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937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天疱疮急性期 中西医并治
【邓正梁/内湖天明中医院长】

天疱疮是一种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严重大疱性皮肤病,特征为在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上出现难以愈合的松弛性大疱,全身症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许多原因会诱发,如药物、物理因素(如烧伤)、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性狼疮、重症肌无力等)、某些肿瘤(淋巴瘤,乳癌、肺癌)等。无论何种因素引发天疱疮,天疱疮抗体都是发病诱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键因素。

西医认为及早、足量使用类固醇是治疗的关键,可酌情运用免疫抑制剂和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并注意皮肤的清洁与护理。

中医学认为天疱疮总由心火脾湿内蕴,外感风热毒邪,阻于皮肤而成,在夏日时尤为明显。心火旺盛,热灼营血,日久化燥,胃液亏损,故病之后期,多致气阴两虚,阴伤胃败。如《外科正宗》所言:「天疱疮,乃心火妄动,脾湿随之,有身体上下不同,寒热天时微异。上体者多于风热,宜凉血散风,下体者湿热多于风热,宜渗湿为先。」

天疱疮在急性期病势急重时,宜采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病情。西药首选类固醇,而中医认为此时「火旺毒盛」,以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宜。

天疱疮由于多采类固醇治疗,同时大疱溃破后往往引起糜烂面较广泛,患者抵抗力差,容易继发性感染,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非常重要,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在疾病的慢性期与后期,长期的热耗伤气,治疗应以人参、麦冬等益气养阴的药物为主,改善免疫力。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类固醇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作者亦为外科专科医师、中医博士)

【2006/07/15 联合报】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6/7/15/N...405722.shtml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6-08-02 21:0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4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