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928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道][分享] 修真絕秘——生命的大光明狀態
修真絕秘——生命的大光明狀態
作者:互聯網 來源:互聯網 發佈時間:2006-9-26 1:00:35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儒家聖典《大學》如是說。是呵,事物都有根本與枝葉、主要與次要的分別,更有時間序列上的先後之分,常人往往不知此理,做事本末倒置,不分先後,以至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背道而馳,鮮有成就。那麼,作為統禦萬物的“道”,究竟以何為根本呢?答曰:以生命的最高狀態——光明洞徹、圓融無二的“法身境界”為本。得此根本,就可以靜制動,居中制外,以不變應萬變,“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同樣的一本《大學》,開宗明義第一章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儒朱熹解釋道:“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者,明之也;明德者,人之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複其初也”。也就是說,要想成為偉大人物,應當學習“明明德”之道,使原本光明的本性從後天習染中顯露出來,從而虛靈不昧,照燭事理。然後由本至末,由體起用,由“自利”到“利他”,由“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使自己的光明德性普照天下,淨化天下,使天下成為“至善”樂土,即原書中所說的“明明德於天下者”。如此之人,方堪稱“大人”,儒家稱之為“聖人”。在儒家另外一本典籍《易經》中,孔子更進一步解釋了“大人”的概念:“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這就將 “大人”光明本性的特徵更為詳盡的說出來了。更有智者解釋易的“易”字,以為就是“日”“月”二字的合體字,所謂“日月合而為易”,將之與夫子“與日月合其明”的論述及後世“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月)離(日)精”的丹詩相比較,會發現其理路是相吻合的,可謂別有會心的妙解。
其它儒家經典及後世理學書中,類似論述很多,學者可去一一參閱,此處不贅。
道家更是直探本原。《莊子》說:“宇泰定者,發乎天光”,道人深入大定,可使量如天空一樣廣大的本性光明髮露出來。其它秉承莊周真人這一論述的書籍文章還有很多,如唐司馬承禎真人的《坐忘論》中就解說道:“莊子曰: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宇,心也。天光,慧也。”所以在這個角度上,又稱本性之光為“慧光”、“性光”等。但可笑的是,後世許多學人只在眼前見到一點光明,便自我鑒定為“性光發現”了,甚至許多成名的“大師”也如是說,以訛傳訛,誤人不淺。需知真正“天光發明”,其心量是很大的,心光透脫,穿越血肉色身之局限,輻射至體外,與虛空同大,其時連一丁點肉身的存在都覺不出,只覺遍天地間都為我之靈光所充斥。所謂“心月孤懸,光吞萬象”、“心如太虛”、“心光照大千”,都是這一境界之寫照。
近代高真陳攖甯先生高徒胡海牙醫師明確地說:“修煉到一定程度,內視時體內外呈現通天徹地、圓陀陀、金燦燦的大光明景象,是一種明心見性的狀態,感到人體成為一顆大丹,被宇宙環抱其中,不單指體內某一局限性的光團。”又說:“隨著功夫的加深,能夠使自己的身心在不知不覺中返還於先天本來面目,豁然開悟。此境界就是老子所謂‘致虛極,守靜篤’的先天境界,在先天境界中所體會的自我身心,全然不是後天意識所能認識的色身,而是法身,即本來的真性命,仙家之貴就在於修法身。”陳攖甯先生在《靈源大道歌白話注解》中說: “修道的人,能夠從後天神氣返還到先生性命,就算是功德圓滿。”“法身”本是佛家說法,而“先天性命”、“本來的真性命”則是道門詞匯。陳公以通天手眼看出這二者本質上的相同,並將二者從“二大陣營”進而輕輕拈出,出入佛老,左右逢源,非深於道者,孰能如?!
但不論佛家道家,也不論“法身”“性命”,其義理原無二致,無非是說生命存在有幾種不同的狀態。較粗的意識狀態和與之相配的血肉粗重之身是生命的低等狀態,故名之曰“色身”;而最精細的心靈態與最精微的“光態”物質所組成的身體是生命的最高狀態,故名之曰“法身”、“光明身”、“真性命”、“先天境界”等。而且道家本《易》之理提出一個更為有趣的擔法:我們的生命狀態有“天態”與“地態”二種,前者清輕廣大如無盡之太空,後者粗重有形如地球。《列子》的“天瑞篇”中就說:“精神者,天之人;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清而散,屬地濁而聚。”明代大儒王陽陰深受道家影響,故其心學也是外儒內道(還兼有禪學思想)。他的名言“心之明分即是天,心之濁分即是地”其實即是《列子》中上述論斷的翻版。但注意此處之心不單指意識,而指“明心見性”後的“心”,乃是身心一體,心物一元的大“ 心”,非常人局限在腔子裡的小“ 心”。所以道家修道就有了“恢復乾(天)身”、“乾元面目”、“乾元一氣”、“天光發明”、“人法地,地法天”一類重視“天”的說法。《樂育堂語錄》中說:“學者欲與太虛(天)同體,必使內想不出,外想不入,即出入息一齊化為光明,渾覺自家只有一點靈光而已……此即見性見到處,先天元性,亦將成法身之時也”。又說:“人能完赤子心……久則大放毫光,與虛空同體,與日月同明”。再如海印子論大周天時說:“當‘煉氣化神’之時,神息俱定於虛空之中……色身已成空屋……神氣同定,久則氣盡化神,唯一威光煊赫虛空,是即胎圓之證也。”
