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217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霞客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2 鮮花 x102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武術] 太極拳的源流 論中華思維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老子 》

太極拳的源流
太極拳由誰人始創﹐眾說紛紜,向無定論,有說唐代許宣平;也有說宋代張三峰,明代張三豐,或明代陳王廷,亦有說是明代或清初之王宗或王宗岳等,很難說清楚。有記錄可考的是河南陳家溝及趙堡鎮所傳的太極拳,自晚清經幾代承傳,已分成陳、楊、吳、武、孫五大流派。另有浙東太極拳源于王宗等說法,尚待考據,但無論各派源流如何,都以王宗岳的太極拳理論為依據。這樣問題就簡單得多,只要弄清楚王宗岳太極拳理論的思維源流,太極拳由誰始創便不重要了。

王宗岳的太極拳理論,一般相信在明未清初時形成,正是王夫之,方以智,黃宗羲延續「宋易」,並把「易學」推向經世致用的高潮的時代。王宗岳在這個時候採納了「宋易」「太極思維」的精華,以「陰陽」、「八卦」、「五行」為運動原則,以「心」、「氣」主客配合,以「中」為用,完善了太極拳的拳法和理論,是潮流趨勢與時代的產物,是自然而然的。事實上,用「太極」來命名這拳,已說明了其源流。

「太極」是中華思維的核心。「中」就是「太極」,「太極」就是「中」。


中華的「中」
中華民族,在古時稱為華夏,是華族及夏族的合稱。華族、夏族是漢族及許多中華少數民族的先祖。有說因為華族、夏族聚居中原地方,所以稱為「中華」,是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相對而言的。也許是偶然的巧合吧,這「中」的地理位置竟成了中華民族思維的源頭,從而催發出東方數千年的燦爛文化。

「中」,是一個蘊含了相對意義的詞。「中」本身是沒有義意的,它是相對其他東西而言才有意義。有「左」有「右」才有「中」,或有「上」有「下」才有「中」,或有「前」有「後」才有「中」,或者同時有「前」、有「後」,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才有「中」。「中」是相對「前、後」,「左、右」,「上、下」而言的。沒有「前、後;左、右;上、下」,就沒有「中」。所以說「中」,雖然沒有指明是「上、下」的「中」,是「左、右」的「中」,或「前、後」的「中」,但正包含了「上、下、左、右、前、後」六面八個方位的義意。

「中」可大可小。任何物體,總有中點,地球有中點,太陽有中點,銀河有中點,不管有多大,就一定有中點。另一方面,任何最小的東西,總可以中分,中分之後,又可以再中分,再中分....,不管有多小,總可以在小中再分。大有大「中」,小有小「中」。

「中」可虛可實,一個鏈球的中心是實的,一個馬德堡雙半球(真空鐵球)的中心是空的,但空的仍然是中心。所以「中」是一種關係,是四方八面的均衡點。中的均衡是四方八面,四方八面的均衡是「中」,相互定義,要點是「均衡」。

「中」可動可靜,靜態的均衡對稱是「中」,動態的均衡對稱也是「中」。鐘擺由左擺到右,再由右擺到左,對稱均衡點是擺幅中間。旋風不停轉動,均衡點在不動的風眼,只要對稱平衡,怎麼動也是「中」。

「中」可以是具象的,物體有中心,最明白不過。「中」也可以是抽象的,《三國演義》說:「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民族的分離,是由中央向四方八面離散;民族的集合,由四方八面向中心聚合,這個「中」是抽象的。再舉 一例,近代西方文化,以希臘羅馬的思維及傳統為中心,文化的發展,總圍繞這個中心,這個中心是抽象的「中」。

