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752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佛學大辭典/五乘 五種姓
佛學大辭典/五乘
(名數)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
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別。其中五乘有六種:一者:
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間者。
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
三、聲聞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羅漢果者。
四、緣覺乘,乘十二因緣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
五、菩薩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佛果者。
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曰:
「五乘者:人、天、聲聞、辟支、及佛,能乘人也。
五戒、十善、諦、緣、六度,所乘法也。」
文句七之一曰:「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
十善乘出人道八苦,聲聞乘出三界無常苦,
緣覺乘出從他聞法苦,
菩薩乘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苦。」
此通途之五乘也。二者:
一、菩薩乘,二、緣覺乘,三、聲聞乘,
四、種種性乘,合說諸乘者,五、人天乘也。
見大乘莊嚴功德經中,楞伽經八。三者:
一、人乘,二、天乘,欲界之六天也,三、聲聞乘,
四、緣覺乘,五、菩薩乘也。
四者:一、小乘之佛乘,
二、小乘之緣覺乘,即愚法緣覺也,
三、小乘之聲聞乘,即愚法之聲聞也,
四、梵乘,色界之諸天也,五、天乘,
欲界之諸天也。見五教章上二。
五者:嚴宗別途之五乘:
一、小乘,愚法之聲緣二乘也
(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之二類(參見:二乘)),
二、聲聞乘,三、緣覺乘,此二者,
不愚法之二乘也,四、菩薩乘,
五、一乘。與台宗之佛乘同。見五教章上二。
六者:台宗別途之五乘:一、人乘,二、天乘,
三、二乘,聲緣之二者,四、菩薩乘,
五、佛乘也。問此中菩薩乘與佛乘如何差別?
答曰:一乘家與三乘家之見解各異。
法相三論之三乘家,謂菩薩與佛,但為因果之別,
故菩薩乘即佛乘。華嚴天台之一乘家,謂佛與菩薩,
各有因果,權之因果為菩薩乘,實之因果為佛乘。
即華嚴終教天台別教之因果,是菩薩乘;
華天兩家圓教之因果,是佛乘。
密教以五大配於通途之五乘,
五乘皆為毘盧遮那法身中之自體,立五乘成佛也。
一、人乘,是為地大;以人皆住於地故也。
二、天乘,是為水大;水以鍐為種子,鍐字者,
離言說之義,定地之天,離言說之故也。
又天者自在之義,水從方圓之器自在而轉,
故其義相應。
三、聲聞乘,是為火大;以聲聞自心發火,
而灰身滅智故也。又火大之種子為囉,
囉為語菩薩之種子,聲聞依言教而得度,故配之。
四、緣覺乘,是為風大;風大之種子為訶,
是因緣之義也,緣覺觀十二因緣,故其義相應,
又開悟以風緣而飛花落葉之觀,故配之。
五、菩薩乘,是為空大;
因菩薩以二空為觀故也。見秘藏記末,同鈔十。

維基百科/五種姓,佛教術語,或作五種性,簡稱五性。
指無始時來的一切有情可分為五類的種性:
菩薩種姓、緣覺種姓、聲聞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1]。
前三種:聲聞種姓、緣覺種姓、
如來種姓是三乘種姓;⋯⋯
不定種姓則指於三乘的種姓尚未決定;無種姓者,
則指於三乘佛法的善根皆尚未成熟,
尚無緣於三乘菩提故。
這種有情的分類方法,
是基於有情原本既有的菩提種子之差別而分
(代表有情在過去無量劫以來的熏習),
乃是相對於今時、
後時因值遇善知識德聞修佛法而有之新熏種子而言[2]。
這裡所說的「種姓」,
並非一般所說代表印度不同社會階級的種姓制度
之種姓,而是指的是有情的法種根器差別,
故常作種性。
^ 《成唯識論述記》卷1:
「依瑜伽等有五種姓。
一菩薩。二獨覺。三聲聞。四不定。五無姓。」
(CBETA, T43, no. 1830, p. 230, a14-15)
2.^ 《成唯識論》卷2:
「又諸有情既說本有五種性別故。
應定有法爾種子不由熏生。」
(CBETA, T31, no. 1585, p. 8, a29-b2)

種性(梵文:Gotra),佛教術語,又可作種姓,
有多種意義。字面上有種族、族類、種屬、或族姓的意思在,
指一個人的出身、血統、階級等。擁有這個出身、血統,
代表某個人具備這個族姓的某些性質,因此也有性質、特性之意。
有情眾生的根性。
雖根性的差別是由於眾生過去劫中造作的種種
善、惡、淨、不淨、無記等身口意行所成就的熏習種子而成,
故廣說有情根性可有許多不同種類,包含世間技藝工巧、
世智辯聰、世間道德倫理、人天善法等種種世間法的種性差別。
但以佛法而言,卻專指於對於佛法修行內涵的熏修解證
的方向與層次差別來說。
種性人
對於有情因過去世於佛法程度不同的熏修與實證,
故有今世有不同的種性,《
阿含經》中單獨將所謂的解脫道之「種性人」
同列於四向八果的聲聞解脫道的果證差別之中,
同是九種能離於苦患的人,這可視作種性體現的說明。
無種性
長阿含所攝《寂志果經》中將六十二種外道稱作是「無種性」。
三種性
《解深密經》分成
「聲聞乘種性」、「獨覺乘種性」、「如來乘種性」三種。
四種性[編輯]
《瑜伽師地論》舉出兩說四種種性:一說分成聲聞種性,
獨覺種性,佛種性,無種性;一說分成聲聞有種性,獨
覺種性,如來種姓,不定種性。
《大般若經》中,也舉出聲聞乘性決定、獨覺乘性決定、
無上乘性決定、三乘性不定等四類眾生。
五種性
《楞伽經》根據於過去現在對三乘菩提的修證方向及層次差別,
將有情的種性分成五種來說明:聲聞種姓、緣覺種姓、
菩薩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
前三種聲聞種姓、緣覺種姓、如來種姓是三乘種姓;
不定種姓則指於三乘的種姓尚未決定;無種姓者,
則指於三乘佛法的善根皆尚未成熟。 這種有情的分類方法,
是基於有情原本既有的菩提種子之差別而分
(代表有情在過去無量劫以來的熏習),
乃是相對於今時、後時因值遇善知識德聞修佛法
而有之新熏種子而言。這裡所說的「種姓」,
並非一般所說代表印度不同社會階的種姓制度之種姓,
而是指的是有情的法種根器差別,故常作種性。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9-21 11:3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102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