再看佛家禪宗,多標榜“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可惜一般人多以為理解、通達佛經即為“開悟”“明心”了,故而禪風不振。縱視當世,多是“口頭禪”者,真正用功真修實證者,如鳳毛麟角。真正的開悟,是真正用功夫,修證到真正見到生命的大光明本元狀態,是有景有驗,真實不虛的。
如憨山大師發悟時的情形是:“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及覺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自此內外湛然,無複間聲色相為障礙,從前疑會,當下頓消,及視釜,已生塵矣。以獨無一侶,故不知久近耳。”憨山大師開悟時,心光發明,照天照地,不覺後天血肉色身的存在,只見如大圓鏡之光明普照“太虛空”,宇宙間森羅萬象都在光明的籠罩之下,大師不僅因此而明瞭發慧,群疑盡釋,而且住在此定境中很長時間,以至於做飯用的鍋都已積了灰塵(至少有三五天之久)。
再一個是當代禪宗大德南懷瑾先生所說的“明心”之境:“初見之時,心身空寂,了無一物,山河大地,人我眾生皆成一片,如在大圓鏡中……心明境寂,如萬里晴空,身輕愉快,如春風吹絮”;“若大死一番,忽然大活,初見悟境現前,心目定動,覓此身心,了不可得,古德所謂‘如在燈影中行‘,乃實事境象。到得此時,夜睡無夢,而可證得醒夢一如之境”。
但這只是初步“得體”,還未能“起用”。譬如剛接觸一件工具,還不會使用,又像雖然得到了種子,可是沒有經過播種、施肥,還沒有結出糧食來。所以開悟、見道之後,還要經長期閉關修道,才能證道、成道,進而起用弘道。一般來講,悟道是見到、得到這一“大光明”狀態,修道是增強光明之亮度、擴充光明之範圍,成道是此光明態已修圓滿了,弘道“起用”是以此“光明”去起神通妙用,利益眾生。初步悟道的人,多數不能自由無礙的使用神通之力,或者乾脆不具備神通力。如南懷瑾先生在悟道後又于峨眉山閉關三年,尚覺“雖知此物為天地本元”,但仍疑於“此物”為何不能“轉物自在”(即可大致理解為神通妙用)。圭峰禪師對此有個生動的比喻:“比如孩子初生之日,諸根俱足,與大人無異,但其力未充,須經歲月,方可成人。”“見道”只不過是得了“法身”,但此“法身”尚處在稚嫩的“嬰兒”期,“法力”不足,必須假以時日,使之“長大成人”,才能有成人的力量和作為。所謂“法力無力,神通廣大”。南先生在《禪海蠡測》中說:“此時須保任。保任者,保護任運自在之意……自行將養,緘默自修……直待脈解心開,六般神用,無不自在。”
佛家密宗對此光明態有詳盡的論述,並賦予了它以“法身光明”、 “本覺智光”、“俱生智光”、“明體”等等許多稱號。奇妙的是,與道家的“天光”提法遙相呼應,密宗也稱此境界為“無雲晴空”,“虛空光明”。如蓮花生大士高弟無垢光尊者在其所著《大圓滿禪定休息,清淨車解》一書中就明確提出,要通過修持“證悟赤裸清明秘密天空”,“現出無方天空悟”。熱羅多吉紮上師亦說:“證虛空境界瑜伽師,已于生死得自在。”宗喀巴大師在《密道次第廣論》亦說:“為欲將來以識死光明故,現在修習與死漸次最相隨順睡眠光明……次於已過無念無重分別未超夢境之間,現如無雲之虛空時,正是睡眠光明”。因為人在死亡、睡眠的過程中,也會經過此光明狀態,故而密宗又稱之為“死光明”,“睡眠光明”。其它如氣入中脈時、明師巧妙指示時(如禪門宗師當頭棒喝)、昏厥時等,此光明也會顯現(可參考《大乘要道密集》中的“大手印九種光明要門”一篇內容)。
至於其修習方法,如宗大師所說,“解脫道者修猛利火,貪愛道者依止業印不離樂空之心”:單修者修拙火定,使氣入、住,融於中脈,顯發智光;雙修者,與明妃雙運,使“有如無雲空”(《大乘要道密集》語)的法身光明儘早顯露,前者較緩慢,不如後者快捷。在密宗傳統觀念中看,必須“雙身法”修習,才是正途。如密宗無上四灌頂中最重要的第三灌頂,即屬雙身法。此可參考陳健民上師的《密宗灌頂論》,以知其詳。
由此所得成就:密宗以為此光明為世界之本源,宇宙萬物都在此 “大印”中產生。故證得此光明,可顯現最高層次之神通,如用意念殺人而後又使之復活等,是為最高成就。其次還有八大悉地(煉丹、明目、飛行、飛劍、隱身、長壽、透視、點金等)和四事成就(息滅病災、增生福壽、收攝歸服、鎮降誅殺)二種世間成就(可參考宗喀巴大師的《密宗道次第廣論》等諸賢著述)。其它如武學和醫學也有相關的精彩解析,篇幅所限,容後再述。
總之,法身光明,是宇宙萬物之本源,同時亦是宇宙萬物之歸宿。法身光明如海,宇宙萬物如濤,濤起必自海上起,濤滅必歸於海中,是以古人稱修道為“返本歸元”,意即要我們這些遊子早日確定航向,逆流而上,以“歸家穩坐”(禪門術語),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啊!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7-11-25 18:5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904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