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2850 電視棒的大小約為9.4 x 3.2 x 1.8(公分),外觀上與先前的U2800並沒有變化太大,顏色方面採用黑/藍簡單雙色。但是這次測的U2850F電視棒內部並不像先前U2500 /U2600/U2800F系列採用相同晶片僅在遙控器上做變化,而是採用全新的晶片來製作這款產品。維持先前無風扇設計在使用時安靜無聲,藍色部分散熱孔開的很多,相當重視電視棒的散熱,另外因為內部元件體積及抗噪設計緣故,電視接頭部分外凸。

直接拆解看內部,看小小的電視棒當中到底塞了哪些東西? 電視棒採用卡榫式的方式組裝,整支電視棒僅兩顆螺絲就拆完了。

電視棒的正面,幾乎是滿滿的原件充滿正面,包含電視棒主晶片、電視調諧器、及很多的濾波電容。正面幾乎把所有能利用的空間都塞滿了,難怪電視訊號接頭必須外露在外。

卡片的背面,也是遍佈電容、電桿,唯一空比較大的部份是正面晶片及調諧器的位置部分。

這款電視棒採用的晶片有一個很有名的老爸,它叫做ATI (現在該叫他AMD-ATI),ATI早期內建TV Tuner的AIW Radeon顯示卡及後期ATI 550Pro、ATI 650Pro都是相當有名氣,不過可惜顯示卡的餅非常大,電視卡因此也直接讓顯示卡製造商貼牌賣,而這些廠商多半都沒有專門負責的部門,軟硬體都是公版,不像各家電視卡廠商能夠針對各晶片針對DTV軟體去調整畫質及加入軟體去雜訊處理等。因此以事後諸葛的觀點看來也釀成空有好的晶片規格大部分的人卻只能搭配MCE來使用,因此造成電視晶片部分越來越式微。

AMD ATI Theater T507晶片特寫,這款晶片正是AMD 推 Maui 客廳的視聽系統平台當中所採用負責視訊處理的晶片。

側邊特寫,電視棒小歸小,對於訊號干擾部分做得相當好,TV Tuner部份由於電視棒體積小容易受到訊號干擾,因此TV Tuner完全以金屬遮蔽防止外部干擾、PCB板部分採用多層PCB板,夠厚來阻隔正反兩面干擾。

配件部分 - K300 MCE遙控器、雙開加強天線、FM天線、USB多媒體線、USB延長線、MOVIE Factory5 後製軟體正式版。市面上相當多的電視棒為了降低價格什麼都沒有,只有一根電視棒,U2850F附上的配件算是相當豐富,市價不斐的MCE遙控器、強化型雙開室內天線及後製軟體正式版樣樣不缺。而U2850豐富的配件可能會讓自家其他U系列產品線受到不少衝擊,會是一款尚未選購者的好選擇。

USB延長線的用途是用來延伸電視棒使用,對於一些USB插孔插很多裝置比較擠的使用者來說,可以有效改善。(附上的USB線材很粗勇,外面還有防止干擾的金屬遮蔽,長度也不會太長造成訊號及電力損失)

[B]一手搞定MCE, 電視棒+遙控器[/B]
U2850 最大的優勢在於電視棒不需再額外佔據第二個USB插孔,而是直接內建MCE接收器,並在產品內直接附贈質感不錯的微軟認證過的K300 ComproDTV/MCE 兩用遙控器。以往電視產品假如使用微軟標準MCE遙控器多半是不支援電視卡產品自家的PVR軟體。
測試環境
處理器:intel pentium D 2.8GHz
記憶體:1G RAM
顯示卡:ATI 2400Pro
音效裝置:火網1723
作業系統:Windows 7 32bits
軟體版本:ComproDTV 4.557 + VMU 6.14.10.399
安裝的部分,由於ComproDTV 4.5版以後已經有很簡單的Wizard一步一步提示使用者下一步該做哪些設定,因為非常簡單,因此這部分就略過! 新版的ComproDTV 4.5也與舊版的差異相當大,整個是更加一目了然的新界面。
Noise Reduction demo功能ComproDTV提供雜訊過濾處理功能,這項功能可以簡單改善在訊號稍微不佳的情況下將雜訊過濾掉。左右邊明顯可以看出調整前後畫面上雜訊的改善程度,不過如果真的訊號撥出來就像大花貓,還是找第四台業者來調整會比較快速!

在桌機上使用,在看的時候使用率非常低,整體CPU使用率約15%以下(包含PC內的一些常駐),單獨ComproDTV約5%以下。

噱頭十足的12頻道預覽,其實這項功能我很少用,不過既然很多電視卡類產品都愛放,就不免俗來放一下。

U2850是三頻電視棒,不過僅有一個TV tuner,因此數位/類比訊號僅能一次接上一種(這邊說明一下,台灣的數位/類比訊號是分開兩條線,不過國外卻是數位+類比在同一條線,因此只需要靠軟體切換就可以了)因此如果比較怕麻煩建議可以找仿間常見的數位/類比切換器來使用。MCE設定電視卡的部分,只要設定過一次基本上就會知道如何設定,Win 7 MCE當中可同時設定數位及類比訊號,不過改善的空間是蠻大的。訊號設定部分設定起來綁手綁腳的,每一次設定都需要很冗長的時間,可以看出設計的人也是以國外數位+類比同一條訊號的國情來設計軟體,並不希望使用者常常去設定訊號種類,而是有增加硬體時才去設定。建議用MCE使用數位/類比擇一會比較順手,建議是類比,因為EPG錄影真的還蠻方便的!