總的來說,「中」是相對兩端的中點。這相對兩端千變萬化。古人用「陰陽」兩字來概括了所有對待的兩端。「陰陽」只是代號,可以代表任何相對待的事物。「陰陽」既是兩端,但又是一體,相分而又不能相離,離開了便不是「陰陽」。因為是一體,所以有「陰陽」一定有「中」,「陰陽」相接之處就是「中」。說「中」雖然不說「陰陽」,但已包含了「陰陽」在內。所以「陰、陽、中」是「涵三為一」的。說一就有三(「陰、陽、中」),說三(「陰、陽、中」)即是一,一而三,三而一。「陰、陽、中」是將具體事物的共性抽象,因為是共性的抽象,所以有普遍性。「陰、陽、中」的簡約便是「中」,是整體的濃縮。

中華文化對「中」的研究十分深邃。從傳說的伏羲畫卦,文王演《易》,與及由《易經》而衍生的「陰陽」、「五行」、「太極」、《河圖》、《洛書》等,都是研究「陰、陽、中」「涵三為一」原則的學問。這些學問已有數千年的承傳,在中華文化形而上的思維方面固然影響深遠,對一般人日常生活的意識傾向及在器物應用上,已到了日用而不知的地步。


思維的「中」
在思維上,儒家、道家與佛家對中華文化都有深遠而廣泛的影響。歷來許多學者多能兼精三家,使三家的學說互相滲透,互相影響。這三家的理論與思維的發展,都是圍繞「中」這個核心,而且與「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密不可分。



「易」源流很遠,相傳是伏羲畫卦,文王演「易」。又說夏代的「易」稱為「連山」,商代的「易」稱為「歸藏」,周代的「易」稱為「周易」,而「連山」「歸藏」已佚,只餘今天流傳的「周易」。又有說其實「連山」、「歸藏」已包含在「周易」之中。

「易」包括《易經》及《易傳》。《易傳》共十篇﹐是解釋和發揮《易經》精神的文字。稱為《十翼》。相傳《十翼》是孔子所作,(近代的研究懷疑此說,認為《十翼》是春秋戰國時解釋《易經》的作品,非孔子一人所作)。孔子晚年研究《易經》花了許多工夫。孔子時代的書冊是刻或寫在竹簡上,再用繩將竹簡一片一片接連起來。孔子翻看《易經》的竹簡甚勤,先後三次把連系竹簡的繩子弄到壞斷了。



孔子編魯國史書《春秋》,帶領弟子研究治國平天下之道。他的言行學說由弟子編成《論語》。相傳孔子的弟子曾參,根據孔子的思想,著有《大學》。孔子的孫子子思,著有《中庸》。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發揚孔子及子思的思想,著有《孟子》。《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是宋朝以後讀書人必讀之書。孔子思想以「仁」、「義」為中心,以「智」去認識世界,以「誠」為修已功夫,以「信」為待人之道,以「禮」為治世方法。後世稱為儒家思想。

通過知識(智),可以認清事物的本質,可以認清人的本性,依循人的本性去發揚,自然會「仁」,自然會「義」,信守「仁」、「義」的行為是「信」,有不合人的本性的行為,可用「禮」去改正。依循本性是「誠」。而「誠」的「本質」是「中」。所以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中」能「和」,則天地萬物各就本位,各自演化而整體和諧發展。相反失「中」失「和」,則萬物失位,混亂與災難不絕。可以說「仁」、「義」、「禮」、「智」、「信」在于「誠」,「誠」的本質是「中」。儒家的中心思想是「致中和」的所謂「中庸之道」。

孔子生于周朝末期的春秋時代,天下由治而亂,孔子抱「撥亂反正」的胸懷,希望能幫助大國君主治理國家,建立大同社會,所以在思維上著重如何去達致「中」,是積極、有為的思想,其門徒後學秉承這思想,在「中」上加上許多不同的觀點與定義,以及提出許多達致「中」的方法,更加積極有為。但「中」這東西,既具體又抽象,而且是沒有終極的,故愈定義愈不清楚,愈有為愈有所不為,愈想「致中和」,愈顯得不中不和,沒完沒了。反過來說,正因為沒完沒了,所以「致中和」才永遠有意義。



