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5198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u5354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浅论遗精之症
遗精是指在无性生活状态下而发生的精液遗泄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遗精在<<灵枢‧本神>>篇中称“精时自下”;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说:“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后世有梦遗和滑精之区分,有梦而遗精的,名为“梦遗”,多因相火之强为害;而无梦而遗或清醒时精液自流者,名为“滑精”,则因心肾之伤居多。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遗精>>云:”因梦与鬼交为梦遗,不因梦感而自遗者为滑精,然总之为遗精也”,夜晚睡觉而自遗者轻,昼觉而自遗者重,虽然两者在证候上有轻重之别,其发病原因大都是由肾气不固所引起。正如张景岳<<景岳全书说>>:“梦遗、精滑总皆失精之病,虽其证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则一”。 遗精之病,五脏皆有,如心病而遗者,必血脉空虚,本纵不收;肺病而遗者,必皮革毛焦,喘急不利;脾病而遗者,必色黄肉消,四肢懈惰;肝病而遗者,必色青而筋痿;肾病而遗者,必色黑而髓枯。

西医学认为,未婚男子,睾丸、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不断产生精液,积聚到一定量处于饱和情况时候,通过神经反射将资讯传递到大脑,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脑通过”梦中交合”,而使精液排出体外,有的以遗精方式,有的会随尿液排出,根据调查,初次遗精年纪约为15岁左右,正如中医学<<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丈夫八岁,肾气实,癸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这就是所谓的”壮年气盛,精满而泄”。这种正常的遗精,次数并不多,一方面精液中所含营养物较少,故对健康无碍。

临床上对于遗精应区分是正常生理现象或病理现象。正常未婚男子或者婚后长期分居,不过性生活,每月遗精2~3次,根据统计,大约有80%~90%都有这种”精满自溢”之现象,这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而言,大多数的人初次遗精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而冬季最少,这可能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在夏天最旺盛有关。但如果在有规律的性生活情况下,还经常出现遗精,如三、五天一次或一日数次,或清醒时流精,并有头昏、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失眠等症,或在非性交的思想及接触就出现遗精则属于病态,称为遗精病。甚至遗精严重的能使精关不固,见色流泄,或小使后亦有精液流出,称为”白淫”,<<医学入门>>上说:”或闻淫室,或见美色,或思无穷,所愿不得,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而精自出者,谓之白淫”。

病因病机

遗精多责之于肾气虚弱,精关不固,封藏失职,或相火妄动,扰动精室等多项的病因,在现代医学认为乃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脊髓射精中枢失控而然。

(一)      中医学认识:

肾主藏精,其中有先天之精气,亦有来自后天水谷所化生之精微。肾脏对于水谷之精微,一方面贮藏,一方面又供养于五脏,如此的循环往复,即可生生不息。但如果精液遗泄太多,对五脏之供养不能保持其正常的需求,则常随遗精之后,出现上面所说五脏虚损之候;若遗精之病发于它脏,因其脏气先虚,肾无所贮藏,亦无以供养,况走泄不已,其脏当亦虚。因肾虚遗精,与他肰虚损同时并见,其中尚有相互因果关系的不同,古代医学对于遗精之证有”肾脏自病”与”他脏移病”之分,故必须详细的辨其病因病机,在本篇分其为六亇方向讨论之:

1)心肾不交,心神不宁:<<内经>>说:”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说:”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又云:”阴阳之要,阳密乃因”;这是说肾主藏精水,正由于阳气闭密,而才不会妄泄。密不妄泄,生气乃能强固。肾无心火之火而寒,心无肾之水而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但对于肾气虚怯、精关不固之人,若心神妄动,下扰精室,使阴精失守发生梦遗,即如丹溪说:”主闭藏者肾,主疏泄者肝。二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于心。心为物感则动,心动则二脏之相火亦随之而动,动则精自走失,强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千金说:”心有所藏,梦而后泄”,尤在泾亦说:”动于心者,神摇于上,则遗精于下也。审其原因可分为五种:① 有因为思想无穷,神气浮游者。② 有因思久而痰凝,导致心气滞塞者。③ 有因用心过度,气不摄精,而致遗泄者。④ 有因思欲不遂,而致遗精者。⑤ 因色欲过度,致滑泄不禁者。
2)肾阴内损、肾虚不固:早婚、手淫、房事过度等恣情纵欲,而致肾精耗伤,或素体衰弱,久病体虚,加以淫欲过度,日久易造成肾精不藏而精滑不禁,亦可以致阴虚。肾阴虚,则相火偏亢,封藏失职;肾气不足,精关不固,而使精液自遗。<<证治要诀>>所谓:”下元虚惫,泄滑无禁”。
3)相火妄动:人身君火藏于心,相火寄于肝肾。若心神安定,君火潜藏,则相火亦不致妄动。凡肝肾相火妄动则有面赤怔忡、烦躁眩晕、妄梦遗精等症者,皆必君火先动而致。故凡烦劳、用心过度,则心阴暗耗,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或思欲不遂、有所系念,就会意淫于外,神摇于内,君相之火不能潜藏,以致相火妄动而遗精。如<<灵枢‧本神>>云:”是故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故梦遗之证,证治准绳谓为”阴邪客于其窍,与所强之阳相干,则精脱出而成梦”,所谓的强之阳,就是欲念冲动的相火,有所思就会多幻梦,所不必两性交接而也可以泄精。故梦遗病刚开始时大多由于阳强,而日久后オ会导致阴虚证。但也有是因阴虚而欲火易动的,如医谓”肾不虚,则无复是梦,梦亦不遗”,因此梦遗之证,因阴虚动火,火动阴虚,两者互相滋长,而其最后结果亦遂以阴虚之证为多见。
4)湿热内扰:遗精凡由于膀胱有热或火迫大肠而致,皆属”湿热下注”。其发病的原因为醇酒厚味,损伤脾胃,湿浊内生,内生湿热,运化失司,造成中气浊而不清,使其所化生之精亦得浊气,而浊气归于肾中,则水不得宁静。因肾主秘藏,阴静则宁,今所输之精既有浊气,则邪火动于肾中,扰动精府,亦可使精不守而自遗;或湿热流注肝脉,疏泄失度,产生遗精。此证与相火内动之证虽皆属于火,但相火为虚火,此则实火,不可不分。
5)劳伤心睥:劳倦太过,思虑过度,精神紧张,或饮食失调,致心脾受伤,一则当脾阳受困,后天精液资生互源不能继续,中气不足就会影响肾之封藏;且脾之升降失职,不能交通心肾,则火自上炎,水自下流,精气之遗泄,亦为所必然。二则气不运行,瘀阻精室,阴精失位而泄。如张景岳所说:”有因用心思索过度辄遗者,此中气有不足,心脾之虚陷也”。
6)肝火旺盛:亦有精神抑郁,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失其条达疏泄之能,肝旺则相火内炽而引起肾精不藏。亦有肺阴不足,肺气不敛,上虚不能制下而导致遗精者。如<<医贯>>说:”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火不秘,以不秘之火,加临不藏之精,有不梦,梦即泄矣”。

By 自己整理的资料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美国 | Posted:2006-10-11 10:5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946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