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37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only_1109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鲜花 x1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深海巨口鱼
前言: 巨口鱼在形态上十分独特,夸张而巨大的口上密布许多尖锐细长的牙齿,则是它们用来摄食的利器。此外,身体侧面具有许多发光器,可以用来吸引猎物或辨识种类或性别。部分种类下颔具有可以发光的颊须,藉由颊须的摆动诱捕猎物。目前,全世界的巨口鱼共有9科53属约248种,台湾过去仅纪录14种。经由本所过去两年来的采集,已发现到约30种,大多是台湾的新纪录种。本次展示部分种类首次展现给国人。


大口吞食:
大口吞食是巨口鱼捕食的招牌动作,由于深海的食物相当缺乏,一有机会绝不会放过,所以大小通吃,即使体型比自己还大!例如蝰鱼的上下颔骨有如绞链状,可以极力托出形成巨大的口。此外,颔骨上密布许多向内生长的尖锐长牙,这些的利牙让猎物无任何脱逃的机会。
日夜回游:由于表层阳光充足基础生产力高,食物充足。但白天时专门捕食浮游植物的小型甲壳动物桡足类,会为了逃避表层的掠食者而潜藏于深度约数百公尺水域,待晚上才洄游至表层附近觅食,接近天亮时又再返回较深海域。一些深海鱼为了追食桡足类,也会跟着做日夜的摄食洄游,而又有其他较大型的掠食性鱼类尾随而至,引发了大规模的动物洄游活动。此举可以增加表层与深层之间物质的交换。


特化的大眼: 由于光线会随着深度而逐渐减弱,因此在中层带大部分光线已经被吸收掉,形成极暗的环境。在此环境中,有些巨口鱼眼睛特化为筒状的巨眼,在大型水晶体的下方密布感光的细胞,可以接收来自上方的细微光线。褶胸鱼特化的大眼可形成重叠的景深,因此能准确地判别猎物的距离。


发光器:
发光器可分为两大类:共生菌的发光及体内化学性发光。是许多深海鱼的重要配备,其作用包括拟态、引诱猎物、辨识种类及配偶、或迷惑敌人。当褶胸鱼腹部的发光器作用时,能模拟光线筛入水面时的粼粼波光,让从下方往上看的捕食者视觉混淆,达到保护及迷惑敌人的目的。巨口鱼、奎鱼及奇鳍鱼在尾部、头部或颊须具有发光器,可以引诱猎物靠近。黑巨口鱼眼睛下方具有一对发光器,能像探照灯般在黑暗环境中搜索猎物。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2-23 00:5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58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