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人類 抉擇的時刻
從人口統計和經濟的角度來看,人類現今這個時代是無比獨特的。環境將可永續利用或一夕崩潰,就看接下來幾十年我們如何管理。 撰文╱馬瑟(George Musser) 翻譯/宋宜真
21世紀似乎是個令人失望的世紀。有人保證我們將有會飛的車子、太空殖民、一週工作15小時;日常瑣事會有機器人代勞(除非它們集體叛變);疾病應該只出現在歷史書籍裡;可攜式核反應器在量販店正大特賣。而即使是對未來最悲觀的想像,也會預期科技與社會組織的躍進,能使我們這個世代免於毀滅的命運。
即使在一片混亂喧囂之中,只要看得夠遠,這個新世紀還是會成為史上最驚人的時期。工業革命帶來的三大轉變,已經到達了高峰。數個世紀以來,全球人口以超越指數的速度成長,現在已經逐漸穩定。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到了本世紀中葉,人口會停滯在90億左右。與此同時,不論是相對比例或是絕對人口,赤貧的人口都將開始下降。如果中國和印度的經濟持續跟隨日本與韓國的腳步,到了2050年,中國的平均富裕程度就會跟上現在的瑞士;至於印度,則會跟上現在的以色列。正當人類在人口和財富皆蒸蒸日上的同時,卻相對逼壓著地球所能承受的極限。我們釋放二氧化碳的速率已經是海洋和陸地吸收速率的三倍,氣候學者認為,到了本世紀中葉,全球暖化的效應將開始反噬。按照這樣的速率,全世界的森林和漁業資源將會以更快的速度耗竭。
人口數量、經濟成長和環境問題,這三大趨勢息息相關,並且將會是未來歷史學家審視我們這個時代的重點。這些趨勢的影響力將無所不在,不論是政治版圖或是家庭結構。而它們帶來的問題,影響幅度幾乎達人類所未見。一如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家威爾森(Edward O. Wilson)所言,我們正要通過的這段瓶頸,正是對自然資源以及人類智慧的最大挑戰。
這股趨勢在日常生活中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很多人都有回到家鄉卻迷路的經驗,因為家鄉變化太大了。另一方面,人口的成長卻隨著家庭成員的減少而縮減。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是在沒有兄弟姊妹,甚至叔叔阿姨的環境下成長。(有些人認為這是很糟糕的,但若要維持人口總數穩定,另一個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死亡率攀升。)中國製的商品上了美國威名百貨的貨架,印度人則開始管理客服專線,而且,越來越多的亞洲人反過來購買西方商品。拜全球暖化之賜,春天花朵綻放的時間,比50年前提早了一週;餐廳供應的魚也跟以往不一樣了,因為過去常見的魚類早已被捕撈殆盡。
在歷史的脈絡中檢視當下,能夠讓我們透徹地審視世界上眾多問題。這些問題很多是直接或間接因人口增加而衍生出來的。一旦人口停止增加,人類就有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或許要通過瓶頸並不容易,不過一旦我們開始進行,事情只會更好,不會更糟。
我們正在經歷的轉變,界定了這些挑戰的範圍。科學家至少能夠粗略地估計,未來地球上將會有多少居民、他們需要什麼、有哪些資源可用、到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就在本世紀的後半葉,人類將會進入一個平衡的時期,屆時經濟成長已不再像目前看誰的生產力高、人口和資源較多,而是完全視生產力而定,如此一來,經濟和環境之間的衝突就會大為減少。舊的挑戰將被新的挑戰取代。在許多國家中,這個過程已經十分明顯,並因此造成轉變。在美國,對於社會安全的論戰重心(一如歐洲和日本對於養老金制度的憂慮),就在於人口成長之後,能否提出一套健全的社會生活計畫。
民眾對人口統計學者的評價不一。30年前,人口過多的議題沒人不關心吧?當時埃利希(Paul Ehrlich)這本《人口爆炸》可說是最暢銷的著作。由卻爾登希斯頓主演的「超世紀諜殺案」,更將未來描繪成一個人類會被當木材堆放、並被餵以豆腐狀飼料的世界。然而到了最近,人口稀少反成了最大問題,這項議題是由艾伯斯達特(Nicholas Eberstadt)等新保守份子提出的。他們所關注的焦點,就濃縮在卻爾登希斯頓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死亡城」之中;在這部電影中,人類會完全滅絕。所以現在問題變成:人口會太多還是太少?