生于孔子同時而略早的老子,傳說是周朝藏書室的官吏。他看事物除了看表面外,更看到事物的內在。他明白事物總是由相反相成的兩面組成,世人只看到事物的美好一面,追求美好,但一有「美」這觀念產生的時候,「不美」同時產生了。所以「美」已兼具了「不美」的本質。同理「善」已具備了「不善」的本質。因為有「不善」的現象存在,所以才要為「善」。老子看事物,能從相反去看,所以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質,比世人對這世界了解得更清楚。世人總要有所作為,但「有為」的同時即「有所不為」,有所得即有所失,得到這個,就會失去那個,顧此失彼。老子提出「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為」是不自作主張去改動自然的平衡,是十分積極的思想。後世對忖l「無為」的思想多從消極方面去理解,是對老子的誤解。

春秋時代是一個動亂的時代﹐周朝中央政權已失去控制封建諸侯的能力,各大諸侯以「有為」是尚,互相爭戰兼併,社會的均衡被全面破壞,民不聊生。傳說老子對這個景象十分無奈,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守關的令尹十分尊敬老子,請老子把他的思想書寫下來流傳,老子寫了五千字,西行而去。流傳下來的文字,後世稱為《老子》或《道德經》。(近代考証指出,《老子》一書,是老子辭官隱居民間後,他的思想在民間流傳,後人將他的言論匯編而成,成書期不晚於戰國時期。)

《老子》五千言,闡明了老子對自然及自然法則的看法。老子的「自然」,與現代觀念的「自然」不盡相同,他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本然如此」。自然是「無中生有」,「有」是與「無」相對而來。「無」是一個概念,是時間與空間未有意義,「有」是時間與空間都存在,為萬事萬物具備了存在的條件,「有」與「無」是相對的兩面,不是由一個「無」生出一個「有」。

老子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是自然的法則。「道」是「無中生有」,玄之又玄的「妙有」,這個「妙有」,是「陰陽」相分而不相離。「陰陽」相分是「二」,不相離是「一」,相分的混和是「三」,萬物是陰陽相分而相混和的各种表現,相分相合,生生不息。人分男、女,人是「一」,男、女是「二」,男、女生子代,子是男、女的和合,不再是「一」,是「三」。「一、二、三」的不斷重複,就是生生不息,萬物不斷演化的狀態。「負陰抱陽」是陰陽相分不相離,「沖氣以為和」是陰陽相分又相混和的「中」。這也就是「陰、陽、中」「涵三為一」意義的解釋。這個「中」,是自然而然,不求而得的。我「無為」則自然「中」,不求而自「中」,求「中」反而會失「中」。這相反相成的道理。老子闡釋得最清楚。後世稱老子為道家的開始。

孔子的學說及老子的思想,都是繼承《易》思維的發揮,孔子「有為」求「中」,老子「無為」自「中」,是由不同的方向去理解事物的本質及事物運行的規律。二者都不離「陰、陽、中」「涵三為一」的思維核心。



佛教最早在漢朝傳入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流行,至唐代大盛。佛教源于印度,由釋迦牟尼開創。釋迦牟尼出生時代與老子差不多。釋氏由事物本質去解決人生問題。他在世時常為弟子、帝王及民眾說法。去世後弟子多次集結,將他說法的記錄寫出,成為流傳下來的佛經。佛教在釋氏死後數百年間繼續發展,十分興旺,眾弟子後學因為對佛所說的教義解釋不同,產生「上座」與「大眾」兩部派。而釋氏所說的佛教思想,在他死後分成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興盛的佛教,除在印度本土外,也流傳到鄰近國家。佛教流傳分南傳與北傳兩宗。南傳多為小乘教義,流行於緬甸,泰國東南亞一帶。北傳多為大乘教義,流行於中國及東亞一帶。