符合亞洲人手掌大小的MCE遙控器,搭配電視棒本體就內建接收器,輕鬆可以使用MCE。

相當好用的EPG功能,隨時轉到也可以立刻了解目前在播的節目

MCE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畫面比例

同場加映netbook系統測試
針對目前很夯的netbook atom等級效能來做測試,給大家做參考,相信一般NB都比netbook快很多,atom也沒有想像中的慢,甚至HiHD也能解,以一般數位、類比訊號的觀看來說可以輕鬆應付,不過單就HiHD來說順暢度只達免強接受的地步。
處理器:intel atom N280 1.66GHz
記憶體:2G RAM
顯示卡:IntelGMA 950
音效裝置: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作業系統:Windows XP SP3
軟體版本:ComproDTV 4.557 + VMU 6.14.10.399
效能表現測試類比電視觀看時CPU使用率30~40%

類比電視錄影時CPU使用率80~90%,經過測試拿來錄影排程穩定性沒問題,netbook沒帶出門的時候加根電視棒讓搖身一變成為硬碟式錄影機,不過請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了,別太壓榨atom了。

數位SDTV能夠看不希奇,這邊測試的是 HiHD軟解,使用率85~100%相當的高!遇到動作比較快或複雜的畫面由於資料量較多,CPU使用率瞬間爆錶,算是很勉強可以應付著看,不過順暢度我想也別太苛求intel atom N280了,畢竟HiHD官方建議的CPU規格遠比目前用的高很多!

數位SDTV電視觀看時CPU使用率30~40%(前半段CPU飆高是前面測試的HiHD訊號)
ComproDTV 4.5加大化選單介面或許是考慮到使用者的螢幕越來越大的關係,新版的軟體加大了各個選單的介面放入了更多的可調選項。不過以netbook的1024x600的解析度觀點來看,加大版的選單系統可就有點困擾了,如設定欄位的上半部藍色標頭部份就被咖掉了,雖然設定及操作上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對一般17吋主流LCD使用者來說加大畫面倒是看起來更舒服了。

另外一個例子,EPG部分因為也是寬版,寬到沒辦法一個畫面全部容納(實際上筆者以主流螢幕1240x1024解析度,EPG的部分也很勉強容納一個視窗),要拖移方式來看到全貌,這部份建議康博能夠考慮一下"小螢幕"的使用者。
耗電量測試AOD250標配電池為6cell,電量標示11.1V, 5200mAh, 23Wh。由於電視棒錄下來的影片多半是MPEG2規格,在看電視的時候也是我們也以解MPEG2規格的影片來模擬測試情況來做電視棒使用時的對照組,因此這邊的對照組是直接撥放硬碟當中DVD續航力,結果得到約5.9小時(355分鐘)的好成績(原廠續航力是號稱7小時啦)。
當U2850 三頻電視棒接上後,我們以同樣亮度、同樣音量(亮度兩格、音量兩格接耳機)環境測試(WiFi、藍芽皆關閉),在電視棒接收無線數位電視的情況下耗電量得到5個小時的成績(300分鐘),僅增加15%的耗電量,外出電池充滿的情況下仍有五小時收看數位電視的續航能力算是相當不錯!
電視棒實際畫質畫質表現分為三大部份 - 數位HiHD、數位SDTV、第四台類比訊號三部份。數位電視部份由於訊號本身已經數位化,因此收下來的畫質多半都不錯。而類比部分,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比起以往的電視棒畫面更加乾淨、銳利度也剛好看起來相當的舒服、不會有朦朧感,訊號良好的情況下甚至跟數位幾乎不相上下,真的很難讓人相信這竟是電視棒的表現,也打破以往既定電視棒畫質一定比電視卡較差的印象。
HiHD畫面:



數位SDTV畫面:
DTV軟體抓圖1

DTV軟體抓圖2

DTV軟體抓圖3

DTV軟體抓圖4

類比訊號:DTV軟體抓圖1

類比訊號:DTV軟體抓圖2

類比訊號:DTV軟體抓圖3

類比訊號:DTV軟體抓圖4

類比訊號:DTV軟體抓圖5

類比訊號:DTV軟體抓圖6

類比訊號:DTV軟體抓圖7

類比訊號:DTV軟體抓圖8
結論U2850 採用ATI的晶片表現上畫質表現不俗,加上電視棒本身內建MCE IR接收器不需要佔用第二個USB插槽,相當適合目前電腦主機越來越小、插槽越來越不夠的趨勢。以應用在HTPC當中來說,因為產品直接就內附K300 MCE遙控器附加價值很高,直接就可以裝上MCE來使用。而在小筆電部分無論在收看節目及續航力部分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以產品定位來看因為畫質、效能表現都可直接把同廠的上一代電視棒U2800F直接取代掉是完全沒問題的。
文章同步發表於
tdnj's Blog,電視畫面原始檔案可連回觀看,如圖片看不見也可連回直接blog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