人口統計學的主流思想並未隨這些極端的描繪而擺盪。開發中國家的家庭數已經縮減得比預期還快,然而,Scientific American在1974年的特刊中對人口數的預測,目前為止都還算準確。事實上,不管是「超世紀諜殺案」或「死亡城」,都道出了部份事實。在絕對數量上,人類確實繼續大量繁衍;過去人們忽略了人口學家馬爾薩斯對人口膨脹的恐嚇,不代表未來也能成功避開他的預言。但另一方面,人口成長速度的下滑亦值得憂慮;從歷史上來看,大部份人口穩定或是萎縮中的社會,最後都沒落了。
強烈支持某一立場的人,幾乎都不回應另一方的挑戰,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可以掌握一切,並不需要去證實自己的立場。然而,一旦你驅散了意識型態的迷霧,行動計畫的整合架構就會浮現。這並非向前邁進的唯一途徑,卻可以做為討論的起點。
這計畫有個不斷出現的主旨:商業未必是大自然的敵人;反之亦然。傳統上,我們不會用相似的字眼來描述經濟和環境。最受矚目的經濟統計數據,例如國內生產毛額(GDP),並未囊括對資源消耗的計算;基本上,它衡量的是資金流量而非資產和債務的平衡。森林是會帶來持續穩定收入的資產,要是你把它砍光了,GDP還是會躍升。
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我們在貨品和服務上所支付的費用,很少會包括相關的環境成本。這筆賬一定有人得埋單,通常就是我們自己,只不過是透過另一種形式。據估計,美國納稅人平均一年要支付2000美元,來補償開墾、鑽井、挖礦和其他重度影響環境的活動所造成的破壞。扭曲的市場價值沒有給予消費者和生產者足夠的動力來清理環境。而當環境學者把焦點都放在自然無價的魅力上時,無形中也強化了上述的現象,因為自然界無價的魅力雖然很有意義,但卻很難與其他更緊迫的事情匹敵。「瀕臨絕種動物法案」中,就提供了律師相互推諉責任的範例。綠色組織將西點林鴞所遭遇的困境歸咎到伐木業者,而伐木業者則認為,毫無限度的鳥類保護政策會害他們失業。事實上,如果森林不再,這兩方都是受害者。
近年來,經濟學者和環境科學家已共同衡量自然界所能帶來的益處。從這樣的行動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對自然界的依賴,因而不會輕忽它。今年年初出刊的《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就指出,如果大自然無法再提供某些服務(諸如從授粉到水質濾淨等功能),那麼人類要自己動手,而且得付出極為昂貴的代價。這份評估還發現,在這24項類別廣泛的項目中,其中有15項消耗得比再生得還快。
如果能夠適當分擔對環境的責任,我們就會發現,對自然界有益的,也會同樣會為經濟、甚至自己的行業帶來益處。舉例來說,漁民若能將漁獲量限制在某一範圍,收益便能達到最高。要是超過這個範圍,不論是漁獲量或是收益就會開始下滑,因為太多的人去捕太少的魚。可以確信的是,生活不總是這麼便利,社會有時候必須面對一些犧牲交換的情況。不過,這只是個尋找雙贏局面的開始。
如果決策者可以建構出一個正確的框架,人類的未來就可以由上千個平凡的決定得到保障:人們有多少孩子?他們在哪裡放牧牛群?他們用哪種絕緣材料幫房子隔熱?通常一些更為深刻的發展,都是由這些平凡事物來決定。一個市鎮是否富足的指標並非電腦或DVD,因為即使是在貧困的村落,現在都能找到這些東西。污水處理管線、柔軟的床被、對身家安全的概念等,才是指標。為了將現代化的好處散播給所有的人,科學和科技必須用在一些比建造太空殖民站更偉大的事。
【科學人2005年10月號〈人類,抉擇的時刻〉】 網址:http://www.sciam.com.tw/read/readshow.asp?FDocNo=742&C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