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48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dwithme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级别: 副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超频 & 开箱
推文 x239 鲜花 x2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2
[测试][笔记型电脑] 12吋CULV NoteBook加入市场战局-MSI Wind12 U200使用分享
Intel推出的Ultra Low Voltage CPU其实已经行之有年
以往的65nm ULV CPU大多会出现在高阶商务机款身上,也就是美金2000元以上的机种
近两年Intel推出45nm制程的CPU之后,也慢慢在PC/NB的领域中导入45nm产品
2009年开始,Intel也再推出45nm ULV的产品,想要打出新一代的平价NoteBook市场。

在五月初一开始最新推出CULV NoteBook的产品就是ACER与MSI两个品牌
七月时,Lenovo、ASUS也相继跟进;10月后也开始看到HP、DELL有相关CULV产品将推出
可见得这个产品市场趋势已经慢慢地扩大,未来应该会与先前Atom一般,几乎每家品牌都会推出。

不过一开始的CULV着重在13.3~14吋的NoteBook,紧接着才是15.6吋的产品
到近期慢慢的开始有12吋的CULV产品面市,个人猜测是考虑到11.6吋以下都是Atom产品
CULV效能比Atom好上近两倍,若急着推出12吋版本可能会影响到目前Atom的市场。

MSI去年推出的第一代NetBook Wind U100,产品本身不输其他NB大厂
在市场上有不错的接受度,进而让MSI品牌在市场上有很大的提升
此回MSI推出的12吋CULV NoteBook
延续先前热门的产品命名,也就是这次分享的主角MSI Wind12 U200。

首先看到产品外包装,U200有黑、白两种颜色供选择


MSI Wind12 U200主机本体




内附配件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产品保证书、驱动程式光碟与相关产品说明书。


U200附属收纳袋,外部有msi的字样


变压器不是使用常见的小尺寸版本
而是更小的变压器尺寸,此体积比较少见,好处是更方便携带
DELTA是在市场上存在很久的老品牌,品质值得信赖
充电时温度有温热感但还不至于太烫,这方面还可以接受。


内附MSI滑鼠体积小巧,使用内藏线材设计


6Cell电池,电量5200mAh 58Wh
U200搭配6Cell的重量约1.5Kg,搭配3Cell约1.4Kg


底部外壳一览
这边外壳使用雾面处理的设计


电池安装处


U200底部使用一整排散热孔设计方式


键盘下方处,八种状态灯号相当详细,其他功能开启需配合Fn+其他功能键
这部份使用亮面灰色外壳与黑色机身不一样


键盘使用17.5mm大尺寸的规格,也没有X-Slim键盘偏软的状况


12.1吋16:9镜面LCD,解析度1366 X 768
上方中央是1.3MP视讯镜头,左方是mic收音功能


机身右方IO
音效输出输入/USB 2.0X2/4 in 1 Card Reader/RJ45网路孔


机身左方IO
电源输入/D-SUB输出/散热出风孔/HDMI输出/USB 2.0


拆开底部外壳(自行拆开会丧失原厂保固,如果要加装硬体时,送至原厂处理比较理想)
DDR2扩充槽有两个DIMM,旁边也可以看到CPU与晶片组散热的铜导管。


HDD搭配320GB的版本,右上3.5G网卡的位置


297 (长) x 190 (宽) x23.5-31 (高) mm


再来就是效能方面的测试
MSI Wind12 U200搭配Intel Core Solo CPU,SU3500 1.4GHz,L2 3MB,单核心。

U200的OS是Vista Home Premium
Vista效能测试


安装目前最火热的Windows7作业系统
装置管理员中的硬体资讯


PC Wizard 2008硬体资讯


CPU/整体系统效能测试
CPUMARK99 => 201
Super PI 1M => 35.537s


Nuclearus Multi Core
Fritz Chess Benchmark


Geekbench => 785


CrystalMark 2004R3 => 34787


CINEBENCH R10
1 CPU=> 1483


Windows7系统效能


SU3500是单核心版本,但仗着3MB快取,平常使用都可以很顺畅的执行,拨放1080p的影片也不会Lag。
U200硬体组合在Windows7下使用起来没有迟缓的感觉,开启许多程式反应都很快
CULV的产品对于没有重度3D或是绘图转档的使用者来说,效能都还相当足够。
当然如果对于有转档或是影音多媒体有需求者,使用一般双核心CPU的NB效能会更适当,但NB重量也会提高不少。