中國所傳佛教,屬北傳大乘教義。南北朝時西域僧人鳩摩羅什在姚秦朝庭支持下,翻譯了大量大乘經典,其中大多是龍樹及其弟子提婆所傳的佛教「中觀」思想,後世稱為「大乘空宗」。南北朝稍後印度僧人真諦來華,介紹了無著,世親所發展的大乘「瑜伽行派」思想,後世稱為「大乘有宗」。唐朝太宗時玄奘西行求法,翻譯了大量瑜伽行派的理論經典。

佛教由一開始傳入中國。就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漸漸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佛學及派生許多不同的宗派。大乘佛教以普渡眾生為宗旨,普渡眾生是要眾生解脫,解脫的方法是要明白萬物的本質。「空宗」認為世界萬物都是因緣關係而生,本質是空的。「有宗」則認為一切事物現象都是由心所識。憑這個「識」可以了解事物的「真如」(真正的本質)。佛教的理論體系比較複雜繁瑣,愈繁瑣的教義,愈不適合中國社會。發展到後來,便只剩下最簡單,相信只要反復念誦"南無阿彌陀佛",死後就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宗」﹔及反對繁瑣修行方法,不立文字,見性成佛的「禪宗」。二者合流,發展成為"禪淨雙修"的中國佛教潮流。釋迦牟尼說法,多是弟子提出問題,佛祖說這錯了,並詳細解釋何以不對。跟著引導下一個提問,佛祖又說這也不對。說這世界是「有」,不對;說這個世界是「空」,也不對。由這不對;那也不對之間,引導弟子去思考及領悟事物的本質。這錯而那又不對,到底是甚麼?其實是「沒有」的「有」,是「不空」之「空」。「有」與「沒有」本來就是一體,把它分離,當然不對。「空」與「不空」,本來就是相混和,不必分開,不強把它分開,本質自顯,這個本質,就是「中」。明心見性,就是明這個「中」。


易學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是歷史上大動亂的時代,漢武帝獨尊儒學的局面被徹底打破,道家與佛家的理論,因為適合時代的需求而有長足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滲透,互相糅合。「易」的解釋,也滲入了這個時代的思維。「易學」固然影響儒、道、佛的發展。儒、道、佛也包含在「易」的解釋裡面。到隋唐時,社會繁榮安定,各種學術兼容並包,形成中華文化一個空前大整合的趨勢。易學的發展也歸納了儒、道、佛的內容。

研究《易經》,可以從象、理、數三方面去探討。「象」是現象,是物質實體在各種環境的表現,是可見的或可感知的。「理」是現象背後的原理,每個現象背後都有一定的原理,依循一定的原理就會發生一定的現象。例如空氣中的水分子將太陽光線散射成彩虹,彩虹是現象的「象」,水分子散射陽光是原理的「理」。「數」量與序,現象依循原理而表現,在時空中表現出規律,規律一般是「量」及「次序」的關係,用「數」來表示。以太極拳為例,太極拳的拳架是「象」,拳架有秩序的綴連是「數」,「象」與「數」的背後有個總的原則是「理」。

「易學」自先秦時期奠基,到兩漢開始朝兩個方向發展,一個稱為「象數派」的方向,著重研究「易」的「象」與「數」;另一個稱為「義理派」,著重研究「易」的「理」。

漢朝學術以「經學」為主,通經的可以做官。《易經》為《五經》之首,研究的學者很多。漢朝「易」學以「象數」為主,「義理」不是主流。魏晉時社會大動亂,流行以「老」、「莊」解「易」,反過來以「義理」為主流,但「象數」仍然流傳不絕。隋唐社會比較安定,尤其是唐時國力強盛,容納各種學術思想共同發展,是一個思想大融合的時代。儒、道、佛固然大整合,「易學」的「象數」、「義理」也同時流行,並溶合了儒、道、佛的理解。唐朝學術思想的大整合,為宋代「易」學發展鋪平了道路。

