓋生產至六七日,其母之氣必甚困乏,烏能勝霸道之治,如用霸道以強逐其死子,恐死子下而母亦立亡矣。必須仍補其母,使 母之氣血旺,而死子自下也。”實踐證明。傅氏這一論點是正確的,為下死胎另闢蹊徑。傅氏主張用療兒散治之,我用加味開骨散取效,可算異曲同工。當時龜板缺 貨未用。此例說明重用黃耆可下死胎。這是寓攻於補之法也。

(四)癱者行之
      對於偏癱、截癱等屬於氣虛有瘀者,補陽還五湯是一張特別著名的效方。它出自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張錫純雖然批評了王氏對於治療半身不遂過於強調陽 氣不足之說,認為萎證有虛仍有實。補陽還五湯用之要得當。但張氏不能不說:“補陽還五湯其湯甚妥善也。”我曾用此方治療各種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屬氣虛血瘀之 偏癱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有恢復五成的,也有恢復八、九成的。
      曾治一例嚴重截癱之女性青年,就診時已臥床數月,兩腿消瘦,自膝下皮包骨頭,需人推扶起坐,坐亦不能持久,我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之,黃耆初用120 克,最大量時用至200克,服藥8個多月,並經艱苦鍛煉,已能扶一拐杖緩慢行進,1年後參加工作,2年後能去掉手杖跛行,後結婚生一子。
      我體會使用補陽還五湯需要注意兩點:一者辨證須是氣虛血瘀之證,二者黃耆必需重用至 120 克,不宜少於 60 克方效,其他藥量也可略為增加,但決不能輕重倒置。

(五)表虛固之
      李東垣認為,黃耆能補三焦之外又能實衛氣。衛氣者,溫分肉而充皮膚, 肥腠理而司開合者也。“實衛”就是“固表”。自汗一證,玉屏風散為療效確切的名方。我體會此方不但治自汗,一些盜汗屬氣虛者亦適用。為了方便,常用湯劑, 其份量為:黃耆12克,防風3克,白術15克,防風用量少於黃耆,白術的量是黃耆與防風的量之和(其理見“玉屏風散”),治自汗盜汗兼陰虛者,我喜用玉屏 風散加生龍骨、生牡蠣各30克,或加浮小麥、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加麻黃根10克。
      治瘡瘍爛肉,黃耆也是一味重要藥物,曾會診一患者,腋下腫瘤摘除之後,傷口久不癒合,不斷滲液,1天要換多次紗布。用補益氣血之劑重用黃耆30克後滲液減少,不到半月而傷口癒合,此黃耆內托之功也。小兒瘡癤,逢夏則發,此伏彼起,實不少見,亦甚棘手。一軍醫小孩,自2歲開始,夏季癤瘡發作,用抗生素稍好,稍好又發,反反復複,此伏彼起,至交秋乃愈。如是者3年,乃求助於 余,時正6月,小孩滿頭癤瘡。人雖不瘦而面黃唇淡,舌胖嫩,苔白,脈細,此正氣虛不能抗禦病邪所致,擬扶正祛邪標本同治。處方:黃耆、皂角刺、青天葵、野 菊花、浙貝母、銀花、蒲公英各9克,陳皮、白術、甘草各6克,茯苓、綠豆、炙甘草各12克,4劑。癤瘡乃不再起。其父翌年 1月求治斷根,為處預防方:黃耆9克,防風、甘草、浙貝各6克,陳皮、白術、蒲公英各12克,囑其於4月開始,每週2劑。此後瘡未再發。

(六)證須審之
    我雖喜用黃耆,但黃耆到底是藥,不是糧,用之對證則效,用之不當則害人。余曾治一肺結核病 人,于養陰除痰藥中加入黃耆9克,1劑額部發熱,2劑全面發熱,3劑頸面均熱,撤去黃耆熱自消失。又治一中風患者,藥後頭皮發癢,體溫增高,誤以為外感, 改用辛涼解表之劑,1劑退熱,再用黃耆90克,又再發熱,右上肢活動反而退步,乃知辨證不確當。細想患者脈雖虛大,但舌苔厚膩而舌質不胖亦無齒印,此證痰 瘀比較,痰濕重於血瘀,改用祛痰為主,稍加祛瘀之藥,以五爪龍代黃耆,證遂向好轉。對於使用黃耆的指征,我認為舌見淡胖有齒印,脈虛大或寸部弱,再參察有 否其他氣虛之證候,便可考慮使用。至於用量之多寡,則要時時留意證候之變化,切戒墨守成規,刻舟求劍。


[ 此文章被hal8952在2009-02-08 15:15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沒有資料 | Posted:2009-02-08 01:09 |
54abc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請教科中的黃耆,最大單次用量是多少?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4-09 16:01 |
hal895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7 鮮花 x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科中單次用量多少,是沒法談的。
到底是要用1G或2G或5G?

先知道,此瓶科中黃耆的濃度,又要了解是晉耆還是北耆。
再來最重要的,用量多少,是依病人的病情決定的,及醫者要給病者什麼樣療效決定的。
另外,黃耆在方劑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情況,如補陽還五湯方中之黃耆,或小建中湯方中之黃耆。
真沒法談。

有空請看看,古本「本經疏証」,今本諸如老中醫之醫案中學習。
我個人沒有師承,完全是自學,多看書,如此學習來的。
答案有限,參參考。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沒有資料 | Posted:2009-04-11 15:13 |
54abc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感謝大大解惑.我看到一些文章說補陽還五湯中黃耆生藥一日用量達到120g,如果換算科學中藥,10g藥粉中含有黃耆生藥20克,那麼是不是一天必須服用60g科中藥粉才能達到預期的藥效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4-23 17:08 |
hal895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7 鮮花 x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是的。
科中有科中的好處,但也有它的難處。
煎劑是可隨心所欲,沒科中的加量、減量的問題,但要開火煎煮等待。
科中開瓶即可服用,不用煎煮,誠是方便,但對醫者加減來說就真不是很便利。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沒有資料 | Posted:2009-06-12 10:09 |
horr1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科學中藥有澱粉的問題,藥量要加重,北耆的效果比較好,但口感不佳,有豆味,台灣重以前就喜愛用晉耆,大陸很少再用,在大陸晉耆為紅耆(大部分都是銷往台灣),晉耆口感佳,比較甜,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6-20 04:42 |
54abc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請問如何聯繫樓主老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7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1-09-11 10:3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320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