HDD效能
WD320BEVT 5400转 320GB




WD320BEVT最高约62~65 MB/s,平均读写约有52 MB/s,在5400转产品中属于中上的水准
U200搭载的HDD在读取效能虽然不是目前最好的2.5吋 5400转
但依个人使用经验来说,超过50 MB/s的HDD在开关机或是开启档案等动作都已经相当快。

DRAM方面
U200搭配2GBX1 DDR2 800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4190 MB/s
EVEREST Memory Read - 5457 MB/s


IntelR GS45晶片在官方规格常会标最高只支援DRAM 4GB容量
实际来扩充,装上CORSAIR DDR2 800 4GBX2,安装Windows7 64bit的版本




以上照片可以看到,抓到的DDR2容量高达8GB,这方面日后升级不会有问题
但U200在4GBX2的状况下,只能运作DDR665的时脉,有点美中不足,期待日后BIOS可以再加强

电池续航力
6Cell电池,3:56:16
Battery Eater Pro (关闭无线网路与蓝芽装置)


Battery Eater Pro测试中以CPU全速搭配3D效能来运作,所以待机时间会比较短一点
若改用拨放影片观看的使用模式,U200可以拨放5:00~5:10分左右
官方网站标示6小时30分钟的时间应该是待机的状态下。



MSI Wind12 U200总结
优点
1. U200有着比一般12.1吋小巧的外型,但看起来却像是一般11.6吋的产品体积
2. 包装上对于内部产品的保护性相当细心,附赠的保护袋质感不错
3. DDR2可以运作800Mhz发挥出不输一般DDR3 NB机种的效能
4. 散热系统用料佳,几乎听不到有发出明显的噪音,此外机体温度也控制的较低
5. IO方面有D-SUB与HDMI两种输出装置,键盘按钮尺寸大,打字较舒适
6. 无线网路卡为Intel WiFi Link 5100,支援802.11 AGN,另外也支援扩充WinMax

缺点
1. 转轴设计可以再加强,LCD开启角度无法过大
2. 平价款NB常见镜面萤幕的规格,但若能改用类似U100的雾面萤幕会更佳
3. 电源按钮过小,比较不方便开关机使用

效能比 ★★★★★★★☆☆☆
用料比 ★★★★★★★★☆☆
规格比 ★★★★★★★★☆☆
外观比 ★★★★★★★★☆☆
性价比 ★★★★★★★★★☆

U200在喇叭方面的表现
高音方面有点偏尖锐,中音方面在水准之上,人声细腻度还算清楚
重低音方面会发现重音还不够沉,但整体音质还算不错
另外在1.3MP视讯镜头下的实际画质不会太细腻,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MSI在去年几乎第一波就推出U100 10吋NetBook产品
今年与ACER也几乎同时推出13.3吋CULV NoteBook来抢占市场
在后续的14/15.6也相当快速的推出,直到近期的Wind12 U200 12吋的版本
MSI在CULV的产品线相当齐全,价位方面也经常与ACER在比较,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大利多。

Wind12 U200是目前市场上一款较为超值的12吋CULV产品
价格方面也已经开始降到台币19500元左右,约美金600元
比起其他品牌搭配CM723或是11.6吋Atom差不多价位的产品,使用SU3500的U200都有不错的C/P值
但到现在还没有看到MSI在CULV的产品上有发表双核心的消息传出,个人认为这是MSI未来需要努力的地方。
希望能很快看到MSI Wind12 U200或是X-Slim X400系列有双核心CPU的规格推出 :)

小弟同样使用Spyder2校色器,分享校色档案给有U200的使用者


windwithme Wind 12 U200校色档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固网 | Posted:2009-11-22 15:09 |
f117a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这么新的产品,在这里都能看到测试的报告,这
样的资讯真得很棒,可以做为采购的资讯.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凯擘 | Posted:2009-12-20 11:5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370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