宋代是「易」學發展的一個大時代。「陰陽魚」古《太級圖》在這時面世。「陰陽」、「五行」合併的概念再發展。「陰陽」出于《易》,「五行」源於《尚書.洪範》。「陰陽」、「五行」合併見於《太級圖》、《河圖》及《洛書》,用《河圖》、《洛書》解釋《易》,稱為「圖書之學」,仍可歸宗為「象數派」,但比漢代的「象數」具有更深的哲理性。

宋代「象數派」發展的同時,「義理派」也一日千里,形成完整的哲理體系。這個體系以儒學的觀點為主,後世稱為「理學」或「道學」。宋代理學名家都是大學問家,內裡又可分為「氣本」、「理本」與「心本」三派。「理學」研究宇宙的生成,本質及規律。「理本」以「理」為宇宙本源及最高原則。「心本」認為「心即理」。「氣本」主張「理在氣中」。「象數派」與「義理派」在宋代同時發展,而且互相影響,再經名儒學者的整合,使宋代的「易學」,「象數」、「義理」互相交融,易學的哲理化與體系化。使「易學」更趨成熟。

元、明及清初的「易」學發展大體上是「宋易」的延續。到清中葉乾嘉年間因為政治的影響,「易」學改向考証、訓詁方面發展,直至清未民初,沒有很大的進展。

對太極拳影響最大的,是「宋易」。《易》本來是一套研究動態中局部與整體關係的學問,但到兩漢時變為著重支節,割裂主體,流于規律的僵化。魏晉及隋代「易」融合了儒、道、佛的發展,「易」的研究也由支離歸向整體。到唐宋時進入一個高潮。宋朝自道家學者陳摶將道教保存的古《太極圖》,以及與「太極」相關的《河圖》、《洛書》來研究《易》,興起了以圖式研究《易》的「圖書之學」。圖式沒有文字,只有點陣。由點陣可以看出是物象(象)、及物象與物象之間動態關係(數)的抽象歸納。這歸納顯示出背後的原理(理)。由于圖式簡單,又沒有文字說明,由不同觀點入手,可得出不同的結論。總的來說,從點陣方位的分佈,可以看出由陰陽對偶而顯示空間四方八面與中心的關係。中心與四方八面,構成一個可合可分的空間。另外由點陣數目順序中,又可看到在空間的運動,中心與四方八面,是依循一定的運行規律。這運行規律可以用五個步驟來表示,故稱為「五行」。「五行」說明空間開合時,中心與四方八面的時間順序。「整體」是由「中心」與「四方八面」兩個局部構成,「整體」動時,如果「中心」與「四方八面」,依循一定的空間規律與時間規律運行,則「整體」仍然維持一個不變的「整體」,是動態的「整體」。如果不依這個規律運行,則「整體」變形、割裂,「整體」支離不成「整體」。「陰陽」、「五行」是這規律的歸納。太極拳的基本運動原則,是根據「陰陽」、「五行」的「整體、時間、空間」的運動規律。「陰陽」、「五行」的運動原則,在太極拳稱為「八門」、「五步」,合稱「十三總勢」。

在「宋易」「圖書之學」發展到高潮的同時,「義理易」也在研究宇宙本質與萬物的關係上大有發展,其中北宋時居于河南汴梁的張載從物質觀點出發,提出「氣一元論」。張載認為「氣」充斥於宇宙所有空間,聚合時成為有形實物的「實」,分散時不是沒有,是看不見,拿不到的「虛」。這「虛」、「實」就是「陰」、「陽」。「陰」、「陽」都是「有」,。「陰」、「陽」雖然性質相反,但能相混和、相交融。「陰」、「陽」不分的整體是「一」,分「陰」「陽」是「二」,「陰」「陽」混和是「太和」﹐「太和」是「三」。「三」代表「陰」「陽」相混和千變萬化的各種形式,所以「三」代表多,代表萬事萬。萬事總是「陰陽」,「陰陽」相混成「太和一氣」,「太和一氣」就是萬物。萬物是「陰陽」的「中」,是「陰、陽、中」「涵三為一」的「中」。太極拳的精要在「陰陽相濟」,「陰陽相濟」的精要在「中」。

