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78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lstaringl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特殊贡献奖 特殊贡献奖-2
头衔:八宫旋斡天为体八宫旋斡天为体
版主
级别: 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孔明神数解签,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鲜花 x974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评分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立夏尝三新风俗
表情
明代民间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崇,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中国国土广阔,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迎夏习惯。

  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立夏前一天,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绍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除了吃蛋之外,还有另外的玩法。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这天最快乐兴奋的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除了吃立夏蛋,这一天,还要吃些别的时令东西。常说是吃新鲜豌豆,据说吃了眼睛会明亮。还要吃“脚骨笋”,就是乌笋,烧煮成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也就是身体健康的意思。

  过去还有立夏秤人的习俗,用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小孩坐在箩筐内或长柄竹箕里,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老人们说立夏过秤可免疰夏。如果体重增加,称“发福”,体重减轻,谓“消肉”。

  立夏当天还有些禁忌。比如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满七根,方可百病消散。忌坐门槛,说这天坐门槛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也须再坐上六道合成七数,方可解魇。现在大家都住楼房了,已经见不到门槛了。还有这天白天不能上床去躺着,否则也会疰夏。

  在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它成为福州着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离乡旅居海外的 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鼎边糊“三字,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另外南京有“立夏尝三新”的习俗。“三新”指樱桃、青梅、鲥鱼。 此外还有“送夏”的风俗,父母向出嫁的女儿送凉枕、羽毛扇、夏服南京人还喜欢吃豌豆糕,《金陵岁时记》称:“立夏叫小儿骑座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

  传说四月初八是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西域佛家弟子以黑黍饭祀之,在中国佛家也相仿效。因为乌饭可口,又有益于健康,立夏这天人们便争相煮乌饭赠送亲友,于是流传成俗。溧水等地农民还用乌饭酿酒,溧水乌饭酒一般在生女孩时制造一坛,直保留到女孩长大出嫁之日方能开饮,所以此酒特别醇香可口。 现代人大多用黑糯米替代黑黍饭,也取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200 (by 是泰) | 理由: 分享奖励



地理之法实与命、气数相符盖地有。
献花 x3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4-12 05:19 |
修竹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07 鲜花 x17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人们把浓浓的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人生难完美,完美不是人
一切平常心,万事心常平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4-12 22:14 |
ylstaringl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特殊贡献奖 特殊贡献奖-2
头衔:八宫旋斡天为体八宫旋斡天为体
版主
级别: 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孔明神数解签,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鲜花 x974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修竹 于 2010-04-12 22:14 发表的 : 1,6163380
人们把浓浓的乡情演化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地理之法实与命、气数相符盖地有。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4-12 22:2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27012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