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6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only_1109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深海巨口魚
前言: 巨口魚在形態上十分獨特,誇張而巨大的口上密佈許多尖銳細長的牙齒,則是牠們用來攝食的利器。此外,身體側面具有許多發光器,可以用來吸引獵物或辨識種類或性別。部分種類下頷具有可以發光的頰鬚,藉由頰鬚的擺動誘捕獵物。目前,全世界的巨口魚共有9科53屬約248種,台灣過去僅紀錄14種。經由本所過去兩年來的採集,已發現到約30種,大多是台灣的新紀錄種。本次展示部分種類首次展現給國人。


大口吞食:
大口吞食是巨口魚捕食的招牌動作,由於深海的食物相當缺乏,一有機會絕不會放過,所以大小通吃,即使體型比自己還大!例如蝰魚的上下頷骨有如絞鏈狀,可以極力托出形成巨大的口。此外,頷骨上密佈許多向內生長的尖銳長牙,這些的利牙讓獵物無任何脫逃的機會。
日夜迴游:由於表層陽光充足基礎生產力高,食物充足。但白天時專門捕食浮游植物的小型甲殼動物橈足類,會為了逃避表層的掠食者而潛藏於深度約數百公尺水域,待晚上才洄游至表層附近覓食,接近天亮時又再返回較深海域。一些深海魚為了追食橈足類,也會跟著做日夜的攝食洄游,而又有其他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尾隨而至,引發了大規模的動物洄游活動。此舉可以增加表層與深層之間物質的交換。


特化的大眼: 由於光線會隨著深度而逐漸減弱,因此在中層帶大部分光線已經被吸收掉,形成極暗的環境。在此環境中,有些巨口魚眼睛特化為筒狀的巨眼,在大型水晶體的下方密佈感光的細胞,可以接收來自上方的細微光線。褶胸魚特化的大眼可形成重疊的景深,因此能準確地判別獵物的距離。


發光器:
發光器可分為兩大類:共生菌的發光及體內化學性發光。是許多深海魚的重要配備,其作用包括擬態、引誘獵物、辨識種類及配偶、或迷惑敵人。當褶胸魚腹部的發光器作用時,能模擬光線篩入水面時的粼粼波光,讓從下方往上看的捕食者視覺混淆,達到保護及迷惑敵人的目的。巨口魚、奎魚及奇鰭魚在尾部、頭部或頰鬚具有發光器,可以引誘獵物靠近。黑巨口魚眼睛下方具有一對發光器,能像探照燈般在黑暗環境中搜索獵物。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2-23 00:5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15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