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0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ighb0925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散文][分享] [轉貼] 好吃不過餃子
北方有句俗話“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餃子在北方,可是十分普及的麵食,人人都愛吃餃子.

對於餃子的傳說有許多,由於餃子的外形很像耳朵,所以有人說,餃子源自於女媧捏泥人,當時叫“餛飩”和混沌初開同音.女媧因為用黃土造人,每到寒冬,有些泥人的耳朵就容易掉下來,於是她在每個泥人的耳朵上穿線,一端還讓小泥人咬著.所以每到年末天寒地凍時,人們就趕緊咬著有線“餡”的餃子,以免耳朵給凍掉了.

我們家也是愛餃一族,自小父母就常包餃子來吃,無論是麵皮,餡完全自己打理,由於經常吃麵食,所以家中的廚房有個特製的皯麵板,比餐桌要大.記得小時候,許多小朋友玩耍時,總會邊唱邊做作動作, “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沒錯,包餃子也可以稱作捏餃子.

餃子原來叫“交子”也叫“角子”,據說源起於隋.明清時,北方人盛行在除夕時吃餃子,當子時一到,即步入新的一年,這一刻有“更歲交子”象徵意義,所以當刻所吃的有餡麵食,就被稱為“交子”,漸漸又被叫做“餃子”.而有些人會在餃子裡塞銅錢,或者花生、紅豆等東西,各有不同的含義,母親在過年的時候,也是包餃子的,她也塞銅錢,吃到的人就代表好運,我最喜歡在這種摸彩的心情下吃餃子,常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餃子的名稱各地略有不同,滿州人叫“煮餑餑”,黃河一帶叫“扁食”,有人叫“餛飩”,由於餃子形似元寶,許多人也把它稱為“元寶”.然而在台灣,餛飩和扁食是有別於餃子,形狀和配料都相差很大.由於餃子有蒸有煮,乃有“水餃”和“蒸餃”之分.

餃子要好吃,除了皮不宜太厚以外,餡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拌餃子餡可是門大學問,如何把肉、配料調配得勻,不鬆不膩,不硬不油,味道還得鹹淡適中,端賴經驗及體會.母親善包牛肉餃子,她皯皮的動作,真是嫻熟得猶如機器,左手持桿,右手轉皮,如此邊皯邊轉,不到幾秒,一張圓圓扁扁的餃子皮就皯好了.

而包餃子也衹要四個步驟搞定,先攤皮在手上,填上內餡,合緊,二手同捏二端.一個宛如元寶的餃子就完成.這是母親教我的方法,捏出來的餃子,個個都可以站立,上緣的面皮就和護士帽差不多,當然,捏餃子的花樣可隨個人喜好,有人捏成波浪狀,也有人捏成拉鍵狀.有種薺菜餃子,聽說美味無比,是餃子中的上品,但薺菜並不多見,其形十分類似一種野草,有次父親在野地採了一大包,說是薺菜,準備帶回來包餃子,母親一看,便說那是草,二人為此還爭執一會兒,最後的結果,還是順了父親的意,包成了餃子,我沒嚐過薺菜餃子,所以也不知到底是不是草,反正,全家人吃起來時,臉色均不甚好.

再來說到蒸餃,它就像放大型的餃子,但母親的蒸餃真是超大,都超過了包子.因為體積大,捏邊皮就有特殊的捏法,一指一掐,看起來好像花邊一樣的美麗.她的麵皮可是事先用熱水燙熟,所以特別Q,包了高麗菜,豬肉,粉絲等,放進大蒸籠裡,等蒸餃熟的時候,蒸籠冒出的煙都飄著香香的甜味,這可是麵皮的清香.一旦掀起蒸籠,每個蒸餃都滿滿飽飽,白裡透水,晶瑩愓透,不由得令人,垂涎好幾尺!

蒸餃的美味在於第一口咬下時,裡面鮮美的湯汁會先緩緩滑入喉嚨,潤喉後,胃巳大開,再輕咬幾下,立即感到皮Q餡甜,讓人忍不住閉起眼,滿足得想飛.高中時,母親常會為我帶蒸餃飯盒,大約可以塞上四個,蒸好時,雖然因為過擠而黏在一起,但是香味不變,美味也不變.

吃餃子似乎都習慣配湯,許多麵館通常會搭上酸辣湯,或青菜豆腐湯.我們也是,要是沒時間煮湯,就直接喝“餃子湯”,就是煮水餃的清湯,好的水餃下鍋煮時,皮不會破,裡面的湯汁也不會溢出來,如此鍋裡的湯,清而不油,白而不濁,還帶著麵粉的甜味呢.

現在吃餃子巳經不分南北,台灣到處都有林立的餃子館,有些小吃店也賣餃子,連一般超商或者生鮮超市也有冷凍水餃,雖然味道及口感要差得多,但當胃思餃情切時,冷凍水餃照樣大把下鍋,看著它們在鍋裡變胖、翻滾、舞動著美妙的旋律,著實感動,無法自己!

餃子不僅在中國大放異采,還名揚外邦,在日本,餃子扁扁長長,底部還有點酥黃,其實就是我們的“鍋貼”,確確實實,一點不假.而在義、俄,則是高級餐館裡的佳餚,被配飾裝點得宛如花盤.想想我們的餃子,要樸實得多,大舀盛進盤裡,一粒粒白白亮亮的餃子,沒有花俏的裝飾,也沒有美麗的桌布及燭光,而它的美味早巳在中國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歷久不衰.

值得欣慰的是,擁有古老歷史的餃子能在異鄉,名列上菜,坐擁尊榮;然而在遊子的心裡,月亮永遠是故鄉明,而餃子還是家鄉好.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4-06 09:29 |
Ivon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個人商品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驗證會員
級別: 榮譽會員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鮮花 x1423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highb0925於2005-04-6 09:29發表的 [轉貼] 好吃不過餃子:
北方有句俗話“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餃子在北方,可是十分普及的麵食,人人都愛吃餃子.

對於餃子的傳說有許多,由於餃子的外形很像耳朵,所以有人說,餃子源自於女媧捏泥人,當時叫“餛飩”和混沌初開同音.女媧因為用黃土造人,每到寒冬,有些泥人的耳朵就容易掉下來,於是她在每個泥人的耳朵上穿線,一端還讓小泥人咬著.所以每到年末天寒地凍時,人們就趕緊咬著有線“餡”的餃子,以免耳朵給凍掉了.

我們家也是愛餃一族,自小父母就常包餃子來吃,無論是麵皮,餡完全自己打理,由於經常吃麵食,所以家中的廚房有個特製的皯麵板,比餐桌要大.記得小時候,許多小朋友玩耍時,總會邊唱邊做作動作, “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沒錯,包餃子也可以稱作捏餃子.
.......
原來餃子的傳說也有這一種耶
但是寫得不錯啦
也讓我知道一些的故事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9-01 16:5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99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