到明未清初時,王夫之把張載的理論,進一步深化,成為完整體系化的「氣本體論」。王夫之更以理勢的原則分析歷史:凡合乎發展原理的,自然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而勢不可擋,正好體現了發展的原理是當然之理,即「理所當然,則勢所必然」。依循發展的原理的運動,有一定的趨勢,趨勢一旦形成,便勢不可擋。「陰陽相濟」是運動發展的總原理,依此原理所發展形成趨勢,是阻擋不了的。

與王夫之同時的方以智,由曾祖父一代開始,到祖父、外祖父、父親、業師,都是「易學」大家。方以智生於一個數代治《易》的家庭,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治《易》觀點。由「義理」的「心本」、「理本」、「氣本」,到「象數」的「河」、「洛」,都能融會貫通。方以智的「易」學,精髓在其「三一中五」說。"三一"是"一在二中,三即一"(即「陰、陽、中」「涵三為一」)。"中五"是"二交而旋,環為四,中為五"。「陰陽」相交為「中」,以「中」為中心旋轉,「陰陽」成圓環是「四」,中心就是「五」。「陰、陽、中」的轉動,「外圍」與「中心」的關係是「五行」的關係,方以智借用一、二、三、四、五來論証圓的哲學模式。方氏對「中」有很深的體會,方以有三子,名為方中德、方中通及方中履,可見方氏對「中」的重視。方氏的哲學模式,就是太極拳的「得其環中」境界。

「宋易」雖稱為「宋」易,其實包括元、明及清初對「宋易」的延續發展。「宋易」經南宋朱熹集程頤、程顥及其他前人之大成作出總結,統合了「理本」與「氣本」的理論。與朱熹同時的陸九淵則開創了以「我心」為主體的「心本」論。陸九淵的「心學」經明中葉王陽明的發揮成為「陸王心學」。到明未清初的黃宗羲。把「陸王心學」,與朱熹的「理本」,及張載的「氣本」論整合,主張 「心即氣」。以「心」或「志」(意志)作為「氣」流行的主宰。也就是太極拳所採用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本源。

晚明社會,混亂多災難。哲學傾向經世致用發展。形成「實事求是」的潮流。所謂「實事求是」是指「實理」、「實效」與「實証」三方面。太極拳應該是王夫之、方以智、黃宗羲這個「易學」朝向「經世致用」時代的產物。有「太極思維」修養的拳家,應用「太極」原理,創造出具有「實效」的太極拳,從而「實証」「太極」原理是「實理」。

以上的論述,可以明白太極拳產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它與社會思潮息息相關的來龍去脈。綜上之論,也可以確定「太極思維」來自「陰、陽、中」「涵三為一」的整體思維,是「太極思維」的源頭,也是《易》和佛、道、儒結合的中華文化精華。《太極圖》的出現,《河圖》、《洛書》「圖書之學」的研究興於宋代,故太極拳最早也衹能始創於宋代,而真正完成太極拳成為獨特拳法並完善其理論的時代,則應該是王夫之、方以智、黃宗羲等人以後的清初或稍後。根據現有的文獻,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是各種太極拳論中公認最完善、最正確的拳論,這是王宗岳對太極拳的貢獻,也是他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理論而應用於實際的成就。至此,爭論己久的王宗岳究竟是什麼時代人的問題,也就因此解決了。



轉帖於太極之神...五金先生 (個人覺得他非常..非常神...) 小弟也有打太極 造詣差他很多 ~"~ 他對太極拳論述非常之專精 不論在歷史考証或實務上都很厲害 看得懂的大大能吸收是福氣喔


[ 此文章被霞客在2005-12-14 08:00重新編輯 ]



塵與土. 雲和月.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國小 | Posted:2005-12-14 07:4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984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