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17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u5354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淺論遺精之症
遺精是指在無性生活狀態下而發生的精液遺泄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遺精在<<靈樞‧本神>>篇中稱“精時自下”;在<<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又說:“男子失精,女子夢交”。後世有夢遺和滑精之區分,有夢而遺精的,名為“夢遺”,多因相火之強為害;而無夢而遺或清醒時精液自流者,名為“滑精”,則因心腎之傷居多。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遺精>>雲:”因夢與鬼交為夢遺,不因夢感而自遺者為滑精,然總之為遺精也”,夜晚睡覺而自遺者輕,晝覺而自遺者重,雖然兩者在證候上有輕重之別,其發病原因大都是由腎氣不固所引起。正如張景岳<<景嶽全書說>>:“夢遺、精滑總皆失精之病,雖其證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則一”。 遺精之病,五臟皆有,如心病而遺者,必血脈空虛,本縱不收;肺病而遺者,必皮革毛焦,喘急不利;脾病而遺者,必色黃肉消,四肢懈惰;肝病而遺者,必色青而筋痿;腎病而遺者,必色黑而髓枯。

西醫學認為,未婚男子,睪丸、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不斷產生精液,積聚到一定量處於飽和情況時候,通過神經反射將資訊傳遞到大腦,在大多數情況下,大腦通過”夢中交合”,而使精液排出體外,有的以遺精方式,有的會隨尿液排出,根據調查,初次遺精年紀約為15歲左右,正如中醫學<<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丈夫八歲,腎氣実,癸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這就是所謂的”壯年氣盛,精滿而泄”。這種正常的遺精,次數並不多,一方面精液中所含營養物較少,故對健康無礙。

臨床上對於遺精應區分是正常生理現象或病理現象。正常未婚男子或者婚後長期分居,不過性生活,每月遺精2~3次,根據統計,大約有80%~90%都有這種”精滿自溢”之現象,這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而言,大多數的人初次遺精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而冬季最少,這可能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在夏天最旺盛有關。但如果在有規律的性生活情況下,還経常出現遺精,如三、五天一次或一日數次,或清醒時流精,並有頭昏、精神不振、腰膝酸軟、失眠等症,或在非性交的思想及接觸就出現遺精則屬於病態,稱為遺精病。甚至遺精嚴重的能使精關不固,見色流泄,或小使後亦有精液流出,稱為”白淫”,<<醫學入門>>上說:”或聞淫室,或見美色,或思無窮,所願不得,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而精自出者,謂之白淫”。

病因病機

遺精多責之於腎氣虛弱,精關不固,封藏失職,或相火妄動,擾動精室等多項的病因,在現代醫學認為乃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脊髓射精中樞失控而然。

(一)      中醫學認識:

腎主藏精,其中有先天之精氣,亦有來自後天水穀所化生之精微。腎臟對於水穀之精微,一方面貯藏,一方面又供養於五臟,如此的循環往復,即可生生不息。但如果精液遺泄太多,對五臟之供養不能保持其正常的需求,則常隨遺精之後,出現上面所說五臟虛損之候;若遺精之病發於它髒,因其髒氣先虛,腎無所貯藏,亦無以供養,況走泄不已,其髒當亦虛。因腎虛遺精,與他肰虛損同時並見,其中尚有相互因果關係的不同,古代醫學對於遺精之證有”腎臟自病”與”他髒移病”之分,故必須詳細的辨其病因病機,在本篇分其為六亇方向討論之:

1)心腎不交,心神不寧:<<內經>>說:”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又說:”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又雲:”陰陽之要,陽密乃因”;這是說腎主藏精水,正由於陽氣閉密,而才不會妄泄。密不妄泄,生氣乃能強固。腎無心火之火而寒,心無腎之水而火熾,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但對於腎氣虛怯、精關不固之人,若心神妄動,下擾精室,使陰精失守發生夢遺,即如丹溪說:”主閉藏者腎,主疏泄者肝。二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於心。心為物感則動,心動則二髒之相火亦隨之而動,動則精自走失,強不交會,亦暗流而疎泄”,千金說:”心有所藏,夢而後泄”,尤在涇亦說:”動於心者,神搖於上,則遺精於下也。審其原因可分為五種:① 有因為思想無窮,神氣浮游者。② 有因思久而痰凝,導致心氣滯塞者。③ 有因用心過度,氣不攝精,而致遺泄者。④ 有因思欲不遂,而致遺精者。⑤ 因色欲過度,致滑泄不禁者。
2)腎陰內損、腎虛不固:早婚、手淫、房事過度等恣情縱欲,而致腎精耗傷,或素體衰弱,久病體虛,加以淫欲過度,日久易造成腎精不藏而精滑不禁,亦可以致陰虛。腎陰虛,則相火偏亢,封藏失職;腎氣不足,精關不固,而使精液自遺。<<證治要訣>>所謂:”下元虛憊,泄滑無禁”。
3)相火妄動:人身君火藏於心,相火寄於肝腎。若心神安定,君火潛藏,則相火亦不致妄動。凡肝腎相火妄動則有面赤怔忡、煩躁眩暈、妄夢遺精等症者,皆必君火先動而致。故凡煩勞、用心過度,則心陰暗耗,心火偏亢,心腎不交,水虧火旺,擾動精室;或思欲不遂、有所繫念,就會意淫於外,神搖於內,君相之火不能潛藏,以致相火妄動而遺精。如<<靈樞‧本神>>雲:”是故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
故夢遺之證,證治准縄謂為”陰邪客於其竅,與所強之陽相干,則精脫出而成夢”,所謂的強之陽,就是欲念衝動的相火,有所思就會多幻夢,所不必兩性交接而也可以泄精。故夢遺病剛開始时大多由于阳強,而日久后オ会导致阴虛証。但也有是因陰虛而欲火易動的,如醫謂”腎不虛,則無複是夢,夢亦不遺”,因此夢遺之證,因陰虛動火,火動陰虛,兩者互相滋長,而其最後結果亦遂以陰虛之證為多見。
4)濕熱內擾:遺精凡由於膀胱有熱或火迫大腸而致,皆屬”濕熱下注”。其發病的原因為醇酒厚味,損傷脾胃,濕濁內生,內生濕熱,運化失司,造成中氣濁而不清,使其所化生之精亦得濁氣,而濁氣歸於腎中,則水不得寧靜。因腎主秘藏,陰靜則寧,今所輸之精既有濁氣,則邪火動於腎中,擾動精府,亦可使精不守而自遺;或濕熱流注肝脈,疏泄失度,產生遺精。此證與相火內動之證雖皆屬於火,但相火為虛火,此則実火,不可不分。
5)勞傷心睥:勞倦太過,思慮過度,精神緊張,或飲食失調,致心脾受傷,一則當脾陽受困,後天精液資生互源不能繼續,中氣不足就會影響腎之封藏;且脾之升降失職,不能交通心腎,則火自上炎,水自下流,精氣之遺泄,亦為所必然。二則氣不運行,瘀阻精室,陰精失位而泄。如張景嶽所說:”有因用心思索過度輒遺者,此中氣有不足,心脾之虛陷也”。
6)肝火旺盛:亦有精神抑鬱,情志不暢,致肝氣鬱結,失其條達疏泄之能,肝旺則相火內熾而引起腎精不藏。亦有肺陰不足,肺氣不斂,上虛不能制下而導致遺精者。如<<醫貫>>說:”腎之陰虛,則精不藏,肝之陽強則火不秘,以不秘之火,加臨不藏之精,有不夢,夢即泄矣”。

By 自己整理的資料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美國 | Posted:2006-10-11 10:5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20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