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延齡/國醫董延齡診所院長】
初冬季節,氣溫陰寒濕冷,又是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嚴重的時期。此病是一種相當頑固的體表疾患,常反覆發作,使患者數年或數十年,甚至終生活在奇癢難耐的痛苦深淵中。
異位性皮膚炎,中醫以其發作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名稱:生在面部的稱「面遊風」、生在膝彎、肘彎的稱「四彎風」,生在全身的稱「風疹」……。雖然名稱不同,但治法相似。
傳統醫學對於本病致病原因的看法有四:
{1}先天稟賦不良:患者的皮膚結構在母體內形成時,因欠缺某種營養,導致皮膚結構薄弱或異常,不耐外界的刺激,造成本病發病的基本因素,具有此種體質的人,一旦受到外界相應因素干擾時,即可導致發病或病情加重。
{2}濕熱內蘊:孕婦在懷孕期間,過食海鮮,或牛羊肉等辛辣炙←食品,以致脾運不良,積濕生熱,久之造成濕熱內蘊,影響胎兒,構成發病基礎原因。
{3}飲食不節:有些患兒失天營養偏差,體質素弱,尤其皮膚的結構薄弱,濕熱代謝不良,皮起水泡或紅腫,又後天飲食偏差,嗜吃海鮮或一些高熱量食品,誘發本病。
{4}外邪侵襲:台灣為海島型氣候,冷熱無常,一些皮膚結構不良的患者,難以適應急劇變化的氣溫,使蘊於體內的體溫及水濕不能適時的代謝,壅瘀皮膚而發病。
由此可知本病病因複雜,常是幾種因素交叉綜合而形成。
因此,在臨床上必須結合病因、體質、辨症與辨病四個特點,才能獲得根治。一般來說,下列三個類型最為多見。
{1}濕熱內蘊型:皮膚損傷為邊緣不清的紅色←塊,←塊上有密集的小疹,或水泡,水泡破後有鮮紅的糜爛傷口,有脂水滲出,脂水乾燥後會結黃厚皮痂。皮損多發於頭面、頸部或四肢。常伴有劇烈搔癢,若為小兒則哭鬧不安,夜睡不寧,大便乾燥,小便黃赤;口乾、舌質紅,六脈洪數。
{2}陰虛血燥型:皮膚損傷為邊緣凹凸的淡紅或暗紅←塊,表面粗糙乾裂,或覆有灰白色糠←狀白屑,多數患者皮損經久難癒,反覆搔抓,傷痕累累,常有血痂,伴有劇烈搔癢,患者心煩難安,口乾不欲多飲,舌質紅或暗紅少津液,六脈沉細。
{3}脾虛濕盛型:皮膚損傷為邊緣不清淺紅←塊,←上散佈丘疹或水泡,或僅在皮膚密佈水泡,水泡破後不易乾,或濕答答地流出汁液,常伴有劇烈搔癢,患者夜難安眠,面色萎黃,精神欠佳,嗜臥,消化不良,或便軟或稀溏,舌質淡或淡紅,六脈滑或濡。
分型處方施治如下:濕熱內蘊型:治療宜清熱、利濕、祛風為主,常用的處方為消風導赤散化裁。陰虛血燥型:治療宜滋陰、養血、潤燥為主,常用的處方為地黃飲子化裁。脾虛濕盛型:治療宜健脾、祛濕、驅風為主,常用的處方為加減化濕湯。
上列三種類型,若伴發鼻過敏者可配合針灸治療,取穴上星、印堂、迎香、合谷等穴;若伴發蕁痲疹者可取穴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等穴。
另外,在服藥期間絕大多數須忌吃魚、蝦、蟹、花枝、墨魚等海味食品;亦有部分患者不可喝牛奶,吃雞蛋;若為濕熱或陰虛型患者,在服藥期間或癒後短時期內勿吃煎烤、油炸等燥熱性食品。
【2006/01/03 聯合報】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6/1/3/N...0952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