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077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甲乙丙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讨论] 修心七要开示
皈依伟大慈悲观世音①,
圆满三学, 成就二菩提, 四处弘佛法,
持法教者之顶严, 无上上师,我顶礼!
三时诸佛唯一道, 众善与喜之宝地,
具福弟子常求此, 依于上师之教授,
今将说明此教义。
所有想要成就无上觉醒(即证悟)的人,都应该努力修持相对菩提心(俗义谛)和究竟菩提心(胜义谛)。
噶当派大师的许多法教以长篇、中篇和极短形式阐述
,但所有法教的精髓都存在于伟大菩萨俄邱.督美.藏波②所着的≪修心七要≫之中。
在过去,佛法仍盛行于印度时,声闻乘和大乘僧团分开修行,大乘法教没有传给声闻乘的信徒。这不是因为上师对声闻乘信徒有任何意见,而是因为大乘法教如果在那种环境中传授,不会对听众产生任何影响,甚至会被误解
。因此之故,大乘的法教在那个时代是隐密的。只有在后
①观世音:藏文Chenrezig,梵文Avalokiteshvara或Lokeshvara。慈悲的菩萨,佛陀八大心子之一。他是诸佛语的精义,也是诸佛慈悲的化身。他是三佛部怙主的三位菩萨之一(另二位是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也是西藏地区及西藏人民的守护者。
②俄邱.督美.藏波(Ngulchu Thogme Zangpo,1295-1369):伟大上师布敦仁波切(Buton Rinpoche)的弟子,噶当派着名上师,≪佛子三十七行颂≫的作者。
来,透过莲师③的加持的力量,经乘和密乘的完整佛法才得以在雪地西藏公开弘扬。因此,我们能够进入佛法,立下皈依誓言,许下愿所有众生都能得到三宝护持的宏愿,进而步入大乘的道路,完全缘于莲师的慈悲。
大乘有深及广两个面向。≪现观庄严论≫(Abhisamay
alankara)说明深的面向,≪宝性论≫(Uttaratantra)则说明广的面向。这两种法教与佛陀二转和三转法*的法教是一致的。而两者皆浓缩于≪经庄严论≫(Sutraalankara
shastra);≪经庄严论≫说明了菩萨广如大海般的事业。关于这一切,博学多闻的大师们可以做出非常长篇的说明
,但简而言之,大乘的深广两个面向,全包含在两种菩提心的修持中:相对菩提心(俗义谛)和究竟菩提心(胜义谛)。
相对菩提心是依着一般的概念心来修持,就算是初学者,只要向内在检视,用正确的方式修持,就可能圆满成就。当相对菩提心圆满成就之后,究竟菩提心,也就是内观的智慧、无我的了悟,就会自行生起。此即噶举派的大手印、宁玛派的大圆满。这些修持暂时都超过我们的能力所及。新生婴儿尚在哺乳,如果喂以水果、米饭或肉类等固体食物,他们将无法消化。同样的,究竟菩提心也不是
③莲师:又名乌金.贝玛.炯涅(Orgyen Pema Jungne),铜色山净土之莲师。无上智慧和瑜伽事业的密乘大师。当年由赤松德赞王延请入藏弘扬佛法,先降伏并转化了当地许多对佛法怀有敌意的负面能量,其后在西藏广传法教,并利益后代众生,埋下许多伏藏。由释迦牟尼佛预言其诞生,并被誉为第二佛。
在一开始就可以做到,所以我们必须从相对菩提心开始修持。
龙树菩萨④曾说:
「倘若我等及世界,向往无上之觉醒,其基础乃菩提心;
稳如泰山菩提心,展向十方之慈悲,超越二元之智慧。」
相对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空性与慈悲。如果修持慈悲的根基稳固,就不会岔入声闻乘和缘觉乘的道路;如果能仰赖空性的见地,就不会在三界轮回中流转。事实上,圆满的觉醒超越轮回和涅盘。如果能够兼具慈悲及对空性的了悟,就像一台四轮俱全的车辆,可以上路;但少了一轮,就无法去任何地方。缺乏慈悲的空性禅修,不是大乘的道路;修持慈悲,而缺乏对空性的了悟,也不是大乘的道路。空性和慈悲必须兼具。
修心七要的开示源自阿底峡尊者⑤的三位伟大上师:第一位是慈氏瑜伽(Maitriyogin),他确实有能力承担他人之苦;第二位是法铠大师(Dharmarakshita),他不断修持爱与慈悲,到了连自己的血肉都可以布施的地步,因而
④龙树菩萨(Nagarjuna,西元第三世纪):伟大的印度上师,有系统地整理「无上般若波罗密多」(Prajnaparamita)法教,创立中观(Madhyamika)学派。
⑤阿底峡(Atisha Dipamkara,982-1054):伟大的印度上师及学者,藏人简称「Jowo Je」,意指「尊者」。他是戒香寺大学最着名的老师之一,严格维护寺庙戒律。他一生中的最后十二年在西藏四处弘法,将大量佛教经文翻译成藏文,让佛法在西藏灭佛之后得以重生。
成就了对空性的了悟;第三位是法称(Dharmakirti),他住在黄金岛(Serling,今日印尼的一部分),一生都在修持菩提心。
有一个故事说,一天,慈氏瑜伽正在传法,一只狗对着某人大吠。这个人失去控制,对狗丢掷石头,被击中肋骨的狗发出哀鸣。慈氏瑜伽知道他们的想法,于是说:「看这里,我的肋骨。」他身上有一块瘀血,跟石头打中狗的位置一模一样。他承受了那只狗的痛苦。
另一个故事是:法铠大师在那澜陀大学时,一位男子生病了,完全没有体力。医师们束手无策,并对他说,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是吃活人的肉。男子非常沮丧,心想怎么可能找到活人的肉?当法铠大师听闻此事,就跟男人说
:「如果能治愈你的病,你可以取我的肉。」接着他就从大腿上切下一块肉拿给男子,男子吃了之后痊愈。那时,法铠大师尚未了悟空性,所以伤口非常疼痛,尤其当晚躺下就寝时,更加疼痛难当。虽然如此,他完全没有认为这么做有任何不寻常,也没有任何悔恨。接近黎明时分,他进入浅眠,梦到一个相貌俊美的少年站在他面前,发出白光。
少年说:「这是我们应该为众生所行的菩萨事业。你的伤有多痛?」
当法铠大师回答的时候,少年─其实是观世音菩萨─用手划过伤口,轻轻吹了一口气。于是法铠大师得到观世音的加持,醒来时伤口已完全愈合,没有疼痛,而他也了悟空性的本质。
法称大师住在海边,被人称为「金洲上师」(Serling
pa),也就是黄金岛的上师。阿底峡尊者跟随他十二年,在其教导之下精进修行,使菩提心深植于心。之后,虽然阿底峡跟随过其他上师,别人提到他们的名号时,他也会将双手合于胸前,但只要提到金洲上师的名号,他则把双手合掌置于头顶哭泣。他每年都会纪念其他老师的圆寂,但对于金洲上师,他则每个月祭一次。弟子问他:「你对其他上师表达敬意的方式似乎非常不同,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智慧比较差?」
阿底峡尊者回答:「我所有的上师都达到无上的境界。他们之中没有一位是凡人,他们之间的功德也没有任何差别。但因为金洲上师的慈悲,菩提心才能在我心中生根,因此在感恩上,我是有差别的。」
法称大师的传承也包含了慈氏瑜伽和法铠大师的法教。有很多方式可用来解释这些法教。但在此,我们将根据噶当派大师切卡瓦.耶喜.多杰⑥的修行,以修心七要的偈颂来说明。
⑥切卡瓦.耶喜.多杰(Chekawa yeshe Dorje,1101-1175):着名的噶当派格西(或上师)。他将修心法教制度化,成为七要点,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及接受。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HINET | Posted:2008-07-12 09:4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720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